学术投稿

重度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58例抢救流程与护理

李福珍

关键词:新生儿, 缺血缺氧性脑病, 程序, 护理
摘要:目的 提高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对58例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按程序进行抢救,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抢救成功率98.3%,治愈9例,好转38例,家属放弃治疗10例.结论 吸氧、建立静脉通道、控制惊厥、治疗脑水肿、控制液体入量、严密监护病情、应用促进神经细胞代谢药物、保暖和喂养、基础护理、恢复期护理是提高治疗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脱垂26例临床诊治体会

    子宫脱垂近十年在我国城市已没有发现患此病者,或只有轻度,而在我国农村,特别是偏远贫困地区仍时有发生.我院自1996年~2006年收治子宫脱垂患者26例(均为Ⅲ度脱垂),现将其临床诊治报道如下.

    作者:司丽霞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高血压急症的护理体会

    高血压患者由于全身小动脉发生强烈的暂时性痉挛,可导致高血压急症,由于此病发病急骤,并可引起心、脑、肾功能严重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处理,病死率极高.因此,精心细致地做好该类患者的护理,积极配合治疗抢救至关重要,我院自2003年以来,共收治此类患者100例,现将有关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立华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甲状腺癌47例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随访结果

    目的 探讨三种类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预后及伴发病,并加以比较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对47例甲状腺癌进行肉眼及光镜下观察、分型,浅析其预后及伴发病.结果 乳头状癌任何年龄段都可发病,常伴发甲状腺肿,生长缓慢,恶性程度低,预后较好.髓样癌发病年龄较大,分化低、转移早,预后差,病死率高.滤泡状癌介于二者之间.结论 47例甲状腺癌中有10例伴有甲状腺肿,占21.28%,4例死亡.因此,早诊断、早治疗,积极防治甲状腺肿大是预防和降低甲状腺癌发生和病死率的重要举措,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赵素琴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的麻醉

    目的 观察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小儿唇腭裂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插管后Ⅰ组用瑞芬太尼2~4 ng/ml持续靶控输注,Ⅱ组用氯胺酮芬太尼复合,2组均间断吸入0.5%~1%异氟烷,并用仙林等肌松药维持.结果 Ⅰ组麻醉维持中循环稳定,苏醒期平稳,Ⅱ组麻醉维持中血压偏高,心率增快,苏醒期烦躁.结论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维持效果好.

    作者:刘生智;薛瑶婧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颌面部骨折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现(VR)和大密度投影重建(MIP)在颌面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96例颌面部创伤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横断位容积扫描,常规层厚2 mm,重建间隔1 mm,螺距0.9 mm,原始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MPR、VR、MIP三维重建.结果 三维重建影像显示骨折范围、位置、类型、骨折线走行方向及碎骨片移位等信息方面较轴位扫描图像有显著优势.结论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对颌面部骨折显示良好,有利于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作者:曾怡群;黄云开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剖宫产术中出血48例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由于分娩方式的自由选择,近年剖宫产率上升,术中大出血是剖宫产常见、严重的并发症,有一部分产妇为保证生命安全不得不切除子宫.认真分析原因,提前预防,及时有效的正确处理、护理,对减少剖宫产术中出血量,降低子宫切除率,使产妇早日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照琴;夏凌霞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西咪替丁治疗传染性软疣13例体会

    西咪替丁(又名甲氰咪胍)是H3受体拮抗素,为常用治疗消化性溃疡病药物,近几年来,还用其治疗带状疱疹、荨麻疹等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带状疱疹、荨麻疹都是由于病毒引起的,我们联想到传染性软疣也由病毒引起,故试用其治疗传染性软疣13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崔玉斌;钱兆刚;杨玉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中老年糖尿病病人的运动疗法

    运动可使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高,促进肌肉和组织比静息时更多地利用血糖,从而降低血糖减少尿糖.运动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改善肌糖原的氧化代谢,减轻体重,预防糖尿病后的心、脑血管并发症,如动脉硬化、冠心病等.运动能增强全身机体各器官,尤其是心、脑、肝、肺、肾的免疫防病功能,抵御糖尿病对各个器官的侵犯,还可使机体产生免疫球蛋白和多种抗体,提高机体应激适应能力,改善全身代谢.促进大脑疲劳的恢复,改善精神系统功能,使病人在精神上感到充实,自信心增强,心情舒畅,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蒋开敏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低分子肝素钠辛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100例疗效分析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我院应用低分子肝素钠,辛伐他汀治疗UAP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胡香金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护士针刺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针刺伤传播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性远远大于其他途径,约占80%.有二十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传播,其中常见危害大的是HIV、HBV、HCV.CDC调查研究结果:1次被HIV污染的针头刺伤,引起HIV感染的可能性为0.3%~0.5%,1被HIV污染的针刺伤,引起HIV感染的可能性为6%~8%.

    作者:姚聪敏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地龙三仙饮治疗慢性咳嗽260例

    咳嗽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症状,它有利于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临床上咳嗽病因繁多且涉及面广,特别是胸部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慢性咳嗽患者,常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咽炎等,而长期使用抗生素及激素,并重复进行各种检查,一方面造成了滥用药物现象,同时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慢性咳嗽虽然在临床难以查明原因,但以笔者临床所见,咳嗽变异性哮喘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占本类咳嗽约70%左右,少数为变应性咳嗽和心因性咳嗽.

    作者:杨洪波;白丽萍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吉诺通加二丙酸倍氯米松喷鼻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吉诺通口服及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喷鼻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 40例(48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吉诺通口服及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喷鼻.结果 显效32耳(66.7%),有效12耳(25%),无效4耳(9.3%),总有效率91.7%.结论 加用吉诺通口服及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喷鼻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奥卡兰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老年人大肠癌8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大肠癌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7年2月间82例65岁以上大肠癌病人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 老年人大肠癌病人入院前误诊率高(34%),并存病多(70%),肿瘤根治切除率为7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结论 手术切除是高龄大肠癌病人佳治疗方法,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合理处理并存病,选择适当的麻醉和手术方式,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郑志强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注重护士长情商培养提高护理质量

    目的 培养护士长良好的情商,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①加强护士长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长认识自己、控制自己、理解他人的能力;②开展在职护士长科学管理知识的继续教育,提高护士长的工作能力;③注重护士长自身培养,进一步提高心理素质.结果 使护士长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实现护士长自我完善,提高护理质量.结论 注重培养情商,重要、可行的方法就是加强文化艺术修养,注重内在素质的锻炼,才能培养出高情商的护士长,才能做好现代化的护理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浩云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重型颅脑损伤278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经验,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方法 对我科1996年10月~2001年9月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按照常规传统治疗与2001年10月~2006年9月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加强监护,及早行气管切开,头部降温,放宽手术适应证,大骨瓣超低位减压相比较.结果 1996年10月~2001年9月病例103例,恢复良好36例,中残23例,重残18例,死亡26例,病死率25.2%.2001年10月~2006年9月病例175例,恢复良好75例,中残52例,重残21例,死亡27例,病死率15.3%.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加强监护,及早行气管切开,早期手术,大骨瓣超低位减压,头部降温可降低病人病死率、伤残率.

    作者:李新民;崔树青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护理技术操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及防范对策

    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和法律意识的觉醒,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不仅对护理活动的结果有较高的期望值,对过程也有较高的要求,一旦患者认为损害了自己的权益,就会产生不满甚至引起纠纷[1].我院针对护理技术操作中容易引起护患纠纷的法律问题,进行了认真探讨,采取了相应的防范对策,规范了护理行为,避免了护理风险,较好地解决了护理临床中的法律纠纷问题.

    作者:魏改莲;郭相英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肾外性失水增加乳婴儿喂养高肾负荷人工配乳的肾功能实验分析

    人工配制乳液(下称人工配乳)的渗透压、热卡值及肾负荷(renal solute load,RSL)是其主要的三项指标,高渗透压、高热卡值人工配乳喂养乳婴儿可引起身体危害已被公认[1],高RSL人工配乳喂养乳婴儿对其肾功能的影响已有报道[2],然而肾外性失水增加的乳婴儿喂养高RSL人工配乳引起肾功能明显改变尚未做进一步实验分析.

    作者:张春娥;李菊英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实施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护理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4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按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焦虑、紧张心理反应明显减少,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健康知识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及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

    作者:张凤玲;欧阳霞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炎琥宁治疗流行性腮腺炎50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流行性腮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炎琥宁)和对照组(利巴韦林),1周为1疗程.结果 疗程结束时比较2组疗效,症状、体征均有良好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显著,用药安全.

    作者:刘明叶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妊高征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孕产妇常见而特有的并发症[1],指发生于妊娠20周后出现的以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三大症候群,严重时可导致抽搐、昏迷,甚至危及母婴生命[2].

    作者:乔爱花 刊期: 2007年第16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