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萍
从干预者、干预方式、干预内容、首次干预时间、干预频率和干预持续时间等方面,对延续性护理在食管癌术后病人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指出延续性护理在国外的发展虽已相对成熟,但仍未制定相关的指南,国内延续性护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开展延续性护理可以使病人得到连续性的、全方位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地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病人满意度、改善病人生存质量.
作者:季媛;蒋培余;黄玉桃;张腾;靳剑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根据分层随机化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进行规范化干预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两组均护理4周.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1年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护理依从性、满意度、1年生存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进行规范化干预护理,可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期.
作者:覃雅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外伤性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尿崩症病人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外伤性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尿崩症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治愈,1例好转后出院(出院时仍需继续口服去氨加压素),1例好转后转院治疗(转院时仍需继续皮下注射去氨加压素),1例因并发肺部感染死亡.[结论]积极处理颅脑损伤、及早发现尿崩,及时予以醋酸去氨加压素和(或)垂体后叶素治疗,控制尿量、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是治疗外伤性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尿崩症的关键.
作者:卢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病人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社会支持的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便利抽取86例颅脑损伤病人家属,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中文版(parent's perception uncertainty scale-family,PPUS-FM)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颅脑损伤病人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86.02分±9.54分,社会支持总分为42.69分±5.56分;家属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r=-0.286,P<0.01).[结论]颅脑损伤病人家属具有较高水平的疾病不确定感,而且其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应重视颅脑损伤病人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和社会支持水平的评估与管理,帮助病人家属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来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
作者:樊玉花;王月华;董彩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震颤、肌强直和运动减少为典型临床表现.近年国内外研究发现,长期使用左旋多巴及其相关制剂引起药效减退及严重运动并发症,是PD晚期病人治疗中棘手的不良反应[1].随着立体定向技术、神经影像学技术、电生理技术特别是微电极技术的进步,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逐渐成为PD外科治疗的首选方法,而且此疗法能明显地改善PD病人的运动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效果明显、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2],但因为其手术所需设备多,技术要求高,手术时间长,且手术费用昂贵,电池寿命有限等因素,也制约了此类手术的广泛开展[3].我院于2013年12月收治了一例帕金森病病人,在实施DBS手术中,突发心搏呼吸骤停,经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抢救成功.现将术中抢救配合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于文君;吴明琴;万美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积极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2例乳腺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术前和术后的积极心理干预.入院时及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病人心理状况进行评定,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36)于入院时及术后1个月对病人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两组病人出院时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术后1个月SF-36评分均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病人术后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根治术病人实施积极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病人的焦虑状态,改善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雪兰;黄美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总结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采用经皮椎间孔内镜脊柱系统治疗,同时加强围术期护理.[结果]病人随访3个月~6个月,优50例,良30例,可39例,差1例,均无并发症.[结论]加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袁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手术中预防压疮发生的应用.[方法]将68倒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压疮预防情况.[结果]全部病例手术成功,手术后恢复良好.观察组腰骶部红斑2例(5.9%),对照组腰骶部红斑6例(17.6%),两组红斑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手术病人术中压疮发生的风险.
作者:刘建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感染性心内膜炎(IE)指各种病原微生物经血流侵犯心内膜(心瓣膜)或邻近大血管内膜所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炎症,局部赘生物的形成,是其特征之一[1].感染性心内膜炎患病率在我国尚缺乏确切的流行病学数据,欧洲为每年3/10万~10/10万的发病率[2].本病病死率高,预后差[2].IE活跃期(即病人仍在接受抗生素治疗期间)早期手术指证是心力衰竭、感染无法控制以及预防栓塞事件,活跃期接受手术治疗存在显著的风险[2].我院于2015年7月收治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感染无法控制并瓣膜穿孔在活跃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病例,经过合理、全面、细致的治疗与护理,病人终康复出院.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楼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探讨提高护理带教质量的方法,认为选择好的培养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注重实习学生反馈信息均可有效提高护理带教质量.
作者:陈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总结1例全胸腔镜下Gore-Tex线圈腱索重建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全胸腔镜下Gore-Tex线圈腱索重建病例的手术过程.[结果]手术过程顺利,病人3个月后及6个月后分别进行心脏彩超复查,均报告二尖瓣关闭良好,未见反流.[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积极默契的医护配合、落实到位的安全护理是胸腔镜下Gore-Tex线圈腱索重建术顺利完成的保证.
作者:张泽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在心肺复苏后亚低温治疗病人中的应用.[方法]观察前瞻性护理干预在心肺复苏后亚低温治疗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前瞻性护理实施前(2013年8月-2014年7月)和实施后(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于我院的心肺复苏后幸存者行亚低温治疗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病例组分别设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亚低温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亚低温治疗并发症预防的前瞻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肺复苏后亚低温治疗病人干预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亚低温治疗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度评分和干预后随访3个月时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肺复苏后亚低温治疗病例施以前瞻性护理干预,能降低病人亚低温治疗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后神经功能康复效果和病人认可度.
作者:梁冰;梁艳芬;梁娇凤;林雪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动脉血气标本采集合格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评价法确定主题,调查科室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现状,通过分析原因,应用循证护理理念查询佳证据,制定实施对策,改善存在的问题.[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对照组)采集的动脉血气标本合格率为62.50%,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为90.61%,观察组采集的动脉血气标本合格率高于对照组(x2=7.039,P<0.05).[结论]运用品管圈工具,改进护理措施,可提高动脉血气标本采集的合格率.
作者:马富珍;郭淑萍;刘江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以无缝隙护理为目标的跨科室协作护理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协作护理实施前(2013年9月-2014年8月)设为对照组(59例),协作护理实施后(2014年9月-2015年8月)设为观察组(61例),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以无缝隙护理为目标的跨科室协作护理.采用状态焦虑、特质焦虑量表评价介入治疗病人手术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状态焦虑评分和特质焦虑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给予以无缝隙护理为目标的跨科室协作护理,能够改善病人的焦虑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下床时间与住院时间.
作者:李丽红;郑秀先;魏立繁;江巧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对肺结核防护知识、信念、实践行为在肺结核职业暴露防护的作用.[方法]选取手术室31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在进行知信行干预前后运用肺结核防护问卷和自制的手术室护理人员肺结核职业暴露压力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护理人员的肺结核防护知识和实践行为总分高于干预前,肺结核职业暴露压力问卷调查评分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知信行干预,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肺结核防护意识,改变护理人员不良的实践行为,降低手术室护理人员肺结核职业暴露率,减轻护理人员对肺结核职业暴露的压力.
作者:文建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成批特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病人气道的特点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成批特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大面积烧伤95%伴重度吸入性损伤早期因脑缺氧、脑损伤,现病人昏迷,继续使用气管切开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创面愈合,1例大面积烧伤97%伴重度吸入性损伤早期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死亡,其余3例顺利拔除气管切开插管,后期创面愈合,痊愈出院.[结论]通过正确有效的气道护理可维持有效的呼吸、减少气道的损伤、降低翻身床使用过程中管道滑脱的几率、减轻病人的痛苦,从而达到更高的护理质量.
作者:孙超;朱伟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男性婴儿术后拔除尿管方法.[方法]将择期手术的126例危重症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的男婴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观察组65例,对照组采取随机拔除留置导尿管,观察组选择在拔管前夹闭导尿管至膀胱充盈后拔除导尿管.两组患儿均选用儿童型6 Fr~8 Fr硅胶导尿管.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拔除导尿管后烦躁哭闹、拔管后第1次排尿时间、排尿时呼吸、血压及心率上升情况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拔除导尿管后引起的排尿不适、尿道损伤、尿路感染、继发尿潴留、重插尿管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择期手术的危重症先天性心脏病男性婴儿体外循环术后选择膀胱充盈拔除导尿管,可有效预防继发性尿潴留及尿路感染.
作者:李秀红;李素芳;潘晓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工作幸福感和离职意愿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及离职意愿量表对泰安市2家三甲医院的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总体幸福感得分为(74.45±10.76)分,离职意愿总分为(5.79±2.54)分,而且离职倾向与工作幸福感呈负相关,终学历、工作幸福感对护士离职意愿有显著影响.[结论]主观幸福感与离职意愿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临床护士工作幸福感、降低离职率,稳定护士队伍,保证护理质量.
作者:王倩倩;李文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云南白药喷雾联合土豆片外敷在新生儿静脉输液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24例静脉输液并引发静脉炎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护理过程中采用50%硫酸镁溶液外敷进行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过程中采用云南白药喷雾联合土豆片外敷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起效时间和消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静脉炎采用云南白药喷雾联合土豆片外敷的效果优于50%硫酸镁溶液外敷.
作者:黄素兰;李优聪;蒋益群;黄小抒;蒲舒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带教方法对手术室护生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手术室90名本科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45人,观察组4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运用临床路径带教方法.比较两组带教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手术室带教目标、带教计划、教学内容设置、带教老师水平、带教方法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提高(P<0.05);观察组基本工作职责及流程掌握情况、常见手术病人护理要点掌握情况、常见手术配合熟练度、风险意识、职业防护意识较对照组提高(P<0.05).[结论]临床路径带教法可提高手术室护生的带教质量和护生满意度.
作者:别逢桂;李亚楠;曹艳冰;周培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