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现状

郭晓萍

关键词:早产儿,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 家长
摘要:综述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CC)的概念、发展、内涵、实施的必要性、实施及效果评价等,指出国内对早产儿实施 FCC 尚处于起步阶段,患儿家长对 FCC 有明显需求,且其有效性已被证实,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日常工作中 FCC 并没有得到积极的实施。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角色体验法在护理教学中应用现状与进展

    阐述角色体验法的内涵,综述角色体验法的应用进展及在护理教学中应用现状,指出角色体验法不仅可以激发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寓教于乐,把理论知识融合在真实的情境中,提高学习效率,更是在角色扮演的教学过程中培养了护生的沟通能力、发散思维等综合素质,可增强护生的角色意识和职业责任感。

    作者:蔡颖菁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分析在护理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的必要性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征,阐述在护理教学过程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过程以及对该教学方法效果的评价方法,探讨目前在护理教学中应用该方法存在的不足,以期为进一步合理应用该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黄琳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人文关怀在中医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人文关怀在中医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2014年12月采用人文关怀的实习护生24名设为观察组,2013年5月—2014年2月采用传统带教24名护生作为对照组,比较实习后护生的操作技能、理论考试成绩,同时护生实习结束后均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带教管理、教学方法及带教老师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护生的操作技能、理论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对采取的教学方法、带教管理及带教老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人文关怀应用于护理带教中可充分挖掘护生的潜能,培养护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成绩的提高;同时增进师生的沟通,提高了护生的满意度。

    作者:陆蓓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改进 PDCA 循环法在90后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进 PDCA 循环法在90后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带教全程运用 PDCA 循环管理法,实行一对一带教,结合目标教学的方法,有步骤有目的地实施教学计划,改进目标评价方法,每周增加护生自评、老师评价,将评价结果纳入下个周期的循环中。[结果]护生的实习成绩、满意度、教学计划完成率均有上升。[结论]改进 PDCA 循环教学法能有效调动90后护生实习的积极性、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教与学更和谐。

    作者:谢燕雯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不同年资护士护理技能规范化培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年资护士护理技能规范化培训的效果。[方法]以《实用临床护理三基操作篇》为蓝本,结合相关视频,技能考核组制定了详细的操作流程图和评分标准,通过护理部层面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全院440名护士进行统一培训和考核。[结果]在操作手法规范化、操作演示自信度上3年~10年的护士明显高于<3年、>10年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沟通技巧性、突发事件应变力及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方面,3年~10年、≥10年的护士明显优于<3年的护士,对培训重视度方面,3年~10年、<3年的护士高于3年~10年的护士。[结论]护理技能规范化培训明显提高临床护士的综合能力,对不同年资护士培训、考核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作者:周娟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某中医院90后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现状调查及分析

    [目的]了解临床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现状,为提高临床带教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和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进行问卷调查对209名护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力现状调查。[结果]护生批判性思维总分为283.31分±22.35分,寻找真相39.45分±6.36分,开放思想44.39分±5.00分,分析能力45.79分±5.02分,系统化能力43.44分±6.12分,批判思维的自信心43.46分±6.07分,求知欲39.61分±4.42分,认知成熟度27.27分±5.52分;本科和专科护生在寻找真相、系统化能力和认知成熟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专科生在寻找真相和系统化能力方面较本科生更强,而认知成熟度则稍有不足;男、女护生在批判性思维总分和各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实习生具有正向批判性思维性格,但批判性思维能力稍差。

    作者:王维宁;王晶;樊现岗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1例同种异体成人肝肾联合移植病人在重症监护室期间的护理

    自1983年12月奥地利的 Margreiter 实施了全球第1例肝肾联合移植(SLKT)取得成功后,从此肝肾联合移植作为治疗终末期肝肾疾病同时严重受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1]。2015年2月我科成功监护我省首例同种异体成人肝肾联合移植术后病人,期间病人经历了移植器官与受体的相适应,内环境与器官系统功能由不稳定趋于稳定,直至转入普通病房。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王翠云;徐凤玲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脑室镜辅助下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总结脑室镜辅助下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颅内血肿病人于脑室镜辅助下血肿清除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脑室镜辅助下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方小成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检测方法

    综述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检测方法和相应的评价指标,分析各种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指出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定量标准来评价清洗效果,必须对每件器械的清洗效果进行质量检测的日常常规检查,国内外比较实际的方法仍然使用肉眼观察,配合放大镜装置进行,而蛋白残留检测、隐血试验、ATP 检测法只用于定时或不定时地对清洗方法和流程进行效果检测,期待能有规范的检测程序和统一的客观评价标准。

    作者:卢红玲;周世乐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围术期排尿功能锻炼与应对处理对腰椎 PLIF 术后病人排尿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围术期排尿功能锻炼与应对处理对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术后病人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行腰椎 PLIF 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前指导,观察组术前3 d 开始指导病人进行床上排尿练习。比较两组病人拔除尿管后排尿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拔除尿管后排尿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强围术期排尿功能锻炼与应对处理有利于腰椎 PLIF 术后病人排尿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霞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多抹棒皮肤黏合剂在乳腺良性肿瘤手术切口闭合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抹棒皮肤黏合剂在乳腺良性肿瘤手术切口闭合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乳腺良性肿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缝线,观察组使用多抹棒皮肤黏合剂闭合切口。比较两组手术缝合时间、术中与术后疼痛情况、伤口愈合情况、美容效果和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手术缝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病人术中中度以上疼痛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 <0.05);术后1周随访,两组伤口愈合情况均为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美容效果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病人满意度平均得分较对照组高(P <0.05)。[结论]多抹棒皮肤黏合剂在乳腺良性肿瘤手术切口闭合中的应用具有安全、降低手术中疼痛、伤口美容和提高病人满意度的疗效;加强术前宣教和切口观察是护理要点。

    作者:华丽;袁喜红;李坚;钱思兰;周凯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神经内科危重病人家属需求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危重病人家属的需求。[方法]采用中文版的“危重病人家属需求量表”(CCFNI)对入住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24 h 后的100例病人家属进行需求调查。[结果]危重病人家属需求排列前5位依次为保证病人得到佳的救治、医护人员能如实回答我的问题、清楚病人目前接受的治疗、感受到医护人员对病人的关心、每天都能得到有关病人病情的消息。[结论]护理人员应准确评估病人家属的客观需求,并给予针对性的支持,重视和协调病人主要照顾者的需求,以帮助病人家庭应对突如其来的危机状态。

    作者:符卓;黄芬;陈淑芳;胡敏;万文婷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乳房再造术Ⅱ期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乳腺癌病人行乳房再造术Ⅱ期的护理。[方法]对35例乳癌术后病人在行Ⅰ期乳房再造的基础上行Ⅱ期乳房再造术,运用全面评估、快速康复理念等护理措施,加强围术期护理,兼顾病人身心护理及避免并发症等护理干预。[结果]3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再造乳房外形满意,外观评价优32例,良3例,术后随访病人情绪稳定,未出现局部并发症。[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精心的观察、护理以及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汤黄梅;许腊梅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情景互动教育模式对糖尿病自我管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情景互动教育模式对糖尿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将101例住院糖尿病病人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教育,观察组采用情景互动式糖尿病教育。教育前、教育6个月后分别监测两组病人的血糖代谢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 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并同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密西根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评定病人的糖尿病知识水平,采用 Deborah 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评估病人的治疗依从性。[结果]糖尿病教育后6个月,两组病人的血糖代谢指标(FPG、2 hPG 及 HbAlc)、糖尿病知识水平、糖尿病治疗依从性均较教育前明显改善(P <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 <0.05),其中观察组病人的饮食合理性、运动依从性、监测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情景互动式糖尿病教育能提高病人的糖尿病知识水平及治疗依从性,效果优于常规糖尿病教育。

    作者:解红文;赵正清;范桂云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现状

    综述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CC)的概念、发展、内涵、实施的必要性、实施及效果评价等,指出国内对早产儿实施 FCC 尚处于起步阶段,患儿家长对 FCC 有明显需求,且其有效性已被证实,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日常工作中 FCC 并没有得到积极的实施。

    作者:郭晓萍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单项与团队训练相结合在急诊专科护士临床实践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单项与团队训练相结合在急诊专科护士临床实践技能培训与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急诊科临床实践的广西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开展单项技能培训与团队配合抢救训练,培训前后进行考核。[结果]培训后学员技能考核成绩与综合能力优于培训前(P <0.05);92.6%的急诊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选择“单项示教与团队配合相结合”的急救技能培训方式。[结论]单项与团队训练相结合应用于急诊专科护士急救技能培训,不仅有利于提高学员的急救技能与团队配合,而且提高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急症的分析判断能力、组织抢救能力明显提高。

    作者:韦敏俭;李月明;黄霜霞;黄翠青;屈敬婷;周冬娜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护理技能竞赛选手常见问题及对策

    总结参加护理技能竞赛过程中选手常出现的问题,探讨相应的选拔、训练和辅导方法,以提高教师辅导水平和选手竞技状态,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作者:黄跃师;吴卓洁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护理干预对64排 CT 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64排 CT 冠状动脉造影(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0例行64排 CT 冠脉造影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0例,对照组病人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行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病人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心率波动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心理评估。[结果]观察组病人检查后冠状动脉成像质量评估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心率波动≥10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检查后 SDS 和 SAS 评分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影响因素对64排 CT 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程度,提高图像质量。

    作者:胡永超;杨君;钟惠玲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实习护生 PICC 知识掌握程度与态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实习末期的护生对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和态度认识,分析其相关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非随机方便取样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调查某校160名本专科实习结束的护生,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的实习护生接触过 PICC,对 PICC 的认可度较高,平均得分为32.00分±5.97分(总分50分),所实习医院的等级对 PICC 态度得分有影响(P <0.05);PICC 护理知识平均得分为64.87分±15.59分,不同学历、实习 PICC 相关科室数量、PICC 途径输液次数、PICC冲封管次数、PICC操作失误次数对PICC护理知识得分有影响(P <0.05);护理知识得分与态度得分相关性无显著性(r =0.170, P =0.032)。[结论]实习护生 PICC 护理知识得分为中等水平,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全面,但对 PICC 的认可度较高,两者无显著相关性。国内 PICC 的专业化应用起步较晚,实习护生获取 PICC 知识的途径较少,应加强护生在校期间 PICC 理论知识的教育,加强实习期间对 PICC 的认知和护理操作,提高专科临床操作技能,有助于护生的职业规划。

    作者:罗捷;范爱飞;温淑平;曾杏珍;贾宏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康复训练中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了解全髋关节置换病人自我效能感水平,探讨其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方法]运用方便抽样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对某中部城市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治疗的91例全髋关节置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全髋关节置换病人自我效能感平均水平较低,病人的医疗保险情况(F =4.439,P <0.05)、文化程度(r =0.412,P <0.05)和社会支持水平(r=0.219,P <0.05)与其自我效能感相关。[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病人进行康复训练时应重视病人自我效能感,根据病人不同情况制定护理措施,以帮助提升病人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康复训练的自信心。

    作者:张严丽;蔡丹 刊期: 2015年第25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