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新丽;朱小慧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有明显的种族性、地区性和家族聚集现象[1].
作者:冯月霞;庞秀枝;荣向江;李翠梅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措施对留置导尿管引发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54例需留置导尿管的泌尿科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9例,B组18例,C组27例,A组留置导尿管后未用任何抗生素,B组全身应用抗生素,C组全身应用抗生素配合局部抗生素冲洗.隔日收集尿液进行细菌培养,观察并比较3组病人各时段细菌感染阳性率.[结果]不同组别病人随导尿管留置时间的延长,尿培养细菌阳性率增高,C组相应时间细菌感染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结论]在密闭式引流的基础上,全身应用抗生素配合局部抗生素冲洗可延缓和降低留置导尿管病人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李锐 刊期: 2008年第34期
通过对200例乳腺癌手术病人心理特点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加强术前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疼痛护理、护患沟通和功能锻炼等.
作者:薛英 刊期: 2008年第34期
ICU是一种现代化的医疗护理组织形式,是收治各种急危重病人的部门,作为一个特殊的医疗单位,在临床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ICU对医护人员的技术要求更加严格,而护士是先进仪器的使用者,是抢救病人的技术骨干,她们承担的护理任务多,病人病情危重多变,护理质量的优劣是抢救成败的关键之一.
作者:林幼华;卞意萍;郑春兰 刊期: 2008年第34期
老年性颈椎病是一种退行性骨关节病,因椎体及小关节等处的骨质增生,刺激压迫周围软组织,继而影响神经根、脊髓、交感神经、脑血管及颈肩等处,产生一系列以刺激症状为特征的慢性复发性疾病[1].2006年1月-2007年1月我科收治老年性颈椎病病人60例,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在围术期进行积极护理及康复指导,效果满意,明显改善了病人颈部及四肢功能,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现将老年性颈椎病病人围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史淑芳;王丽燕;边荣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观察新生儿游泳加抚触的临床效果,探讨其护理.[方法]选取180例正常分娩或剖宫产分娩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新生儿沐浴后游泳加抚触,对照组沐浴后只抚触.观察并比较两组新生儿体重变化情况、睡眠质量、胎便初排时间及转黄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新生儿出院体重较重,睡眠质量高,胎便初排时间及转黄时间均提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游泳与抚触可促进婴儿体重增长,缩短胎便初排及转黄时间,改善新生儿睡眠质量.
作者:蔚英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病人化疗期间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100例消化道肿瘤化疗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饮食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口腔黏膜细胞凋亡率,以评价病人的营养状况.[结果]实验组口腔黏膜细胞凋亡率为34.87%±4.28%,对照组为18.90%±3.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饮食护理干预可提高消化道肿瘤化疗病人的营养状况.
作者:宋爱华 刊期: 2008年第34期
常规的灌肠用物是使用一次性灌肠包,在行此项操作时,传统的肛管为较硬的塑胶管,对肛周皮肤黏膜刺激性强、损伤较大,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及不适.为此,在进行灌肠操作的过程中,改用双腔导尿管替代原有的肛管进行改进尝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清丽 刊期: 2008年第34期
介绍急诊科预诊分诊的管理措施,包括制订预诊护士文明服务规范、制订预案并限时定标、加强急诊护士参加急诊相关知识的培训、加强激励机制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消除影响分诊工作的不利因素、充分发挥急诊护士良好职业道德以及做好传染病的分诊等.
作者:陈月媚;毛艳君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总结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44例行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所有病人裸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裸眼视力≥0.6为202例,0.3~0.6为29例,0.1~0.3为13例.[结论]加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病人的护理对病人术后视力的恢复非常重要.
作者:王志萍 刊期: 2008年第34期
2007年10月8日-2007年11月8日我院对2 302名农民进行体检,抽血是体检中重要的一项,也是人们恐惧的一项操作,经过多方面努力,农民从开始的恐惧到欣然接受,从埋怨到赞许,使我们安全、快捷、圆满完成任务.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韩彩清;任国珍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神经外科重症病人病情复杂多变,并发症多、预后差,必须进行周密的观察方能及时发现,经综合分析方能正确判断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近年来,许多医院建立了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ICU对严密观察病情,使病人得到良好的治疗和护理,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有很好的作用[1].现对我科2007年1月-2007年12月在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150例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喜英 刊期: 2008年第34期
头面颈部烧伤常伴有严重吸入性损伤及面容破坏,此类病人的治疗和护理都有其重要性和特殊性.2005年6月-2007年12月我科收治15例头面颈部烧伤病人,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桂平;左霞;周利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分析护理缺陷发生原因,探讨控制护理缺陷发生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007年我院发生的683起护理缺陷资料.[结果]护理缺陷发生的种类以基础护理、护理管理和护理文书书写为主;护理缺陷的发生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规范科学管理、控制缺陷发生的主要环节可有效减少和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
作者:陈菊梅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比较传统皮内注射法与快速过敏皮试仪在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的差异.[方法]174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皮内注射的方法,观察组采用快速过敏皮试仪的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皮试效果.[结果]两种皮试方法在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快速皮试仪与传统皮内注射法在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中的效果相同.
作者:刘昌林;廖容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在临床广泛应用.PICC的临床应用对于需长期化疗的肿瘤病人,有效避免了外周静脉的反复穿刺,降低了化疗药物的外渗几率,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肿瘤病人一般需4个~6个疗程的化疗,带管时间较长,有时会出现导管脱出、置管处污染等现象.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我科自行研制了一种简易外固定袋,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欣;管乐静;刘泉姣 刊期: 2008年第34期
介绍人性化服务在门诊抽血室的应用,认为通过转变服务理念、营造良好环境、提升护士素质、做好心理护理、提高业务水平和细微之处服务等环节,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作者:涂美艳;陈文芳;上官美琴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观察龙血竭胶囊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34例Ⅱ期、Ⅲ期压疮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3例,采用湿润烧伤膏治疗,观察组21例采用龙血竭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压疮治疗效果及痊愈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3%,对照组为53.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疮痊愈时间为7.0 d±2.5 d,对照组为14.0 d±1.5 d,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血竭胶囊治疗压疮效果明显.
作者:雷珍;肖艳娟;罗先姣 刊期: 2008年第34期
鼻腔为呼吸道门户,对吸入空气具有调温、湿润及清洁作用,对维持呼吸系统正常功能和保护下呼吸道均有重要意义.实施鼻腔填塞后,阻断了鼻腔的正常呼吸通气功能,呼吸道门户被迫改为经口呼吸,长时间通气模式的改变,加上油纱条对周围组织的压迫和刺激作用,病人常出现头昏、鼻前额胀痛、咽干痛等,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引起感染.因此,针对病人的各种不适,采取全方位正确的护理措施,可在减轻病人痛苦的同时促进病人早日康复.2007年1月-2008年9月我科行鼻腔填塞术63例,同时加强了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俊梅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的时序性对产妇围术期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124例行剖宫产术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4例,对照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集中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在产妇围术期的健康教育中应用时间护理理论进行健康教育.调查并比较两组病人整体护理五期健康教育掌握程度、产妇焦虑程度和产妇对护士服务态度满意率.[结果]实验组在术前教育、术后指导、康复指导及出院指导的健康教育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前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对护士服务态度满意率较对照组高.[结论] 在产妇围术期健康教育中应用时间护理理论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明显.
作者:袁月香;李义金;喻美贞 刊期: 2008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