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仁;张翾
在产后护理中发现,初产妇易发生乳头皲裂.乳头皲裂后,产妇因婴儿吸吮而发生疼痛,惧怕哺乳,导致乳汁不能及时排空而滞留引起乳腺炎,影响母婴健康.采用蛋黄油外涂,能有效保护乳头,改善乳头皲裂.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美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神经外科危重病人多,急诊手术频繁,很多病人意识不清、偏瘫、失语、大小便失禁,夜间病人病情常发生变化,常规治疗工作和基础护理多,护理任务十分繁重,且对神经外科病人的夜间护理要求较高,护士不仅要具备较全面的相关医学知识和过硬的临床操作技术,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科学的管理方法,现就我科夜间病房管理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秋芳;田雅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全椎体切除矫正僵硬性脊柱后凸和侧后凸是骨科难度较大的手术之一,一旦在术中发生脊髓或神经的损伤,后果严重,而出血过多、胸膜穿破等胸腔并发症亦影响病人的预后,护士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2004年10月-2006年7月我科采用经后路全椎体切除治疗僵硬脊柱后凸12例,现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万翠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药物过敏引起的大疱性表皮剥脱坏死松懈症是药疹中严重的一种,该病急性期发病急骤,其表现为皮肤及黏膜损伤,创面似Ⅱ度烧伤,严重时病人内脏也可受到广泛浸犯[J].我科于2008年1月3日收治1例因静脉输注头孢类药物致大疱性表皮剥脱坏死松懈症病人,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朱玉悔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防止药物丢失及联合用药时配伍禁忌的发生.[方法]将需要输液的1500例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经Y型一次性输液器,将两根穿刺针分别插入含药及无药液体瓶内,输液前用无药液体排气冲管,换瓶续滴时,用无药液体冲净输液器内原带药液体再换瓶,输液末再用无药液体冲管至药液全部输入体内,对照组采用传统输液法;观察两组病人的输液反应,收集输液前排气冲管丢失的液体量及输液终末输液内残留液体量,对比两种输液法丢失液体量中所含的药物量及对有效治疗量的影响.[结果]新输液法优于传统输液法.[结论]新输液法安全有效,能提高输液质量,并能减少药液浪费.
作者:苏文雁;吕红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与辅乳器诱导新生儿早吸吮对产妇泌乳素(PRL)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足月妊娠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成3组,每组50例,分别为PCEA+辅乳器组、PCEA组和对照组.对3组产妇术后VAS评分、术前术后PRL值的变化、术后泌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早吸吮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PCEA+辅乳器组、PCEA组产妇术后VAS评分、术后PRL变化、产妇泌乳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PCEA能促进病人康复和产妇PRL的分泌,加用辅乳器诱导新生儿早吸吮能进一步促使PRL及乳汁早分泌.
作者:田中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1 病例介绍[例1]病人,陈某某,男,53岁,入院时体温36.2℃,脉搏80/min,呼吸18/min,血压140/100 mmHg(1 mmHg=0.133 kPa),精神状态尚可,自诉2006年12月体检发现肝脏占位,2007年3月在东方肝胆医院介入治疗,出院后肝功正常,乙型肝炎病毒载量阴性.近半月自觉乏力明显、腹胀、恶心,为明确诊断来我院.门诊以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术后收入我科治疗.2008年1月23日,病人在静脉输注薄芝糖肽后5 min左右,出现寒战、恶心、呕吐胃内容物3次,共约250 mL,40 min后,体温上升到40.2℃,恶心加重,浑身酸痛,极度乏力.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过程,促使人们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个体的健康,进而达到精神、身体、社会交往等方面保持健全的状态[1].为了促进ICU病人的早日康复,提高ICU病人的护理质量,现介绍ICU病人的健康教育如下.
作者:江素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两者合并易引起脑血管意外.对高血压、冠心病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病人建立健康行为,以获得佳身心状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护理能力,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玉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现察肝肾联合移植术后常用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并提出相关护理对策.[方法]对16例肝肾移植病人使用免疫抑制剂后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病人有1例出现肝功能异常,4例出现肾功能异常,12例出现高血糖,6例出现高血压,1例出现精神症状,调整免疫抑制剂的使用,采取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肝肾联合移植术后病人使用免疫抑制剂后应重视用药史、用药健康教育、免疫抑制剂的血药浓度监测,注意对肝肾功能、高血糖、高血压、精神症状等药物不良反应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作者:高明榕;邝燕华;陈仙;王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对26例重症肌无力危象病人进行姑息护理(观察组)并与行常规护理的28例重症肌无力病人(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食欲及睡眠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姑息护理可提高重症肌无力危象病人生存质量.
作者:王秀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介绍气管插管辅助下应用经皮穿刺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DT)的初步经验及ICU护士的配合及护理.[方法]做PDT术的病人先行气管插管术,在第2气管软骨环和第3气管软骨环之间正前方皮肤做1.0 cm~1.5 cm的横切口,仅切开皮肤,然后将气管插管导管拔出至门齿18 cm~20 cm处,经气管穿刺针导入套管,经套管置入导引钢丝,用扩张器和特殊尖端带孔的扩张钳顺导丝扩张颈前部组织和气管前壁,沿导丝导入吸痰式气管导管,拔出套管管芯,接上密闭式吸痰管,配合使用人工鼻和呼吸过滤器.[结果]102例病人行PDT术成功率100%,手术平均时间9.8 min,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DT术用于急危重病人,用时短,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气胸、皮下气肿以及纵隔气肿等手术初中期并发症,减少了气管狭窄、气管软化、气管内肉芽肿、纵向瘢痕明显等远期并发症,配合严密的术后护理,提高了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许玉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在头颈部肿瘤特别是鼻咽癌病人的放疗过程中常见,放疗时口腔黏膜因受射线的损伤,使组织充血、水肿形成黏膜溃疡,出现局部疼痛而影响病人食欲,重者影响进食,导致病人营养失衡,甚至影响治疗的正常进行.我科2005年1月-2007年4月采用金因肽与银尔通含漱液联合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栾凤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病人实施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过程中应用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干预对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04年1月-2004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120例LDH的病人,按入院顺序随机将病人分成两组,每组60例,实验组在病人住院期间运用健康教育路径对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进行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病人有效睡眠时间、心理状态情况、掌握相关知识、无并发症的例数、病人满意度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健康教育路径运用到LDH病人应用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过程中,对病人的康复有积极作用.
作者:许乃芹;宁华秀;卢莹;许玮玮;陈贞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随着整体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范围不断扩大,医院规模扩大,护理人员编制不足状况日渐突出[1],如何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患纠纷是值得研究的.结合本专科特点,根据工作量不同,病人需要不同,季节不同,实行弹性排班,在不同时段增设护士班次,缓解了病人治疗高峰期,坐等时间延长的矛盾,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梁晓红;耿艳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通过讲解、交流、书面材料、示范等方式在预防感染、大小便的护理、喂养、心理护理等方面对家长进行极低体重早产儿的出院健康教育,以减少早产儿出院后的患病机会.
作者:贺红悔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护士在治疗活动中,实施介入性检查和治疗较多,接触病人的机会多,有创监测和护理操作频繁,可意外地被感染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了自己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黏膜或被含有病原微生物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而导致感染,造成职业损伤.护士的职业损伤主要为锐器刺伤和黏膜暴露,常见的是血液性传播和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原因是护士的防护意识不强,防护知识欠缺和防护用品不到位或防护措施落实不严格.因此,要充分认识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加强综合管理,积极有效地进行防护.
作者:郭双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病人围生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01例妊娠合并心脏病病人给予产前、产时及产后监测和护理,及早发现早期心力衰竭及胎心音异常,及时予对症处理及急救措施,强调产褥期的自我调养与随诊.[结果]101例病人经正确、及时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母婴平安出院.[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为产科严重并发症,做好围生期的护理可降低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关北平;吴京来;谢春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根据解剖学知识制定的科学留王胃管的操作流程中规定:给清醒病人插胃管时,当插至10 cm~15 cm时,嘱病人做吞咽动作,以利于胃管的顺利插入.目前临床采用的白色硅胶胃管以数字来标识长度,其起始刻度为25 cm,无10 cm~15 cm的刘度标识,实际操作中只能粗略估计插入的长度.采用新的标识胃管在10 cm、15 cm处分别用1条、2条绕管1周的黑色标识线来做长度标识,便于临床准确的操作.
作者:于向英;陈宁;侯玲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肝癌的并发症常出现在肝癌晚期,由肝癌本身和并存的肝硬化引起,是常见的致死原因.肝癌结节破溃出血是肝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约占肝癌死亡原因的10%,2.5%~20.0%可有肝癌组织坏死、液化,自发性破裂或受外力作用而破裂.由于少数首发症状不典型,原发性肝癌伴有发热或并发癌肿破裂出血,临床上常误诊为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腹膜炎或阑尾炎.2007年10月成功地救治1例肝癌结节破溃大出血的病人,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耿云艳;翟拥华;赵馨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