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
目的 观察聚肌胞、西咪替丁、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例带状疱疹患者施行给予聚肌胞、西咪替丁交替湿敷局部疱疹,静脉滴注阿昔洛韦,疗程7天.结果 止痛效果好,皮疹消退结痂快.结论 聚肌胞、西咪替丁、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何卫华 刊期: 2006年第17期
医院感染的控制和预防与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是密不可分的.医院感染控制是否得力,取决于一线医务人员.
作者:潘莉敏;蔡格花;林斐茵 刊期: 2006年第17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2004年1月~2005年3月共收治小儿阻塞性睡眠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62例,年龄2岁~13岁,平均年龄7.6岁,男44例,女18例.其中主诉睡眠时打鼾、憋气者35例,鼻塞张口呼吸者8例,反复发热、咽痛者19例.
作者:袁媛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寻求佳治疗方法 ,达到佳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6例,分别经过内科、外科治疗,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内科治疗与常规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治疗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微创钻孔血肿抽吸引流较内科治疗及开颅治疗疗效好.结论 微创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是高血压脑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刘胜春 刊期: 2006年第17期
近年来,随着公众法律意识的提高,加上医疗改革的失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各大医院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医疗纠纷,基层医疗机构也或多或少受到医疗纠纷的袭扰.作为基层医疗机构,我们积极应对,认真分析产生医疗纠纷的原因,采取系列防范措施,改进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以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
作者:李红;卞小慧;侯砚秋 刊期: 2006年第17期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日渐提高.而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凝聚点,当发生病痛时,在就医和治疗过程中,家属对护士的职业道德、技术操作水平及服务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若产生了疑问又不能得到及时满意的解释和沟通,常会导致矛盾的发生.笔者多年来在同患儿陪护的沟通与交流中不断总结摸索,现就陪护的心理护理谈几点经验.
作者:陈云;卞百年 刊期: 2006年第17期
宫颈糜烂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既造成广大妇女的身心痛苦,又是宫颈癌的发病基础.1998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应用贴敷冷冻治疗宫颈糜烂306例,报告如下.
作者:马惠英;戴珍珍;陈华 刊期: 2006年第17期
前列腺摘除术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主要手段之一.术后由于手术创伤、留置尿管、前列腺窝内气囊牵引压迫及常规膀胱冲洗,可以引起膀胱阵发性痉挛性收缩.常表现为膀胱区及尿道痉挛性疼痛,尿意强烈,尿管旁有冲洗液涌出,患者烦躁不安.一般肌注止痛药的效果欠佳,而且膀胱痉挛时易引起继发出血和冲洗管道阻塞,切口漏尿,增加伤口感染的机会.现将我们对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的处置和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陈清香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e抗原阴性的慢性肝病(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HBV-DNA含量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ST/ALT)比值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91例e抗原阴性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DNA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ALT、AST/ALT指标.结果 91例e抗原阴性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DNA含量平均为1.24 ×105 copies/ml;血清ALT水平平均为326IU/L;血清AST/ALT平均为1.15;血清HBV-DNA含量与ALT之间无相关性(r=-0.43、P>0.05);与血清AST/ALT成明显负相关(r=-0.314、P<0.01).结论 血清HBV-DNA含量由高到低变化与肝细胞损伤及损伤程度无关,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较好地评价e抗原阴性的慢性肝病患者的病情进展.提示疾病会向不良方向转归.
作者:马斌;慈莉娅 刊期: 2006年第17期
实验诊断是诊断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实验技术和方法,通过感官、试剂反应、仪器分析及动物手段,对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组织细胞等标本进行检验,以获得反映机体功能状态,病理变化或病因等客观临床资料.
作者:韩文静;马娟 刊期: 2006年第17期
2型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分为微血管并发症和大血管并发症,后者主要指心脑血管病.脑血管病有脑出血和脑梗死,约占89.1%[1].脑梗死为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之一,致残率高,易出现病情加重.现将我院2003年7月~2005年3月收治的36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康素芝 刊期: 2006年第17期
医院获得性肺炎是常见的医院内感染之一,其发病率近几年呈逐渐上升趋势,并且细菌的耐药性及多重耐药已成为全球医务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所以了解医院内感染的易感因素及怎样去预防这一类疾病的发生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近3年来我院发生的102例医院内获得性肺炎进行分析,在该类疾病的易感因素及预防措施方面得出一些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昱;傅庆新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鼻腔黏膜术后创面外敷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其恢复有无促进作用.方法 设立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后给予创面涂抹rhEGF,48小时后抽除鼻腔凡士林纱条并每日涂沫rhEGF-次至痊愈,对照组观察其自然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术后第7天、第10天、第14天鼻腔黏膜完全修复治愈的鼻腔个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其P值小于0.05,且无1例并发鼻中隔穿孔及鼻腔粘连.结论 rhEGF对鼻腔黏膜术后的修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菊芬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年轻消防人员的心电图特点.方法 比较40例18岁~29岁年轻男性消防人员与40例同龄公务员相关心电图数据.结果 年轻消防人员心电图特点为:①心率明显减慢伴显著心律不齐;②QRS波群增宽时限延长平均达99.20毫秒;③QRS波群电压增高Rv5+Sv1≥3.62 mV;④多数人ST-T呈现早期复极改变.结论 年轻消防人员与同龄公务员心电图在心率、QRS波群时限、电压、ST-T呈早期复极改变这几个方面有显著差异,诊断标准应区别于同龄男性青年.
作者:宋米英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和评价整体护理在临床上的效果.方法 统计3年来冠脉介入治疗及手术例数,分析手术增长的原因.结果 通过开展整体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与病人的交流和沟通,注重心理护理,使患者的健康意识得到提高.结论 随着新技术和新业务的开展,应注重健康教育,提高建康教育的覆盖率.
作者:王麦玲;雷爱英 刊期: 2006年第17期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但近年来,在教师队伍中不但发病率明显上升,且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我们在前面介绍了综合应用按摩疗法和运动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体会,在本文主要介绍运用情志疗法、起居疗法治疗中青年教师颈椎病的体会[<中青年教师颈椎病自然疗法初探(一)刊登于<中国民间疗法>2006年第9期)].
作者:龚志刚;张祖琼 刊期: 2006年第17期
连接酶链反应(Ligase Chain Reation,LCR)是在连接酶扩增反应或连接酶检测反应的基础上,引入热稳定的连接酶而建立的类似PCR技术的新方法.LCR既可扩增,又可鉴定DNA异常,与PCR技术一样可用于已知病因的遗传病大面积普查.
作者:朱铁志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 明确医院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责及法律责任,便于卫生行政人员、医务工作者及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准确理解和全面掌握<传染病防治法>条文的规定.方法 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及其条文释义之规定,对医院应当承担的传染病防治法定义务,以及对医院违法后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分析归纳.结果 医院在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及医疗救治中应当承担的职责归纳有22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医院应承担行政法律责任和民事责任.结论 作为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医务工作者、传染病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应当准确理解、全面掌握<传染病防治法>条文的规定,认真履行法定职责,正确行使法定职权,全面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控措施,切实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
作者:蓝小云 刊期: 2006年第17期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理论向实践,从学生向护士角色转化的重要阶段.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护士,带教护生的工作必不可少,笔者在多年的带教过程中取得一定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陆永秀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麻醉处理.方法 对32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的麻醉处理进行分析.结果 26例出血停止安返病房.6例为不能控制的大出血,行子宫切除术后痊愈出院,其中2例发展为DIC.结论 正确的麻醉处理是抢救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
作者:姚永远;张应平;刘燕 刊期: 200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