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红
[目的]探讨以无缝隙护理为目标的跨科室协作护理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协作护理实施前(2013年9月-2014年8月)设为对照组(59例),协作护理实施后(2014年9月-2015年8月)设为观察组(61例),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以无缝隙护理为目标的跨科室协作护理.采用状态焦虑、特质焦虑量表评价介入治疗病人手术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状态焦虑评分和特质焦虑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给予以无缝隙护理为目标的跨科室协作护理,能够改善病人的焦虑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下床时间与住院时间.
作者:李丽红;郑秀先;魏立繁;江巧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总结手足口病患儿动脉血标本采集准备阶段、采集过程中、采集后的护理质量控制.认为工作人员只有树立质量控制意识,严格按照执行动脉血气标本分析前的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才能提供准确、科学、可靠的检测结果,为抢救、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提供重要的临床参考依据.
作者:李佳楠;黄小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病人消化道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6例胃癌根治术后化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化疗前、中、后以病人为中心的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化疗后胃肠道反应(食欲下降、恶心呕吐、便秘和腹泻)发生情况和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化疗后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癌化疗病人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可降低病人的消化道反应.
作者:高鸣菊;陈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西部城市老年housebound(居家不出)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成都、兰州两地14区9县中随机抽取2个城市社区、2个村镇作为调查对象,对符合条件的2 584名老年人采用入户方式进行统一问卷调查,包括一般情况、生活习惯、躯体状况、环境、心理、社会状况、housebound状态评价量表等.[结果]西部地区城乡老年housebound发生率为24.1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职业、饮酒、与邻居交往、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为危险因素.[结论]西部地区城乡老年housebound发生率较高,后期应根据具体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遏制其上升.
作者:赵清霞;张先庚;柳振华;曹俊;刘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开展护理延伸服务对预防泌尿系结石复发的效果.[方法]选择经我院治愈出院的泌尿系结石病人1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延伸服务,护理干预2年后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对预防结石复发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结石复发率分别为93.67%和2.53%,与对照组的77.22%和17.72%比较差异明显(x2 =7.328和8.415,P<0.05);观察组病人在饮食、饮水、运动、服药、复查和参加集体运动方面的遵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x2 =4.223、5.162、6.418、5.826、19.031和18.204,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73%,与对照组的83.54%比较差异显著(x2=9.483,P<0.01).[结论]对治愈出院后的泌尿系结石病人实施护理延伸服务可提高病人对预防结石复发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善遵医行为,降低结石复发率,获得更理想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杜洁挺;吴晓丹;陈杏桃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从干预者、干预方式、干预内容、首次干预时间、干预频率和干预持续时间等方面,对延续性护理在食管癌术后病人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指出延续性护理在国外的发展虽已相对成熟,但仍未制定相关的指南,国内延续性护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开展延续性护理可以使病人得到连续性的、全方位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地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病人满意度、改善病人生存质量.
作者:季媛;蒋培余;黄玉桃;张腾;靳剑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绿豆冰袋在急性白血病高热病人物理降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住院期间体温升高的急性白血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普通橡胶冰袋降温,观察组采用自制绿豆冰袋降温.两组病人分别于持续冰敷后1h、2h观察病人体温下降情况,比较病人舒适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冰敷后1h、2h体温下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冰敷后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绿豆冰袋进行物理降温病人感觉舒适、降温效果好,能够替代传统的冰袋进行物理降温.
作者:翟保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病人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社会支持的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便利抽取86例颅脑损伤病人家属,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中文版(parent's perception uncertainty scale-family,PPUS-FM)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颅脑损伤病人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86.02分±9.54分,社会支持总分为42.69分±5.56分;家属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r=-0.286,P<0.01).[结论]颅脑损伤病人家属具有较高水平的疾病不确定感,而且其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应重视颅脑损伤病人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和社会支持水平的评估与管理,帮助病人家属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来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
作者:樊玉花;王月华;董彩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急诊科N0级~N2级护士抢救药知晓率中的应用.[方法]组建品管圈,以提高急诊科N0级~N2级护士抢救药知晓率为选题,运用PDCA原则,采取护士同伴支持教育、制作抢救药分类记忆小册、结合实境培训考核等措施.[结果]实施活动后护士对抢救药知识知晓率为66.31%,高于活动前的13.68%(x2=54.825,P<0.05);实施活动后护士抢救药查检表得分优于活动前(t=-17.116,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急诊科N0级~N2级护士的抢救药知晓率,一定程度保障了病人的用药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同时使护士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作者:陈天喜;孙宏;崔秋霞;吉云兰;陈小燕;陈爱华;吴亚琴;杨小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新生儿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畸形,一般在婴儿出生时或者出生不久出现,是一种良性病变[1],其中有80%发生于面颈部[2].新生儿血管瘤也称为先天性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先天性疾患.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为4%[1.3].对其病因、病理及发生规律知之甚少,临床上表现多样,严重程度不一[4].新生儿血管瘤一般可分为草莓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鲜红斑痣和混合血管瘤4种[5],一般为较轻的浅表型为主[5-6].
作者:李腊梅;蒋恩社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震颤、肌强直和运动减少为典型临床表现.近年国内外研究发现,长期使用左旋多巴及其相关制剂引起药效减退及严重运动并发症,是PD晚期病人治疗中棘手的不良反应[1].随着立体定向技术、神经影像学技术、电生理技术特别是微电极技术的进步,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逐渐成为PD外科治疗的首选方法,而且此疗法能明显地改善PD病人的运动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效果明显、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2],但因为其手术所需设备多,技术要求高,手术时间长,且手术费用昂贵,电池寿命有限等因素,也制约了此类手术的广泛开展[3].我院于2013年12月收治了一例帕金森病病人,在实施DBS手术中,突发心搏呼吸骤停,经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抢救成功.现将术中抢救配合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于文君;吴明琴;万美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阐述芳香疗法的概念、作用机制,综述芳香疗法应用于老年性痴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指出时应考虑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芳香精油使用剂量.目前应用芳香疗法治疗老年性痴呆还缺少大量的临床试验研究证据,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程遥;沈旭慧;徐美英;贺丽芳;刘恬;谭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优质服务理念在白血病病人住院期间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64例白血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病人均维持常规治疗,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纳入优质服务理念进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采用KPS评分法对病人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发生不良反应、并发症少于对照纽,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在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社会关系和周围环境等方面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血病病人在住院期间护理中加入优质服务理念,可以有效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更容易得到病人的认可.
作者:邓丽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感染性心内膜炎(IE)指各种病原微生物经血流侵犯心内膜(心瓣膜)或邻近大血管内膜所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炎症,局部赘生物的形成,是其特征之一[1].感染性心内膜炎患病率在我国尚缺乏确切的流行病学数据,欧洲为每年3/10万~10/10万的发病率[2].本病病死率高,预后差[2].IE活跃期(即病人仍在接受抗生素治疗期间)早期手术指证是心力衰竭、感染无法控制以及预防栓塞事件,活跃期接受手术治疗存在显著的风险[2].我院于2015年7月收治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感染无法控制并瓣膜穿孔在活跃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病例,经过合理、全面、细致的治疗与护理,病人终康复出院.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楼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根据分层随机化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进行规范化干预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两组均护理4周.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1年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护理依从性、满意度、1年生存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进行规范化干预护理,可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期.
作者:覃雅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肿瘤专科医院护士护理软技能现状,探讨相应对策.[方法]采用付艳芬编制的护理软技能测评量表对某肿瘤专科医院56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总体软技能得分为156.98±20.34,其中人际关系技能得分高(29.62分±4.12分),认知技能得分低(19.06分±3.68分),汉族护士软技能水平高于少数民族护士软技能水平;不同学历护士软技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在护理软技能水平上还可进一步提高,医院应该通过培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升护士整体的软技能水平.
作者:吴静;杜新香;张翠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院校合作进行重症监护室(ICU)专科护理培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级ICU专科护理培训班的50名学生为观察组,以同期自愿在同级别医院实习的学生50名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毕业成绩、就业情况、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就业单位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毕业成绩、就业情况、自身可持续发展及就业单位评价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的薪资水平、团队精神和科研能力均较低,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院校舍作进行ICU专科护理培训可以提高护生的自身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就业单位评价.
作者:何晓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层次健康教育对持续性血液净化病人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血液净化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健康教育,观察组应用分层次健康教育,两组干预时间为6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应用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及肾脏病生存量表(KDQOL-SFTM)对两组病人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比较两组病人健康教育期间保健知识知晓率、保健行为执行率、定期监测率及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护能力总分、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能力、健康知识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保健知识知晓率、保健行为执行率、定期监测率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肾病影响、肾病负担、工作状况、认知功能、社交质量、社会支持、医护鼓励及KDTA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层次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血液净化病人自护能力及对健康知识的认知,进而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王凤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动脉血气标本采集合格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评价法确定主题,调查科室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现状,通过分析原因,应用循证护理理念查询佳证据,制定实施对策,改善存在的问题.[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对照组)采集的动脉血气标本合格率为62.50%,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为90.61%,观察组采集的动脉血气标本合格率高于对照组(x2=7.039,P<0.05).[结论]运用品管圈工具,改进护理措施,可提高动脉血气标本采集的合格率.
作者:马富珍;郭淑萍;刘江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手术中预防压疮发生的应用.[方法]将68倒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压疮预防情况.[结果]全部病例手术成功,手术后恢复良好.观察组腰骶部红斑2例(5.9%),对照组腰骶部红斑6例(17.6%),两组红斑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手术病人术中压疮发生的风险.
作者:刘建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