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红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129例急性小儿腹泻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5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以自拟升清止泻汤加减的中药汤剂;对照组64例,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在疗程、止泻、止呕、退热、饮食的恢复等方面较对照组迅速,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小儿腹泻病较单纯西医治疗更具明显优势.
作者:何晓红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提高胰腺癌的CT和MRI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总结其CT和MRI表现.结果胰腺外形的变化表现为胰腺增大和局部膨隆,胰腺内肿块,伴发胰、胆管扩张,血管和邻近脏器受侵,肝和淋巴结转移.结论分析胰腺癌的CT及MRI表现,有助于胰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顾浩;李靖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的原因,从中吸取教训,提高抢救水平.方法回顾近6年来我院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致死的病例,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6例反跳致死,2例因毒物清除不彻底,2例因阿托品减量过快,2例死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致死的原因可预防,加强抢救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合理用药,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水平.
作者:刘芳华;凌兰芬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及时止血,纠正休克,挽救患者生命,保全受伤的肢体,避免肢残的发生.方法对12例四肢被利器损伤,主干动脉断裂或缺损的患者应用自体静脉进行移植,以替代动脉的缺损,重建正常的血液循环.术前术后施以精细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伤肢血运,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并对症施护.结果12例全部痊愈出院,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无肢残.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和精心细致的护理是确保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翅;郑瑾;黄文丽;卢艺丹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返流性食管炎是由于胃食管返流引起的食管黏膜损伤,其发病机理与胃酸返流作用密切相关.我们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返流性食管炎,取得令人满意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新坡 刊期: 2005年第08期
PPI(质子泵抑制剂)是目前临床上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特别是难治性溃疡)的一线用药,因疗效较佳,大都能迅速使溃疡灶愈合,深受临床医师欢迎.但因上消化道溃疡复发率较高,而应用PPI治疗有一定的副作用,且需有足够的疗程,目前市场上此类药物的价格又偏高,并且该种药物长期使用所引起副作用也逐渐引起注意.故本文通过对112例上消化道溃疡病人PPI不同方案(系统治疗和按需治疗)治疗的门诊随访,了解两种治疗方案的有效率及复发率,以探讨按需给药的可行性.
作者:许岳俊;陈佩珊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耐信(埃索美拉唑)治疗难治性溃疡的疗效.方法45例难治性溃疡耐信治疗6周.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加羟氨苄青霉素+克拉霉素口服1周.结果溃疡愈合率86.7%,有效率97.8%.结论耐信是治疗难治性溃疡的理想药物.
作者:袁楚明;陈健芳;吴小珑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异丙酚静脉麻醉人工流产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对麻醉及手术的影响.方法门诊要求异丙酚静脉麻醉人工流产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前1小时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400μg;对照组含安慰剂.观察两组术中疼痛、宫颈软化、是否需扩宫、出血量、追加用药及不良技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镇痛总有效率无差异性(P>0.05)但镇痛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宫颈软化及扩宫情况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出血量及追加用药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其不良反应减轻.结论异丙酚静脉麻醉人工流产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可使宫颈软化,术中一般无需扩宫,减少了手术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镇痛显效率,避免了追加用药,减轻异丙酚不良反应,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可用于异丙酚静脉麻醉人工流产术.
作者:宋亚莉;闫水蓉 刊期: 2005年第08期
1998年10月~2004年10月,我们共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368例,其中急性穿孔性阑尾炎3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赵玉国;白卫云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通过总结2例鼻源性头痛的诊断、治疗过程,提示本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对2例鼻源性头痛患者行病史、症状、鼻内窥镜检查及鼻窦CT检查,均排除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的诊断.发现鼻道窦口复合体阻塞、压迫是导致鼻源性头痛的重要原因,并分别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结果2例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后局部阻塞、压迫消失,头痛症状随之消失.结论通过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解决鼻道窦口复合体局部压迫、阻塞,可使鼻源性头痛消失.
作者:邢彦仓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青春期未婚女性巨大卵巢肿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4年5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青春期未婚女性巨大卵巢肿瘤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青春期未婚女性巨大卵巢肿瘤的恶变率为33.33%,病理类型为上皮性和生殖细胞性肿瘤.肿瘤标志物AFP阳性率为66.37%,B超检出率为100%.结论青春未婚女性巨大卵巢肿瘤发生恶变的可能性较高,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体征,妇科检查、B超检查、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有利于卵巢肿瘤的早期诊断.所有肿瘤均应行手术切除病灶,尽量保留生育功能,恶性肿瘤术后应予以化疗.
作者:陈雪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探讨消化性溃疡穿孔合并肝硬变外科处理的危险性及经验.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总结消化性溃疡穿孔合并肝硬变外科处理的病案.结果治愈28例,治愈率80%,死亡7例(20%);发生并发症19例(54%),主要为腹水、切口感染、出血、败血症、胃排空障碍、肝功能衰竭.结论要充分认识消化性溃疡穿孔合并肝硬变手术的危险性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作者:邓玉军;梁健;李定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总结重症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2例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进行分期,各期均给予机械通气,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死亡13例,在先兆期ARDS 6例中死亡1例,早期21例中死亡3例,晚期15例中死亡9例.提示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是护理的关键.结论对于严重胸部创伤并发ARDS的患者,应做到严密观察病情,了解早期临床特点,及时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加强呼吸道管理,积极防治肺部感染,同时做好心理护理.
作者:韩雪莉;田培玉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倍他乐克为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断剂,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笔者应用倍他乐克加川芎嗪治疗高血压1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余刚;李芹 刊期: 2005年第08期
1病历摘要患者,男,62岁.胸闷、头晕、恶心7天入院.查体:血压110/70mmHg,脉搏44次/分.神志清,表情淡漠,双肺无罗音,心界不大,心率44次/分,律齐,心音低钝,肝脾未及.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T波普遍低平,阿托品试验阳性.入院诊断:冠心病,病窦综合征.入院经阿托品0.6 mg每日3次口服,心率渐上升至70~80次/分,但病人精神萎靡加重,低血压,心动过缓,周身发冷.入院第12天病人出现昏睡,不进饮食,血压90/60 mmHg,怀疑为垂体危象表现,试用氢化可的松200 mg静滴,明显好转.入院第20天尿-17酮类固醇测定7.5 mg/dl.视野检查:右颞侧阙如,左侧向心性缩小.后经脑CT证实为脑垂体瘤.
作者:张金才;庞玉广;邱士瑜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笔者根据民间使用中草药治疗烫伤的经验,经过筛选,采用四川自贡地区盛产的大叶桉煎剂治疗烫伤创面,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作锦;王巧玲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术前访视、正确安置手术体位、术中密切注意手术进程、根据术中具体情况及时作出相应处理的护理措施.结果9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中3例因输尿管狭窄扩张失败无法进镜而中转开放手术,其余均接受了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治疗,效果好,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进行此手术所需的仪器设备多,不但需要医生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而且手术护士必须掌握仪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步骤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金兰;史秋莲;李凤云;陈燕颜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各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93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和临床缓解期等各期的特点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健康宣教、康复指导等,使护理工作严格按规程进行,做到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形成完整的护理体系.结果护理质量及病人的满意度明显提高,避免或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日,提高病床周转率.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各期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许贞贤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马蔺子素合并放射治疗对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的疗效.方法采用马蔺子素合并放疗(研究组)与单纯放疗(对照组)疗效对照.结果研究组鼻咽癌颈部淋巴结全消率为71.7%(43/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9%.毒性反应主要为消化道症状,而皮肤反应及口咽反应两组无显著差异,不良反应可耐受.结论马蔺子素的增敏作用主要针对肿瘤本身,而对口咽黏膜及皮肤没有明显的增敏作用,不会增加其放射损伤,是一种比较有效且低毒的新型放射增敏剂.
作者:吴庭安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多酶清洗液对腔镜器械残留血迹的清洗效果.方法将曾用于手术并接触血液的600把腔镜器械随机抽样分为不应用多酶清洗液的清洗组(Ⅰ组)和应用多酶清洗液清洗组(Ⅱ组),两组腔镜器械清洗后均做隐血试验,比较两种清洗方法对腔镜器械残留血迹的清洗效果.结果Ⅰ组隐血试验阳性率明显高于Ⅱ组(P<0.01).结论多酶清洗液可明显降低腔镜器械血迹的残留.
作者:李敏燕;李金兰;张莹;欧敏红;蔡萍 刊期: 200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