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急性脑梗死康复的影响

钟裕;刘世珍

关键词:电刺激小脑顶核, 脑梗死, 康复
摘要:目的 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内科常规治疗和综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1个月,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和Barthel指数进行功能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明显提高(P<0.01),对照组较治疗组提高的幅度小(P<0.05).结论 电刺激小脑顶核能够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胃癌的螺旋CT诊断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主要在于肿瘤的术前分期;腔内、壁内和腔外肿块的鉴别;以及胃癌治疗后的随访.现将我院58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螺旋CT表现总结如下.

    作者:孙晓军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方法的比较

    宫颈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仍居第1位[1].据统计,世界范围内每年有45万的宫颈癌新发病例,我国估计为11万,约占1/4.由于宫颈癌存在一个较长的可逆转的癌前病变期,因此,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者:王晓峰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的手术护理

    电视下胸腔镜行肺大泡切除是随着电视摄影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微型器械的不断革新而兴起的一种全新的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痛苦轻、病人恢复快、对肺功能影响小、住院时间短的优点.我院自开展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手术以来,共完成39例手术,效果较好,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张倩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住院眼外伤485例统计分析

    眼外伤是眼科临床上常见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眼外伤特别是严重的眼外伤一旦发生,将造成眼球结构和功能的严重破坏,使患者生活困难甚至丧失劳动力.为了解我市眼外伤的发病情况,更好地开展眼外伤的防治工作,现将我院眼科2003年1月~2005年12月485例眼外伤病例统计分析如下.

    作者:李利周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医疗废物的管理模式探讨

    目的 更好地管理医疗废物,探讨医疗废物安全处置重要的环节.方法 运用我国现有的医疗废物管理相关条例,进一步论述我国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薄弱之处.结果 针对现状,从政策制度、医疗废物定义、分类目录、一次性医疗用品、安全处置模式等角度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结论 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无菌健康观念,并在完善配套产品和配套设施上下功夫,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因医疗废物处理不及时或处理方法不当而造成的传染病传播和扩散.

    作者:张荻华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老年椎体压缩骨折保守治疗与椎体成形术比较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用一种简便、有效、并发症少的方法治疗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方法 对35例60岁以上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组,进行保守与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比较,综合观察疗效.结果 15例PVP治疗者术后72小时腰背部疼痛缓解并下床活动,随访6个月~2年基本恢复伤前生活自理状况;20例保守治疗者卧床3个月,19例腰背部疼痛不同程度缓解,1例并发肺部感染死亡;19例中并发尿路结石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结论 PVP能迅速缓解疼痛,缩短卧床时间,并发症少,是一种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的治疗老年人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常再平;王芳;梅甲智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心理护理在1例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护理体会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个累及脊柱的慢性炎症性免疫病,其发病率约为0.3%,与遗传有关,是造成人群残疾的重要病因.发病年龄多在15岁~30岁,男性与女性之比为5~10:1[1].临床表现是腰痛,继而背痛和背僵直感,终脊柱出现驼背、颈强等畸形.我科于2005年收治了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正确的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赞;张大蓉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一次性注射器抽吸加药有效时间探讨

    目的 为临床上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吸胞二磷胆碱溶液有效时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20ml)抽吸胞二磷胆碱溶液加入0.9%NS内静脉滴注,按需使用,同时分别在不同时间内进行细菌学监测.结果 在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下,使用一次性注射器(20 ml)抽吸胞二磷胆碱溶液加入0.9%NS内,多次连续使用3小时内无细菌生长,合格率达100%.结论 根据临床使用频率可2小时更换1次抽吸胞二磷胆碱溶液的一次性注射器.

    作者:闫会珍;祖秋风;刘喜聪;贺新芳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对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和转送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急性左心衰发病迅速、病情危急、病死率很高,在救治过程中必须争分夺秒,不得有半点延误,是内科危重急病之一.因此,急诊科医生实施快速接诊,进行有效的院前救治,使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对降低猝死的发生,尽量减少转送过程中的危险因素,改善患者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卢书和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胸腰段爆裂骨折脊柱前路减压手术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脊柱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1999年10月~2005年3月间,应用该方法 治疗2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伴全瘫及不全瘫病例.男22例,女6例,年龄21岁~55岁.CT检查本组病例均存在外伤性椎管狭窄.24例病人采用前路脊髓减压植骨Profile及Z-plate钢板内固定术;4例应用前路脊髓减压植骨Mossmaimi钉棒系统.选用国际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定法来评价病人术前、术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前、术后CT检查对比了解脊髓减压、植骨块位置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28例中22例病人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感觉、运动评分明显恢复(P<0.05),椎体高度恢复且稳定.2例出现脑脊液漏,8天~14天伤口自行愈合.结论 胸腰椎爆裂骨折伴脊髓损伤及椎菅狭窄病例采用脊髓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方法 ,可直接去除脊髓前方的骨性压迫,符合损伤病理.植骨固定不仅恢复椎体高度,而且可获得脊柱的即刻稳定,为脊髓功能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本组病例脊髓神经功能有明显恢复.

    作者:刘世桢;刘先银;郭建恩;吴容;温志勋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改良式铸造桩冠与传统铸造桩冠固位效果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观察改良式桩冠与传统桩冠修复前牙的固位效果.方法 186例前牙缺损患者(278颗患牙)分为两组,每组139颗患牙分别进行桩冠修复,对照组为传统桩冠修复,实验组为改良式桩冠修复.对患者3年内因修复体松动或脱落而复诊所得到的数据结果进行χ2检验.结果 两组修复体粘固后出现松动或脱落,经统计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改良式桩冠修复前牙对解决桩冠松动或脱落现象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绍春;朱军利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汽化切割加膀胱灌注化疗

    目的 总结经尿道汽化切割(TUVBT)加膀胱灌注化疗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 对31例施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汽化切割加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康复顺利,住院时间短,无明显合并症.随访3个月~4年,复发1例,再次电汽化治疗后随访13个月无异常.结论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汽化切割加膀胱灌注化疗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安全,微创,疗效可靠,是值得首选的方法.

    作者:徐缓;李世峰;景福林;单荣付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黄芩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目的 对黄芩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溶剂、溶剂量、提取时间三个主要因素进行单因素考察,然后采用正交试验,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优化提取工艺.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工艺为:50%乙醇,料液比为1:10,提取时间18小时.结论 优化所选工艺条件较好.

    作者:王梅芳;武坚锐;杨小玲;杨东方;张林秀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部位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部位的关系.方法 2003年~2005年我院经胃镜和病理学确诊的胃癌患者128例,进行Hp检测,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与病理染色相结合,两种检测方法中任意一种阳性定为Hp阳性,两者均阴性定为Hp阴性.结果 128例胃癌患者总的Hp阳性率为73.4%,贲门部胃癌Hp阳性率为46.2%,非贲门部胃癌Hp阳性率为80.4%,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p阳性的胃癌患者中,贲门部和非贲门部胃癌的人数构成比为12.8%和87.2%;Hp阴性的胃癌患者中,贲门部、非贲门部人数构成比分别为41.2%和58.8%(P<0.01).结论 非贲门部胃癌与Hp感染关系密切.

    作者:赵大国;潘建军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ADHD患儿伴不同程度感觉统合失调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dvity Disorder,ADHD)患儿的感觉统合失调率及不同程度感觉统合失调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和自拟儿童生长发育及家庭环境因素调查表对儿科神经专科门诊ADHD患儿进行感觉统合能力评定和影响因素分析,同时采用Rutter儿童行为评定量表、瑞文测验联合型(Combined Raven's Test,CRT)了解患儿的行为问题和智力情况.结果 ADHD患儿的感觉统合失调率为98.26%,且以中重度为多(占83.68%),单因素分析表明,感觉统合失调程度主要影响因素与儿童学习成绩,智商,伙伴关系,母亲文化程度,家庭气氛等有关.结论 ADHD患儿的感觉统合失调发生率较高,且失调程度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作者:王晨虎;唐洪丽;闻建军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蒙药嗄木朱尔的研究进展

    蒙药嘎木朱尔散剂,又名哈它格其-7味散,是由冰片、雄黄、朱砂、银朱、石决明、寒水石、麝香等7味药所组成,具有生肌、收敛等功能,用于口舌生疮、溃疡、咽喉红肿、皮肤溃烂、外伤感染、宫颈糜烂等症[1].嘎木朱尔散剂是一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蒙医经典方剂.治疗皮肤黏膜感染及溃疡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副作用小.现代研究证明具有消炎止痛、生肌收敛、消肿退热、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加速伤口愈合和抗过敏作用.

    作者:佟玉清;胡春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发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护理

    肩关节半脱位在偏瘫患者中很常见,是偏瘫的主要合并症之一,有人进行调查时发现脑卒中后3周进行垂直坐位X线检查,上肢全瘫病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半脱位[1].其是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较难处理的问题,严重影响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使患者难以重新获得日常生活活动(ADL)的独立.因此,早期正确的康复护理是预防其发生发展的关键,能促进患侧上肢功能恢复,很大程度上提高ADL能力.

    作者:吴永红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硫酸镁静注治疗重度哮喘临床观察

    支气管哮喘发病近几年有增高趋势,哮喘不仅直接影响病人的健康,而且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1 临床资料对确诊为重度哮喘病人15例,均经常规解痉平喘等治疗不能控制其症状,采用20%硫酸镁5ml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40ml中静脉注射15分钟~20分钟.临床控制12例,有效2例,疗效差1例.

    作者:韩锡梅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口腔门诊护士的职业安全防护

    口腔科门诊患者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病人数量多、流量大、健康情况复杂.口腔门诊护士担负着各种医疗和检查器械物品的清洗、消毒、杀菌任务,负责护理工作、协助医生进行诊疗工作,护患接触密切,病毒感染、传播机会比较大;口腔门诊护士是医源性感染高危人群,由于各种职业危害因素的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容易受到损害.因此,口腔科护士必须提高防护意识,加强自我防护,才能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作者:田敏;籍增平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经皮穿刺治疗骶神经根囊肿16例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纤维蛋白黏合剂治疗骶神经根囊肿的疗效.方法 对16例骶神经根囊肿患者,在高分辨CT引导下定位,行穿针经骶孔刺入神经根囊肿内,抽尽囊肿内液体.将医用生物蛋白胶(FG)的主体和催化剂溶液,同时等量注入囊腔内.结果 16例骶神经根囊肿患者经治疗后,神经压迫症状解除,术后随诊1个月~26个月无神经损伤、无感染、无复发.术后CT复查显示囊肿内CT值增高,无脑脊液存留.MRT示囊肿消失.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囊肿内注射FG黏合剂治疗骶神经根囊肿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的新疗法.

    作者:袁志友 刊期: 2006年第21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