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

王素莉;李传文;闫绍珍

关键词:肺结核患者, 结核病, 患者的生活质量, 控制工作, 呼吸道传染病, 现报告如下, 住院期间, 住院患者, 因病致贫, 卫生问题, 经济问题, 健康教育, 患者康复, 传播, 早治疗, 复发率, 发病率, 预防, 缩短, 农村
摘要: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结核病是我国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之一,它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控制工作任重道远.为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结核病情,减少结核病传播,提高肺结核患者的生活质量,自2001年3月至2003年3月,我院对肺结核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深受患者及家属的好评.对控制结核病的传播,缩短住院期间,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复发率,起到了明显作用.现报告如下: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规避医源性护理事故纠纷的常用方法

    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日益增高,同时人们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有了更大的提高,对于医疗、护理事故或差错也不再是忍气吞声.如此以来,造成了医疗纠纷上升的趋势.对于临床护理工作者来讲怎样才能避免护理纠纷的产生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作者:张卫萍;周丽敏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213例尿潜血与镜检红细胞对比分析

    尿液分析仪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尿液检验,作为一种干化学方法测定尿液的过筛试验,既简便又快速,但对其潜血(OB)与镜检红细胞(RBC)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的报告较少,现将我院2003年1月至2003年6月30日之间尿液检测OB阳性(+以上)者213例的镜检RBC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爱民;李静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大同市尘肺病发展趋势分析

    大同市是全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机械、建材行业也较发达,接触粉尘工人众多,粉尘危害严重,尘肺病约占全省总病例的三分之一.为了解全市尘肺病发展趋势,为尘肺病的防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将1957~2002年全市的尘肺病病例按年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田旺;陶丽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儿童十二指肠溃疡误诊原因分析

    十二指肠溃疡系指十二指肠黏膜及其深层组织的一种局部缺损.由于对本病认识不足,易于误诊.现将我院1998年9月~2001年9月曾被误诊的十二指肠溃疡36例分析如下:

    作者:刘玉增;刘海虹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2例误诊分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iesis,简称IM)是病毒所致的常见病,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脏肿大以及外周血中出现大量的异常淋巴细胞为特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而且没有特异性,部分患者缺乏典型的临床经过,约有1/5的患者嗜异性凝集试验(HA)阴性极易造成误诊、漏诊.我科近10年来共收治IM患者33例,入院时误诊12例,误诊率36.36%,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任厚德;汤海涵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重型颅脑损伤催醒治疗的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一般处于中、重度昏迷,且昏迷时间较长,怎样使昏迷病人尽快苏醒,一直是有待解决的难题.随着人们对颅脑损伤发病机制认识水平的提高,对颅脑损伤病人的康复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1999年6月至2002年12月我科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136例,经过综合催醒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毛秋云;张玲;齐延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非均质性脂肪肝的超声显像

    脂肪肝是由于肝内脂肪含量大量增加,肝内中性脂肪含量超过正常范围所致.肝组织活检全视野30%~50%以上肝细胞内有脂肪滴为诊断脂肪肝的基础.如有10%以上的肝细胞脂肪化超声检查即可出现异常,30%肝细胞内有脂肪滴为典型脂肪肝,30%以上肝细胞内含脂肪滴为重症脂肪肝.

    作者:纪青;何永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28例中、晚期妊娠阑尾炎诊治体会

    妊娠阑尾炎有其特殊性,常引起诊断和治疗困难.特别是中、晚期妊娠阑尾炎,更有其特殊性.我科自1998年8月~2003年5月共收治中、晚期妊娠阑尾炎28例.现将诊治体会讨论如下:

    作者:何泽民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11例小肠功能紊乱X线分析

    目的提高对小肠功能紊乱X线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1例小肠功能紊乱患者的临床资料和X线表现.结果钡剂通过时间在2小时以内者7例,2~6小时者1例,6小时以上者3例.肠管腔缩小者8例,扩大者3例;黏膜涂布不良、钡剂絮状沉淀者11例:肠管呈分节状者2例.结论小肠功能紊乱的X线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但不具特征性[2],要密切结合病史进行诊断.

    作者:王立兴;夏巍;丁健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浅谈骨科手术体位损伤的预防

    手术体位是由手术性质决定的.不同的体位不仅要使手术操作者、麻醉师能准确地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还须顺应病人的呼吸及循环功能.骨科手术涉及范围较广,体位较特殊,摆放不当容易导致损伤.

    作者:朱文瑶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健康教育

    颅内动脉瘤是指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其发病率居于脑血管意外病人的第二位,主要见于中年人,其主要症状多由出血引起,部分因瘤体压迫、动脉痉挛及栓塞造成.动脉瘤破裂出血常致病人残废或死亡,幸存者仍可再次出血[1].为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近3年来,我们对3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翠萍;田芳;齐延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16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治疗体会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报告了我院2000年7月~2003年5月间内科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6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43~78岁,平均67岁.合并高血压病7例,脑梗死5例,心肌梗死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3例.

    作者:王淑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血脂水平的检测在肝胆疾病中的意义

    我国是肝病大国,肝胆疾病发病率较高,影响面广,对人民健康和国民经济危害严重.肝脏作为脂类代谢的中心,能合成和储存各种脂类,以供应肝脏及全身的需要.因此,研究血脂水平在肝胆疾病中的变化,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李敬鲜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小针刀治疗骨刺性跟痛症18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骨刺性跟痛症的诊断和有效治疗方法.方法运用小针刀疗法并配合手法,严重者使用跟骨垫,对180例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所治疗病例的临床效果进行总结.结果一次治愈者占82.22%,有效率1O0%.结论小针刀治疗骨刺性跟病症,损伤小、疗效好、安全可靠.

    作者:朱恪材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临产产妇的心理护理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新生命诞生给家属带来喜悦,然而孕产妇在临产期其心理状态较为复杂,往往因精神因素而引起分娩障碍.所以我们应该针对产妇的不同心理状态进行积极正确的心理护理,使其在临产时能情绪稳定,精力充沛地顺利分娩,对保证母婴安全,大限度减少母因性难产,避免并发症发生,至关重要.首先孕妇临产入院后,护理人员态度和蔼、热情接待,并详细介绍医院条件、设施、技术力量及临产后可能出现的生理现象,使产妇对分娩的安全性树立信心,消除顾虑及恐惧,使其有信任感、依托感,这对稳定大脑皮层功能,提高痛阈极为重要,有利于正常产程的进展.

    作者:陈高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卡介苗及其相关制剂的临床应用

    卡介苗是本世纪初作为抗结核疫苗而发展的,近年来临床研究报道,卡介苗及其相关制剂(灭活卡介苗、卡介菌素、卡提素、卡介菌多糖核酸等)用于下列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良好.现综述如下.

    作者:高立栋;齐连德;王雪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反复洗胃导泻及灌肠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率的临床体会

    反复洗胃、异泻及灌肠能够彻底清除胃肠道毒物,阻止毒物继续吸收,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治愈率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1临床资料近年来我院收治农药中毒的患者中37例均采用反复洗胃、导泻及灌肠.这37例患者中,男12例,女25例,年龄14~68岁.入院时神智清楚19例,昏迷18例.37例经反复洗胃、导泻及灌肠,其中35例治愈,2例反跳后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6.7%.

    作者:李传文;王素莉;李雪芹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心先安治疗顽固性心衰60例临床观察

    心先安是近年合成并应用于临床的非强心甙类强心药物.1999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内科对60例经利尿、扩血管、洋地黄制剂治疗效果不佳的顽固性心衰患者应用心先安治疗,收到了满意疗效.使患者的心功能明显改善.报告如下.

    作者:晋相林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大肠癌术后早期5-Fu腹腔化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后早期大剂量大容积5-Fu腹腔化疗(IPC)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全组62例结、直肠癌患者,共接受154疗程770次IPC.化疗期间观察毒性反应、对肝功影响及并发症等.随访6~42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全组无严重毒副作用和并发症.随访结果与同期其它化疗方法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IPC简便易行、安全.是结、直肠癌术后早期有前途的辅助化疗措施.

    作者:王立义;侯国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复肝汤治疗25例抗痨药物引起的肝脏损害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肝汤治疗抗痨药物引起的肝损害的疗效.方法将49例抗痨药物引起的肝损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用复肝汤治疗:对照组口服肝泰乐,静脉点滴维生素C、维生素B6,肌苷注射液.结果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和肝功能恢复情况,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肝汤治疗抗痨药物引起的肝损害效果较好.

    作者:谷灿立;付月箫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