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现状与健康教育

方琼英;张秀玲

关键词:糖尿病, 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
摘要:分析了糖尿病流行现状,认为应加强社区卫生队伍建设、广泛开展糖尿病知识宣传、将慢性病防治专业知识纳入学校的健康教育课程、引导居民树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健康观念等.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密闭式吸痰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对机械通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病人血氧饱和度( SpO2)、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的影响.[方法]将40例入住重症监护室(ICU)需行机械通气的ARDS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放式硅胶吸痰管,实验组采用密闭式吸痰装置吸痰,观察两组吸痰前后SpO2、HR及MAP的变化.[结果]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在吸痰2 min后的SpO2显著下降(P<0.05),HR及MAP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病人吸痰前后SpQ、HR及MAP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病人吸痰前后SpO2显著下降(P<0.05),HR及MAP显著升高(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在ARDS病人机械通气过程中的应用可明显减少低氧血症的发生及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作者:龙文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许多疾病病程长,是我国入口死亡的主要原因.支气管哮喘患病率近年呈现增高趋势,肺癌发病率、递增率居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1].因此,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进行治疗和预防是医务工作者的重点.我科2010年1月—2011年1月每周进行护理质量控制检查及健康教育抽查,对病人常见用药问题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效果,降低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复发率,对病人生活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现将病人常见用药问题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科住院病人每周三随机抽取3例意识清楚并能独立回答问题的病人为提问对象,共抽取86例进行调查.其中男72例,女14例;参合农民26例,城镇居民60例;首次住院30例,多次住院病人56例;哮喘2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8例,肺癌保守治疗18例,术后化疗6例.

    作者:郝灵红;杨青;孙鉴博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病病人降压效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对社区高血压病病人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50例社区健康服务站收治的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总良好率(94.7%)高于对照组(69.3%),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生活方式好转率明显比护理干预前高.[结论]对高血压病病人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病人的血压,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蓝红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肝正中裂劈开肝脏部分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原发性肝癌(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高危对象中肝癌标化后的检出率为男325.8/10万、女27.8/10万[1].对于可以切除的肝脏肿瘤而言,外科手术切除是合适的治疗手段[2].肝脏血供十分丰富,而大多数肝癌病人同时合并有肝硬化,手术中极易出现大出血.控制术中出血直接影响手术的质量,而术中出血的多少以及肝门阻断的时间与手术致死率、术后肝功能状态、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直接相关.肝脏较大肿瘤与肝门相近或肝周严重粘连时,切除困难,容易发生致命性的大出血.手术室护士良好的术前、术中、术毕的配合工作,对于协助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术中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丽玉;朱峰;岳琴娣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产科优质护理过程中护士培训的方法

    通过构建培训体系、选择培训对象、改变培训形式、制订培训内容、实施培训考核等手段对产科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护士进行全面系统培训,结果接受培训的护士服务技能进一步加强,操作流程进一步规范.认为加强护士培训可以提高护士综合素质、保证基础护理服务质量、提升病人满意度.

    作者:孙春燕;黄悦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外科伤口换药方法及护理

    介绍了外科伤口换药的目的、换药原则、换药方法,认为给病人换药时密切配合医生,做好心理护理,可促进伤口愈合.

    作者:张美丽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手足口病收治病区的医院感染管理

    [目的]加强手足口病区的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手足口病在病区内感染扩散.[方法]通过制订手足口病防控应急处理预案、加强培训、建立规章制度和流程、严格执行隔离措施、做好个人防护.[结果]医务人员熟悉和掌握手足口病的诊断和防治原则,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实施各种防控措施,未发生医院传播感染.[结论]对手足口病病区实施全方位的医院感染管理是预防手足口病医院感染的关键.

    作者:钟晓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伤寒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分析68例伤寒病人中出现复发的相关因素,认为机体免疫力低下(营养失调、过度劳累、睡眠不足、心理状态不佳)及抗菌治疗不及时、不充分是导致伤寒复发的主要原因,对此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68例伤寒病人均痊愈出院.

    作者:张芸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社区随访干预对起搏器植入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区随访对起搏器植入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植入永久起搏器的病人按社区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干预组在常规随访的基础上于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实施社区随访,两组在出院前及植入术后6个月、12个月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价病人的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生命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结果]两组病人出院前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术后6个月干预组BP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术后6个月、12个月其他维度干预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起搏器植入术病人行社区随访干预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符雅明;王海燕;刘翠荣;田荣;董晓雁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护理专业各层次学生对护士执业考试前辅导需求的关联性分析——各层次课程内容分析

    [目的]探讨对护生进行全国护士执业考试前辅导的必要性及需求.[方法]对2010年毕业的中专、大专、本科的护生共971名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各层次护生对执业考试辅导课程内容学习困难的程度及学习态度情况.[结果]对护生进行执业考前辅导是必要的;护生在复习应考中对相应的课程内容存在一定的难度;护生的学习态度端正.[结论]学校应注重日常教学与执业考试内容的接轨.辅导教师应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将执业考试的知识点融入常规教学中,以期提高护生的执业考试通过率.

    作者:徐亮;钱耀荣;吴岸晶;郑长花;廖武军;刘辉;黄秋杏;谢冰;王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妊娠合并梅毒病人的孕期护理与健康教育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的性传播疾病,可分为后天获得性梅毒和胎传梅毒(先天梅毒).近年来,我国梅毒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孕产妇梅毒也相应增加[1-2].及早发现和治疗梅毒对人类键康至关重要,尤其对妊娠期合并梅毒的病人.因梅毒对孕产妇、胎儿和新生儿的危害很大,可引起流产、胎死宫内、胎儿发育异常、早产、先天性梅毒等情况.现对来我院性病门诊就诊的妊娠合并梅毒病人进行梅毒方面知识的普及,并进行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及护理.1 临床资料我院为专科医院,来我院性病门诊就诊的孕妇均是外院转入的.故凡是来我院门诊就诊的孕妇均为妊娠合并梅毒病人,大多数病人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血清反应阳性,为隐性梅毒.年龄20岁~38岁,职业、学历各个层次都有,多数为远郊区县的及外省市在京务工人员,有一部分病人是从外省市转入的.

    作者:林燕会;李海燕;张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1例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病人并发心包填塞的急救与护理

    近年来,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成功地打开血管,给缺血心脏带来血液循环重建,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和死亡的发生率.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效果可靠等优点,它是一种微创性治疗技术,可因病人本身潜在的危险因素及抗凝治疗和操作者等原因,也会出现一些严重并发症.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诸多常见并发症中,急性心包填塞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因此及早判断心包填塞是决定预后的主要因素.急救处理中及时给予心包穿刺引流、快速输液、输血等是抢救成功的关键.2010年7月我科为1例冠心病病人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术后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经积极抢救和护理,病人终痊愈出院.现将抢救与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杨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患儿术中意外损伤的原因及护理

    分析患儿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损伤,如角膜炎、压伤、神经肌肉损伤、高频电刀灼伤、心源性损伤,并分析意外损伤可能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保证患儿的术中安全.

    作者:郭媛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发展性照顾护理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重症监护,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包括鸟巢护理、暗室护理、集中护理和心理安慰等.[结果]实验组早产儿体重恢复至正常所需时间、每日睡眠时间、每日进奶量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能促进早产儿正常发育,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见章;徐友岚;黄素兰;李婉仪;梁小敏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对2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同时术前给予充分的准备、心理护理,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术中积极配合手术、密切观察病情,术后给予正确的体位及饮食护理、密切观察病情、防止感染、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同时做好出院指导,结果26例病人经过4个月~48个月的随访,按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arris)评估,优18例、良7例、一般1例.

    作者:周建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急诊科护理带教体会

    急诊科是实习护士必须轮转的重要科室,是医院内跨学科的综合性很强的临床科室.急诊科工作任务繁重、环境吵闹;重病人多而复杂、病情变化快、心理承受压力大;病人情绪易激动、期望高.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如何做好临床带教工作,确保实习护生实习质量,培养出技术、护理理论兼备的新一代护理工作者至关重要.现将急诊科护理带教体会总结如下.1 注重提高带教老师的专业素质应选取理论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操作技术熟练、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师或主管护师担任带教工作.

    作者:章雪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短信提醒教育对肺结核病人身心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短信提醒教育对肺结核病人身心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68例肺结核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提供短信提醒教育.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定两组病人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观察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SCL-90量表中抑郁、焦虑、敌对、恐惧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短信提醒教育应用于肺结核病人有利于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

    作者:孟艳;李晶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临床护理教学资料册的设计及其在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规范临床护理教学资料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方法]设计制定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的临床护理教学资料,装订成册,统一教学路径,规范带教老师授课内容,引导实习护生系统学习肿瘤化疗护理专业知识;护理教学小组收集反馈信息,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应用临床护理教学资料册之后,实习护生缩短了熟悉肿瘤化疗的时间,学习期间有了清晰的目标和指引,提高了对护理带教满意度;带教老师授课水平提高,提高了教学质量.[结论]规范临床护理教学资料管理,将临床护理教学资料册应用到护理带教中,可提高实习护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实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黄旭霞;梁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口腔专科医院的护患沟通

    医院要生存和发展,技术是根本,服务是保障,良好的医患关系也是一个提升医疗水平重要的组成部分.口腔健康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随着人们现代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口腔健康的需求逐渐增加.口腔医疗服务中由于缺乏全面良好的沟通而引起医疗纠纷已成为影响口腔专科医院生存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在口腔医疗过程中强化护患沟通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要不断加强护患沟通,满足病人需求,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良好的沟通是护士的一种基本技巧和能力,掌握沟通技巧、完善护理服务流程、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有助于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医疗水平,有助于病人的康复[1].护患沟通是口腔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口腔疾病治疗效果和病人的满意度.护理工作的基本核心是建立在良好的护患关系之上的,护理人员应妥善处理与协调护患、医护等关系,构建和谐的压患关系.

    作者:李君;徐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中药外敷配合个体化功能锻炼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肿胀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配合个体化功能锻炼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肿胀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择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软枕抬高患肢、常规功能锻炼指导及应用消肿、抗渗出的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患肢局部予中药外敷配合个体化功能锻炼,分别于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进行肢体肿胀程度测试,术后3d进行疼痛程度评分,术前1d、术后2用、术后3个月评定髋关节疗效.[结果]观察组病人肢体肿胀及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中药外敷配合个体化功能锻炼能有效减轻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肢体肿胀、疼痛程度,提高病人的舒适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下肢功能的恢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冯坡颜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