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光红;曹炜;冯香玉
[目的]探讨应用汞柱式血压计进行不同的血压测量方法、判断标准对血压测量值的影响.[方法]选择内科病人126例,采用汞柱式血压计通过不同的血压测量和判断方法进行自身对照,比较左右上肢、听诊器胸件置于不同状态时,首次看到水银柱波动值与听到第一声搏动音、变音值与声音消失值血压变化.[结果]左上肢和右上肢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听诊器胸件置于不同状态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首次看到水银柱波动和听到第一声搏动音的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压测量部位一般选择右上肢,舒张压一般应以消失音为准,袖带位置不准确使测得的血压偏低,水银波动值与主动脉压和收缩压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周洁;于洪宇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前,癌症病人接受化疗后机体抵抗力下降,常导致口腔溃疡.许多病人由于化疗期间出现口腔溃疡后不能正常进食,机体摄入营养缺乏,而导致不能完成化疗或不能在规定时间里继续接受化疗而推迟化疗,从而影响疗效.2007年7月-2008年7月我院乳房科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残液对乳腺癌化疗后口腔溃疡病人实施防治,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小建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措施对留置导尿管引发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54例需留置导尿管的泌尿科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9例,B组18例,C组27例,A组留置导尿管后未用任何抗生素,B组全身应用抗生素,C组全身应用抗生素配合局部抗生素冲洗.隔日收集尿液进行细菌培养,观察并比较3组病人各时段细菌感染阳性率.[结果]不同组别病人随导尿管留置时间的延长,尿培养细菌阳性率增高,C组相应时间细菌感染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结论]在密闭式引流的基础上,全身应用抗生素配合局部抗生素冲洗可延缓和降低留置导尿管病人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李锐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辅助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90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洗辅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部分症状及体征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为6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部分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熏洗辅助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明显.
作者:康群 刊期: 2008年第34期
护士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其服务对象是身患疾病的特殊人群,不同于一般的服务行业,因此,对护士的要求不仅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平,还要有良好的语言沟通技巧,这样才能适应本职工作.所谓语言沟通是指适用口语或文字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掌握好这门技巧在护理工作中就会得心应手,可明显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护士重视语言修养无疑能提高护理的艺术性.现就语言沟通技巧在临床护理的意义及应用阐述如下.
作者:马淑红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糖尿病是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引起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的紊乱,以至血糖升高、尿糖.一些病人住院时经过一系列的药物治疗能有效地控制症状、体征、在出院后往往不重视家庭治疗及护理,导致症状体征经常反复,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对糖尿病病人出院时进行指导非常必要和重要.自开展整体护理以来,我科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出院指导,并与对照比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学梅 刊期: 2008年第34期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长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主体,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在新的形势下对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及护理管理技巧又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阐述如下.
作者:张颖 刊期: 2008年第34期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呈进行性加重的一种肺部疾病,其特点为慢性反复咳嗽、咳痰,并伴有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了病人的劳动能力和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病人生命.肺气肿病情的长期迁延,且不断加重,影响个人身心健康,更造成个人、家庭和社会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对肺气肿病人进行康复指导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减轻经济负担有着重要意义.现介绍如下.
作者:任玉红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教师标准化病人(TSP)在本科护生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培养24名TSP.选择285名护理本科学生为教学对象进行健康评估教学,第1周~第7周采用传统方法教学,第8周~第10周进行TSP参与健康评估教学.教学结束后对本科护生进行考试,分析比较两种教学的效果;同时,对本科护生和TSP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教学的护生成绩总体呈正态分布,TSP教学护生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t=7.503,P<0.001).TSP教学得到TSP和本科护生的认可和赞成.[结论]在本科护生健康评估教学中进行TSP教学效果明显,有待在护理学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潘欣;金瑞华;郑浇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比较传统皮内注射法与快速过敏皮试仪在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的差异.[方法]174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皮内注射的方法,观察组采用快速过敏皮试仪的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皮试效果.[结果]两种皮试方法在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快速皮试仪与传统皮内注射法在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中的效果相同.
作者:刘昌林;廖容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预告式护理教学查房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预告式与讨论式双向交流,通过制作幻灯充实查房内容,以问题、讨论、指导、考核和现场评价相结合.查房过程做到查房前充分准备、查房中有效互动、查房后及时总结.[结果]预告式护理教学查房通过现场评价和临床考核全院临床护理人员68名,综合评分达到90分.[结论]临床中应用预告式护理教学查房效果满意.
作者:王红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切实有效的基层医院开展护理科研的方法.[方法]建立护理科研管理小组,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强化护理人员科研意识,培养科研能力,采取有效管理和激励机制等.[结果]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和科研积极性,论文数量、质量逐年上升.[结论]基层医院开展护理科研可以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贾爱增;王晓霜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观察新生儿游泳加抚触的临床效果,探讨其护理.[方法]选取180例正常分娩或剖宫产分娩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新生儿沐浴后游泳加抚触,对照组沐浴后只抚触.观察并比较两组新生儿体重变化情况、睡眠质量、胎便初排时间及转黄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新生儿出院体重较重,睡眠质量高,胎便初排时间及转黄时间均提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游泳与抚触可促进婴儿体重增长,缩短胎便初排及转黄时间,改善新生儿睡眠质量.
作者:蔚英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科学的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避免护理风险、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1].确保手术护理安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现结合临床情况,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作者:黄桂圆 刊期: 2008年第34期
介绍急诊科预诊分诊的管理措施,包括制订预诊护士文明服务规范、制订预案并限时定标、加强急诊护士参加急诊相关知识的培训、加强激励机制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消除影响分诊工作的不利因素、充分发挥急诊护士良好职业道德以及做好传染病的分诊等.
作者:陈月媚;毛艳君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的时序性对产妇围术期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124例行剖宫产术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4例,对照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集中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在产妇围术期的健康教育中应用时间护理理论进行健康教育.调查并比较两组病人整体护理五期健康教育掌握程度、产妇焦虑程度和产妇对护士服务态度满意率.[结果]实验组在术前教育、术后指导、康复指导及出院指导的健康教育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前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对护士服务态度满意率较对照组高.[结论] 在产妇围术期健康教育中应用时间护理理论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明显.
作者:袁月香;李义金;喻美贞 刊期: 2008年第34期
老年性颈椎病是一种退行性骨关节病,因椎体及小关节等处的骨质增生,刺激压迫周围软组织,继而影响神经根、脊髓、交感神经、脑血管及颈肩等处,产生一系列以刺激症状为特征的慢性复发性疾病[1].2006年1月-2007年1月我科收治老年性颈椎病病人60例,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在围术期进行积极护理及康复指导,效果满意,明显改善了病人颈部及四肢功能,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现将老年性颈椎病病人围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史淑芳;王丽燕;边荣 刊期: 2008年第34期
常规的灌肠用物是使用一次性灌肠包,在行此项操作时,传统的肛管为较硬的塑胶管,对肛周皮肤黏膜刺激性强、损伤较大,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及不适.为此,在进行灌肠操作的过程中,改用双腔导尿管替代原有的肛管进行改进尝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清丽 刊期: 2008年第34期
总结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措施,提出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完善质控组织,开展各种监测,严格管理措施,提高医护人员的院内感染知识,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作者:闫新丽;朱小慧 刊期: 2008年第34期
2007年10月8日-2007年11月8日我院对2 302名农民进行体检,抽血是体检中重要的一项,也是人们恐惧的一项操作,经过多方面努力,农民从开始的恐惧到欣然接受,从埋怨到赞许,使我们安全、快捷、圆满完成任务.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韩彩清;任国珍 刊期: 2008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