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
少弱精症是男科常见的疾病,众多医生在辨证施治的过程中,常常不能把握好治疗原则、全面分析而失治误治,终导致精子越治越少,活力越来越低,却始终不明原因.笔者在工作中通过大量的实践,逐渐总结和摸索出一些临床经验,以期与同道探讨,提高诊疗水平.
作者:樊新爱;兰勇;周书元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急性脑梗死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如何积极有效地防治急性脑梗死成为临床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我们结合基层医院的特点,自2000年7月至2003年7月试用了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士荣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卫生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卫生队伍在为人民群众提供卫生服务,促进人民健康,保障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尽管我省卫生人力资源得到了较大发展,但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居民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的需要仍有较大差距.
作者:杨记民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的主要措施是早期灌注,溶栓治疗的目的是使梗死相关的冠脉血管再通.目前溶栓治疗在基层医院已得到广泛应用.我们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收到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邢金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特有的临床表现,是严重的血管及神经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我院近6年来收治糖尿病足患者56例,现将临床治疗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当前对糖尿病的研究非常活跃,新的化验项目层出不穷.在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监测中,根据循证医学的观点和临床经验,现推荐一个既经济又实用的实验检查程序,供大家参考.
作者:逯自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黄连素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主要治疗肠道疾病.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近年来对黄连素的临床应用又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就黄连素与其它药物合用的相互作用作一简述.
作者:秦娟 刊期: 2004年第11期
高血压脑出血发生后脑功能紊乱及颅内压骤增,引起应激性反应,造成上消化道出血,其死亡率较高.为了完善护理方法进而提高抢救成功率,我们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宝莲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一种复杂的心脏外科手术.我院从1987年3月~2003年12月对81例患者施行了该手术的治疗,术后效果良好.现将手术中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张锦秀;申翠萍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患者,男,51岁,于2003年7月23日因驾驶三轮车不慎翻车致颈部屈曲受伤,当即觉颈部疼痛剧烈,活动受限,休息后不能好转,同时自感双上肢无力,故来院行颈椎X线片示:C5椎体骨折、C4、5附件关节骨折、C5椎体脱位.颈椎CT示:C4椎体骨折伴滑脱、椎管狭窄,C5、6椎小关节间隙增宽.
作者:贾勇锋;冯兴仁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Ⅳ型胶原(ⅣC)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应用α-2b干扰素治疗一疗程后,血清HA,PCⅢ,ⅣC水平的变化,以观察α-2b干扰素对CHB肝纤维化的疗效及对上述指标水平的影响程度.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24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A、PCⅢ、ⅣC水平,同时进行肝组织活检(在B超或CT引导下进行),对肝组织进行炎症分期及纤维化分析,观察HA、PCⅢ、ⅣC在CHB不同阶段的水平变化及α-2b干扰素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含量的变化及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的改进之间的关系.结果HA、PCⅢ、ⅣC水平与CHB发展阶段相一致,随着CHB发展而升高,在CHB慢性重度及肝硬化阶段则明显升高.经α-2b干扰素治疗后,HA、PCⅢ、ⅣC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或明显降低,CHB肝脏组织炎症坏死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进.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血清HA、PCⅢ、ⅣC水平与慢性肝炎发展的阶段性一致,与肝组织内炎症坏死程度一致,测定血清HA、PCⅢ、ⅣC水平有助于肝纤维化的诊断.α-2b干扰素对肝纤维化时HA、PCⅢ、ⅣC有明显降低作用,对CHB肝组织内炎症坏死程度有改进或改建作用.
作者:何明;黄普;郭遂成 刊期: 2004年第11期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患者由于神经系统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会产生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心理活动异常和情感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为了探讨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反应的发生率,以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我们应用医院焦虑及抑郁情绪测定表,了解脑卒中患者的情绪变化,并制定了相应护理措施.
作者:孙凤洋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泌尿系上行性非特异性感染是长期留置导尿管的主要并发症.国内俞天麟统计:留置导尿3~4日后将有95%引起膀胱炎.其发生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而积极防治可防止或减轻发病.现将200例长期留置导尿管者作一分析.
作者:杨山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1临床资料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我院住院病人中共有40 728例应用了静脉输液,其中12例在输液过程中发生护理失误.液体输注过快1例,过慢5例,外渗1例,外漏1例.例一:男,28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心房纤颤、心功能不全病史6年.7天前始发热,热型不规则,热前明显畏寒,T高达38.8℃,以午后为著,伴头痛、左背部痛、四肢关节痛.入院时心脏超声心动图发现二尖瓣可疑赘生物,血培养两次示草绿色链球菌生长对青霉素高敏.拟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给予以青霉素为主的综合治疗4天,症状无好转,仍发热.经仔细分析发现,该病人因有心功能不全,在输注青霉素液体时,滴速过慢,250 ml液体需输注100分钟左右,以致青霉素效价降低、疗效下降.调整滴速后3天见效,3周后治愈.
作者:徐国江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以往小儿麻醉常用羟丁酸钠加氯胺酮麻醉,但术中小儿易躁动,咽反射活跃,苏醒较慢.而异丙酚起效快,术中麻醉过程较平稳,抑制咽反射,苏醒较快,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本文通过两种麻醉药的临床比较,探讨一种适宜小儿麻醉的方法.
作者:周涛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比较胸腺肽联合干扰素及单用干扰素在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患者肝功能和抗病毒方面的疗效.方法对72例慢乙肝应用胸腺肽联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对36例慢乙肝单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观察这两种药物在改善肝功能和抗病毒方面的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72例慢乙肝经胸腺肽联合干扰素治疗6个月,联合组与干扰素组对肝功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与干扰素组血清HBAg/抗HBe转换率方面差异显著P<0.01.结论胸腺肽联合干扰素有协同作用,明显优于单用干扰素.
作者:王健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验证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并对这类患者的护理注意事项进行探讨.方法对10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组(52例)和延迟肠内营养组(55例),分别对每例患者的胃液及粪便进行不同时间的潜血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与延迟肠内营养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分别为6/52和19/55(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刘海霞;裴爱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对产后出血的抢救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的28例产后出血达600 ml以上的产妇进行临床护理分析.结果28例产后出血的产妇中,宫缩乏力者18例,占64.2%;软产道损伤者3例,占10.7%;DIC 1例,占3.6%;子宫胎盘卒中者2例,占7.1%;其它因素4例,占14.2%.结论宫缩乏力性出血是引起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做好护理抢救工作,才能够降低产妇的死亡率.
作者:吴秀枝;马文玲;张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近四年来,我们对外伤性前房积血33例病人,应用了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在进行治疗时,我们将前房出血按照国内分法分为四级;一级积血占前房1/4;二级积血占前房1/4至1/2;三级积血占前房1/2以上,但前房积血未满;四级前房积血为前房充满积血.
作者:安萌;安中卫;孙金涛 刊期: 2004年第11期
1 ICU简介危重病的监护与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临床学科,ICU(Intensive Care Unit),即加强监护治疗病房是医院内综合性加强集中治疗中心,是以监护和支持病人所有脏器功能为己任,针对各种危、重、急症患者发生的全身性、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采用各种现代化监护治疗设备进行监护与救治的场所.
作者:魏晓霞 刊期: 200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