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供应室实习护生职业防护意识调查及自我防护对策

黄银娟;邓秋兰

关键词:供应室, 实习护生, 职业防护
摘要:[目的]了解供应室实习护生对职业伤害和自我防护意识的认知程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表,按统一的指导语对134名供应室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当场回收.[结果]发现供应室实习护生中,相当一部分人的职业防护意识淡薄,防护知识缺乏.[结论]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使供应室实习护生能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减少职业危害,增进身心健康.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严重出血行介入治疗的护理

    [目的]总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严重出血行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1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严重出血行介入治疗的护理资料.[结果]MPCNL术后严密观察出血情况,及时行介入治疗,病人均停止出血并顺利康复.[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出血是严重的并发症,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及栓塞术是诊断和治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严重出血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应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进行MPCNL术后观察及护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舒明科;陈金兰;赖德辉;徐桂彬;李天;何永忠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分诊护士的形象与沟通技巧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服务理念的升华,在护理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医患之间的沟通越来越成为医疗服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那种单纯的以病人机体为主的护理模式已不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工作的第一线,是面向社会的主要窗口[1].笔者通过对分诊工作的观察与体会,认为一个合格的现代护理工作者,除热爱专业,有献身护理事业的精神外,还要不断加强学习,拓宽视野,具有认真细致的观察、判断能力,以及与病人交谈时的语言沟通技巧.

    作者:安果仙;康卫珍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整体护理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取传统教育模式,比较两组病人对健康教育知识熟练掌握情况、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对健康教育知识熟练掌握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慧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

    [目的]探讨如何护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方法]对107例日龄为出生后1 d~20 d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采取精心护理,制定有效护理措施.[结果]治愈82例,好转20例.[结论]日龄为出生后1 d~20 d的患儿通过精心的治疗、护理干预,降低了后遗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得到了患儿家属的好评.

    作者:张素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结肠癌病人围术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在结肠癌病人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6例结肠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6例,围术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护理.两组病人分别于手术前1 d、术后第8天早晨抽血检测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及术后体质量等营养状况比较,并观察两组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及病人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的体质量下降值、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拆线时间、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对照组病人总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手术后明显降低,实验组手术后降低不明显.[结论]结肠癌病人围术期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可行的,并能够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免疫抑制,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机体早期恢复.

    作者:闫红丽;宁向军;郭书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产后出血的治疗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失血量超过500 mL,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为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现对产后出血病人的抢救治疗及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2005年-2010年我院收治的住院产妇产后出血达800 mL以上共50例,年龄17岁~42岁;初产妇30例,年龄17岁~32岁,平均25岁;经产妇20例,年龄23岁~42岁,平均29岁;其中22例能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及产前知识宣教,14例未做产前检查,对分娩知识缺乏,40例产时精神紧张;其中分娩男婴20人,女婴30例,巨大儿7例.

    作者:赵纪萍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陀螺刀治疗脑转移性肿瘤的护理

    脑转移性肿瘤是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之一,占脑瘤病人的10%~15%[1].陀螺刀设备融合立体定向技术和放射治疗技术于一体,它利用肿瘤细胞相对于正常组织细胞对放射线更敏感的原理,采用60钴发出的γ射线,用几何聚焦方式,通过精确的立体定向,将经过规划的一定剂量γ射线集中于预照靶点,致死性地摧毁靶点内的肿瘤组织.同时,使人体正常组织所受到的照射较小,杀死病灶组织,保护正常组织[2].脑转移性肿瘤是陀螺刀治疗的适应证,我科2010年6月-2011年2月对40例脑转移瘤病人行陀螺刀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梁建博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实施护理质量控制的做法与体会

    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护理服务的质量和病人的安全,护理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护理质量管理方法的有效程度,也依赖于护理群体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的参与意识[1].护理部担负着管理医院护理工作的重任,对护理质量的管理与控制,使之不断完善和保持高水平是整个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而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我院从2007年开始,注重环节质量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马春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临床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维权意识和健康需求日益增强,病人在就医过程中,对护士的技术水平及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扩大了医疗事故的内涵,医疗纠纷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护理缺陷也是导致纠纷的一大隐患.因此,作为当代护士,如何适应新形势、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已成当务之急.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和教训,结合临床科室实际情况对护理缺陷进行总结,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以期实现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

    作者:罗英;汪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经面罩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面罩机械通气是通过面罩代替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与呼吸机连接的一种无创正压通气技术.它使用方便,允许病人有较强的自主性,还可以进行语言交流、饮水、进食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机械通气的主要连接方式之一[1-3].可明显降低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减轻呼吸肌疲劳,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作者:陈素琴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高位结扎完整剥脱联合微创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护理体会

    大隐静脉曲张是临床常见的血管周围疾病.我院自2007年5月以来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完整剥脱加微创电凝术共治疗116例,均取得良好疗效,在护理方面也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再先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护理人员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变化,医疗市场对护理人员的需求激增,护理人员紧缺现象已日益突出.目前护理人员短缺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临床一线护士数量不足,护理人员队伍不稳定,是当前护理工作中突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医疗、护理服务的质量、安全和效率[1].而且每年毕业的很大一批护理学专业毕业生放弃临床护理工作,选择从事其他行业或相关行业,造成护理专业人才的严重流失.本文对护理人员流失的原因及对策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华;周小兰;宋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骨折合并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骨折病人中常见的并存症之一,由于糖尿病病人存在明显的骨代谢紊乱,骨质疏松患病率高达50%~60%,骨折的发病率较非糖尿病病人明显增高,而骨折后血糖的高低、饮食营养的补充将直接影响到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手术引起病人紧张、焦虑、恐惧等一系列的情绪反应也影响病人的康复.因此,做好糖尿病病人骨折后健康教育是减少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的重要环节.我院对86例骨折合并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金妹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消毒供应室精密贵重腔镜器械的管理体会

    [目的]提高精密贵重腔镜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坏,保证医疗安全.[方法]供应室通过对精密贵重器械专人负责的管理模式,实施专人下收、清洗、包装、下送.[结果]延长了精密贵重器械的使用寿命,使医疗器材耗损减至低,同时也确保精密了贵重器械的完好性及使用效能.[结论]提高精密贵重器械的使用率和完好率,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田艳艳;袁俊丽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康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8月-2010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80例,按入院日期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90例,采取个体化的健康教育,一对一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指导;对照组病人90例,采取传统式健康教育,集体讲解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注意危险因素等.观察教育前后病人对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病人保健知识掌握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出院后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康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针对病人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及生活指导,可使其较好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增强自我保健能力,有效缩短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建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穴位按摩干预中风后便秘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口服酚酞配合穴位按摩治疗中风病人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72例神经内科中风后便秘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予酚酞片口服治疗,观察组予以口服酚酞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酚酞配合穴位按摩应用于中风后便秘病人,能起到疏通经络,调达脏腑,润肠通便的作用,效果佳,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郭敏慧;陈雪莲;江月卿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97例严重多发伤病人的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病人急救护理,寻求提高抢救成功的对策,降低病死率.[方法]对我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97例严重多发伤病人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快速判断伤情,准确执行急救措施、严密监护、心理护理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抢救脱险88例,抢救成功率90%,死亡9例,呼吸循环衰竭为主要死亡原因.[结论]多发伤病人急救过程中急救意识的强化、准确的判断伤情、急救措施的科学应用是提高病人存活率的关键.

    作者:丁葆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护理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产科常用的手术,近年来会阴切开缝合术趋向常规进行.其虽然可以缩短第二产程,但容易引起产妇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大小便受影响等问题.如果会阴切口愈合不良,愈合时间延长,还可影响产妇的心理与家庭生活.为进一步提高会阴切开的愈合率,减少二次缝合,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施行会阴切开缝合术的1 707例愈合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志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应对方式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II-CV)作为测评工具,以病人对自己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现状的实际感受评定计分进行分组,选取家庭亲密度评分≥65分、适应性≥55分为研究组,家庭亲密度评分<65分、适应性<55分为对照组,分别应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两组病人的应对方式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SCSQ积极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消极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在治疗及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躯体疾病的同时,更应注意部分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对家庭亲密度的感受,并有针对性地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及家属开展社会心理干预,提高适应性,改善应对方式,防止其不良情绪的发生.

    作者:许腊梅;李林玉;梁秀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基层医院急诊护士如何执行手卫生

    随着医疗技术的日益更新和疾病谱的不断改变,医院感染的流行和暴发已成为当今医学发展的一大难题,而医务人员的双手是医院感染中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故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传播的简单、方便、经济且重要的措施.急诊科作为医院感染的重点部门,由于具有病人急、病情重、周转快等特点,急诊护士又是第一时间接触病人,所以如何执行手卫生就显得至关重要.笔者针对在日常工作中观察发现、上级职能部门检查反馈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列举急诊护士手卫生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供同道借鉴.

    作者:贾大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