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曼莉
从医院合作医疗管理角度出发就相关问题予以分析,指出要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仅要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同时要提高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强医院内涵建设,规范医疗行为,满足病人多层次的服务需求,促进参合农民之间的协调沟通,争取政府支持力度,才能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实惠.
作者:黄金;贺华芳;苏冬梅 刊期: 2011年第30期
在急诊危重病人的救治中,当病人呼吸心搏骤停、呼吸衰竭、呼吸抑制和窒息等危急状况时,需要紧急气管插管,迅速建立人工气道,以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或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为病人赢得抢救和治疗时间.医生行气管插管术,护士熟练掌握气管插管的操作程序,积极准确的配合,能有效缩短插管时间,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郑月巧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电风暴是指24 h内反复发生2次或2次以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室颤动和(或)室性心动过速,通常需要电转复和电除颤治疗[1].我科于2005年3月-2008年11月,通过大量补钾成功抢救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变引发电风暴病人6例,其中男2例,女4例;年龄43岁~70岁.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赵云先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留置胃管是临床上经常执行的一种护理操作,如何妥善固定胃管使之即不易滑脱又使病人自我感觉较为舒适,在这里我们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固定法.传统的方法是用胶布交叉固定在面颊两侧,但因洗漱及时间长胶布就会失去黏贴性,致使胃管脱出.而且胶布长时间刺激皮肤使有的病人局部皮肤瘙痒、疼痛.近年来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一次性输液延长管固定胃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深受有插管经验的病人欢迎.
作者:裴中英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住院保胎的试管婴儿孕妇焦虑的效果.[方法]33例住院保胎的试管婴儿孕妇入院时和护理干预1周后分别用状态特质量表进行评定得分.[结果] 33例住院保胎的试管婴儿孕妇护理干预1周后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入院时.[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试管婴儿孕妇的焦虑程度,对保胎治疗有积极意义.
作者:严亚萍 刊期: 2011年第30期
重症监护室收治的病人多为危重病人,病人无自理能力且无家属陪伴.由于普通被子通常为长方形,如果护理人员未关注此细节,会造成病人肩部暴露在外,从而导致病人受凉.为了解决该问题,特设计此护肩.
作者:苏曼莉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总结糖尿病病人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术前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利用电子病历网络终端查询系统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2010年5月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并行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术前术后的护理对策.[结果]病人行介入术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溃疡愈合,踝肱指数明显升高,无急性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部分病人临床症状缓解.[结论]糖尿病病人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并发症的管理是介入手术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介入治疗术前后排便护理及术后病情观察、伤口护理、抗凝药物应用的护理和生活护理,对有效防止介入术后并发症尤为重要.
作者:郭莉;成莲芳;包素婷;范章云;王富军 刊期: 2011年第30期
洗胃是抢救毒物中毒病人重要的一项措施,因此能否在短时间内顺利插管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及时有效地清除体内毒物.胃管插管及固定都很重要,我院利用牙垫固定胃管为各种药物、毒物中毒的昏迷、烦躁病人经口腔插胃管洗胃,能及时有效清除体内的毒物、药物,提高抢救成功率.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小红;周根秀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总结手术室安全核对制度,为今后工作总结经验.[方法]对手术室安全核对制度的实施进行总结.[结果]共完成手术23 000余例,未发生手术器械敷料、遗留;无接错手术病人、手术部位错误、术中用药、输血及病理标本出错.[结论]手术室安全核对制度实施,使工作人员有章可依、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有条不紊,避免了术中差错和恶性事故的发生.
作者:陈树红;林静;谭淑芳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对儿科新教师进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的培训并就培训结果进行分析,为提高儿科新教师的教学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儿科新教师进行为期1个月PBL教学法的培训,结束后新教师分别对50名同学的实验班采用PBL教学法、50名同学的对照班采用传统方式教学,采用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采用PBL教学法的实验班学生在知识面拓宽掌握、协助精神提高、提高理解能力、增强师生交流方面与对照班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继续PBL教学方面无统计学意义,绝大多数学生均希望继续用PBL教学.[结论]PBL教学法的不断探究、改革、培训对儿科新教师是非常有必要,通过对儿科教师进行PBL教学法培训能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随意性和课堂设计的完整性现象,提高学生融汇相关知识的能力及技能水平.培训同时还要注重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及综合素质.
作者:金秀珍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总结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经验.[方法]观察及护理35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具行微创穿刺术.[结果]病死率为14.3%,病后3个月随访,生存良好率为80%.[结论]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加强基础护理和功能锻炼是保证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晓芳 刊期: 2011年第30期
心电监护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病人意识障碍、躁动或为病人翻身后未理顺心电导线等原因,常致心电导线被压于病人身下.少则几个月,多则一二年,心电导线外皮即老化、折坏、破裂、金属丝外露,既不美观又不安全.弃之可惜,不弃又带来诸多问题.而一副新的心电导线国产的需800元左右,进口的更是价值不菲.从2009年起采用保鲜膜包裹心电导线的方法后,大大延长了心电导线的使用寿命.现介绍如下.
作者:龚红萍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加强放射介入导管室的管理,配合医院感染管理科做好监控,防止医院感染发生.[方法]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要求,查找存在问题,提出防范对策.[结果]放射介入导管室环境、布局存在诸多问题,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缺乏,无菌观念淡薄.[结论]合理布局,加强无菌观念和环境卫生,重视教育和培训,强化医护人员感染管理意识,注重手卫生,防止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沈湘蕾;胡钢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健康教育对截瘫合并糖尿病病人的效果.[方法]选择32例截瘫合并糖尿病病人,采取一对一针对性健康教育.[结果]采取针对性健康教育后,病人糖尿病知识掌握较教育前明显提高,血糖及餐后血糖控制较前理想.[结论]针对性健康教育使截瘫合并糖尿病病人提高了病人对健康行为及生活方式的认知程度,能帮助病人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赵伟英 刊期: 2011年第30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病率呈迅速增加趋势.为预防并发症,糖尿病病人需进行严格的血糖控制,多数病人需要接受胰岛素治疗[1],胰岛素是控制血糖达标的有效手段[2].诺和灵N笔芯主要的活性成分是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在用药过程中,极少病例可出现局部及全身性变态反应.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笔者在给1例2型糖尿病病人用药过程中发生全身变态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柏岚 刊期: 2011年第30期
外伤所致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是严重的闭合性胸部创伤,多数病人伴有胸腹腔内脏器破裂、颅脑损伤等复合伤.如有浮动胸壁形成则直接影响呼吸循环,威胁病人生命[1].我科2008年1月-2010年2月收治胸部创伤68例,其中接受爪形钢板肋骨固定术治疗21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何秀芝;周大勇;王发恒 刊期: 2011年第30期
膀胱灌注化疗是低分级和低分期尿路上皮细胞恶性肿瘤、腺性膀胱炎、膀胱白斑术后预防复发首选局部治疗方法.术后膀胱内灌注的化疗可消除残余病变及原位癌,延缓肿瘤复发防止肿瘤浸润,从而提高病人生存率及生活质量[1].
作者:陈晓铮;练小珍;张利琴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具有遗传倾向的慢性、终身性疾病,糖尿病的综合治疗日益重要,而糖尿病的教育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为了更好地开展及普及糖尿病教育,我院开设了糖尿病教育门诊,对病人进行个体化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病人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红;陆凤华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在儿科护理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阶段测试成绩评价情景模拟双语教学的情况.[结果]情景模拟教学应用到双语教学课堂中能为大多数学生接受,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85.5%) 、学习主动性(89.9%) 、自学能力(84.1%)、交流沟通能力(89.9%)、团队合作精神(94.2%).[结论]情景模拟教学可运用于儿科护理学双语教学中并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
作者:成静;赵建美;沈红五;茅志娟 刊期: 2011年第30期
血友病(hemophilia)是一组遗传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其在凝血第一阶段凝血活酶的生成障碍,凝血时间长,终身具有自发性或轻微创伤后长时间出血不止的倾向[1].血友病病人如果没有做好出血的预防工作,在没有达到手术指证的情况下匆忙手术,会由于出血不止导致失血性休克,伤口经久不愈合、感染等严重后果.我科2010年11月对1例血友病A肺癌病人实施了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并加强围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晓亚 刊期: 2011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