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的思考与分析

曹立新

关键词:社区护士, 岗位培训, 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综合医院的病人数目相对会减少,更多的病人将转向社区,而社区卫生服务已势在必行,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1世纪护理的发展方向,将会有更多的护士在社区工作.由于社区护理的特殊性,社区卫生服务需要专门的社区护理人才.社区护士在职转岗培训是社区护理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引产病人家属焦虑状况与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引产病人家属焦虑状况与应对方式,分析焦虑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120名引产病人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引产病人家属焦虑状况高于国内常模(P<0.01);不同性别、文化程度的家属焦虑状况存在差异(P<0.05);病人家属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较少采用消极应对方式(P<0.01),积极应对与病人家属的焦虑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消极应对与病人家属的焦虑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引产病人家属焦虑状况高于正常人,不同文化程度、性别的家属焦虑状况存在差异;采取积极应对方式越多,其焦虑水平越低.

    作者:涂开蓉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精神科护理与慎独修养

    慎独是儒家的重要思想,是护士素质修养的重要内容.精神科由于其服务对象具有特殊性,慎独修养在护理工作中尤为重要.精神科护士做到慎独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安全、维护病人权利、促进病人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潘晓华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连续腰部麻醉用于高龄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用Spinocath导管针行连续腰部麻醉用于高龄病人全髋置换术的效果与安全性,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择期高龄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80例,ASAⅡ级~Ⅲ级,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40例.两组以0.1 mL/s速率蛛网膜下隙注入0.4%罗比卡因1.0 mL~1.2 mL,60 min后Ⅰ组蛛网膜下隙、Ⅱ组硬膜外腔分别追加0.6 mL~0.8 mL或5 mL~6 mL维持麻醉.比较两组病人痛觉、运动阻滞的异同及不良反应.术中做好心理支持、尿道护理、体位安置与生命体征观察.[结果]两组蛛网膜下隙用药后镇痛效果满意,阻滞平面均未超过T10.Ⅱ组硬膜外腔用药后8例病人出现痛觉阻滞不全、9例阻滞平面超过T10、6例血压下降≥30%,显著多于Ⅰ组(P<0.01);Ⅰ组罗比卡因和麻黄碱的用量显著小于Ⅱ组(P<0.01).[结论]用Spinocath导管针行连续腰部麻醉用于高龄病人全髋置换术,配合恰当的护理,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作者:何惠芬;刘东梅;黄建英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护理安全管理在急诊科的应用

    护理安全是指病人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它是护理工作的基础,没有安全的护理,就没有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急诊科收治的病人多为病情危急、复杂多变等疑难重症,且病人流动性大,情绪不稳定,易激惹,护理人员若稍有不慎就会发生纠纷,我们必须防患于未然.

    作者:张沁莲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高职高专儿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改革体会

    为适应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要求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加大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我院对护理专业的儿科护理学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①改变教学观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充分调研市场需求,根据调研结果制订实训内容及教学大纲.②实验室建设要有针对性及先进性.③构建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方式与手段应体现目的性与多样性.④完善考核制度,评价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作者:马一倩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1例Paget's病人的临终护理

    Paget's病又称湿疹样癌,分为乳腺Paget's和乳腺外Paget's,后者主要见于大汗腺分布的部位如腋窝、眼睑、会阴、阴囊部位.多见于老年男性病人,临床上较为少见,是一种低度恶性的阴囊皮肤恶性肿瘤,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病变区外观呈湿疹样及慢性炎症性改变或菜花样增生,若伴发感染则皮损处湿润、渗液,严重者形成溃疡,伴脓性分泌物.

    作者:陈新芳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对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的思考与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综合医院的病人数目相对会减少,更多的病人将转向社区,而社区卫生服务已势在必行,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1世纪护理的发展方向,将会有更多的护士在社区工作.由于社区护理的特殊性,社区卫生服务需要专门的社区护理人才.社区护士在职转岗培训是社区护理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曹立新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2001年10月至今我科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285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285例,男95例,女190例;因术中组织粘连、解剖层次不清和胆总管病变而中途转换为开腹手术者不计入本组.年龄23岁~74岁,平均49岁;手术总时间30 min~60 min;术后住院时间5 d~7 d;血糖增高12例,高血压20例;术前B型超声检查显示,胆囊息肉8例,胆囊结石277例.

    作者:张莉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护生岗前培训方法探讨

    临床实习是护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护生整个学习阶段中理论联系实践,终走上工作岗位的重要阶段[1].为了使护生在入院实习中能较快适应护士的角色,对实习护生进行严格扎实的岗前培训,采用有效的培训方法,从而使护生大程度受益,顺利实现角色转变[2].我院于2006年起对实习护生进行系统、规范的岗前培训,对于缩短临床实践适应时间、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有较好的效果.现将培训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吴闽如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护士长在预防与处理输液室护患纠纷中的作用

    护士长作为基层的管理者,在输液室安全管理、确保输液室护理质量中起着重要作用.护士长经常深入一线,及时分析护理安全隐患,制订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一旦发生护理意外事件或护患矛盾,做好现场管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化解矛盾.

    作者:樊建芬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人工流产手术中心语疏通的研究

    人工流产是常见的计划生育手术,对服务对象来说,手术的安全和无痛是她们关心的.运用玛丽斯特普国际组织提供的心语疏通的人性化手术,可以达到无痛或减痛,更好地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尊重受术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

    作者:孟成英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老年痴呆病人住院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为降低医疗护理纠纷,确保病人安全,做好老年痴呆病人安全危险因素评估,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确保老年痴呆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

    作者:孟桂芹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1例肝豆状核变性伴精神障碍病人烧伤的护理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因机体铜代谢障碍,肝脏出现进行性豆状核变性及肝硬化等为主的病理性改变,严重者可出现神经系统病变.其症状为进行性加重的肢体震颤、肌强直、构音困难等锥体外系表现和肝功能损坏及角膜色素环等.发病年龄多在7岁~25岁,男性多于女性[1].我科于2009年3月25日收治1例肝豆状核变性伴精神障碍且烧伤的病人,经精心治疗和护理,烧伤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芳;罗丽铭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

    慢性盆腔炎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且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且病人易感疲倦,周身不适, 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常导致不孕、异位妊娠、盆腔包块等疾病[1].不仅严重影响病人身体健康,而且给其生活和工作带来较大的影响.我院 2008年 9月-2009年 3月采用中药灌肠治疗 42例慢性盆腔炎病人,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金梅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循证护理在脑卒中卧床病人便秘中的应用

    [目的]对脑卒中卧床便秘病人展开循证护理.[方法]根据159例脑卒中卧床便秘病人产生便秘具体情况,提出护理问题,收集相关研究证据,结合实际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活动指导、养成规律排便习惯、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2 d内排便69例,4 d内排便87例,3例戴手套抠出干硬粪便.[结论]对并发便秘的脑卒中卧床病人实施循证护理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解除病人便秘带来的痛苦.

    作者:吴红华;孙菊凤;刘莹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建构主义学习理念下的急救护理实践教学设计

    <急救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临床护理学科,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环节对于该门课程的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贯彻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充分提高临床护理实践教学质量,根据我校急救护理学的安排和教学大纲,综合分析我校现有实践教学条件和师生特点,将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应用于急救护理实践教学中,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改革尝试.结果显示:在有限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以病例和真切情景来建构急救护理的实践教学不仅能够感染学生,充分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的热情,发挥其团队合作的精神,更有利于培养护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王瑞;李静芝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急诊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

    在急救医学和现代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为提高急救护理质量,将风险减至低限度实属必要[1].急诊室作为医疗特殊抢救之地,属于高风险科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吴敏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护理干预预防老年人应用静脉留置针时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为了降低老年人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探讨护理干预在其操作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08年9月128例使用留置针的老年病人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操作,试验组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发生静脉炎的情况.[结果]试验组病人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使用留置针的老年病人静脉炎的发生率.

    作者:周慧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引导训练在脊髓损伤并排尿障碍病人中的应用

    排尿功能障碍、尿路感染是脊髓损伤(SCI)的严重并发症.做好病人膀胱功能的康复与护理,防止尿路感染和改善膀胱功能对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而康复是一个缓慢而艰难的过程,必须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因此帮助病人及家属掌握康复护理知识,提高自理能力,引出正确的态度和行为,做到病人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才能使病人获得大程度的恢复.

    作者:彭铭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手术室作为医院多学科病人抢救治疗的特殊工作场所,其工作节奏快、任务繁重,接触人员多,工作环节复杂,护理人员任何一个细小环节的疏忽,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1],因此,加强手术室管理是保证病人安全的重要手段,是护理管理者应该探讨的重要课题.2007年我们把精细化管理应用于手术室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杨淑芬 刊期: 2009年第33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