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行血管腔内治疗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孙德雯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腔内治疗, 并发症, 预防,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行血管腔内治疗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2月采用血管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6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其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60例病人行血管腔内治疗均获得成功,治疗成功率为1oo.o%.病人治疗后踝肱指数(ABI,0.68±0.12)高于治疗前(0.40±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253,P=0.042);术后无死亡病例,无肾功能损害及心脑血管意外;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其中2例为术后穿刺点渗血、血肿,1例为导管阻塞,1例下肢过度灌注综合征,1例为血压升高,均经治疗和护理后痊愈;1例因病情较重,治疗效果不理想,行膝下截肢术.[结论]术后认真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可降低血管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人的并发症,有利于预后.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一种静脉输液安全控制装置的设计

    输液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方式,病人输液由护士或陪护人巡视观察,输液滴尽应及时拔针或加药,否则出现少量空气进入血管将会造成回血及凝血堵塞针头的不良后果.输液环境温度低造成病人血管痉挛、肢体不适.为防止输液医疗事故的发生,关注输液安全是必要的,在现有技术中未发现输液安全控制装置在医院中的应用,因此有待研发一种有效的输液安全控制装置应用于临床.

    作者:刘宁;李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微信教育对中青年脑卒中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信教育对中青年脑卒中病人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将80例中青年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提供微信教育.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后3个月、6个月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复发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2.50% (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6个月后收缩压及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教育能够提高中青年脑卒中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利于更好地控制病情.

    作者:洪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不同方法用于溶解头孢地嗪钠粉剂的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应用于溶解头孢地嗪钠粉剂的效果.[方法]在室温下将800瓶同规格、同批号、同厂家的头孢地嗪钠粉剂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0瓶采用改进溶解法,对照组400瓶采用传统溶解法,比较两组溶解速度.[结果]观察组药物粉剂溶解时间≤30 s为90.5%,多于对照组的66.0% (P<0.01).[结论]通过蓬松粉剂、增加溶媒量、改变注射溶媒方向、改变药瓶内压力、摇晃药瓶技巧等措施,加快药物粉剂的溶解速度,从而缩短护士配药时间.

    作者:姚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伴发精神障碍病人的整体护理

    [目的]总结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伴发精神障碍病人的整体护理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64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伴发精神障碍病人加强整体护理,包括生活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安全护理、心理护理和用药护理.[结果]病人均好转出院,预后良好.[结论]加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伴发精神障碍病人的整体护理有利于预后.

    作者:曹效亲;强晓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1例碘克沙醇造影剂引起急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

    碘克沙醇系等渗的非离子型对比剂[1],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降低已有肾损害和糖尿病病人发生对比剂肾病的风险[2-4].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轻度的感觉异常,变态反应偶尔发生,短暂性血清肌酐上升也很正常,通常无临床意义,但肾衰竭非常少见.1 病例介绍病人,男,69岁,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利7d,加重1d于2015年10月26日由门诊入我院.既往高血压史10余年,3年前患脑梗死未留后遗症,有心房颤动病史3年~4年.行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及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示桥脑、双侧丘脑、侧脑室旁及额叶皮层下多发腔隙性梗死,左侧顶叶异常信号影,出血?入院后测尿蛋白(++).给予改善循环等对症治疗,为进一步明确病情,于入院后第4天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结果提示基底动脉中段动脉瘤可能,术中、术后无不适,给予补液治疗.

    作者:王天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连线定位法在婴儿股静脉穿刺采血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连线定位法在婴儿股静脉穿刺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行股静脉穿刺采血的婴儿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采用连线定位股静脉穿刺采血,对照组采用触摸法股静脉穿刺采血.观察及比较两种方法股静脉穿刺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采血时间、穿刺点血肿及家属满意度.[结果]对照组采血时间为9.6 min±1.03 min,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8.89%,穿刺点血肿发生率8.89%,家属满意度85.56%,观察组采血时间为7.8 min±0.8 min,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7.78%,穿刺点血肿发生率1.11%,家属满意度9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线定位法行婴儿股静脉穿刺采血优于触摸法,操作方法简单,安全性高,且并发症少.

    作者:权小香;杜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择期手术病人禁食与禁饮护理现状

    阐述导致择期手术病人术前实际禁食、禁饮时间过长的原因,长时间禁食、禁饮的危害和不良反应以及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新原则可行性的研究.做好围术期禁食、禁饮管理,需要临床医疗、麻醉和护理等多个领域密切配合,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个性化的围术期禁食禁饮方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作者:卢彩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1例骨盆相连联体儿成功分离的围术期护理

    联体双胎是临床上一种少见的特殊畸形,指单卵双胎的两个胎儿身体间的部分结构不能分离而相互连接的一种先天畸形,偶有双卵双胎在发育过程中一部分相互融合而成联体,其预后视联合程度而定[1].一项针对联体儿发病率的全球范围调查指出联体儿总发病率为0.147/万,其中各国之间得到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2].有学者认为中国联体婴儿的发病率高于西方国家[3].2016年2月17日我院收治1例骨盆相连、会阴部结构紊乱联体儿,经过手术分离后两婴儿均健康成活.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付翠霞;马丽丽;郑思敏;陈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CPM机结合康复训练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持续被动活动(CPM)机结合康复训练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4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按传统的方法由其家属协助进行髋关节训练,观察组78例采取CPM机结合康复训练,制定护理计划,分阶段、循序渐进进行康复训练,术后不同时间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物理疗法、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和持续被动运动相结合,注重患儿及家长心理护理.随访评定术后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78例患儿康复疗效优50例,良2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6%.对照组56例患儿康复疗效优28例,良21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应用CPM机结合康复训练能有效缓解康复带来的痛苦,缩短训练时间,可获得良好的关节功能,效果优于按传统的方法由其家属协助进行的髋关节训练.

    作者:蒋林峻;瞿向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无痛导尿技术在老年男性病人留置导尿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无痛导尿技术在老年男性病人留置导尿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65岁以上全身麻醉的男性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导尿护理,观察组给予无痛导尿护理.比较两组病人麻醉前导尿过程中疼痛的发生及程度、麻醉前导尿完毕尿道黏膜损伤的例数、术后清醒期(术后1h内)躁动情况、尿管刺激反应的程度.[结果]麻醉前导尿,观察组病人2级、3级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病人,发生尿道黏膜损伤病人少于对照组,麻醉苏醒期2级程度尿管刺激反应低于对照组,麻醉苏醒期2级程度尿管刺激反应病人少于对照组(P<o.05).[结论]在老年男性病人留置导尿过程中应用无痛导尿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病人对导尿的抗拒,增强留置导尿病人的舒适度.

    作者:王倩倩;张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目标管理法在神经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法在神经外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外科护理实习生83名,随机分为观察组(n =41)和对照组(n =42),观察组采用目标管理法带教,对照组按照传统带教方法带教,比较两组的带教效果.[结果]观察组成绩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目标管理法进一步明确了实习生的学习目标及教师的教学目的,有效提高护生在神经外科的临床综合能力,效果优于传统带教方法.

    作者:周丹;高岩;贾雪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再入院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生活质量和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连续性收集2015年6月-2015年12月诊治的101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护理,观察组采用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方式,干预并随访6个月.记录病人再入院情况,并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和干预后6个月采用明尼苏达问卷对病人进行生活质量评估.比较两组病人再入院情况和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前生活质量各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社会限制、情绪和症状评分和总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病人再入院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再入院发生率.

    作者:梁钰坪;刘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对健康宣教的真实体验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对健康宣教的真实体验,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8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结果]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心理、情绪变化为焦虑、渴望、接受、积极配合4个阶段,原因主要有文化程度、饮食结构、家庭社会支持.[结论]根据孕妇不同时期的心理、情绪变化,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延续性护理,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生活质量.

    作者:褚慧慧;邓燕红;伍丽婵;陈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不同层次毕业护生对老年人态度、老化知识及护理意愿的比较

    [目的]了解不同层次毕业护生对老年人态度和老化知识及其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意愿.[方法]随机抽取不同层次护理专业毕业生315名,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老年人态度量表(KAOP)及老化知识问卷(FAQ1)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层次毕业护生从事老年护理意愿的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1),其中中专护生意愿强度高(68.58%)、大专次之(58.70%)、一本低(36%);护生的KAOP总得分为155.01分±20.80分,不同层次护生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两两比较显示:中专、大专及一本护生与三本、二本护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层次毕业护生的老化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结论]不同层次毕业护生从事老年护理意愿的强度有差异,护生从事老年护理意愿强度随学历层次上升呈下降趋势,持不确定态度者占1/3,潜在发展空间较大;护生对老年人态度均呈正向,但中专、大专及一本护生较二本和三本护生对老年人态度更趋正向;护生的老化知识均非常缺乏.

    作者:郑晓妮;王卫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出院病人随访护理服务模式的实践及效果

    [目的]探讨出院病人随访护理服务模式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出院病人500例为观察组,选取2010年7月-2012年12月出院病人50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随访模式,观察组采用随访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的随访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对随访护理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6.6% vs 76.8%,P<0.05),随访后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36.74±5.41)分vs (30.08±5.69)分,P<0.05],遵医行为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出院病人采用随访护理服务模式可提高病人的满意率、遵医行为的依从性、自我效能评分,效果优于常规随访模式.

    作者:范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艾滋病病人主要家庭照顾者生活质量与情绪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人的主要家庭照顾者生活质量和情绪状况,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式简明心境问卷(POMS-SF)、健康调查简表(SF-36)分别对25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入院艾滋病病人的主要家庭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艾滋病的主要家庭照顾者SF-36量表中5个维度得分低于四川常模(P<0.05),表明生活质量相对差;POMS-SF各分量表得分及总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存在较严重的情绪问题;SF-36中生理机能与疲劳呈负相关,生理职能、总体健康与除困惑外其他6项呈负相关,躯体疼痛与生气、疲劳、抑郁、活力以及总分呈负相关,精力与POMS-SF各分量表得分及总分均呈负相关,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与除活力外其他6项呈负相关(P<0.05).[结论]艾滋病病人主要家庭照顾者入院初期存在严重的情绪问题,且生活质量相对较差,二者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作者:梁冰林;曾志励;莫小云;伍春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护士职业应激及职业疲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护士职业应激及职业疲劳状况,探讨其相关性,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员工疲劳综合征问卷对600名在岗护士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本研究对象SCL-90总分(130.99分±45.03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护士SCL-90总均分、症状因子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职业应激源5个维度及护士疲劳综合征得分均较高,其职业应激受多因素的影响.[结论]护士群体中职业应激状况普遍存在,导致其疲劳综合征易感性增强.医院管理者在关爱和促进护士心身健康的同时,应注重护士的职业健康管理,引导护士正确认识和舒缓职业应激,增强心理适调能力及应对技巧,积极促进护士的职业健康.

    作者:施楚君;林恺;王妙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人文关怀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中的作用研究

    阐述护患关系的本质,解析人文关怀的内涵,探讨人文关怀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指出人是护患关系的核心,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本质属性,并提出通过采取医院信息化建设、建立人文关怀标准、对护理人员进行人文关怀相关的理论学习及临床培训等措施,将人文关怀融入临床护理实践之中,从而达到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素养,充分满足病人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实现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目的.

    作者:段丹;万长秀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护理基层创新人才评价体系研究探讨

    通过阐述护理创新人才的“金字塔”结构和对护理基层创新人才评价的文献分析,提出不同层次的护理创新人才应有对应的评价体系,从护理职业发展、护理创新人才培养和护理创新人才职业生涯规划3个角度阐明开展护理基层创新人才评价体系研究的重要意义.

    作者:王倩;张培莉;高晓红;柳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1例高位骶骨肿瘤病人全椎切除并行3D打印定假体重建术的护理

    骶骨原发肿瘤的发病率低,其中以恶性肿瘤为主[1].高位骶骨肿瘤的切除方式和术后综合治疗对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治高位骶骨肿瘤可采用全骶骨切骨盆环重建术,该手术从健康组织连同骶神经一起切除骶骨肿瘤,术后可造成病人大小便失禁,双下肢不能行走,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2].目前在骨科手术中可采用3D打印技术,实现人工材料与病变部位完全匹配[3],但临床应用仍有较多局限[4].有研究报道,3D技术打印椎体在脊柱全椎体切除术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而该实验处于动物实验阶段[5].2016年我科收治1例年轻的高位骶骨巨细胞瘤病人,该病人接受了高位骶骨S1、S2整块切除,并采用3D打印技术设计个体化适型假体重建稳定性,保护了髂血管和骶神经.经过一系列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病人术后康复情况理想,下肢肌力及神经功能、排泄功能无损害,所做的护理工作也得到了病人及家属的认可.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谢兰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