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雪莹
介绍院前急救中紧急气道的建立、维护措施,探讨危重病人院前紧急建立呼吸通道、保持呼吸通畅的方法,大限度地降低伤残率和病死率、提高院前急救抢救成功率.
作者:邱文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总结了30例流行性乙型脑炎合并呼吸衰竭病人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即对30例流行性乙型脑炎合并呼吸衰竭病人进行高热、呼吸衰竭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给氧,控制和减少抽搐的发生,密切监测病人的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做好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27例病人痊愈出院,3例病情恶化放弃治疗(其中2例死亡).
作者:李志辉;胡小艳;何西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手术俯卧位并发症预防与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循证护理方法用于81例神经外科手术俯卧位中常见并发症预防的护理中,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81例病人手术顺利,未因手术体位的摆放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俯卧位并发症的预防是有效的护理方法.
作者:谢丽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介绍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危害因素,包括生物性的、化学性的、物理性的、环境的、心理的、生理的、安全的,根据可能遇到的危害因素采取规范化的防护措施,以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及防护能力,减少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的伤害.
作者:周继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对16例直肠癌病人在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并给予有效的护理,即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检查准备、饮食指导、肠道准备、皮肤准备,术后从病情观察、各管道、饮食、体位、功能锻炼、疼痛、造口等方面给予护理与指导,结果16例病人手术过程顺利,无中转进腹,术中、术后未发生一例因护理操作不当所致的并发症,病人术后恢复满意,生活质量良好.
作者:肖雪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采用气管导管为管芯更换气管切开套管对气管切开病人的影响.[方法]随机将91例早期气囊漏气的气管切开病人分为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6例,对照组发生气囊漏气5 d~7 d后采用传统方法更换气管切开套管,实验组在发生气囊漏气后早期采用无气囊气管导管为支架更换气管切开套管,比较两组换管过程中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率和血压值的变化及气道出血情况及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率、血压恢复时间.[结果]两组病人换管过程中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率和血压值的变化及气道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换管后实验组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率和血压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气管导管为支架早期更换气囊漏气的气管切开套管安全、有效,有利于改善病人血氧饱和度、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局部出血.
作者:黄彩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回顾性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护理方法,对45例病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及观察病情,手术积极预防并发症,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经穿刺活检后有41例明确诊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作者:江杏英;李瑞雄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对834例手术后病人给予右侧颈内静脉置管,同时做好心理护理、穿刺部位换药、拔管护理,积极预防导管堵塞、感染,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邵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耳鸣是全球性难题,其发病率高,容易导致病人产生负性情绪,并容易对病人的工作、学习、人际交往等社会活动形成干扰,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耳鸣的方法,而目前医院的医疗资源有限,无法提供足够的医疗资源满足耳鸣病人的需要.因此,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建立耳鸣病人档案,帮助病人积极应对耳鸣有助于改善病人的负性情绪,使社区整体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戚敏;黎志成;胡丽丽;蔡克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总结体外射频热疗配合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腔肿瘤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8例恶性腹腔肿瘤病人采取体外射频热疗配合热灌注化疗治疗,并给予心理护理、热灌注化疗护理及局部热疗护理.[结果]88例病人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5.9%,并且病人的血常规、尿常规、肿瘤、腹腔积液等情况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有效的护理对体外射频热疗配合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腔肿瘤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质量、降低促甲状腺激素(TSH)假阳性率、提高血标本采集的成功率和合格率.[方法]实验组747例新生儿在下午13:30~14:30在哺乳后1.0 h ~1.5 h采血,对照组670例新生儿在上午08:00~09:00沐浴后采血,对新生儿疾病筛查中TSH血标本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TSH假阳性率低于对照组、一次采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血标本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哺乳后1.0 h~1.5 h在新生儿安静状态下采血能降低TSH假阳性率、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质量.
作者:赵丽娜;郑雪芬;江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对65例肾肿瘤病人实施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做好各种管道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65例肾肿瘤病人均顺利通过麻醉、手术,术后恢复良好.
作者:刘青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脑梗死是病死率、致残率较高的神经内科疾病,其发病年龄多为老年人,但由于近年来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中青年脑梗死发病率逐年增加.据报道,中青年脑梗死的发病率占全部脑梗死的2.7%~14.0%[1],其发病原因常见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糖尿病、偏头痛、脑卒中家族史、吸烟、嗜酒等.中青年是社会、家庭的主要力量,所以这部分群体的脑梗死发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杨菲;张咏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活动对人工关节置换术病人独立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62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实施系统早期活动方案,对照组在伤口基本愈合后进行运动训练,术后30 d利用功能独立能力评定量表对病人进行独立生活能力评估.[结果]实验组功能独立能力评定中生活自理、移动、行动3个维度评分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他维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同部位关节置换病人独立生活能力评分总分和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系统活动较传统运动方法对人工关节置换术病人独立生活能力恢复有更为积极的影响.
作者:向薇;张平;赵正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口腔颌面部肿瘤联合根治术常造成较大范围的组织缺损,局部组织难以拉拢关闭,游离皮瓣具有解剖结构相对恒定、组织量充足等优点,是修复颌面部组织缺损、恢复外形和功能的理想选择[1,2],对提高病人生存质量起到积极作用[3].游离组织瓣移植术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手术前后的护理质量[4].现将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苏醒期护理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陈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传染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92例传染性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96例.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组产妇传染病保健知识、母婴阻断知识的达标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产妇在传染病保健知识、母婴阻断知识的达标率及对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传染性产妇的健康教育中有利于产妇掌握传染病保健知识、母婴阻断知识及相关技能,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郅军;霍黔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前2型糖尿病的蔓延已成为全球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08年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已达到10%,已成为糖尿病全球流行的中心[1,2].患病率的不断增长及由此带来的医疗费用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不小的负担[3].自我管理是病人在应对慢性疾病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症状、治疗、生理、心理、社会变化以及生活方式做出改变的能力[4].
作者:李玥;刘香弟;王春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经泵持续输注法在全喉切除术后病人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全喉切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应用营养泵持续输注肠内营养液,对照组采用注射器分次注入的方法,观察两组病人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血糖变化、术后体重变化、咽瘘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胃肠并发症(腹胀、腹泻、呕吐及反流)发生率、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体重较对照组重、咽瘘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均P<0.05).[结论]经泵持续输注法是全喉切除术后病人较理想的肠内营养鼻饲方法,可避免胃肠不良反应、保持血糖稳定、促进伤口愈合.
作者:林泳琴;陈丽慧;吴志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后食管癌病人手术的效果并总结其护理.[方法]对33例食管癌病人新辅助化疗后进行手术,并给予针对性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33例病人经化疗术前能改善症状、有效缓解肿瘤,术后出现9例心律失常,3例肺部感染,出血、吻合口瘘、乳糜胸各2例.[结论]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是治疗食管癌较好的方法和手段,早期改善化疗毒副反应、做好口腔护理、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管道的护理、继续营养支持、有效的并发症护理是确保治疗效果及促进病人康复的保证.
作者:李莉;王少康;徐菁莉;李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对16例病人行下咽癌切除加胸大肌皮瓣修复术,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及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术后做好引流管护理、气管切开护理,严密观察皮瓣血液循环情况,加强营养支持,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2例病人因发生咽瘘延期出院,其余14例病人均为一期愈合.
作者:黄丽静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