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发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护理

吴永红

关键词:脑卒中后, 偏瘫患者, 肩关节半脱位, 患侧上肢功能, 上肢功能恢复, 日常生活活动, 康复治疗, 康复护理, 发生发展, 程度, 线检查, 难处理, 合并症, 坐位, 预防, 能力, 调查, 垂直, 病人
摘要:肩关节半脱位在偏瘫患者中很常见,是偏瘫的主要合并症之一,有人进行调查时发现脑卒中后3周进行垂直坐位X线检查,上肢全瘫病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半脱位[1].其是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较难处理的问题,严重影响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使患者难以重新获得日常生活活动(ADL)的独立.因此,早期正确的康复护理是预防其发生发展的关键,能促进患侧上肢功能恢复,很大程度上提高ADL能力.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在1例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护理体会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个累及脊柱的慢性炎症性免疫病,其发病率约为0.3%,与遗传有关,是造成人群残疾的重要病因.发病年龄多在15岁~30岁,男性与女性之比为5~10:1[1].临床表现是腰痛,继而背痛和背僵直感,终脊柱出现驼背、颈强等畸形.我科于2005年收治了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正确的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赞;张大蓉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对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和转送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急性左心衰发病迅速、病情危急、病死率很高,在救治过程中必须争分夺秒,不得有半点延误,是内科危重急病之一.因此,急诊科医生实施快速接诊,进行有效的院前救治,使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对降低猝死的发生,尽量减少转送过程中的危险因素,改善患者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卢书和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医疗废物的管理模式探讨

    目的 更好地管理医疗废物,探讨医疗废物安全处置重要的环节.方法 运用我国现有的医疗废物管理相关条例,进一步论述我国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薄弱之处.结果 针对现状,从政策制度、医疗废物定义、分类目录、一次性医疗用品、安全处置模式等角度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结论 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无菌健康观念,并在完善配套产品和配套设施上下功夫,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因医疗废物处理不及时或处理方法不当而造成的传染病传播和扩散.

    作者:张荻华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慢性心衰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监测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的研究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为大多数器质性心脏病进展的结局.CHF时神经内分泌的激活特别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早期为代偿机制,但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转变为CHF进行性恶化的内在机制[1].本研究旨在评价CHF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内皮素、一氧化氮的水平变化,了解其在CHF疗效判断的价值.

    作者:聂红霞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胃癌的螺旋CT诊断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主要在于肿瘤的术前分期;腔内、壁内和腔外肿块的鉴别;以及胃癌治疗后的随访.现将我院58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螺旋CT表现总结如下.

    作者:孙晓军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方法的比较

    宫颈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仍居第1位[1].据统计,世界范围内每年有45万的宫颈癌新发病例,我国估计为11万,约占1/4.由于宫颈癌存在一个较长的可逆转的癌前病变期,因此,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者:王晓峰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脂肪肝95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近年来本地区脂肪肝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对近5年收治的95例门诊和住院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其临床表现、生化检查及血脂分析的特点,以及其与体重、饮食、饮酒和病毒性肝炎之间的关系.结果 本组脂肪肝以男性中青年为主(占75.79%),多有高脂饮食和长期大量饮酒史,临床上多无明显症状,仅少数有轻度黄疸和转氨酶增高,大多患者有高胆固醇血症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各占70.5%和77.8%),有病毒性肝炎病史者占31.6%,对一般降酶治疗不敏感.结论 近年来脂肪肝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多由肥胖、高脂饮食、饮酒、病毒性肝炎引起,应予以高度重视,针对不同病因加以预防.

    作者:辛建文;张鸿;苏静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新生儿特重烧伤护理体会

    1 病例介绍新生儿,男,出生后4天.因在他院护士为其洗澡时水温调节不当,导致热液烧伤后躯干、双下肢、双臀部、会阴部总面积达28%Ⅱ度,于伤后5小时转入我院.入院时患儿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烦躁不安、哭闹不止、足背动脉摸不到,呈休克状态.入院后立即给予建立静脉通路,输入血浆、平衡液,保暖,积极抗休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预防感染,加强创面护理和营养支持,住院18天痊愈出院.

    作者:张明华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麦门冬汤体内抑瘤效应的免疫机制探讨

    目的 从免疫学角度探讨麦门冬汤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 用小鼠膀胱癌细胞建立小鼠移植瘤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麦门冬汤灌胃,检测其抑瘤率,以免疫学方法检测小鼠治疗后的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Mφ、NK、IL-2、TNF-α、T淋巴细胞转化率),并以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结果 麦门冬汤能抑制肿瘤生长,其主要机制是增强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患者免疫监视功能,使机体产生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及时杀伤和清除肿瘤细胞.结论 麦门冬汤具有显著的抑瘤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为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患者免疫监视功能,使机体产生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及时杀伤和清除肿瘤细胞.

    作者:林玉珊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老年椎体压缩骨折保守治疗与椎体成形术比较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用一种简便、有效、并发症少的方法治疗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方法 对35例60岁以上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组,进行保守与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比较,综合观察疗效.结果 15例PVP治疗者术后72小时腰背部疼痛缓解并下床活动,随访6个月~2年基本恢复伤前生活自理状况;20例保守治疗者卧床3个月,19例腰背部疼痛不同程度缓解,1例并发肺部感染死亡;19例中并发尿路结石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结论 PVP能迅速缓解疼痛,缩短卧床时间,并发症少,是一种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的治疗老年人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常再平;王芳;梅甲智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胫骨远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30例体会

    2001年~2005年,我科应用胫骨远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3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20岁~50岁;左侧19例,右侧11例.骨折类型均为粉碎性骨折,合并腓骨骨折19例,外踝骨折5例.受伤原因:重物砸伤8例,交通事故22例.开放性骨折13例,合并有身体其他脏器损伤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小时~14天.

    作者:王德鸿;谢延祥;吴景国;胡鹤利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急性脑梗死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内科常规治疗和综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1个月,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和Barthel指数进行功能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明显提高(P<0.01),对照组较治疗组提高的幅度小(P<0.05).结论 电刺激小脑顶核能够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钟裕;刘世珍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黄芩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目的 对黄芩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溶剂、溶剂量、提取时间三个主要因素进行单因素考察,然后采用正交试验,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优化提取工艺.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工艺为:50%乙醇,料液比为1:10,提取时间18小时.结论 优化所选工艺条件较好.

    作者:王梅芳;武坚锐;杨小玲;杨东方;张林秀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噩梦.数十年来,不同领域的专家们一直在寻找有关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但都收效甚微.目前的常规治疗方法一般为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

    作者:胡玉莲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经皮穿刺治疗骶神经根囊肿16例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纤维蛋白黏合剂治疗骶神经根囊肿的疗效.方法 对16例骶神经根囊肿患者,在高分辨CT引导下定位,行穿针经骶孔刺入神经根囊肿内,抽尽囊肿内液体.将医用生物蛋白胶(FG)的主体和催化剂溶液,同时等量注入囊腔内.结果 16例骶神经根囊肿患者经治疗后,神经压迫症状解除,术后随诊1个月~26个月无神经损伤、无感染、无复发.术后CT复查显示囊肿内CT值增高,无脑脊液存留.MRT示囊肿消失.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囊肿内注射FG黏合剂治疗骶神经根囊肿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的新疗法.

    作者:袁志友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口腔门诊护士的职业安全防护

    口腔科门诊患者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病人数量多、流量大、健康情况复杂.口腔门诊护士担负着各种医疗和检查器械物品的清洗、消毒、杀菌任务,负责护理工作、协助医生进行诊疗工作,护患接触密切,病毒感染、传播机会比较大;口腔门诊护士是医源性感染高危人群,由于各种职业危害因素的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容易受到损害.因此,口腔科护士必须提高防护意识,加强自我防护,才能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作者:田敏;籍增平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护理配合

    目的 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护理配合,达到防止或降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并发症的目的.方法 将20%荧光素钠3ml注入血管内,同时采用日本Kowa RC-XV3眼底荧光造影系统进行眼底造影.结果 通过对186例病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精心护理、严密观察、熟练的技术操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护士应了解此项检查的原理、操作过程并掌握药物的功能及性质,正确指导病人检查并做好心理护理,充分调动病人的积极性配合医生保障检查顺利进行.

    作者:王秀丽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危重病人107例留置胃管的经验

    目的 介绍置胃管术的一些实用性技巧.方法 回顾笔者近年置胃管术的经验.结果 对不同病人、不同的具体情况,针对性采取多种相应措施可顺利置胃管.结论 置胃管术的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病人的反应,体会操作时的感受,分析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才能保证成功并尽可能减少对病人的不良刺激.

    作者:高山;黄马玉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2001年~2005年围产儿死亡分析

    围产儿死亡率既能反映孕期保健质量,又能提示产科质量的好坏,是一项较敏感的指标.本文对我市城区2001年~2005年间409例围产儿死亡进行分析,以确定我市城区围产保健工作的重点,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

    作者:张娟霞;杜玉兰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的手术护理

    电视下胸腔镜行肺大泡切除是随着电视摄影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微型器械的不断革新而兴起的一种全新的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痛苦轻、病人恢复快、对肺功能影响小、住院时间短的优点.我院自开展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手术以来,共完成39例手术,效果较好,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张倩 刊期: 2006年第21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