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牵正散加味治疗面神经麻痹30例分析

翟恒霞;孔令华;齐吉忠

关键词:牵正散, 加味治疗, 面神经麻痹, 现报告如下, 效果满意, 风寒, 运用, 侵袭, 患者
摘要:面神经麻痹,俗称吊斜风,其发生与风寒侵袭有关,不少患者有感受风寒病史.笔者运用牵正散加味治疗面神经麻痹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输卵管吻合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观察护理

    目的探讨如何做好输卵管吻合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观察护理.方法对40例输卵管吻合术后的病人,采用芬太尼和布比卡因混合液,LCP给药模式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做好术前宣教,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监测,镇痛效果观察,镇痛期间促康复护理,并发症的观察护理.结果40例病人中,36例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生理机能得到良好恢复,生命体征平稳,经临床观察8例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并发症.结论在做好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镇痛泵所带来的新情况、新特点,做好细致的观察,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作者:李利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内镜292例诊断体会

    自1996年我院开展电子内窥镜诊断上消化道疾病以来,对该病的诊断、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资料,我们总结了1999年~2003年7月急诊内镜检查上消化道出血病人292例的资料,在病因、诊断、治疗方面进行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郭遂成;段大平;吴晓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甲氧氯普胺不良反应分析

    甲氧氯普胺又名胃复安、灭吐灵,为有机合成的普鲁卡因酰胺衍生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其适应证约有30种,如恶心、呕吐、暖气、消化不良,少乳症以及精神分裂症等.注射给药适用于小肠插管、胃肠钡剂检查,硬皮病等.近年来报道甲氧氯普胺不良反应明显增多,有的非常严重,笔者就其不良反应分析如下.

    作者:张宏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固定及拔针方法的应用

    头皮静脉输液是1岁左右患儿治疗和抢救的主要途径,临床应用广泛.为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保证输液质量,我们根据基础护理结合临床实际,自2002年2月,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手法,进针角度,固定拔针的方法进行研究总结如下.

    作者:曹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一次性输血器在放腹水中的应用

    临床遇见的难治性腹水多为大量腹水,大多影响患者的心肺功能,压迫肾动静脉影响肾灌注.若为感染性腹水不但应放腹水而且必要时需腹腔给药治疗.以往我们用2%利多卡因局麻后,用7号或9号注射针穿刺,然后接输液器放腹水.

    作者:盛芳;张丽香;宋建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亨特氏综合征1例报告

    带状疱疹病毒侵及膝状神经节所致周围性面瘫比较少见,国内文献报告不多,笔者在2003年遇见1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兆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手指掌侧推进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我科自1999年10月~2004年7月,采用包含单侧掌侧固有血管神经束的手指掌侧皮瓣向远端推进修复指端缺损42例58指,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海;王学军;赫桂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嘉祥县乡镇驻地医疗机构设置情况

    为进一步了解我县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运行情况,以使即将开展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范有序,具可操作性.县卫生局派出业务技术骨干,有较强事业和责任心的同志,于2004年12月22日至2005年1月5日,对全县10处乡镇驻地的医疗机构设置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摸底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刘芳;姚辉员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临床观察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方法有多种,目前普遍认为,治疗CHF不能仅限于改善症状,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才能防止或延缓心肌重塑的发生,避免心肌损害的进一步加重.为此,我们在常规治疗心衰的基础上,试加用曲美他嗪治疗CHF,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润法;毕贞水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浅析脑胶质瘤病的MRI征象和临床表现

    目的评价脑胶质瘤病的核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或临床随访的大脑胶质瘤病的平扫及增强核磁共振(MRI)影像资料,找出其中的特征性表现并与既往文献对照.结果6例患者MRI影像均显示双大脑半球多叶弥漫性病灶,边界不清,除1例外胼胝体均受累,1例侵犯脑干,3例侵犯外囊、基底节区.4例增强MRI无明显强化效应,2例可见多发局灶性结节样及环状强化.结论MRI对诊断大脑胶质瘤病有较大价值,应作为首选.

    作者:邵文尚;梁志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腰椎穿刺后腰背部及下肢疼痛60例观察

    近5年来我科行腰椎穿刺术后患儿出现腰背部及下肢疼痛60例,现将这60例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董建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健康人群中HBsAg阳性者的心理障碍及疏导

    我国是乙肝高发国家,约有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HBsAg阳性及时被发现.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这些人或家属来院咨询,他们通过献血查体、结婚查体、当兵查体、升学查体,饮食服务、保育人员和健康查体时发现.我们对他们的心态进行了评估,给予疏导,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归纳如下.

    作者:宋修爱;王兰萍;宋建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运德素治疗468例秋季腹泻临床观察

    轮状病毒是秋冬季节婴幼儿腹泻主要的病原体[1],也是发展中国家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因婴幼儿感染轮状病毒后易合并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及水电解质紊乱,近年来,虽有腹泻疫苗应用于临床预防,但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秋季腹泻仍居高不下.现将我院2003年10月至2004年10月门诊收治的秋季腹泻病例总结如下.

    作者:肖胜伟;吴三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一种简单有效的术后渗血止血法

    临床上,在产科术后切口或腹腔引流管切口、麻醉穿刺处渗血止血常用盐袋加压或指压法止血.由于盐袋松散加压止血对重度渗血或刀口某一针处的止血效果并不理想;指压法则浪费人力,再冬季亦不利于保暖.笔者在临床上反复摸索实践,发现将两者结合改进用于渗血止血,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向广静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78例肺心病患者痰培养结果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使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作者:柏威;刚秀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地尔硫(艹卓)在防治围手术麻醉期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静脉注射地尔硫(艹卓)在围手术麻醉期控制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和防治心肌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50例围手术麻醉期发生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或者心肌缺血的患者,静注地尔硫(艹卓)0.1~0.3mg/kg,于给药前、给药后5分钟、10分钟、30分钟、60分钟监测HR、NIBP、ECG-ST,记录地尔硫(艹卓)的总用量.结果根据围手术期出现的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的情况分为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组(Ⅰ组,n=40)和心肌缺血组(Ⅱ组,n=10).两组患者给药后5分钟心室率开始减慢,10~30分达到大效应,Ⅰ组心室率平均减慢34次/分(P<0.05),Ⅱ组心室率平均减慢22次/分(P<0.05).ST段在给药后30分钟有6例患者完全恢复正常,4例明显改善.两组患者血压在用药早期有轻度下降趋势,在用药后30~60分钟接近基础值.两组患者地尔硫(艹卓)平均用量约0.12mg/kg.结论静脉注射地尔硫(艹卓)0.1~0.3 mg/kg能有效、快速地控制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及防治心肌缺血,且不至引起循环功能障碍.

    作者:陈捷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纳络酮抢救大剂量氯硝安定中毒1例报告

    纳络酮作为阿片受体拮抗剂,早用于阿片碱类解毒,但近10年来被逐渐用于酒精、安眠药中毒及休克、呼吸衰竭、昏迷等危急重症的抢救中,并获得了满意疗效[1,2].其作用有阻断内源性阿片肽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改善血液动力学,增加脑血流,改善脑组织循环及组织供氧,升血压,催醒等.本文报道应用大剂量纳络酮抢救氯硝安定中毒1例.

    作者:邢玉栋;王霞;林立平;田仁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溃疡病并发症420例分析

    胃十二指肠溃疡(下称溃疡病)是常见消化系统疾病.我院从2000年1月~2004年11月共收治溃疡病患者926例,其中420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急性穿孔、幽门梗阻及溃疡癌变等.笔者对这420例的有关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牛红梅;张成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骨筋膜间区综合征延误诊治6例原因分析

    目的总结骨筋膜间区综合征诊治中的经验与教训,防止漏诊或减少误诊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1987年至2003年,15年收治骨筋膜间区综合征26例,其中6例延误诊断致不同程度残疾.结果骨筋膜间区综合征一旦发生其致残率相当高,要给予足够重视.结论骨筋膜间区综合征易发生在碾压及闭合性挫伤早期,为四肢末梢感觉异常,应尽早充分切开减压.

    作者:谢亮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论健脾治肝病

    中医所称之肝,其生理复杂,病理纷繁,治理之法也不简单.目前临床病毒性肝炎患者居多,往往为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者,肝功能也不稳定,从临床所见,这些病例大多反映肝脾不调的证候.

    作者:李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