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娟
[目的]探究自制胸部肿瘤放疗病人评估卡在胸部放疗心肌损伤检测中的临床研究价值。[方法]将90例胸部肿瘤病人随机分为A组、B组和对照组各30例。A组病人接受前胸放疗,B病人接受前胸与后背放疗,对照组病人未接受放疗,根据我院自制的胸部肿瘤放疗病人评估卡检测临床参数分析接受放疗的病人心肌是否出现异常状况。[结果]A 组与 B组病人的磷酸激酶与磷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组与B组病人的 E/A参数较对照组病人显著降低(P<0.05);B组病人放疗后左心室前壁、前间隔以及后壁的收缩期大应变率(SRS)与舒张早期大应变率(SRE)较 A 组与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A 组病人放疗后左心室前壁、前间隔的SRS、SRE较对照组病人显著降低(P<0.05)。[结论]通过检测自制的胸部肿瘤放疗病人评估卡指标,能够评价胸部放疗病人心脏的损伤,可指导临床及早采取干预措施以改善病人预后。
作者:柳丽娜;孙丽;胡雪芝;李利霞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探讨“1+3”管理模式在儿科护士针刺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成立科内项目小组,围绕儿科护士针刺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行讨论,运用“1+3”管理模式,即发现一个问题后,寻找一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出一套整改方案,分享一群人,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采取相应改进方案,如加强护士的培训,加强与患儿及陪护的配合,鼓励护士充分发挥聪明智慧,改进临床护理用具,规范操作行为等,并对实施“1+3”管理模式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1+3”管理模式后,儿科护士针刺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1)。[结论]实施“1+3”管理模式有助于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出整改并优化流程,降低儿科护士针刺伤发生率。
作者:马小花;谢开屏;梁盼;石萍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老年心肌梗死病人便秘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48例老年心肌梗死病人按入院顺序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在病人出院时进行便秘症状评价,在病人入院时和出院时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出院时观察组便秘症状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老年心肌梗死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有助于改善病人便秘症状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侯宜静;张雪枫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对院外长期胰岛素泵治疗病人的自我管理现状、代谢指标及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制定相应规范化的管理对策。[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43例院外长期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病人进行基本资料收集、填写胰岛素泵日常护理知识量表、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并进行相关知识教育,次日采集空腹血标本。[结果]病人糖化血红蛋白为7.95%±2.2%,达标率仅为30.24%,病人胰岛素泵日常护理知识、操作、维护及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糖尿病病人生存质量与国内常模比较,生理功能得分高于常模、治疗得分低于常模(P<0.05),生存质量总分、心理/精神和社会关系得分均高于常模,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外长期胰岛素泵治疗病人未得到专业医护的培训指导,大部分病人未能进行良好的自我管理,代谢指标控制不理想,未真正发挥胰岛素泵方便、安全降糖的优势,因此有必要加强院外长期胰岛素泵治疗病人的规范化管理,以保证院外胰岛素泵治疗者的血糖安全达标,减少负性事件发生,提高病人治疗满意度及生存质量。
作者:关守萍;杨晓飞;欧杨;苏恒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前临床上医用锐器收集盒的使用是防止和减少操作者锐器伤、防范医疗废物泄漏的有效措施,但安装不当、使用不便、携带不便或者需转移一定距离进行针头处理而至的环节增多,势必增大锐器伤引起职业暴露的风险[1]。本专利介绍了如何改进锐器收集容器,为防范针刺伤提供一款科学有效的容器。本专利产品“便携式防针刺伤医用锐器盒”,与目前使用的同类产品相比其结构简单、体积小(直径约12 cm)、临床上携带方便,使用方便,理论上会很好地控制锐器伤发生,从环节上做好职业防护,控制由于护理穿刺治疗操作中造成的职业暴露而致的医院感染。
作者:曾白兰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对危重病人动脉血采集的位置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易于病人接受且便于临床操作的佳位置。[方法]结合文献及临床实际操作,选择4个部位进行研究分析,对符合入选条件的400例病人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分为4组,比较各组的成功穿刺率、操作耗时、疼痛分值及血肿发生率,比较哪种位置更适合进行动脉采血。[结果]足背动脉的成功穿刺率明显低于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操作耗时方面股动脉明显长于桡动脉、肱动脉;疼痛方面桡动脉高于肱动脉;血肿发生率方面桡动脉高于肱动脉。[结论]对危重病人,动脉血采集时尽可能地从肱动脉进行采集,可提高病人的接受度,也能减少有创操作带来的副反应。
作者:周灿;陈孝萍;王红萍 刊期: 2016年第32期
介绍术后活动性疼痛的相关理论、国内外术后活动性疼痛评估现状及术后活动性疼痛评估方法,指出国内对术后活动性疼痛相关研究报道较少,建议今后应提高医护人员、病人及家属对术后活动性疼痛评估重要性的认知,对临床护士进行术后活动性疼痛的评估方法和健康宣教等知识的培训,纠正病人和家属对术后活动性疼痛认识的误区,参照国外的评估方法进行临床研究。呼吁国内术后活动性疼痛评估相关指南的颁布,为临床广泛开展术后活动性疼痛评估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骆孜;林梅;徐彩娟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自制新型皮肤保温装置在冷冻消融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接受冷冻消融治疗的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温盐水手套,观察组采用新型皮肤保温装置,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术中体温、应激指标、术后一般情况、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满意度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人冷冻消融术开始前、开始后10 min和开始后30 min的体温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病人手术结束后的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结束时观察组病人血糖、胰岛素、皮质醇水平均较麻醉前增高,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病人的护理时数、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病人皮肤苍白、水肿、血压降低和心率细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手术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新型皮肤保温装置在冷冻消融术中的应用可明显降低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减轻病人应激反应。
作者:郑雪芬;何凡;舒兴玉;张媛华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研究白血病病人化疗的护理对其生存效应的影响,为白血病病人护理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接受化疗的96例白血病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化疗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多维度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各项分值、30问卷调查(QLQ C30)各功能分值和各症状分值。[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多维度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中分值均有下降(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30问卷调查(QLQ C30)各项功能分值均较对照组高(P<0.05)、各症状分值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基于化疗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白血病病人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加强术后化疗护理对提高病人生存效应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媛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因留置时间较长、并发症较少、安全有效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永存左上腔静脉(persistent left superior vena cava,PLS-VC)是一种常见的体静脉连接异常,是常见的先天性静脉畸形。永存左上腔静脉在普通人群中发生率为0.3%~0.5%,在合并先天性心脏病人群中的发生率为4%[2]。单纯者血流动力学无异常,这部分病人表现为无症状,因而在 PICC 置管过程中影响操作者对置管后导管末端正常位置的判断。我院2016年5月置管时出现1例PICC导管经左上腔静脉入冠状静脉窦,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红;黄芬;梅赣红;范彬 刊期: 2016年第32期
随着颈椎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应对措施越来越受到外科医生和护理工作者的关注。术后近期并发症包括喉上神经喉返神经损伤、脑脊液漏、血肿压迫、食管瘘等,其中脑脊液漏发生率高,达6.2%[1]。脑脊液漏又易继发中枢感染,如感染得不到有效控制将直接影响病人预后,甚至造成死亡[2]。2015年7月我院收治1例严重脊髓型颈椎病老年病人,行颈椎后路手术术后出现脑脊液漏并发中枢感染,期间病情危重,抢救数次,终成功救治。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张迎春 刊期: 2016年第32期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局限性良性隆起病变,一般无明显症状,多在有并发症时才会出现临床表现,我院收治1例此患儿,主因呕血症状来就诊,同时,患儿心理压力重,情绪不稳,暴躁,拒绝配合,在医护人员及家属的共同疏导及支持下,顺利操作后患儿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高朝燕 刊期: 2016年第32期
总结65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行柱状气囊扩张治疗的术后护理经验:对病人行严密的监护,观察心率、呼吸、血压、尿量、鼻胆引流管引流液的颜色及引液量,观察病人有无皮下气肿、有无便血等;给予生长抑素及加贝酯抑制胰腺分泌,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禁食及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积极预防及处理术后胰腺炎、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
作者:向媛媛 刊期: 2016年第32期
介绍了中风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包括家庭关系、社会支持等社会因素及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等生物因素。介绍了中风后抑郁的中医护理,如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功能锻炼、家庭和社会支持、中医护理技术,认为中医护理对中风后抑郁的早期预防、后期康复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安红丽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了解改革前后医院员工对医院运营情况的认可度,更好完善医院内部运行管理机制。[方法]分别于2013年、2014年抽取7家医院对共3854名员工就改革前后医院内部运营认可度进行调查,特别对B医院员工对内部运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改革前后医院员工对医院内部运营情况的认可度进行比较,2014年认可度整体高于2013年,改革后 B医院员工对医院内部运营认可度下降明显。[结论]医院员工对医院内部运营的认可情况直接关系员工工作积极性,医院内部运营、考核机制的完善对改革起推动作用,也可以成为医改成效评价的敏感指标。
作者:孔雪英;王福根;周晓庆;杨香玉;张白香;曹丽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核心能力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120名护士应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184.96分±35.35分,均分为3.36分,处于高能力水平。伦理和法律实践得分高(3.52分±0.62分),评判性思维和科研得分低(3.17分±0.71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护士职称及养育孩子情况是影响临床护士核心能力的主要因素并与临床护士的核心能力呈正相关。[结论]管理者结合实际情况,在护士培训中应注重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加强对低职称及未婚未孕护士的培养,以提升护士的核心能力。
作者:李颖雅;江志潇;冯晓玲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护理隐性知识在年轻护士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岗前培训增设护理隐性知识相关课程;有效落实规范化培训和考核;组织各种活动,提供交流机会,促使护理隐性知识的传递和共享。[结果]年轻护士临床工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综合考评、护理“三基”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令人满意;病人满意度提高。[结论]在年轻护士临床带教中护理隐性知识教育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重视护理隐性知识的开发、传播和共享对年轻护士的成长发展和医院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淑洁;王莉敏;马蕾 刊期: 2016年第32期
囊袋感染是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导致囊袋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手术次数、手术时间、囊袋血肿、多病共存等,若感染未及时有效控制,轻者伤口出现红、肿、热、痛,重者导致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甚至危及病人生命[12]。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是将一种包裹了多侧孔引流管的医用泡沫材料置入具有一定深度的创面后,再以具有生物阀功能的半透性贴膜将创面封闭,使创面与外界隔绝,形成了一个压力稳定持久且分布均匀的高效引流系统。近年来,将负压封闭引流用于多种较深的皮肤软组织复杂创面处理的报道较多[3],但将其应用于囊袋感染创面处理的报道极少见。2015年5月8日我科收治1例囊袋破裂并感染的老年病人,通过起搏器囊袋清创缝合术、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持续灌洗以及全面、细致、精心的护理,病人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崔晔;李琼;樊怡;何茜;李想;王芳芳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总结甲状腺癌病人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的护理。[方法]对15例甲状腺癌病人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给予积极治疗、护理。[结果]15例乳糜漏病人经非手术治疗均治愈,随访6个月均未复发,病人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甲状腺癌病人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作者:朱晓霞 刊期: 2016年第32期
对12例胃食管反流引起哮喘症状病人进行护理,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24 h食管联合阻抗监测、心理干预以及呼吸道准备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术中正确配合以及术后体位指导、饮食指导、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以及药物应用是加强手术疗效的重要内容。
作者:宋丽娜;季锋;吴刚;韩新巍 刊期: 2016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