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颖
[目的]总结派罗欣治疗慢性肝炎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对23例慢性肝炎病人应用派罗欣抗病毒治疗,同时加强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结果]12例病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恢复正常;16周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恢复正常2例;24周丙型肝炎病毒(HCV)RNA 恢复正常3例;42周HBV DNA恢复正常1例;1例病程延长至72周HBV DNA恢复正常;4例病人反应较重,被迫停止治疗.[结论]加强派罗欣治疗慢性肝炎不良反应的护理,可提高病人的用药依从性,有利于预后.
作者:黄颖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疼痛专项护理在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85例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行保守治疗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疼痛专项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入院后、住院10 d疼痛评分、疼痛疗效评定;比较两组病人腹胀发生情况及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住院10 d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住院10 d疼痛疗效评定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腹胀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病人进行疼痛专项护理,可有效缓解疼痛、利于缓解腹胀并发症.
作者:魏丽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四子散烫熨治疗寒痹病人的效果.[方法]对86例寒痹病人采用四子散烫熨治疗,治疗15 d~30 d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痊愈43例,显效3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结论]四子散烫熨可有效治疗寒痹.
作者:邱荣珍 刊期: 2012年第22期
分析综合医院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易感因素,提出相应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强调应增强门诊手术室医务人员的感染意识、强化制度落实、加强人员的管理、手术配合专科化、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加强手术器械的管理等.
作者:谢萍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心理行为干预对糖尿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干预.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对两组病人进行生活质量评定.[结果]观察组病人GQO-LI总分及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心理行为干预,能够提高病人对疾病的心理应对能力,有效改善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宝珍 刊期: 2012年第22期
分析引起化疗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阐述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表现与分级,综述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护理现状.
作者:苏孙妹 刊期: 2012年第22期
分析手术室少数民族护生临床带教的难点,认为护生基础较差、语言沟通障碍、工作环境陌生、学习内容多是主要的带教难点;提出相应的临床带教对策,包括制订教学计划、精选带教老师、重视护生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要求护生撰写实习笔记.
作者:崔海丽;张永琴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急诊科轮转护士的培训措施.[方法]成立科室培训考核小组,制订周培训计划,对48名轮转护士分阶段进行培训与考核.[结果]48名轮转护士考试及补考后均合格,带教8周后均能够独立进行临床护理工作,轮转期间未发生医疗差错事故及纠纷.[结论]急诊科轮转护士带教过程中应注意培养护士的预见性思维,强化安全意识,注重护士急救技能的培养.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从护理工作、护生自身、带教老师方面分析临床带教中影响护生实习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强调应加强入院宣教、给予护生恰当的赞赏和鼓励、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营造和谐的实习环境、对护生的技术操作应低期望而高要求、重视提高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培养实习护生主动学习能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
作者:孙瑞丽 刊期: 2012年第22期
护士交接班作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保证临床护理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护士交接班是护理工作的衔接,是对病人前一班病情的总结和下一班病情重点的提醒.护士通过规范的交接班,把值班时间内病区的情况及病人的动态变化交代给下一班,使下一班人员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实现对病人连续性观察、治疗和护理.交接班时间是护理风险的高危时段[2],在交接班过程中,如果护士缺乏安全意识,交接不细、内容不全等,就容易引发护理不良事件.因此,护士长必须加强交接班的安全管理,确保病人安全.
作者:荣丽慧;和书玲 刊期: 2012年第22期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指因颈椎退行性变引起颈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刺激、压迫颈部脊髓、神经根,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疾病,多见于40岁以上病人[1].目前,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案,一般保守治疗分为口服药物治疗法、牵引法、理疗、中医疗法等;手术治疗分为颈椎前路和颈椎后路.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是目前治疗脊髓性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骨折脱位伴截瘫的一种有效方法[2].目前大部分颈椎前路手术都是微创技术,手术切口小、术后恢复快[3-5].手术主要切除突出变形的椎间盘,对伴有骨赘增生者还要去除增生的骨赘以及两侧钩椎关节,以免残留可能的致压物.正常结构切除后的重建物多种多样,大多使用钢板和融合器来重建颈椎的高度和稳定性,恢复颈椎正常的曲度,并将手术操作的几节颈椎长在一起.现将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术的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莫晴梅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了解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职业生涯成长历程,探讨适于临床护士职业成功所需具备的条件,为临床护士的职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诠释现象学研究法,对9名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进行职业生涯成长历程的深入访谈.[结果]经过深入访谈和分析,得出4个主题:积极的职业态度、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较强的职业韧性、良好的组织和家庭支持系统.[结论]积极的职业态度、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较强的职业韧性以及良好的组织和家庭支持系统有助于护士职业顺利发展,促进其职业成功;临床护士应借鉴其成功的职业经验,鞭策自我,对职业生涯做出思考与科学管理.
作者:黄丽萍;商临萍;赵晓艳;刘朝英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临终晚期癌症病人中的应用,总结其护理.[方法] 对15例临终晚期癌症病人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执行静脉给药医嘱,同时加强护理.[结果] 15例病人均应用留置针顺利完成静脉给药任务,留置针留置时间长达8 d.[结论]在临终晚期癌症病人中应用静脉留置针,可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减少病人静脉穿刺的次数,减轻病人痛苦.
作者:陈慈丽 刊期: 2012年第22期
氧气袋因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在出诊抢救、转运危重病人中被普遍使用.但在护送病人时常被病人的血液、痰液、尿液所浸湿,造成污染,不易清洗.为此,设计了一次性氧气袋保护套,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彩虾;陈裕蓉 刊期: 2012年第22期
对于大面积组织缺损,传统的方法是通过碘伏消毒或凡士林纱布填塞换药等方法,使创面被肉芽组织覆盖,再进行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术,或应用持续低负压吸引敷料装置引流,但终还是需要进行植皮手术.国内黄建萍等[1]报道了1例小腿大面积皮肤缺损经用碘伏油纱换药6周治愈.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及国外先进理念的引进,银离子敷料已经被广泛运用到保守治疗组织缺损中.2010年10月8日-2010年11月23日我院骨科采用银离子敷料成功治愈1例足踝部延迟愈合大面积组织缺损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颖;王春燕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标准术前访视模式在择期腹部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2例普外科择期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采取标准化术前访视,对照组25例采取常规术前访视.采用状态焦虑量表(S-AI)评价病人焦虑程度,比较两组病人访视前、入室后5 min S-AI评分及心率、收缩压水平.[结果]观察组病人入室后5 min S-AI评分及心率、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术前访视模式可有效降低择期腹部手术病人焦虑程度及生理应激水平.
作者:苏化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从管理因素、护士因素、物质因素、环境因素分析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强调应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技能培训、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加强道德教育、培养护士爱岗敬业精神.
作者:刘英 刊期: 2012年第22期
脐带脱垂是指胎膜破裂后脐带脱出先露部下方,经宫颈进入阴道内,甚至显露于外阴部,其发生率为0.4%~10.0%[1].脐带脱垂是产科急症,如处理不及时或护理不当,胎儿会很快死亡.因此重视产前护理很必要.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产科收治5例脐带脱垂孕妇,现将产前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明青梅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药物微泵标识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分析影响安全用药因素,制订药物标识化管理制度,实行药物微泵标识管理,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ICU微泵用药安全性提高,未发生相关微泵药物不良事件.[结论]在ICU病人用药安全管理中应用便捷的药物微泵标识,可以降低微泵用药差错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
作者:张园园;冯洁惠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目测定位法在新生儿股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股静脉采血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摸股动脉搏动定位法,实验组采用目测定位法.比较患儿两组采血时间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实验组采血时间短于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目测定位法能准确定位,能缩短采血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
作者:曹红梅 刊期: 2012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