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咽癌放化疗病人自我感受负担与生命质量的相关分析

米艳

关键词:鼻咽癌, 自我感受负担, 生命质量, 相关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化疗病人自我感受负担与生命质量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泰安市某二级甲等医院的80例鼻咽癌病人,运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和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特异性量表进行测量.[结果]鼻咽癌放化疗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处于中等水平,与生命质量总分及各指标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研究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

    [目的]了解护理研究生就业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法,对35名高校及科研单位护理领域的学者、科研人才和医院资深人力资源经理进行问卷调查,利用他们丰富的生活阅历、工作经验和护理领域的知识,结合层次分析法,对影响护理研究生就业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影响护理研究生就业前3位的因素依次是个人专业能力、受教育的情况和单位的状况.[结论]护理研究生个人专业能力、受教育的情况和单位的状况等影响其就业,其中个人专业能力是决定就业成功的首要因素,应引导护理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理性的择业观.

    作者:蔺晴;张培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医院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集的供应室管理数据和医院感染情况等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集的供应室管理数据和医院感染情况等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供应室护理管理工作模式,研究组采用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措施.比较两组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及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供应室护理工作,采用护理质量控制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情况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对自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曹金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心脏手术巡回护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总结2 000多台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的巡回护理工作经验,分别从术前访视、术中工作和术后回访方面分析工作的重点,并针对心脏手术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对手术室护士的工作提出了要求,以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陈奕璇;倪小丽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思维导图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介绍思维导图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包括思维导图的概念及制作方法、教学对象及师资配备、教学策略,总结基于思维导图教学的体会,认为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出护生自学的兴趣,培养思维能力,还能有效地提高护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效率.

    作者:郝伶;葛高连;龚丽君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鼻咽癌放化疗病人自我感受负担与生命质量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化疗病人自我感受负担与生命质量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泰安市某二级甲等医院的80例鼻咽癌病人,运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和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特异性量表进行测量.[结果]鼻咽癌放化疗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处于中等水平,与生命质量总分及各指标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作者:米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两种健康教育方式在住院高血压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探讨两种健康教育方式在住院高血压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60例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运用高血压病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健康教育,观察组运用健康教育处方实施健康教育.在病人出院前分别运用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自制的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调查表以及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病人健康自我效能水平、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及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运用健康教育处方实施健康教育能提高高血压病病人的健康自我效能水平,效果优于健康教育路径.

    作者:于红静;刘雪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移动视频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移动视频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在护士常规给予床旁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对照组在护士站配置电脑显示屏上滚动播放专科护理健康教育内容,病人自行观看,观察组护士在病房巡视期间采用平板电脑指导病人选择观看健康教育内容.比较两组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移动视频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病人积极参与自身健康管理,可以满足病人对自身健康知识需求选择学习,提高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满意度.

    作者:赵莹莹;李军文;刘素蓉;文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3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22例3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22例行3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前列腺癌病人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健康指导、肠道准备等术前护理,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各项基础护理、活动指导及并发症的护理,加强出院指导.[结果]22例病人手术均获得成功,1例病人出现吻合口漏尿,经过通畅引流,1周后漏口愈合.术后 2周~3周为病人拔除导尿管,2例病人出现尿失禁,均在出院1个月后恢复正常排尿功能.[结论]在围术期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保持各引流管的通畅,是促进3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病人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付冉冉;阎淑芹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产前教育优化模式在初产妇分娩效能与分娩结局改善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产前教育优化模式在初产妇分娩效能与分娩结局改善中的应用.[方法]将2016年7月-2016年10月124例足月分娩的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接受产前常规教育,观察组接受产前优化教育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初产妇干预后分娩效能、剖宫产率和非医学指证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初产妇干预后分娩效能各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和非医学指证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常规产前教育进行优化处理并运用于实践之中,有利于初产妇分娩效能的提高,改善初产妇分娩结局.

    作者:刘学琴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素养现状分析

    综述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素养现状及提升人文关怀素养措施.通过对在校生、实习生、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分析发现护理学生人文关怀素养不容乐观.因此,有必要在校时就开始对其进行有关人文关怀的系统学习,注重提升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心理弹性、适应力,并参与社会实践以提升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素养,为今后护理人员更好地整合照料病人提供人才储备.

    作者:张梅燕;王涛;毕怀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

    [目的]构建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评价内容及权重.[方法]研究小组2016年2月-2016年12月通过理论分析、文献回顾、专家访谈等多种方法了解现有的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评价的方法及不足之处,构建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评价的初稿.运用两轮专家咨询明确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评价的维度、条目及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体系的各条目的权重.[结果]经历两轮专家咨询,入选专家20名.两轮咨询中专家共提出建议40条.终确立了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评价体系的结构,包括基本素质、评估准备、技能操作和综合评价4个维度和17个条目.4个维度中技能操作维度重要;条目层中应变能力等所占权重高.[结论]通过系统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明确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评价的内容和权重.

    作者:付雪连;苏银利;刘丽琼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品管圈活动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病人围术期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升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病人围术期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5年12月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肿瘤内科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病人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前术后护理,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护理模式,优化手术流程,减少术前准备环节;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病人术前术后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价护理质量,并比较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护理人员的解决问题能力、个人素质修养、沟通协调能力、责任心、自信心、团队合作能力、品管手法掌握程度以及积极性.[结果]品管圈活动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病人围术期满意度从85分上升至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在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品管圈手法掌握程度上显著提升.[结论]运用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病人围术期护理的满意度,且能提高护理人员的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品管圈手法掌握的能力.

    作者:裔馨颖;林姗姗;朱英娥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将9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初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初产妇在常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初产妇分娩疼痛程度、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新生儿窒息少于对照组,初产妇分娩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初产妇自然分娩中有助于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减轻初产妇分娩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侯晋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疼痛管理理念下的护理对肿瘤内科病人疼痛与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理念下的护理对肿瘤内科病人疼痛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肿瘤内科病人为观察组,选择2015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8例肿瘤内科病人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疼痛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管理前、管理后的疼痛与心理状态的变化,疼痛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进行评价,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病人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管理后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疼痛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管理理念下的护理能够显著缓解肿瘤内科病人的疼痛水平,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

    作者:谢玲玲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自我管理对高龄急性脑卒中专职照顾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对高龄急性脑卒中专职照顾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高龄急性脑卒中专职照顾者按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培训后上岗,观察组实施自我管理干预,6个月后对两组进行生活质量表(SF-36)、改良的疾病护理能力测量表及病人对照顾者工作满意度的测评.[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干预后SF-36和疾病护理能力测量表各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病人对照顾者工作满意度达100.00%,高于对照组的28.13%(P<0.05).[结论]对高龄急性脑卒中专职照顾者实施自我管理干预,可提高其对疾病的照护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病人对照顾者工作满意度.

    作者:潘秀玲;陈慈玉;王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早期社区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病人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社区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病人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98例妊娠期高血压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社区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出现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社区护理有利于改善妊娠高血压病人妊娠结局,能够有效降低妊娠风险.

    作者:许晓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胃脘痛中医护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胃脘痛是以上腹部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该病腹痛多为周期性,且节律性较强,临床上还可出现泛酸、嗳气、上腹部局限性压痛以及神经功能证候群等.胃脘痛之名早记载于《内经》.

    作者:张媛媛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根因分析法在降低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外渗率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根因分析法(RCA)在降低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外渗率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应用RCA法寻找导致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外渗的近端原因和根本原因,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比较应用RCA前后实施效果.[结果]应用RCA前后碘对比剂外渗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渗率由0.34%下降到0.13%.[结论]RCA法运用于降低碘对比剂外渗事件不良事件,有效降低了外渗的发生率,减少了护理差错,保障了病人的安全.

    作者:姜琳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品管圈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品管圈工具,将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数据资料进行比较,解决手术病理标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果]手术病理标本安全隐患发生率由活动前的4.56%降至活动后的1.35%,有形、无形成果显著.[结论]品管圈能有效降低手术病理标本安全隐患发生率,为安全管理手术病理标本提供了保障.

    作者:闫娟丽;李蓉;查永霞;王国萍;鲍广丽;王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集束化护理措施对ICU血液净化病人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措施对重症监护室(ICU)血液净化病人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ICU收治的120例行血液净化的病人,根据病人入院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n=60,2015年1月-2015年12月)及对照组(n=60,2016年1月-2016年12月),对照组给予血液净化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应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病人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低于对照组,病人血液净化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压、导管滑脱、血路导管感染、血管狭窄、穿刺部位渗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ICU血液净化病人并发症,有利于病人预后.

    作者:陈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