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见性告知与儿科病房护理纠纷的防范

蒋丽

关键词:儿科, 病房, 护患纠纷, 医疗护理质量, 履行告知义务, 医疗事故, 患儿家长, 沟通能力, 服务群体, 处理条例, 病人, 保护意识, 满意度, 发生率, 增强, 提高, 理解, 护士, 更新, 安全
摘要: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病人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安全有了更新的要求.护士的沟通能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儿科病房由于服务群体的特殊性,护患纠纷发生率高,通过预见性的履行告知义务,取得患儿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从而提高病人的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病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术期护理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逐渐增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常见手术,具有避免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时间短,4周~6周即可下床活动;同时可避免二次手术,提高生活质量等优点.我科行珍珠面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0例,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韩壮花;李素红;冯晓华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护理纠纷发生原因分析及对策

    护理纠纷是指在护理活动中,病人与家属对医院护理工作不满时产生的纠纷.随着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病人考虑更多的是自己的权力和护士的义务,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日益增加,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护理纠纷的原因错综复杂,多发生在临床第一线,一旦发生矛盾,要及时沟通,及时处理,化解矛盾.现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分析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作者:张凤莲;刘荷英;王秀平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老年糖尿病病人应用预填充式来得时笔治疗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病人应用预填充式来得时笔治疗的健康教育.[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老年糖尿病病人及家属进行来得时笔相关知识健康教育临床资料.[结果]经过培训,病人和家属均掌握了预填充式来得时笔居家治疗护理相关技能,提高了病人的遵医行为,血糖控制理想且保持稳定.[结论]对老年糖尿病病人进行应用预填充式来得时笔治疗的健康教育非常必要和重要.

    作者:刘护云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两种皮试方法在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中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传统皮内注射法与快速过敏皮试仪在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的差异.[方法]174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皮内注射的方法,观察组采用快速过敏皮试仪的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皮试效果.[结果]两种皮试方法在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快速皮试仪与传统皮内注射法在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中的效果相同.

    作者:刘昌林;廖容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体会

    总结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措施,提出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完善质控组织,开展各种监测,严格管理措施,提高医护人员的院内感染知识,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作者:闫新丽;朱小慧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新生儿游泳加抚触的临床效果及护理

    [目的]观察新生儿游泳加抚触的临床效果,探讨其护理.[方法]选取180例正常分娩或剖宫产分娩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新生儿沐浴后游泳加抚触,对照组沐浴后只抚触.观察并比较两组新生儿体重变化情况、睡眠质量、胎便初排时间及转黄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新生儿出院体重较重,睡眠质量高,胎便初排时间及转黄时间均提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游泳与抚触可促进婴儿体重增长,缩短胎便初排及转黄时间,改善新生儿睡眠质量.

    作者:蔚英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ICU新护士工作倦怠感及其自我效能的研究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新护士工作倦怠感及自我效能感状况,探讨其自我效能感与工作倦怠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方法,对北京市23所三级医院的进入ICU工作时间不足2年的219名护士进行工作倦怠感及其自我效能的问卷调查.[结果]ICU新护士的工作冷漠感方面尤为突出;自我效能感偏低;低、中、重度倦怠感的检出率分别为31.05%、27.85%、10.05%.有倦怠感的护士的自我效能感低于无倦怠感的护士(P<0.01),自我效能感与工作倦怠程度呈负相关(r=-0.205,P<0.01),而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r=0.290,P<0.01).[结论]应重视刚进入ICU工作护士的工作倦怠状况,提高其自我效能感,以降低其工作倦怠感.

    作者:谢光红;曹炜;冯香玉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200例乳腺癌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

    通过对200例乳腺癌手术病人心理特点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加强术前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疼痛护理、护患沟通和功能锻炼等.

    作者:薛英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层次分析法在分级护理佳决策主体确定中的应用

    [目的]确立分级护理的决策主体.[方法]在确立分级护理决策主体层次结构模型后,请医生和护理专家就指标间相对重要性程度进行两两比较,建立判断矩阵,后得出分级护理的佳决策主体.[结果]护士组以护士独立决策合成权重高,医生组以医护共同决策合成权重高,医护组以医护共同决策合成权重高.医生决策的合成权重在三组结果中得分均低.[结论]医生尚不能认为是分级护理的佳决策主体;在决策分级护理的方式选择上,护理专家认为是护士独立决策,医生专家认为是医护共同决策.

    作者:韩世范;王旭梅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异常情况原因分析与护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由于成功率高、节省时间和人力、不需要局部麻醉和缝针、不限制病人臂部活动、病人痛苦时间短等优点,临床应用日趋广泛[1].但是,在静脉置管操作时,容易出现送管困难、导管异位、导丝拔除困难、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我科在临床应用中,对置管过程中异常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晓玲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管理的研究进展

    综述近年来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管理的临床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呼吸道管理方法的改进、预防措施的完善及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

    作者:席美玲;万淑琴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

    [目的]总结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44例行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所有病人裸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裸眼视力≥0.6为202例,0.3~0.6为29例,0.1~0.3为13例.[结论]加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病人的护理对病人术后视力的恢复非常重要.

    作者:王志萍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出院指导对糖尿病病人病情复发情况的影响

    糖尿病是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引起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的紊乱,以至血糖升高、尿糖.一些病人住院时经过一系列的药物治疗能有效地控制症状、体征、在出院后往往不重视家庭治疗及护理,导致症状体征经常反复,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对糖尿病病人出院时进行指导非常必要和重要.自开展整体护理以来,我科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出院指导,并与对照比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学梅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血液病病人静脉留置针肝素液封管浓度的探讨

    [目的]探讨血液病病人静脉留置针不同浓度肝素液封管的效果.[方法]120例血液病病人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40例,在每次治疗结束后均用2 mL肝素盐水封管,浓度分别为50 U/mL、100 U/mL、150 U/mL.观察并比较3组病人堵管及局部渗漏发生情况、凝血酶原时间(PT)及凝血酶时间(TT).[结果]A组肝素封管液堵塞的发生率与其他两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C组局部渗漏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与B组(P<0.05);A组与B组间PT及T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低于C组(P<0.05).[结论]血液病病人静脉留置针使用2 mL肝素盐水(100 U/mL)封管较安全可靠.

    作者:刘景玲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固定袋的应用

    目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在临床广泛应用.PICC的临床应用对于需长期化疗的肿瘤病人,有效避免了外周静脉的反复穿刺,降低了化疗药物的外渗几率,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肿瘤病人一般需4个~6个疗程的化疗,带管时间较长,有时会出现导管脱出、置管处污染等现象.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我科自行研制了一种简易外固定袋,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欣;管乐静;刘泉姣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瑞芬太尼自控式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自控式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360例顺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观察组应用瑞芬太尼自控式静脉用药进行分娩镇痛,对照组产程中不使用任何镇痛药物.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疼痛情况、术中出血量、产程时间和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和总产程短于对照组(P<0.05);第一产程、术中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自控式分娩镇痛效果明显.

    作者:褚志平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预告式护理教学查房的临床实践与探讨

    [目的]探讨预告式护理教学查房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预告式与讨论式双向交流,通过制作幻灯充实查房内容,以问题、讨论、指导、考核和现场评价相结合.查房过程做到查房前充分准备、查房中有效互动、查房后及时总结.[结果]预告式护理教学查房通过现场评价和临床考核全院临床护理人员68名,综合评分达到90分.[结论]临床中应用预告式护理教学查房效果满意.

    作者:王红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预见性告知与儿科病房护理纠纷的防范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病人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安全有了更新的要求.护士的沟通能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儿科病房由于服务群体的特殊性,护患纠纷发生率高,通过预见性的履行告知义务,取得患儿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从而提高病人的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蒋丽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大型体检中静脉采血的护理体会

    2007年10月8日-2007年11月8日我院对2 302名农民进行体检,抽血是体检中重要的一项,也是人们恐惧的一项操作,经过多方面努力,农民从开始的恐惧到欣然接受,从埋怨到赞许,使我们安全、快捷、圆满完成任务.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韩彩清;任国珍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龙血竭胶囊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龙血竭胶囊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34例Ⅱ期、Ⅲ期压疮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3例,采用湿润烧伤膏治疗,观察组21例采用龙血竭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压疮治疗效果及痊愈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3%,对照组为53.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疮痊愈时间为7.0 d±2.5 d,对照组为14.0 d±1.5 d,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血竭胶囊治疗压疮效果明显.

    作者:雷珍;肖艳娟;罗先姣 刊期: 2008年第34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