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饮片煎煮方法探讨

张蓉;贾雪梅;黄富宏;陈静

关键词:中药饮片, 中医整体观念, 汤剂, 自然环境, 中医治疗, 治疗疾病, 治疗法则, 用药剂量, 因果关系, 药物配伍, 随证加减, 理论原则, 病理变化, 辨证论治, 灵活性, 应用, 心理, 吸收, 体质, 实践
摘要: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疗实践中应用为广泛的一种剂型.汤剂充分体现了因人而异,随证加减的灵活性,遵循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理论原则,全面考虑人与自然环境、心理、体质等因素及病理、病性、病时、病势等病理变化的因果关系.把握药物配伍、用药剂量等原则,切合病证实际,确立治疗法则而遣药配方,有的放矢地治疗疾病.它的优点是吸收快、疗效迅速.尤其是急病,汤剂更具优越性.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部位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部位的关系.方法 2003年~2005年我院经胃镜和病理学确诊的胃癌患者128例,进行Hp检测,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与病理染色相结合,两种检测方法中任意一种阳性定为Hp阳性,两者均阴性定为Hp阴性.结果 128例胃癌患者总的Hp阳性率为73.4%,贲门部胃癌Hp阳性率为46.2%,非贲门部胃癌Hp阳性率为80.4%,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p阳性的胃癌患者中,贲门部和非贲门部胃癌的人数构成比为12.8%和87.2%;Hp阴性的胃癌患者中,贲门部、非贲门部人数构成比分别为41.2%和58.8%(P<0.01).结论 非贲门部胃癌与Hp感染关系密切.

    作者:赵大国;潘建军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危重病人107例留置胃管的经验

    目的 介绍置胃管术的一些实用性技巧.方法 回顾笔者近年置胃管术的经验.结果 对不同病人、不同的具体情况,针对性采取多种相应措施可顺利置胃管.结论 置胃管术的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病人的反应,体会操作时的感受,分析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才能保证成功并尽可能减少对病人的不良刺激.

    作者:高山;黄马玉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急性脑梗死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内科常规治疗和综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1个月,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和Barthel指数进行功能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明显提高(P<0.01),对照组较治疗组提高的幅度小(P<0.05).结论 电刺激小脑顶核能够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钟裕;刘世珍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更正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的手术护理

    电视下胸腔镜行肺大泡切除是随着电视摄影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微型器械的不断革新而兴起的一种全新的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痛苦轻、病人恢复快、对肺功能影响小、住院时间短的优点.我院自开展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手术以来,共完成39例手术,效果较好,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张倩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胸腰段爆裂骨折脊柱前路减压手术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脊柱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1999年10月~2005年3月间,应用该方法 治疗2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伴全瘫及不全瘫病例.男22例,女6例,年龄21岁~55岁.CT检查本组病例均存在外伤性椎管狭窄.24例病人采用前路脊髓减压植骨Profile及Z-plate钢板内固定术;4例应用前路脊髓减压植骨Mossmaimi钉棒系统.选用国际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定法来评价病人术前、术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前、术后CT检查对比了解脊髓减压、植骨块位置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28例中22例病人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感觉、运动评分明显恢复(P<0.05),椎体高度恢复且稳定.2例出现脑脊液漏,8天~14天伤口自行愈合.结论 胸腰椎爆裂骨折伴脊髓损伤及椎菅狭窄病例采用脊髓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方法 ,可直接去除脊髓前方的骨性压迫,符合损伤病理.植骨固定不仅恢复椎体高度,而且可获得脊柱的即刻稳定,为脊髓功能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本组病例脊髓神经功能有明显恢复.

    作者:刘世桢;刘先银;郭建恩;吴容;温志勋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医疗废物的管理模式探讨

    目的 更好地管理医疗废物,探讨医疗废物安全处置重要的环节.方法 运用我国现有的医疗废物管理相关条例,进一步论述我国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薄弱之处.结果 针对现状,从政策制度、医疗废物定义、分类目录、一次性医疗用品、安全处置模式等角度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结论 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无菌健康观念,并在完善配套产品和配套设施上下功夫,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因医疗废物处理不及时或处理方法不当而造成的传染病传播和扩散.

    作者:张荻华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脑病临床与CT表现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系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抢救恢复,于数天至数周表现正常或基本正常的间歇期后再次出现以急性痴呆为主的一组神经精神症状.由于存在假愈期,易被忽视而延误诊治.我院于1993年~2001年共收治DEACMP 4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志萍;王建民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一次性注射器抽吸加药有效时间探讨

    目的 为临床上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吸胞二磷胆碱溶液有效时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20ml)抽吸胞二磷胆碱溶液加入0.9%NS内静脉滴注,按需使用,同时分别在不同时间内进行细菌学监测.结果 在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下,使用一次性注射器(20 ml)抽吸胞二磷胆碱溶液加入0.9%NS内,多次连续使用3小时内无细菌生长,合格率达100%.结论 根据临床使用频率可2小时更换1次抽吸胞二磷胆碱溶液的一次性注射器.

    作者:闫会珍;祖秋风;刘喜聪;贺新芳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28例疗效观察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皮肤病为好发于身体一侧(不超过正中线)的簇集性水疱,排列成带状,常伴有轻重不同的神经痛和淋巴结肿大.神经性疼痛为本病的特征之一,早期反应有轻度发热、疲倦、乏力,皮肤有灼热感等不适,随后皮肤感觉特别敏感,剧痛难忍,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近年来,我们用阿昔洛韦片剂口服软膏外用涂患处,配合相应的神经根封闭及口服止痛剂,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福利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应用及护理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是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技术中的一种方法[1],目前人体重要器官除大脑外,心、肾、肝、肺这些多器官功能障碍尤其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广泛使用CVVH治疗后,死亡率明显下降.我院自2004年10月至2006年3月对13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并多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CVVH技术进行肾脏替代治疗,效果较好,现将应用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郑铁苗;乔丽红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肌钙蛋白及心电图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预测的意义

    目的 评估肌钙蛋白测定及心电图变化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 收集资料完整的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238例,入院后即刻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及抽取静脉血做血清肌钙蛋白Ⅰ(TnⅠ)检测,并根据心电图变化及TnⅠ水平分组,观察各组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并随访1个月~6个月.结果 ST段压低组的反复心绞痛发作及复合心血管事件较正常心电图组明显增多.所有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及31.9%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TnⅠ阳性,TnⅠ阳性组有明确冠心病诊断者较TnⅠ阴性组多,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增高,反复心绞痛发作增加,心血管事件增多.对复合心血管事件的预测,TnⅠ阳性因素较ST段压低因素的敏感性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Ⅰ阳性较ST段压低因素对患者复合心血管事件有较高的独立预测价值.结论 肌钙蛋白测定及心电图变化对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预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TnⅠ阳性因素可能具有更高的独立预测性.

    作者:任秀芬;刘雅峰;曾秋;陈一之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可能缺血性心脏病与非心源性疾病胸痛的鉴别

    资料显示:在美国每年大约400万因胸痛到急诊室就诊的患者被收入院,且有部分送到重危病人监护室;其中150万人是急性心肌梗死,然而3%~10%因胸痛或心肌梗死就诊的患者被不恰当地放回家.对心肌梗死(MT)的误诊是危险的,不仅是诊断,对MT的早期认识和治疗都是重要的.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发生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在门、急诊工作中以胸痛为主诉就诊的病人十分常见,因此快速评价胸痛对判别威胁生命的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武国新;杜丰君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住院眼外伤485例统计分析

    眼外伤是眼科临床上常见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眼外伤特别是严重的眼外伤一旦发生,将造成眼球结构和功能的严重破坏,使患者生活困难甚至丧失劳动力.为了解我市眼外伤的发病情况,更好地开展眼外伤的防治工作,现将我院眼科2003年1月~2005年12月485例眼外伤病例统计分析如下.

    作者:李利周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肩锁钩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目的 探讨肩锁关节脱位尤其Ⅲ度脱位的治疗方法.方法 临床治疗18例肩锁关节脱位病人,其中12例Ⅲ度脱位病人中有10例直接修复断裂的喙锁韧带,2例无法修复,用喙肩韧带代替喙锁韧带,所有病例根据肩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进行了10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 按Karlsson标准进行评价,优良16例,满意2例,优良满意率为100%.18例肩锁关节脱位术后X线提示复位满意,拆除内固定后无再脱位情况.结论 肩锁钩板内固定结合重建喙锁韧带和肩锁韧带治疗Ⅲ度肩关节脱位,具有固定牢固,可早期活动肩关节及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的优点.

    作者:夏小君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心理护理在1例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护理体会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个累及脊柱的慢性炎症性免疫病,其发病率约为0.3%,与遗传有关,是造成人群残疾的重要病因.发病年龄多在15岁~30岁,男性与女性之比为5~10:1[1].临床表现是腰痛,继而背痛和背僵直感,终脊柱出现驼背、颈强等畸形.我科于2005年收治了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正确的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赞;张大蓉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麦门冬汤体内抑瘤效应的免疫机制探讨

    目的 从免疫学角度探讨麦门冬汤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 用小鼠膀胱癌细胞建立小鼠移植瘤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麦门冬汤灌胃,检测其抑瘤率,以免疫学方法检测小鼠治疗后的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Mφ、NK、IL-2、TNF-α、T淋巴细胞转化率),并以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结果 麦门冬汤能抑制肿瘤生长,其主要机制是增强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患者免疫监视功能,使机体产生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及时杀伤和清除肿瘤细胞.结论 麦门冬汤具有显著的抑瘤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为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患者免疫监视功能,使机体产生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及时杀伤和清除肿瘤细胞.

    作者:林玉珊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口腔门诊护士的职业安全防护

    口腔科门诊患者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病人数量多、流量大、健康情况复杂.口腔门诊护士担负着各种医疗和检查器械物品的清洗、消毒、杀菌任务,负责护理工作、协助医生进行诊疗工作,护患接触密切,病毒感染、传播机会比较大;口腔门诊护士是医源性感染高危人群,由于各种职业危害因素的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容易受到损害.因此,口腔科护士必须提高防护意识,加强自我防护,才能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作者:田敏;籍增平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汽化切割加膀胱灌注化疗

    目的 总结经尿道汽化切割(TUVBT)加膀胱灌注化疗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 对31例施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汽化切割加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康复顺利,住院时间短,无明显合并症.随访3个月~4年,复发1例,再次电汽化治疗后随访13个月无异常.结论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汽化切割加膀胱灌注化疗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安全,微创,疗效可靠,是值得首选的方法.

    作者:徐缓;李世峰;景福林;单荣付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蒙药嗄木朱尔的研究进展

    蒙药嘎木朱尔散剂,又名哈它格其-7味散,是由冰片、雄黄、朱砂、银朱、石决明、寒水石、麝香等7味药所组成,具有生肌、收敛等功能,用于口舌生疮、溃疡、咽喉红肿、皮肤溃烂、外伤感染、宫颈糜烂等症[1].嘎木朱尔散剂是一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蒙医经典方剂.治疗皮肤黏膜感染及溃疡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副作用小.现代研究证明具有消炎止痛、生肌收敛、消肿退热、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加速伤口愈合和抗过敏作用.

    作者:佟玉清;胡春 刊期: 2006年第21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