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高征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乔爱花

关键词:妊高征, 妊娠高血压, 临床表现, 症候群, 孕产妇, 蛋白尿, 并发症, 水肿, 生命, 母婴, 昏迷, 抽搐
摘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孕产妇常见而特有的并发症[1],指发生于妊娠20周后出现的以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三大症候群,严重时可导致抽搐、昏迷,甚至危及母婴生命[2].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本刊通告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异丙酚全麻人流病人手术前后血氧饱和度变化的临床分析

    人工流产是基层医院的一项基本计生手术,由于手术在扩宫吸刮等操作时对病人存在明显的刺激,加上病人本身的心理因素,易造成病人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心慌、胸闷甚至昏厥等不适.本文通过对150例异丙酚全麻人流病人和单纯人流病人手术前、后血氧饱和度变化的研究,了解病人术后不适是否与血氧饱和度减低有关,以指导相关病人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现将临床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秀霞;连燕燕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高血压急症的护理体会

    高血压患者由于全身小动脉发生强烈的暂时性痉挛,可导致高血压急症,由于此病发病急骤,并可引起心、脑、肾功能严重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处理,病死率极高.因此,精心细致地做好该类患者的护理,积极配合治疗抢救至关重要,我院自2003年以来,共收治此类患者100例,现将有关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立华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房颤417例分析

    目的 回顾分析心房颤动(AF)患者的抗凝治疗状况与未抗凝的原因.方法 调查资料完整的AF患者417例.查阅病例资料,全面收集血栓栓塞高危因素、抗凝禁忌证、抗凝药物选择与用法以及未用华法令抗凝治疗的原因等信息.结果 417例AF患者中,88.3%为慢性AF,85.1%的患者具有血栓栓塞高危因素.分析AF患者未用华法令抗凝治疗的原因,21.6%有抗凝禁忌证,25.5%为医生过分担心出血并发症,15.0%为患者不能按要求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6.8%为阵发性AF,尚有11.1%原因不明.结论 华法令在AF患者的抗凝治疗中应用不足,加强医生对华法令抗凝知识的继续教育以及采用更安全有效的抗凝新药,可能更好地促进AF患者的抗凝治疗.

    作者:赵永波;余金花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颅脑损伤病人高热原因分析及物理降温方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迅速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避免反跳而加重颅脑损害.方法 分析380例颅脑损伤病人高热原因,将不同降温方法用于不同原因引起高热的病人.结果 380例高热病人98%均取得满意的降温效果,8例因某些客观原因造成降温失败.结论 物理降温时应注意个体之间的差异,严格掌握物理降温注意事项,同时还应注意降温器械自身缺陷对降温效果的影响.

    作者:李秀银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葶苈子加鸡苦胆治疗百日咳

    百日咳为传染性疾病,近年来由于地方加大疫苗接种,发病逐渐减少,但亦有部分人患病.笔者通过临床实践,在痉咳期采用葶苈子加鸡苦胆治疗百日咳,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银田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胎儿畸形引产并羊水栓塞1例护理体会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肾功能衰竭或突发死亡的分娩严重并发症[1],具有发病急,病情凶险的特点,是造成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我科于2006年10月11日成功抢救1例胎儿畸形引产并羊水栓塞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爱霞;张爱玲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巧取溶液小经验

    临床上医嘱常常要求用不同剂量的液体配制溶液,而药房里的液体规格往往不能满足其需要.我院现在使用的是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软塑料瓶包装的各种液体,其瓶体上有每50 ml一刻度的标志线,当取所需剂量的液体时,可采取以下方法.

    作者:蔡中先;沈铭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老年人大肠癌8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大肠癌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7年2月间82例65岁以上大肠癌病人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 老年人大肠癌病人入院前误诊率高(34%),并存病多(70%),肿瘤根治切除率为7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结论 手术切除是高龄大肠癌病人佳治疗方法,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合理处理并存病,选择适当的麻醉和手术方式,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郑志强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商品朱砂质量分析

    朱砂为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的天然矿石,其商品按性状分为镜面砂、豆瓣砂、朱宝砂三种.其中朱宝砂又名洋尖砂,商品可见正洋尖砂和附洋尖砂两种.朱砂虽以镜面砂为优,但市场较少见.豆瓣砂亦不多见.据我们调查用量大,使用面积广者系朱宝砂.我们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朱宝砂常因产地或购货渠道不同而质量相差悬殊.《中国药典》(1990年版)规定:朱砂杂质铁限量不超过0.1%,含硫化汞(HgS)不得少于96.0%.我们对不同批次的朱宝砂进行了质量分析.现将分析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吉平;陈宪梅;孙静雁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罗哌卡因复合液对术后膀胱痉挛镇痛的研究

    目的 探讨硬膜外持续输注0.2%罗哌卡因、吗啡复合液对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镇痛的效果及其副作用.方法 对40例ASAⅠ~Ⅲ级,前列腺摘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A、B 2组,A组患者术毕经硬外管注入0.2%罗哌卡因5 ml,内含吗啡1.5~2 mg作为负荷量,然后硬外管接美国Baxter镇痛泵,输注0.2%罗哌卡因48 ml,内含吗啡4 mg、胃复安20 mg,以1 ml/h速度持续输注;B组患者术毕经硬外管注入吗啡1.5~2mg作为负荷量,然后硬外管接美国Baxter镇痛泵,输注0.9%N.S 48 ml内含吗啡4 mg、胃复安20 mg,1 ml/h速度持续输注.分别观察各组伤口疼痛VAS评分,膀胱痉挛性疼痛VAS评分,双下肢运动阻滞评分,同时观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呼吸抑制等发生率.结果 2组对患者伤口镇痛效果好,VAS评分无差异,2组双下肢运动阻滞程度无明显差异,恶心、皮肤瘙痒每组各1例,2组均未出现呼吸抑制及呕吐.对膀胱痉挛性疼痛的抑制A组优于B组,2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0.2%罗哌卡因、吗啡复合液用于前列腺摘除术后镇痛效果好,能明显抑制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且副作用少.

    作者:陈信发;张舟;吴励文;郑妈迎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甲状腺癌47例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随访结果

    目的 探讨三种类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预后及伴发病,并加以比较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对47例甲状腺癌进行肉眼及光镜下观察、分型,浅析其预后及伴发病.结果 乳头状癌任何年龄段都可发病,常伴发甲状腺肿,生长缓慢,恶性程度低,预后较好.髓样癌发病年龄较大,分化低、转移早,预后差,病死率高.滤泡状癌介于二者之间.结论 47例甲状腺癌中有10例伴有甲状腺肿,占21.28%,4例死亡.因此,早诊断、早治疗,积极防治甲状腺肿大是预防和降低甲状腺癌发生和病死率的重要举措,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赵素琴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上消化道出血58例诊治体会

    目的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急症,临床医生必须尽快了解病因,选择适宜的紧急处理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对2004年~2006年我科住院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诊断、治疗、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对病因相关知识缺乏;收治患者中药物治疗不满意,经内镜检查,明确诊断后疗效好.结论 健康知识普及教育很重要,重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内镜检查,为患者及时提供合理化的抢救措施.

    作者:申红香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炎琥宁治疗流行性腮腺炎50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流行性腮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炎琥宁)和对照组(利巴韦林),1周为1疗程.结果 疗程结束时比较2组疗效,症状、体征均有良好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显著,用药安全.

    作者:刘明叶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颈动脉超声检测与心脑血管病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期望寿命的延长,心脑血管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其基本的病理学改变就是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程春平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在老年性痴呆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马斯洛理论在老年性痴呆护理中的运用.方法 按马斯洛理论将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五个层次,按照人的基本需要对老年性痴呆患者进行护理.结果 对老年性痴呆患者按照马斯洛理论进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运用马斯洛理论进行护理能满足老年性痴呆患者基本需要的实现.

    作者:朱书翠;宗伟东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的麻醉

    目的 观察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小儿唇腭裂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插管后Ⅰ组用瑞芬太尼2~4 ng/ml持续靶控输注,Ⅱ组用氯胺酮芬太尼复合,2组均间断吸入0.5%~1%异氟烷,并用仙林等肌松药维持.结果 Ⅰ组麻醉维持中循环稳定,苏醒期平稳,Ⅱ组麻醉维持中血压偏高,心率增快,苏醒期烦躁.结论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维持效果好.

    作者:刘生智;薛瑶婧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重型颅脑损伤278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经验,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方法 对我科1996年10月~2001年9月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按照常规传统治疗与2001年10月~2006年9月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加强监护,及早行气管切开,头部降温,放宽手术适应证,大骨瓣超低位减压相比较.结果 1996年10月~2001年9月病例103例,恢复良好36例,中残23例,重残18例,死亡26例,病死率25.2%.2001年10月~2006年9月病例175例,恢复良好75例,中残52例,重残21例,死亡27例,病死率15.3%.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加强监护,及早行气管切开,早期手术,大骨瓣超低位减压,头部降温可降低病人病死率、伤残率.

    作者:李新民;崔树青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全程陪护一对一责任制助产2 25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全程陪护一对一责任制助产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手术产率及母婴不良结局率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2002年8月~2004年7月实行责任制助产孕妇2 25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按对比原理取本院2000年8月~2002年7月2 055例传统助产分娩产妇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2组分娩时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等.结果 实行一对一责任制助产,总产程缩短、产后出血较少、阴道手术产及产伤发生明显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明显低于非责任制助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行一对一责任制助产后,产科质量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并在给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孕产妇的病死率,保障了母婴安全,提升了产科管理水平及提高了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朱庭芳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胃间质瘤26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方法 回顾1998年1月~2005年6月收治的26例通过外科手术治疗的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发生部位:胃底大弯侧10例,胃底小弯侧6例,胃体大弯侧2例,胃体小弯侧2例,胃窦大弯侧2例,胃窦小弯侧2例,胃底近贲门2例,以胃底部多见;病理恶性12例,潜在恶性7例,良性7例.结论 胃间质瘤的诊断主要依据胃镜及病理免疫组化诊断,治疗以广泛切除为主,预后较好.

    作者:徐国栋;王树钦;李冰 刊期: 2007年第16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