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人重型破伤风的护理

杨晓玉

关键词:成人, 破伤风杆菌, 肌肉痉挛, 特异性感染, 窒息死亡, 牙关紧闭, 阵发性, 强直性, 肌痉挛, 头痛, 特征, 收缩, 伤口, 人体, 面部
摘要: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自伤口侵入人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以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为特征,表现为无力、头痛、面部咀嚼肌痉挛产生牙关紧闭和苦笑面容等,严重时全身肌肉痉挛,可致窒息死亡.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45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活血化瘀方法,对照组45例,采用益气补肾法,两组均常规应用降血糖药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8%.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活血化瘀治疗糖尿病肾病(DN)疗程短,疗效显著,是治疗糖尿病肾病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段宇峰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护理临床带教设计与方法

    1带教方案的设计1.1确立实习目标实习目标是以教学培养目标和临床各科课程目标为依据而设计的.是期待学生通过在规定时间内的实习,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获得全面提高.

    作者:何翔云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治疗方法的临床体会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产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是我国当前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本文就我院收治的因产后大出血引起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共30例进行讨论,其中抢救成功26例,死亡4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王淼;邱方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成人急性会厌炎23例报告

    急性会厌炎发病急,来势凶险,可突发上呼吸道阻塞而致死,为耳鼻喉科急症之一.笔者对我院1990年10月~2004年4月诊治的23例成人急性会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闫玲卿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42例临床分析

    按照1992年10月南京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会议拟定的标准,2000年6月至2004年6月我们在本院儿科门诊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42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2例中男27例,女15例,男:女=1.8:1.年龄7个月至8岁,平均4.2岁.初发年龄在5岁以下28例,占66.67%.病程3~15个月,平均4.8个月.发病季节:春季13例,夏季1例,秋季8例,冬季20例.

    作者:李建臣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护理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护理管理是学习和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现代化的管理知识,对护理工作进行以质量控制为中心的科学管理.一个医疗单位的护理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的高低,笔者总结十几年的管理经验,浅谈体会如下:

    作者:贺萍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成人重型破伤风的护理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自伤口侵入人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以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为特征,表现为无力、头痛、面部咀嚼肌痉挛产生牙关紧闭和苦笑面容等,严重时全身肌肉痉挛,可致窒息死亡.

    作者:杨晓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基层医院简陋条件下姑息性开颅抢救31例临床观察

    重型颅脑损伤,发病急促,病情重,进展快,变化大是其突出的特点.常需就地急救或抢救,如延误诊断或治疗措施不力,会危及生命或引起残废.笔者1995年2月~2004年5月间在乡卫生院无CT、非开颅器械条件下进行姑息性开颅抢救31例患者,疗效满意,分析如下.

    作者:杨旭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324例胃癌病理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提高胃癌早期检出率,治愈率及患者生存质量.方法收集324例胃癌临床和病理资料、随访观察.结果胃癌各型病理改变、组织学类型、生长方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判断胃癌手术预后的重要指标.结论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比进展期胃癌高,胃周围淋巴结无癌转移者5年生存率比有癌转移者高.

    作者:郝国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预防应激性溃疡52例观察及护理

    目的验证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并对这类患者的护理注意事项进行探讨.方法对10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组(52例)和延迟肠内营养组(55例),分别对每例患者的胃液及粪便进行不同时间的潜血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与延迟肠内营养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分别为6/52和19/55(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刘海霞;裴爱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30例治疗体会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指以咳嗽为特征,不伴或伴有轻微胸闷或喘息的支气管哮喘.临床表现为持续性或慢性咳嗽,通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加重,是支气管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CVA临床表现特殊,常被误诊为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我科2000年1月~2003年12月成功诊治CVA 30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银礼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疑似肺栓塞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对疑似肺栓塞病人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的评估,以提高肺栓塞确诊率,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对疑似肺栓塞患者32例,其中临床确诊19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疑似肺栓塞32例,有一项或多项危险因素23例;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各项辅助检查结果进行临床诊断评估,排除肺栓塞13例,临床确诊19例,其中死亡6例.结论临床医生应重视对疑似肺栓塞病人的临床诊断评估,特别是危险因素进行追踪分析可以显著提高肺栓塞的确诊率,减少误诊和漏诊,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作者:李瑞波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甘露醇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33例体会

    近四年来,我们对外伤性前房积血33例病人,应用了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在进行治疗时,我们将前房出血按照国内分法分为四级;一级积血占前房1/4;二级积血占前房1/4至1/2;三级积血占前房1/2以上,但前房积血未满;四级前房积血为前房充满积血.

    作者:安萌;安中卫;孙金涛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围手术期处理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较常见的外科合并症,如处理不当,将会引起流产或早产,甚至造成孕妇及胎儿死亡.我院自1992~2003年共收治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20例,其中急诊手术14例,现就手术期处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宏文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贲门癌肝转移合并顽固性低血糖1例

    病例,患者,男,70岁,患贲门癌(腺癌、中晚期)8个月,发现癌瘤肝转移1个月.于入院前1小时家人发现其神志不清伴小便失禁,急送入我科.查体:体温35℃,脉博6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90 mmHg,浅昏迷状态,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2.5 mm,对光反射迟钝,唇红,口角无偏斜,颈软无抵抗,心肺无阳性体征.

    作者:郝志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干扰素α-2b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干扰素α-2b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干扰素α-2b联合苦参素治疗慢乙肝32例,其中慢性轻度23例,慢性中度9例,干扰素α-2b(安福隆)300万U每天一次、肌注、30天,后隔日一次,疗程半年;加用苦参素胶囊0.2克一日3次口服,疗程半年.对照组治疗慢乙肝30例,其中轻度20例,中度10例,单用干扰素α-2b(安福隆),用法同治疗组.结果肝功能,治疗组ALT复常率84.4,对照组56.7%(P<0.025);治疗组HBeAg阴转率50.8,对照组36.7%(P>0.05);治疗组HBV-DNA阴转率65.6%,对照组40%(P<0.05);治疗组治疗后WBC<4.0×109/L 15例中10例(66.6%)恢复正常或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照组仅7.1%(1/14),P<0.01.结论干扰素α-2b联合苦参素治疗慢乙肝有互补及协同作用,对恢复肝功能有良好的效果,对外周血细胞减少有一定的升高作用.

    作者:董晋瑛;董晋刚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药物剂型与临床合理应用

    近年来为了维持有效的稳定的血药浓度,减少由于血药浓度波动带来的疗效不稳定,以及由于社会经济生活节奏加快的需要,改善病人服药的依从性,采用延长药物半衰期的技术,使之达到上述目的.医生应当熟悉这方面的知识,以便临床合理用药.本文介绍有关知识,并举例说明,限于篇幅不能逐一列举,使用时应认真阅读说明书.

    作者:刘兆昶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与临床和病理的关系

    血清HBV DNA含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评价乙肝患者HBV复制水平及抗病毒药物疗效.为了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与临床和病理改变的关系,我们对177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部分血清生化指标、乙肝五项及肝脏病理改变进行了检查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翠;王明兰;孙燕妮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外科一般性感染的验方治疗

    外科感染可分为非特异性与特异性感染,非特异性感染又称为化脓性感染或一般性感染.临床表现均以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为局部特征,在局部感染的基础上,有时可引起全身性反应,并可发展为全身性感染.笔者多年来利用冰片、芒硝1:10比例混合均匀,纱布包裹贴敷于患处,胶布固定,48小时换药一次,用于治疗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症状时外敷,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且经济、实用性强,又易于掌握.现总结如下.

    作者:初红霞;孙晓玲;夏敏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徒手扩张宫颈及转胎位术临床分析

    头位难产发病率高,占总分娩数的20.8%,超过难产总发生率的2/3以上[1].胎头位置异常是头位难产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保障母婴健康,降低剖宫产率.我们对120例头位难产产妇进行了经阴道徒手旋转异常胎头位置同时手法扩张宫颈,使难产转为顺产,效果显著.

    作者:李超;张念军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