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凤;潘云峰;吕美英;凌素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病人对优质护理的真实性感受,进一步扎实推进优质护理的开展,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服务打下基础.[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某省级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不同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11名住院病人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运用Colaizzi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提炼出两大主题:优质护理服务提高病人的满意度;通过病人真实性的感受,发现存在的问题.[结论]住院病人的满意程度较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之前明显提高,但还存在问题;对于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期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高青;许翠萍;郭新芳;赵军燕;申玉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中晚期食管癌病人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00例中晚期食管癌病人术后主要并发症的护理资料.[结果]300例食管癌病人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33%(13/300),其中吻合口瘘5例,出血3例,乳糜胸1例,感染4例.[结论]重视食管癌外科治疗围术期处理,规范操作流程,针对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及规范有效的护理,可降低食管癌病人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袁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感染性休克亦称脓毒性休克,是外科多见和治疗较困难的一类休克.脓毒症是继发于感染的急性器官功能损害,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心动过速、意识改变以及白细胞增高等[1].实质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导致炎性介质大量释放而引起的全身效应.上述临床征象又被称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当严重脓毒症继续发展,合并循环功能衰竭时,即为感染性休克,又称为中毒性休克、内毒素性休克或脓毒性休克.2012年7月本院收治1例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后感染性休克的病人.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黄曼;吴林辉;钱红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稽留流产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100例稽留流产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对稽留流产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对健康教育工作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以提高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够使病人主动配合治疗,参与到护理活动中来,同时也提高了病人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提升了护士健康教育水平.
作者:许荣华;卫爱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建立一条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顺利进行血液透析的保障,动静脉内瘘是目前我国血液透析病人的主要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穿刺后并发皮下血肿比较常见, 2012年11月我科1例病人行动静脉内瘘穿刺术后形成皮下巨大血肿,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腊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微信教育对造口术后病人自我效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造口术后病人120例,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采取微信互动教育方式.于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分别评估两组自我效能水平.[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与自身基线比较,除对性生活的信心及对性生活满意的信心外其余项目自我效能评分均有明显提高.观察组病人的造口相关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效能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教育提高了病人造口相关知识,促进造口病人自我效能的提升.
作者:唐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了解65例高血压病人健康知识需求,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病人能很好地认识高血压知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血压水平能有效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孔鹂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总结53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护理措施,认为术前应加强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病情观察、会阴伤口的护理、导尿管的护理、饮食与排便护理等.
作者:胡琴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为了使社区更多的老年人受惠于国家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卫生局通知,本社区卫生服务站对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在其自愿前提下,将每年享受1次免费体检和健康状况评估,提供疾病预防、疾病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我院自2011年起,对进行健康体检的65岁以上老年人,根据他们年龄、性别、职业、个性和心理特点在体检过程中的三个阶段给予人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可使老年人积极主动配合,信任感增强,有利于医患关系协调提升,提高了服务满意度和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憩室切除术病人的护理.[方法] 对76例十二指肠憩室切除术的病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营养支持治疗、了解十二指肠憩室症的特点,术后加强基础护理、生命体征的监测、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出院指导.[结果]本组病人发生术后并发症19例,其中肠瘘3例,胆瘘1例,胰瘘4例,腹腔内出血4例,腹腔感染5例,切口感染2例,76例康复出院.[结论]十二指肠憩室有其自身的特点,重视十二指肠憩室切除术的治疗及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张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手术的护理要点.[方法]手术前后对83例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病人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83例病人均获成功,病人一般术后24 h~36 h能下床活动,平均住院天数7.5 d.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6 个月~12个月无异常.[结论]根据疾病的特点及后腹腔镜手术路径,实施相应的健康知识宣教、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术后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杨舜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亨特氏综合征又称膝状神经节炎,是由潜伏在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被激活而引起的周围性面瘫[1].1907年由Ramsay Hunt首先报告,由此得名.主要表现为一侧耳部剧痛伴耳部疱疹,同侧周围性面瘫同时出现听力和平衡障碍,除侵犯膝状神经节外,还可累及邻近的位听神经[2].因为这些症状并不是刚发病就开始的,因此容易被误诊[3].
作者:李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合理情绪疗法对乳腺癌病人焦虑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68例乳腺癌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乳腺癌手术的常规护理(即常规的健康教育及生活指导),观察组除给予常规护理外,还给予合理情绪疗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评定病人的心理焦虑程度及应对方式水平.[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前心理焦虑程度及应对方式水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心理焦虑程度较对照组病人明显减轻,积极应对方式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消极应对方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合理情绪疗法能明显改善乳腺癌病人的焦虑情绪,提高病人积极应对方式水平.
作者:白建团;吴巧玲;林琼;李德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蚕豆病是一种由于进食蚕豆或其制品引起的与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有关的急性溶血性贫血[1].一般好发于蚕豆上市的季节,该病起病比较急、进展快,病情比较重,在数小时至数天内可以发生血管内急性溶血.病情危重者如不及时治疗,常于发病后死亡[2].因此,及时的抢救和有效的护理是十分必要的.我科于2010年4月-2012年8月共收治了12例蚕豆病患儿,现将抢救和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李晔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减少穿刺部位并发症,提高病人的耐受性,有利于病人早期活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是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理想途径,近年来许多护理同仁对采用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的护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康复,现将近年来相关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姚志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通过对本院2009年-2012年720名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问题进行分析,认为提高护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职业责任感,提高带教老师自身素质等措施是提高90后护理临床实习生带教质量的关键.
作者:戴秋婷;李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对基层医院院前急救护理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护理管理模式.认为系统、科学的护理管理模式对于提高护士执业技能以及风险意识具有相当的重要性.
作者:龙佳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教学路径表结合以问题为导向(PBL)教学模式在肿瘤内科临床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定2010年3月-2012年12月到我科实习的护生126人,按实习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3人,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观察组63人,采用教学路径表结合PBL教学模式进行带教,转科前进行理论及操作考试,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护生的理论、操作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调查结果显示教学路径表结合PBL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效率、解决问题能力及与他人合作及沟通能力方面优于传统带教方法.[结论]教学路径表结合PBL教学模式可提高肿瘤科临床实习护生的教学质量.
作者:梁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对76例妇科恶性肿瘤病人采用紫杉醇联合奈达铂进行了131次化疗,在化疗过程中进行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毒副反应(脱发、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骨关节肌肉酸痛等)的观察与护理.76例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均顺利完成化疗任务,治疗结束后均定期接受随访.
作者:邹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运作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我院消毒供应室自2008年6月开始实施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的运作模式,包括供应室人员培训及人员的协调合作、建筑区域布局、工作流程的改进,加强管理制度.[结果]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的运作管理,提高了手术器械消毒质量,有利于控制感染;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操作流程标准化、规范化,提高了护理人员业务与技术水平.[结论]采取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运作模式具有感染率低、工作效率高、病人满意度高等优点.
作者:张宝娴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