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玲
从抚触的概念、研究历史、手法、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作用及机制和抚触手法、力度、部位、时机、次数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抚触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韦林安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对择期手术病人实施手术前后访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75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手术前后访视,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护理,通过调查问卷了解两组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实行手术前后访视病人能缓减病人紧张、焦虑情绪、缩短护惠距离、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曾志玲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用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运用静脉套管针输液具有保护血管的作用,可减轻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避免护理人员被刺伤[1].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国内得到逐渐推广和应用,其功能也得以逐步扩展,深受病人和医护人员的欢迎,做好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红梅;杨善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介绍了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于护理教学的优越性,既可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增加教与学的主动性和直观性,还能实现教学信息双向化.另外,还详细探讨了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其特性.
作者:赖丹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开腹术后病人使用自控镇痛泵(PCA)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给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自设访谈问卷,使用访谈法收集50例开腹术后使用PCA病人的临床资料,问卷内容包括病人一般资料、使用PCA期间出现的问题及病人对PCA的宣教内容、时间、方式等的需求.[结果]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是恶心、呕吐,100%的病人认为应向其宣教有关PCA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86%的病人选择术前进行宣教,52%的病人选择口头宣教.[结论]常规宣教尚不能满足开腹术后病人需要,应在宣教内容、时间和方式上进行完善,同时护理人员也应不断加强有关PCA知识的再培训,避免由于PCA使用不当所致问题的发生.
作者:闵宏琼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分娩痛是产妇共有的但个体差异非常大的一种不愉快的主观感受.近年来,分娩镇痛在产科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镇痛分娩方面的文献有硬膜外麻醉镇痛、氧化亚氮吸入镇痛,也有中医穴位针灸、电针镇痛.镇痛的方式不少,但这些方式操作相对复杂且有时间限制,干扰胎心监护仪.早期使用对母婴产生一些严重并发症.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普遍开展分娩镇痛,总结分娩镇痛经验,开展了心理、非药物镇痛,使分娩进展更健康、更松弛,提倡自然分娩法、精神预防法、拉玛泽、导乐陪伴分娩等[1].针对目前我国剖宫产率有上升的趋势,有必要开发中医选取穴位按摩和引进拉玛泽呼吸配合导乐分娩法,给予产妇感情上、生理上、情感上的支持.现综述如下.
作者:魏卫红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了解急诊观察室病人心身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对初入院的30例急诊留观病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测评,分析其心身状况和个性特征,将调查结果与我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急诊观察室病人SCL-90的9个因子分值均高于我国常模.[结论]急诊观察室病人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应采取适当的护理对策,以有效减轻或消除病人的心身痛苦.
作者:袁静;潘玲燕;潘文静;李晓敏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护理记录是护士对护理对象所进行的一系列护理活动的真实反映,它不仅能衡量护理质量、提供诊疗依据,同时也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所规定的法律依据[1].2003年我院开始实施有关规定的护理记录,几年下来发现存在很多的问题.经过对相关法律法规、医疗护理案例及全国同行好的做法反复学习、研究和思考,2006年我们整合了所有归档和不归档护理记录,设计成一种表格式的护理记录单,经反复试用和修改,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任定玉;韩智云;朱大茹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和普鲁卡因在自然分娩会阴切开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将100例产妇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利多卡因进行会阴切开侧局部浸润麻醉和阴部内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传统普鲁卡因麻醉,对两组产妇镇痛效果、镇痛持续时间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产妇镇痛效果、镇痛持续时间、满意度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切开术的麻醉镇痛药物采用利多卡因优于普鲁卡因.
作者:黄爱银;黄祝娇;赖定群 刊期: 2009年第17期
1 病例介绍病人,男,41岁,因高处坠落致颈椎骨折伴截瘫收治入院.查体:双下肢肌力0级,双上肢肌力2级.因病人长期卧床,体弱消瘦,伴严重截瘫,加之天气炎热,病人卧床3个月后骶尾部出现6 cm×7 cmⅢ度压疮,深达骨膜,创面有黑痴,黑痂下有大量脓液和坏死组织;颈后有3 cm×4 cmⅡ度压疮;双肘部有1cm×2 cm和2 cm×2 cm Ⅰ度压疮.在给病人加强营养治疗的同时积极给予抗感染、局部清创换药等对症处理.
作者:孟庆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对我院收治的一起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共35例急性传染病及时启动应急措施,积极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正确的隔离消毒措施,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合理饮食,35例病人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及交叉感染,全部治愈出院.
作者:王黎茜;梁琼瑶;猫禾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抑郁症已经成为我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疾病,目前我国的抑郁症病人已经超过2600万人,但是由于认识不足,绝大多数的抑郁症病人没有得到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因此,加强抑郁症病人的护理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现结合自己的临床护理实践,总结抑郁症病人的护理体会.
作者:祁桂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疼痛是指损伤刺激的反应,它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着密切的关系.医学认为,疼痛刺激在人体的反应强弱明显受心理因素的因素,与心理状态密切相关.积极调整心理状态能够减轻疼痛感觉[1].因此,可采取心理护理来减轻疼痛.
作者:赵海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为保持呼吸道通畅,抢救病人的生命,气管切开术是临床常见的急救技术之一.行气管切开后,由于失去了呼吸道对吸入空气的加温、加湿的作用,使黏膜干燥、充血、分泌物黏稠,细菌容易繁殖,且需要气管切开的病人都是危重病人,自身免疫力处于低下状态,很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
作者:韦兰春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护理管理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1].在工作中对护士实施管理时,要使每位护士的潜能都能在工作中得到大的发挥,就需要了解护士的心理需求,对护士实施人性化管理非常重要.
作者:文艳丽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对脑卒中急性期便秘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20例急性期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予耳穴压豆,每日按压3次~5次,每次3min~5 min;施压后耳郭有酸麻、胀、痛、灼热感;3 d换1次,两耳交替,连续治疗12 d,记录病人每天排便情况.根据罗马标准判断有无便秘,对两组病人便秘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便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耳定压豆有很好地预防便秘作用.
作者:王俊灵;付晓红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分析513例病人呼吸道异物的原因,采取个别指导和重点宣教以及宣传画册等措施,以提高人们的预防意识、降低呼吸道异物发生率.
作者:王玉春;梅花;樊桂莲;闫果珍 刊期: 2009年第17期
临床护理工作中,皮肤护理是病人基础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皮肤护理可预防压疮发生[1].危重人病情复杂、生命体征不稳定、机体处于高消耗状态、自主活动能力降低或丧失等一系列原因导致比普通病人更易引起压疮,因此必须从预防抓起.我科应用条纹式气垫床预防压疮,效果良好.现将应用与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魏芳;王素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奋乃静片是一种抗精神病药,其药理作用与氯丙嗪相似,抗精神病作用、镇吐作用较强,镇静作用较弱.正常剂量下毒副反应较小,但大量服用可导致中毒,甚至死亡.由于奋乃静片是一种糖衣片,如家长管理不当,易被儿童误当糖丸吞食,导致中毒.现将我科成功抢救的2例奋乃静中毒患儿的急救和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全丽霞;韦丽玲;莫国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外伤事故不断增多,肝损伤有上升趋势,严重肝外伤主要死于严重出血.如何提高肝外伤的早期诊断及护理水平,是基层临床护理工作者面临的严重问题.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15例严重外伤性肝破裂病人,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贺忠娥 刊期: 2009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