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熏洗辅助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康群

关键词:中药熏洗, 糖尿病, 下肢, 神经病变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辅助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90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洗辅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部分症状及体征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为6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部分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熏洗辅助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明显.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管理的研究进展

    综述近年来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管理的临床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呼吸道管理方法的改进、预防措施的完善及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

    作者:席美玲;万淑琴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ICU新护士工作倦怠感及其自我效能的研究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新护士工作倦怠感及自我效能感状况,探讨其自我效能感与工作倦怠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方法,对北京市23所三级医院的进入ICU工作时间不足2年的219名护士进行工作倦怠感及其自我效能的问卷调查.[结果]ICU新护士的工作冷漠感方面尤为突出;自我效能感偏低;低、中、重度倦怠感的检出率分别为31.05%、27.85%、10.05%.有倦怠感的护士的自我效能感低于无倦怠感的护士(P<0.01),自我效能感与工作倦怠程度呈负相关(r=-0.205,P<0.01),而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r=0.290,P<0.01).[结论]应重视刚进入ICU工作护士的工作倦怠状况,提高其自我效能感,以降低其工作倦怠感.

    作者:谢光红;曹炜;冯香玉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新生儿游泳加抚触的临床效果及护理

    [目的]观察新生儿游泳加抚触的临床效果,探讨其护理.[方法]选取180例正常分娩或剖宫产分娩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新生儿沐浴后游泳加抚触,对照组沐浴后只抚触.观察并比较两组新生儿体重变化情况、睡眠质量、胎便初排时间及转黄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新生儿出院体重较重,睡眠质量高,胎便初排时间及转黄时间均提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游泳与抚触可促进婴儿体重增长,缩短胎便初排及转黄时间,改善新生儿睡眠质量.

    作者:蔚英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健康教育的时序性对产妇围术期护理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的时序性对产妇围术期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124例行剖宫产术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4例,对照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集中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在产妇围术期的健康教育中应用时间护理理论进行健康教育.调查并比较两组病人整体护理五期健康教育掌握程度、产妇焦虑程度和产妇对护士服务态度满意率.[结果]实验组在术前教育、术后指导、康复指导及出院指导的健康教育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前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对护士服务态度满意率较对照组高.[结论] 在产妇围术期健康教育中应用时间护理理论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明显.

    作者:袁月香;李义金;喻美贞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饮食护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病人化疗期间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病人化疗期间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100例消化道肿瘤化疗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饮食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口腔黏膜细胞凋亡率,以评价病人的营养状况.[结果]实验组口腔黏膜细胞凋亡率为34.87%±4.28%,对照组为18.90%±3.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饮食护理干预可提高消化道肿瘤化疗病人的营养状况.

    作者:宋爱华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血浆置换术病人围术期不舒适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术病人围术期不舒适的主要原因,并制订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132例行血浆置换术的重型肝炎病人进行围术期不舒适的原因调查.[结果]病人术前1 d不舒适的主要原因为心理压力增大紧张、焦虑;术中不舒适的原因为皮肤瘙痒、经皮穿刺局部疼痛不适、四肢麻木、体位不适、心慌胸闷;术后不舒适的原因为顽固性呃逆.[结论]在护理工作中,护士需根据病人不同阶段的不舒适原因,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健康知识教育和心理护理以增加病人舒适度.

    作者:屈玉红;贺碧英;周菊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传染科危害因素的自身防护

    传染科医务人员在给传染病病人进行护理操作和执行治疗时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一些危害因素.为了将各种危害降至低,传染科医务人员应加强学习,认识各种危害因素,在工作中加强自身防护,以保障其身体健康.现就传染科危害因素的自身防护介绍如下.

    作者:李蕤;崔立新;崔爱华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瑞芬太尼自控式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自控式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360例顺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观察组应用瑞芬太尼自控式静脉用药进行分娩镇痛,对照组产程中不使用任何镇痛药物.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疼痛情况、术中出血量、产程时间和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和总产程短于对照组(P<0.05);第一产程、术中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自控式分娩镇痛效果明显.

    作者:褚志平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老年性颈椎病病人围术期的护理及康复指导

    老年性颈椎病是一种退行性骨关节病,因椎体及小关节等处的骨质增生,刺激压迫周围软组织,继而影响神经根、脊髓、交感神经、脑血管及颈肩等处,产生一系列以刺激症状为特征的慢性复发性疾病[1].2006年1月-2007年1月我科收治老年性颈椎病病人60例,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在围术期进行积极护理及康复指导,效果满意,明显改善了病人颈部及四肢功能,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现将老年性颈椎病病人围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史淑芳;王丽燕;边荣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基层医院开展护理科研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探讨切实有效的基层医院开展护理科研的方法.[方法]建立护理科研管理小组,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强化护理人员科研意识,培养科研能力,采取有效管理和激励机制等.[结果]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和科研积极性,论文数量、质量逐年上升.[结论]基层医院开展护理科研可以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贾爱增;王晓霜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ICU护士心理压力产生原因分析及对策

    ICU是一种现代化的医疗护理组织形式,是收治各种急危重病人的部门,作为一个特殊的医疗单位,在临床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ICU对医护人员的技术要求更加严格,而护士是先进仪器的使用者,是抢救病人的技术骨干,她们承担的护理任务多,病人病情危重多变,护理质量的优劣是抢救成败的关键之一.

    作者:林幼华;卞意萍;郑春兰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

    科学的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避免护理风险、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1].确保手术护理安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现结合临床情况,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作者:黄桂圆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肺栓塞病人的健康教育

    总结肺栓塞病人的健康教育方法,包括健康教育的手段、心理护理、休息指导、饮食指导、溶栓和抗凝治疗期间的指导、溶栓治疗后的指导、出院指导等.

    作者:王宝玉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体会

    总结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措施,提出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完善质控组织,开展各种监测,严格管理措施,提高医护人员的院内感染知识,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作者:闫新丽;朱小慧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异常情况原因分析与护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由于成功率高、节省时间和人力、不需要局部麻醉和缝针、不限制病人臂部活动、病人痛苦时间短等优点,临床应用日趋广泛[1].但是,在静脉置管操作时,容易出现送管困难、导管异位、导丝拔除困难、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我科在临床应用中,对置管过程中异常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晓玲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语言沟通技巧在临床护理的应用

    护士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其服务对象是身患疾病的特殊人群,不同于一般的服务行业,因此,对护士的要求不仅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平,还要有良好的语言沟通技巧,这样才能适应本职工作.所谓语言沟通是指适用口语或文字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掌握好这门技巧在护理工作中就会得心应手,可明显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护士重视语言修养无疑能提高护理的艺术性.现就语言沟通技巧在临床护理的意义及应用阐述如下.

    作者:马淑红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剖宫产产妇的全程心理护理

    现代医学证明,在影响健康与疾病的条件中,除了病理、生理因素外,还有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手术无论大小,病人在肉体上都要承受一定的痛苦,精神上要承担一定的压力,都会给病人带来恐惧、焦虑、紧张不安,依赖性增强等复杂的心理反应,均将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及病人的康复.

    作者:刘爱萍;王巧红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双腔导尿管在灌肠操作中的应用

    常规的灌肠用物是使用一次性灌肠包,在行此项操作时,传统的肛管为较硬的塑胶管,对肛周皮肤黏膜刺激性强、损伤较大,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及不适.为此,在进行灌肠操作的过程中,改用双腔导尿管替代原有的肛管进行改进尝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清丽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出院指导对糖尿病病人病情复发情况的影响

    糖尿病是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引起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的紊乱,以至血糖升高、尿糖.一些病人住院时经过一系列的药物治疗能有效地控制症状、体征、在出院后往往不重视家庭治疗及护理,导致症状体征经常反复,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对糖尿病病人出院时进行指导非常必要和重要.自开展整体护理以来,我科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出院指导,并与对照比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学梅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63例鼻腔填塞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鼻腔为呼吸道门户,对吸入空气具有调温、湿润及清洁作用,对维持呼吸系统正常功能和保护下呼吸道均有重要意义.实施鼻腔填塞后,阻断了鼻腔的正常呼吸通气功能,呼吸道门户被迫改为经口呼吸,长时间通气模式的改变,加上油纱条对周围组织的压迫和刺激作用,病人常出现头昏、鼻前额胀痛、咽干痛等,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引起感染.因此,针对病人的各种不适,采取全方位正确的护理措施,可在减轻病人痛苦的同时促进病人早日康复.2007年1月-2008年9月我科行鼻腔填塞术63例,同时加强了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俊梅 刊期: 2008年第34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