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临床疗效观察

刘士荣

关键词: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 现报告如下, 重大课题, 生命健康, 基层医院, 致残率, 死亡率, 工作者, 发病率, 常见病, 试用, 临床, 疗效, 防治
摘要:急性脑梗死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如何积极有效地防治急性脑梗死成为临床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我们结合基层医院的特点,自2000年7月至2003年7月试用了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三种不同人群抗-HCV的检测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分别对我院进行健康体检及治疗的三种不同人群的567份血清进行抗-HCV检测.结果健康人群336人,抗-HCV阳性者3人,阳性率0.89%;医护工作者129人,抗-HCV阳性者3人,阳性率2.33%;肝炎患者102人,抗-HCV阳性者12人,阳性率11.76%.结论医护人员应视为HCV感染的高危人群;输血及血液制品的使用为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

    作者:申瑞翔;王有莲;李海荣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甘露醇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33例体会

    近四年来,我们对外伤性前房积血33例病人,应用了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在进行治疗时,我们将前房出血按照国内分法分为四级;一级积血占前房1/4;二级积血占前房1/4至1/2;三级积血占前房1/2以上,但前房积血未满;四级前房积血为前房充满积血.

    作者:安萌;安中卫;孙金涛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如何积极有效地防治急性脑梗死成为临床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我们结合基层医院的特点,自2000年7月至2003年7月试用了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士荣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拍摄床头胸片的要点

    因诊疗工作的需要,放射科技师常常要到病房为住院病人拍摄X线胸片.而这些病人大多行动不便,甚至意识不清,病情危重,这就加大了摄片的难度.为了能拍摄一份能满足临床要求的X线胸片,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作者:詹欣喜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预防应激性溃疡52例观察及护理

    目的验证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并对这类患者的护理注意事项进行探讨.方法对10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组(52例)和延迟肠内营养组(55例),分别对每例患者的胃液及粪便进行不同时间的潜血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与延迟肠内营养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分别为6/52和19/55(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刘海霞;裴爱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护理临床带教设计与方法

    1带教方案的设计1.1确立实习目标实习目标是以教学培养目标和临床各科课程目标为依据而设计的.是期待学生通过在规定时间内的实习,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获得全面提高.

    作者:何翔云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成人重型破伤风的护理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自伤口侵入人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以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为特征,表现为无力、头痛、面部咀嚼肌痉挛产生牙关紧闭和苦笑面容等,严重时全身肌肉痉挛,可致窒息死亡.

    作者:杨晓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异丙酚和羟丁酸钠对小儿麻醉苏醒的影响

    以往小儿麻醉常用羟丁酸钠加氯胺酮麻醉,但术中小儿易躁动,咽反射活跃,苏醒较慢.而异丙酚起效快,术中麻醉过程较平稳,抑制咽反射,苏醒较快,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本文通过两种麻醉药的临床比较,探讨一种适宜小儿麻醉的方法.

    作者:周涛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静脉输液护理失误12例分析

    1临床资料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我院住院病人中共有40 728例应用了静脉输液,其中12例在输液过程中发生护理失误.液体输注过快1例,过慢5例,外渗1例,外漏1例.例一:男,28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心房纤颤、心功能不全病史6年.7天前始发热,热型不规则,热前明显畏寒,T高达38.8℃,以午后为著,伴头痛、左背部痛、四肢关节痛.入院时心脏超声心动图发现二尖瓣可疑赘生物,血培养两次示草绿色链球菌生长对青霉素高敏.拟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给予以青霉素为主的综合治疗4天,症状无好转,仍发热.经仔细分析发现,该病人因有心功能不全,在输注青霉素液体时,滴速过慢,250 ml液体需输注100分钟左右,以致青霉素效价降低、疗效下降.调整滴速后3天见效,3周后治愈.

    作者:徐国江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笑气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125例分析

    我院使用笑气镇痛用于人工流产术,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2002年12月11日至2003年12月30日在门诊就诊自愿要求行无痛人流术的早孕妇女,年龄21~48岁,妊娠40~90天,B超提示孕囊大小1.0 cm×1.0cm~4.6 cm×4.6 cm,大头臀径3.0 cm.既往无心血管病史,无严重呼吸功能不全,无肝肾功能不全及急性支气管炎,无生殖道急性感染的早孕妇女12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等条件的早孕妇女12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的年龄、孕周、孕产次等均无统计学上的差异有可比性.

    作者:郝腊萍;曾淑娥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语言及环境因素在癌症病人手术期间的影响

    人是具有高级思维的生物,会产生喜、怒、忧、伤、悲、恐、惊七情变化,而七情变化是通过人的心理情绪反应起作用的,它受他人语言及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起作用.癌症是一种威协性疾病,大多数病人失去治疗信心.过去医护人员只管单纯治病,不注意调节病人的心理因素,忽视了自己的言行及病室环境对病人的影响,导致病人加重思想负担,给病人术后造成不良的副性反应.经笔者几年的临床对比观察,上述作用可见明显差别.

    作者:闫海鸥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颈椎多发骨折脱位无脊髓损伤1例

    患者,男,51岁,于2003年7月23日因驾驶三轮车不慎翻车致颈部屈曲受伤,当即觉颈部疼痛剧烈,活动受限,休息后不能好转,同时自感双上肢无力,故来院行颈椎X线片示:C5椎体骨折、C4、5附件关节骨折、C5椎体脱位.颈椎CT示:C4椎体骨折伴滑脱、椎管狭窄,C5、6椎小关节间隙增宽.

    作者:贾勇锋;冯兴仁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树立新的健康理念科学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下)

    4怎样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中心脑血管疾病占第一位,去年全世界死于此类疾病的人数达1 550万人,占死亡人数29%.此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长寿的大疾病,据调查表明,全世界流行有三大趋势:上升型:稳定型;下降型:

    作者:许志红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静脉输液常见问题及处理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抢救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对每一个执业护士的基本功的考验.本文就静脉输液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处理意见.

    作者:黄燕珍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闭合性腹部损伤106例诊治体会

    1996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外科共收治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106例,治愈102例,死亡4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6例中男78例,女28例;年龄5~84岁,平均36.5岁.致伤原因:车祸38例,砸伤21例,摔伤15例,坠落伤10例,踢伤8例,挤压伤6例,撞伤8例.

    作者:马福贵;赵铁寨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小剂量咪唑安定、氯胺酮辅助臂丛阻滞用于儿童手术的临床报告

    臂丛阻滞用于小儿上肢手术,采用低浓度的局麻药术中镇痛有效[1].但由于小儿恐惧不合作和臂丛阻滞本身镇痛不全,常给镇静、镇痛药辅助麻醉.本报告采用小剂量咪唑安定、氯胺酮静注,使患儿在镇静镇痛状态下接受臂丛阻滞,并与单独用咪唑安定或氯胺酮进行比较.

    作者:王清珍;吴凤莲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护理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护理管理是学习和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现代化的管理知识,对护理工作进行以质量控制为中心的科学管理.一个医疗单位的护理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的高低,笔者总结十几年的管理经验,浅谈体会如下:

    作者:贺萍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糖尿病足的社区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特有的临床表现,是严重的血管及神经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我院近6年来收治糖尿病足患者56例,现将临床治疗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糖尿病足局部治疗52例临床疗效观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慢性致残性并发症,主要病因是糖尿病下肢中小血管病变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及糖尿病神经病变.可出现局部皮肤感觉障碍,溃烂、感染、骨髓炎导致截肢.我科在糖尿病足的局部治疗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刁建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脑卒中后患者焦虑抑郁反应的调查及心理护理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患者由于神经系统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会产生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心理活动异常和情感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为了探讨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反应的发生率,以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我们应用医院焦虑及抑郁情绪测定表,了解脑卒中患者的情绪变化,并制定了相应护理措施.

    作者:孙凤洋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