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静脉穿刺采血的体会

曹玥;张苗苗

关键词:小儿, 静脉, 采血
摘要:静脉穿刺采血是门诊护士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在静脉穿刺采血中常常遇到小儿采血,小儿静脉穿刺与成人比较有相当的难度,加之患儿哭闹不配合,会干扰护士的操作.穿刺的成功率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患儿的康复及医患关系.通过多年工作摸索,对小儿的静脉穿刺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1例糖尿病性足部骨髓炎病人的护理

    糖尿病性足部骨髓炎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继发于糖尿病足,若治疗护理不当,易发展为败血症而危及病人生命.我科2009年3月收治1例糖尿病性足部骨髓炎病人,经过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武云云 刊期: 2009年第35期

  • 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病毒性脑炎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一组以精神和意识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1],其临床特点为起病急、来势凶、变化快.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严重者可因颅内高压引起脑疝,甚至呼吸、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2].我院近3年来收治了25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护士对其症状、体征给予细心观察及周到护理,配合医生积极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段桂仙 刊期: 2009年第35期

  • 静脉留置针在静脉输注甘露醇中的应用与护理

    由于神经外科颅脑损伤病人多(入院急、病情重),大手术、急诊手术多,烦躁不安者多,长期昏迷卧床者多,大多数病人都需要输注甘露醇,以消除水肿,降低颅内压,缓解头痛,防止脑疝,每日1次~4次,甚至临时增加次数.甘露醇是一种高渗利尿脱水药,需要在短时间内静脉输注方可起效;甘露醇在静脉输注时一旦药液外渗入皮下,不易被组织吸收,严重可致静脉炎及局部皮肤坏死.静脉留置针流速快,避免了重复穿刺,既保护了静脉,又减轻了护士工作量,如护理保护措施得当,不用任何加压方法,便可达到20%甘露醇250 mL在20 min输完,使其充分发挥脱水利尿、消肿作用.现将我科静脉留置针在静脉输注甘露醇中的应用与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程咏梅;王玉英 刊期: 2009年第35期

  • 健康教育在输液室中的应用

    通过评估输液室特点,根据病人的病情、学习需求、文化程度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法,如语言教育、文字教育,为了使病人在有限的时间里,大限度地获得健康知识,从而积极配合治疗,优化护患关系,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孙艳 刊期: 2009年第35期

  • 社区护士实施社区健康教育的方法

    社区健康教育既是社区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区护士的主要工作方法之一.社区护理的目标是维护和促进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使社区居民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并有积极参与维护和促进健康的愿望,社区健康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主要的方式和手段.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是摆在每位社区护士面前的重要课题.现就社区健康教育的工作方法进行介绍,以供社区护士在社区健康教育实践中予以参考.

    作者:周卓轸;黄天明 刊期: 2009年第35期

  • 2例汶川地震致腰椎损伤截瘫病人的护理

    腰椎损伤可致四肢瘫痪,失去正常人的生活,生存质量差,加上环境和生活角色的改变和对治疗措施、治疗效果的担心,病人出现悲观、厌世、孤独、痛苦、担忧的低落情绪以及拖累家人的愧疚等消极心理.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康复训练、心理干预和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帮助病人从消极情绪向健康心理转变,增强病人的健康意识,培养健康行为.现对2例汶川地震致腰椎损伤截瘫病人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马文莲;邹春莉 刊期: 2009年第35期

  • 综合医院产科病人满意度影响因素与对策

    病人满意度是指人们因健康、发病、生命质量等诸多方面的要求而对医疗保健服务产生某种期望,对所经历的医疗保健服务情况进行评价.不同人在不同场合、时期,对医疗保健服务的期望值和评价是不同的.病人满意度评价作为综合评价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指标之一,越来越受到卫生管理人员和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探讨产科住院病人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围产期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陆咏华 刊期: 2009年第35期

  • 临床护士压力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医疗健康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临床护理的特殊性质,特殊的职业环境、超负荷工作、社会地位低、职业风险大、知识更新的压力、各种晋升考核等,均构增加了临床护士压力,使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职业疲惫感加重,影响护士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1].现就临床护士的压力因素以及应对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赵丽萍 刊期: 2009年第35期

  • 36例早产儿的护理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体重不足2 500 g,身长在46 cm以下的婴儿[1].由于出生时未足月,早产儿体内各器官发育不成熟,体质弱,适应环境能力差,胎龄越小越不易存活.为了降低早产儿病死率,提高生命质量,对胎儿及时实施有效的基础护理和特殊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孙保英 刊期: 2009年第35期

  • 沙丁胺醇溶液与布地奈德混悬液压缩雾化佐治喘憋性肺炎的观察与护理

    喘憋性肺炎多由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又称毛细支气管炎.常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多数是1个~6个月的婴儿[1].发病急、喘憋重,常伴全身中毒症状,呼吸困难明显.我科采取沙丁胺醇溶液与布地奈德混悬液压缩雾化佐治喘憋性肺炎,同时结合其他药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程桂芬 刊期: 2009年第35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围术期护理

    妇科腹腔镜手术以创伤小、出血少、痛苦轻、对内环境干扰小、术后恢复快、切口小且能将诊断与治疗合为一体等优点而迅速在临床上广泛应用[1].2007年6月-2009年3月我院对118例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病人,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给予积极配合,病人恢复良好.现将围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陈少旅 刊期: 2009年第35期

  • 臭氧结合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目的]探讨臭氧结合胶原酶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要点.[方法]在CT引导下行腰椎间盘穿刺,于髓核中注射臭氧,盘外注射胶原酶,使髓核氧化、脱水甚至干涸,突出物缩小或消失,从而解除了神经根及硬膜囊的压迫.[结果]治疗的31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经过缜密的护理,优良274例,10例半年复发,有效299例,无效6例.[结论]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观察护理及康复指导,对手术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荣梅 刊期: 2009年第35期

  • 2例部分性胎盘植入致产后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抢救与护理

    植入性胎盘是指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是产科的急危重症.根据植入范围的大小可分为完全性和部分性[1].一般完全植入没有血窦开放,产后不出血,而部分植入者,未植入部分胎盘剥离时血窦无法关闭,遂有大量出血.由于产前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和体征,产前很难诊断.多数在胎儿娩出后胎盘部分剥离时即有大量的出血,尤其是经阴道分娩者,处理困难,可引发产后大出血、失血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甚至危及产妇的生命.我院1990年-2008年仅有2例胎盘植入(部分性)且引起失血性休克,终切除子宫保全性命.现将抢救和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陈美 刊期: 2009年第35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病房护士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健康教育路径提高病房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方法]应用自制健康教育路径对住院病人实施有计划、系统性的健康教育.[结果]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后使病房护士的健康教育更加规范,通过健康教育路径可指导低年资护士的健康宣教工作,使住院病人对病房护士的护理工作及健康教育能力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可提高住院病人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熊洁;江良英;李小金 刊期: 2009年第35期

  • 急诊留观病人的健康教育

    对于暂时不能住院,又没必要住院的病人,便留在急诊留观室进行观察治疗.根据病人的病情转归,决定病人出院或入院进一步治疗.这一部分病人在急诊病人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对此类病人的健康教育是急诊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院是1所二级甲等基层医院,急诊科病人较多、流动性大、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通过长期的研究探索,摸索出了具有急诊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模式,使之更符合急诊工作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特点,提高了急诊的护理质量.现将急诊对留观病人开展的健康教育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张妍;苏秀;王红英 刊期: 2009年第35期

  • 危重住院病人的人性化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强调护理人员要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1].美国护理专家提出,为病人提供以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为核心的人性化护理[2].人性化护理即是一种创造性、人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是以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为核心,为病人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使病人就医全程中感到方便、舒适和满意的一种护理方法[3].它的内涵包括:对人信念的秉持,尊重病人的权利和人格,体现对病人的关爱和重视;护理人员不应只是简单的接待病人和机械的操作,而应坚持以人为本,体察病人的情感,针对病人实际需要,提供适应个体的护理服务[4-6].要抓好护理服务和质量,对危重住院病人的护理就是重中之重,因为很多护理纠纷和投诉都来自于危重病人.那么研究如何对危重住院病人实施人性化护理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凤妹 刊期: 2009年第35期

  • 肝癌介入栓塞化疗术后卧床时间的探讨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栓塞化疗术后卧床时间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病人采用砂袋压迫穿刺局部6 h,之后可变换体位甚至下床排尿,静卧12 h之后可行床旁活动.对照组术后常规砂袋压迫穿刺局部6 h,患肢制动12 h,静卧24 h,观察并比较两组卧床时间对并发症产生的影响.[结果]两组术后局部淤血及血肿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排尿困难、腰背部疼痛、焦虑和腹胀等并发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短肝癌介入术后卧床时间至12 h,不增加穿刺部位淤血、血肿并发症的发生,可减少排尿困难,减轻腰背部疼痛、焦虑及腹胀.

    作者:陈唐庚;骆惠玉;张丽 刊期: 2009年第35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模式在乳腺癌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并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大城市报告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之首位[1].目前,外科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2],其中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目前临床较常用的手术方式[3].由于手术切除范围广、创伤大、部位特殊,术后需进行精心的护理和合理的功能锻炼,否则会造成患侧上肢功能障碍,使病人生活质量下降.我科2003年1月-2008年12月对收治的102例乳腺癌病人实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金碧;杨素霞 刊期: 2009年第35期

  • 骨盆骨折并发肠梗阻的早期观察及护理

    骨盆骨折是高能量暴力所致的复杂性损伤[1],因其特殊的解剖作用,该部位骨折后,极易产生严重合并症和并发症,危及病人生命.骨盆骨折并发肠梗阻,在临床并不少见,但肠梗阻早期极易被误诊、漏诊.由于缺乏早期护理干预,常使病人错失保守治疗的有效时机.为了使护理行为有的放矢,做到早期预防,早期干预,及时治疗,护理人员必须提高对骨盆骨折并发肠梗阻的认识.现将入住我科的骨盆骨折合并肠梗阻病人的护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总结.

    作者:申丽;王海燕 刊期: 2009年第35期

  • 青少年糖尿病病人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及管理状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评估青少年糖尿病病人的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和疾病管理状况,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因素.[方法]以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医学应对问卷(MCMQ)为工具,评估32例8岁~20岁青少年糖尿病病人的抑郁、焦虑状态和应对方式,以糖尿病相关情况的调查问卷和标准采血测量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结果评估糖尿病管理状况.[结果]抑郁检出率34.4%,焦虑检出率21.9%,焦虑者均合并抑郁,情绪障碍组与正常组间除医患关系存在显著差异(t=2.47,P=0.02)外,其余的一般情况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与糖尿病常模相比,青少年糖尿病病人应对方式更倾向回避(t=2.92,P=0.006),而较少采用面对(t=4.84,P<0.01),且应对方式的不同与情绪障碍发生相关,而医患关系与面对应对呈正相关(r=0.37,P=0.04).HbA1c为(9.0±2.6)%,仅36.67%的青少年糖尿病病人控制达标(HbA1c≤7.6%),其水平高低与焦虑评分、低血糖发生频次呈正相关(r1=0.37,P=0.04,r2=0.83,P=0.01),而低血糖发生频次则与病程、诊断时年龄、医患关系有关.[结论]青少年糖尿病病人是情绪障碍的高危人群,主要与其应对方式及医患关系有关,并影响到HbA1c控制水平,应重视对其心理状态和应对方式的研究和干预.

    作者:秦瑞;李燕;黄晓萍;蔡娅;崔焱 刊期: 2009年第35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