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
前列腺增生是危害老年男性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排尿困难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多数病人同时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糖尿病等,生活自理能力差,甚至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现总结前列腺增生病人行经尿道汽化电切术的护理.
作者:邢俊芳;李慧;谷淑焕 刊期: 2011年第22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口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升高.60岁以上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超过10%[1],已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之一.实施健康教育是治疗和控制糖尿病,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降低病死率,进行疾病继续性预防的重要干预手段.但由于老年人生理、心理及社会背景等多方面的特殊性,在实施健康教育中存在诸多难点.现分析临床上实施健康教育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以探讨更为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
作者:吴媛;曾玉萍;陶雪斌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足部保健的态度及行为习惯,为在大学校园内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2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在校大学生足部保健态度及行为的调查.[结果]76.42%的大学生认为足部保健对维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53.33%的学生对公共场合要求脱鞋感到非常尴尬;足部卫生与保健行为方面,82.53%的大学生从不乱穿别人鞋子.[结论]大部分在校大学生能够认识到足部保健的重要性,但在足部保健的态度和行为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开展有关的健康教育活动,从而达到足部保健和预防疾病的目的,促进与维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作者:王真;王晶晶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介绍消化内科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实践与体会.[方法]依据优质护理服务的标准,拟定具体实施方案,科学弹性排班、落实基础护理,做好专科护理、简化护理文件书写、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注重培养护士的各种能力,提升人文素质,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等系列活动,提供满意服务.[结果]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护士工作责任心加强,服务质量提高,医患、护患关系和谐.[结论]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为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树立良好的护理品牌形象,增强医院竞争力和社会影响.
作者:张雪兰;文跃莲;钟灿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临床护理查房是检验护理质量、落实规章制度、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重要措施,其内容包括基础护理的落实情况、专科疾病护理内容、心理护理、技术操作、护理制度的落实.护理查房是护理管理中评价护理程序实施效果,了解护士工作性质的一种基本、常用、主要的方法[1].
作者:陈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深度烧伤创面中的应用,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对20例深度烧伤病人应用VSD治疗烧伤创面,同时加强术前护理、术后持续负压吸引、引流管护理、预防感染、皮肤护理、疼痛的护理等.[结果] 20例病人经治疗20 d~45 d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VSD技术能够减少创面污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促进创面的愈合;正确的观察及护理,能保持有效的负压引流,从而缩短治疗时间、减轻病人痛苦.
作者:赵蕾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HRS)的高危因素,提出预见性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肝硬化并发HRS与未并发HRS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 肝性脑病、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外周血白细胞数、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血清钠等与肝硬化并发HRS病人密切相关.[结论] 识别肝硬化并发HRS的危险因素,实施预见性护理是促进疾病好转、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王静;李静;赵珂 刊期: 2011年第22期
介绍共情的概念和内涵,分析共情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探讨在护患沟通中的应用,从而加强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王晓燕;彭晶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6例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病人术后的心理状况,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价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病人术后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病人术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能够提高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的舒适程度,有效提高病人手术满意度.
作者:陆凤妹 刊期: 2011年第22期
分析影响产科病房护理安全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强调通过软件、硬件、附件三方面的建设与管理,营造安全护理环境,以提高护士整体风险意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执行能力和应对能力,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韩新;徐志芳;魏卫红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城乡结合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病人知信行的影响.[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福州市鼓山镇高血压病病人自我健康管理俱乐部7名学员进行深入访谈,记录、整理并分析资料,归纳主题.[结果] 自我健康管理俱乐部提高血压病人的疾病意识、增强信念、促使形成健康行为.[结论]自我健康管理俱乐部强调病人自己在健康中的责任,促进病人实现知-信-行的循环,促使健康行为的形成,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孙停瑞;李红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总结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病人的护理.[方法]对72例甲状腺疾病病人行经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72例,同时加强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饮食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等.[结果]72例病人均顺利手术,未发生切口感染及严重并发症,均康复出院,[结论]加强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病人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曾伟红;洪惠婵;麦慧敏;唐诗彬;朱佩蝶 刊期: 2011年第22期
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的诊断标准[1].亚健康状态在经济发达、社会竞争激烈的国家和地区中普遍存在,人数一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中国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数据显示,我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已经超过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0%~70%.现阐述开展亚健康人群的社区护理的必要性及意义、相关护理措施展开讨论,为社区护理工作开展提供依据.
作者:刘萌;李静;何雪莹;易智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分析病人静脉输液中不满意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76例静脉输液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分析病人静脉输液中不满意的原因.[结果]不满意20例,其中输液、更换液体、拔针不及时7例,未一次穿刺成功5例,护生操作2例,服务怠慢2例,称呼不当2例,态度冷漠、解释不当2例.[结论]应对静脉输液不满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改进措施,以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肖红梅;许榅玉;梁爽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社区COPD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按照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健康教育后自我效能总分和各领域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年均住院次数、急诊使用次数、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社区COPD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可提升病人的自我效能,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阎秀丽 刊期: 2011年第22期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是由起搏器(脉冲发生器) 发放一定形式的脉冲电流,通过起搏器电极传到心肌,从而代替心脏自身起搏点,维持有效心搏[1].据报道,紧急体外起搏可作为永久起搏和经静脉心内膜临时起搏前的过渡性起搏,是一种抢救缓慢心律失常和心搏骤停的有效、安全治疗手[2].2010年我科成功为2例病人安置了LIFEPAK监护起搏除颤仪,效果满意,为抢救病人生命可赢得宝贵时间.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夏春梅;许辉;李淑芬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总结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病人的护理.[方法]对16例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病人行抢救治疗,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心理护理、小剂量胰岛素治疗的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等.[结果]1例病人死亡,15例病人均康复出院.[结论]加强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病人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作者:王颖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观察拉玛泽减痛分娩法配合穴位按摩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1年2月经阴道试产的初产妇293例为观察组,选择2010年3月-2010年5月经阴道试产的初产妇29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观察组在导乐陪伴分娩的基础上采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配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阴道分娩产程时间、分娩疼痛程度、合并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第1产程、第2产程分娩疼痛程度及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减少;观察组第1产程、第2产程及总产程短于对照组.[结论]拉玛泽镇痛分娩法配合穴位按摩法,能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降低产时疼痛程度,缩短产程.
作者:赵清波;熊果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分析89例危重病人臀裂处皮损原因,认为护士未掌握危重病人的翻身及移动技巧、护理用具使用不当且对新型皮肤护理敷料认识及经验不足为主要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包括设计使用抬人单为病人翻身及移动,改进护理用具及方法,对护士进行新型皮肤护理敷料知识培训及考核.
作者:张秋芬 刊期: 2011年第22期
分析PowerPoint(PPT)课件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优势及不足,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而更好地应用PPT多媒体课件来提高外科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陆秋云;顾志华 刊期: 2011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