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方团;吴承珍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孕10~15周妊娠的安全性及有效剂量.方法我院自2003年元月~2005年5月对孕10~15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患者83例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序贯用药,对无反应者加用1组米索前列醇,1片口服,2片阴道上药,观察胚胎组织排出情况、排出时间及阴道出血情况.结果83例中流产82例,有效率达98.8%.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孕10~15周妊娠是安全、有效的,有效率为98.8%.
作者:朱春芳;陈大贵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瑞芬太尼(Remifentanil)药效强、起效迅速、副作用小、剂量容易控制,是新型麻醉性镇痛药.此药在1990年首先在人体中作试验,1996年在美国被批准用于临床、本文对其药理学、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秦凤鸣;祝力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疟疾(Malaria),又名打摆子,是由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的传染病.临床上以周期性定时发作寒战、高热、出汗退热,以及贫血和脾大为特点.因原虫株、感染程度、免疫状况和机体反应性等差异,临床症状和发作规律表现不一.笔者自2003年8月~2005年8月在非洲疟疾流行严重的苏丹民主共和国从事两年的医疗援助工作,在此期间对268例中国在苏方工作人员患疟疾的病人进行了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现将对其治疗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慧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作为一名工作二十余年的内科医生,带教实习生的工作必不可少,在多年的临床工作及带教实习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肤浅经验,现总结如下.
作者:高文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深度手烧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中厚皮和腹部超薄皮瓣移植等手术方式,进行深度手烧伤早期切削痂.结果143例195只手功能良好者82例102只手(52%),功能较好者41例64只手(33%),功能障碍者20例29只手(15%).结论早期进行切削痂植皮术,配合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是处理深度手烧伤的较好方法.
作者:陈文;郑少瑜;林树勇;蔡丽;郑创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人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日趋增强,医疗纠纷日渐增多,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竞争激烈,医疗护理工作已成为高风险行业.儿科护理工作的风险则更大,因为当前在就诊患儿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患儿家属对医疗护理工作的要求特别高.所以,在护理管理中要以患儿为中心,提高护理质量,杜绝护理事故、差错,减少纠纷,确保护理质量与安全,保证医院正常秩序,这是护理管理者当前遇到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就儿科纠纷发生的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现汇报如下.
作者:周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先进的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安装,心脏电复律的应用,以及射频消融术等心血管病的介入性治疗,给心律失常急症患者带来了福音.但在基层医院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在遇到急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时,不能马上实施上述治疗,此时能否及时准确地判断并进行药物紧急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救治39例急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经验和体会.
作者:王雪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脑血管病人神经反射性活动减退,吞咽肌群不协调造成吞咽障碍、呛咳和误咽,使病人发生营养失调,电解质紊乱及肺部并发症等,病人住院时间延长,生活质量下降,死亡率增高.怎样探索既能减少病人痛苦,又能促进吞咽功能恢复的佳方案呢?我院在以往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90例脑血管病后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穴位注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孟繁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长期在平原生活的人进入高原后,由于低压和缺氧,人体要进行一系列适应性调节,以达到其适应高原生活的目的.机体在调节适应过程中,临床上即可出现一些应激反应,这些反应随每个人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精神状态等因素不同,程度亦有所差异.
作者:张琪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云南白药适量与醋调成糊状.用时先用生理盐水擦洗局部,再用消毒棉签将调好的药均匀涂于患处,以全部覆盖为度.
作者:王晓云;颜晶;王晓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为了提高临床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正确地实施室内质控是监测和保证临床实验室常规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加强质量保证观念,坚持室内质量控制措施,每天用定值全血质控物进行室内质控,笔者在从事临床血液质控中有点滴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洪涛;张韧 刊期: 2006年第06期
2004年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我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了<传染病防治法>,加强了全旗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各卫生单位均成立了疫情报告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适合本院的疫情报告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传染病控制目标,疫情自查制度,传染病培训制度,传染病奖惩制度,门诊日志,住院登记,化验登记制度.为便于规范个体开业医疗单位传染病报告管理,卫生局统一下发了个体医疗单位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使传染病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取得了较好效果.为进一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以便今后进一步完善传染病管理工作,现就我旗2004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如下.
作者:李冬梅;张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留置膀胱造瘘管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03年1月~2004年12月我科收住的老年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后留置造瘘管出院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前者在出院前只给予常规与造瘘管有关的护理指导,后者则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强化自我护理知识,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付季虹;符凤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鼻咽纤维瘤血管瘤常发生于10岁~25岁男性青年,为致密结缔组织、大量弹性纤维和血管组成,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鼻咽纤维血管瘤手术时术腔深、术野小、失血迅猛及瘤体剥离困难,往往需要大量输血.我院采用术前对肿瘤供血动脉选择性栓塞的方法,治疗鼻咽纤维血管瘤13例,避免了术中大量出血,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华;王守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甲钴胺和前列地尔(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40例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采用甲钴胺和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18例)采用维生素B1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采用甲钴胺和前列地尔治疗4周后,患者主要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体感诱发电位(SEP)(P40)潜时明显缩短,对照组症状改善不明显,SEP(P40)潜时变化不大.结论联合应用甲钴胺和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良好.
作者:曾维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颈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方法随机选取1999年7月~2003年7月22例下颈椎骨折脊髓损伤拟行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手术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获随访6~24个月,按Frank分析法评价.4例完全恢复正常(占18.18%),上升1级9例(占40.90%),上升2级6例(占27.27%),无改善2例(占9.09%),死亡1例(占4.55%).结论加强颈椎骨折脊随损伤病人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田玉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青年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活泼好动,体育运动是他们课余生活的重要活动.剧烈的运动,激烈的对抗,难免发生运动损伤.笔者在过去的外科医护中,经常接触到运动损伤的学生,并成功地进行了外伤的护理.
作者:陆杏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4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并发室间隔穿孔(Ventricular Septal Rupture,VSR).年龄61岁~86岁,平均年龄70.2岁.
作者:孙秀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小儿厌食症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慢性消化功能紊乱综合征,临床以长期食欲不振,见食不贪,厌恶进食,大便干稀不调为特征.一般来讲,引起厌食常见原因有2种:一种因局部或全身性疾病影响消化功能,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及慢性便秘等肠胃道疾病,结核或其他急慢性感染等全身性疾病,锌、铁等微量元素缺乏等;一种是中枢神经系统受人体内环境刺激影响,使肠胃对消化系统功能调节失去平衡,如父母缺乏科学喂养知识,因不合理喂养导致小儿厌食,大多表现在未及时添加辅食、强迫进食、贪吃零食、偏食等方面[1].其发病机制可能是多种原因致使食欲中枢由兴奋转为抑制,胃肠功能疲劳,胃肠蠕动减慢、排空延迟,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性降低所致[2].
作者:刘志军;孙谷;白波;李理;徐家钧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