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英
[目的]探讨预告式护理教学查房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预告式与讨论式双向交流,通过制作幻灯充实查房内容,以问题、讨论、指导、考核和现场评价相结合.查房过程做到查房前充分准备、查房中有效互动、查房后及时总结.[结果]预告式护理教学查房通过现场评价和临床考核全院临床护理人员68名,综合评分达到90分.[结论]临床中应用预告式护理教学查房效果满意.
作者:王红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神经外科重症病人病情复杂多变,并发症多、预后差,必须进行周密的观察方能及时发现,经综合分析方能正确判断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近年来,许多医院建立了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ICU对严密观察病情,使病人得到良好的治疗和护理,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有很好的作用[1].现对我科2007年1月-2007年12月在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150例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喜英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确立分级护理的决策主体.[方法]在确立分级护理决策主体层次结构模型后,请医生和护理专家就指标间相对重要性程度进行两两比较,建立判断矩阵,后得出分级护理的佳决策主体.[结果]护士组以护士独立决策合成权重高,医生组以医护共同决策合成权重高,医护组以医护共同决策合成权重高.医生决策的合成权重在三组结果中得分均低.[结论]医生尚不能认为是分级护理的佳决策主体;在决策分级护理的方式选择上,护理专家认为是护士独立决策,医生专家认为是医护共同决策.
作者:韩世范;王旭梅 刊期: 2008年第34期
介绍护生实习带教期间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出应注重护生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以病人为中心意识的培养,重视职业道德的内容、形式和环境,使之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
作者:李翠梅 刊期: 2008年第34期
鼻腔为呼吸道门户,对吸入空气具有调温、湿润及清洁作用,对维持呼吸系统正常功能和保护下呼吸道均有重要意义.实施鼻腔填塞后,阻断了鼻腔的正常呼吸通气功能,呼吸道门户被迫改为经口呼吸,长时间通气模式的改变,加上油纱条对周围组织的压迫和刺激作用,病人常出现头昏、鼻前额胀痛、咽干痛等,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引起感染.因此,针对病人的各种不适,采取全方位正确的护理措施,可在减轻病人痛苦的同时促进病人早日康复.2007年1月-2008年9月我科行鼻腔填塞术63例,同时加强了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俊梅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现代医学证明,在影响健康与疾病的条件中,除了病理、生理因素外,还有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手术无论大小,病人在肉体上都要承受一定的痛苦,精神上要承担一定的压力,都会给病人带来恐惧、焦虑、紧张不安,依赖性增强等复杂的心理反应,均将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及病人的康复.
作者:刘爱萍;王巧红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综述近年来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管理的临床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呼吸道管理方法的改进、预防措施的完善及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
作者:席美玲;万淑琴 刊期: 2008年第34期
头面颈部烧伤常伴有严重吸入性损伤及面容破坏,此类病人的治疗和护理都有其重要性和特殊性.2005年6月-2007年12月我科收治15例头面颈部烧伤病人,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桂平;左霞;周利 刊期: 2008年第34期
2007年10月8日-2007年11月8日我院对2 302名农民进行体检,抽血是体检中重要的一项,也是人们恐惧的一项操作,经过多方面努力,农民从开始的恐惧到欣然接受,从埋怨到赞许,使我们安全、快捷、圆满完成任务.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韩彩清;任国珍 刊期: 2008年第34期
介绍人性化服务在门诊抽血室的应用,认为通过转变服务理念、营造良好环境、提升护士素质、做好心理护理、提高业务水平和细微之处服务等环节,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作者:涂美艳;陈文芳;上官美琴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的时序性对产妇围术期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124例行剖宫产术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4例,对照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集中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在产妇围术期的健康教育中应用时间护理理论进行健康教育.调查并比较两组病人整体护理五期健康教育掌握程度、产妇焦虑程度和产妇对护士服务态度满意率.[结果]实验组在术前教育、术后指导、康复指导及出院指导的健康教育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前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对护士服务态度满意率较对照组高.[结论] 在产妇围术期健康教育中应用时间护理理论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明显.
作者:袁月香;李义金;喻美贞 刊期: 2008年第34期
老年性颈椎病是一种退行性骨关节病,因椎体及小关节等处的骨质增生,刺激压迫周围软组织,继而影响神经根、脊髓、交感神经、脑血管及颈肩等处,产生一系列以刺激症状为特征的慢性复发性疾病[1].2006年1月-2007年1月我科收治老年性颈椎病病人60例,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在围术期进行积极护理及康复指导,效果满意,明显改善了病人颈部及四肢功能,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现将老年性颈椎病病人围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史淑芳;王丽燕;边荣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科学的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避免护理风险、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1].确保手术护理安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现结合临床情况,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作者:黄桂圆 刊期: 2008年第34期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病人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安全有了更新的要求.护士的沟通能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儿科病房由于服务群体的特殊性,护患纠纷发生率高,通过预见性的履行告知义务,取得患儿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从而提高病人的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蒋丽 刊期: 2008年第34期
总结肺栓塞病人的健康教育方法,包括健康教育的手段、心理护理、休息指导、饮食指导、溶栓和抗凝治疗期间的指导、溶栓治疗后的指导、出院指导等.
作者:王宝玉 刊期: 2008年第34期
川芎嗪注射液不良反应较少且轻微,偶有胃部不适、口干、嗜睡.我院收治1例盐酸川芎嗪过敏致阴部水肿,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洁;徐红 刊期: 2008年第34期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呈进行性加重的一种肺部疾病,其特点为慢性反复咳嗽、咳痰,并伴有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了病人的劳动能力和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病人生命.肺气肿病情的长期迁延,且不断加重,影响个人身心健康,更造成个人、家庭和社会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对肺气肿病人进行康复指导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减轻经济负担有着重要意义.现介绍如下.
作者:任玉红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自控式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360例顺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观察组应用瑞芬太尼自控式静脉用药进行分娩镇痛,对照组产程中不使用任何镇痛药物.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疼痛情况、术中出血量、产程时间和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和总产程短于对照组(P<0.05);第一产程、术中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自控式分娩镇痛效果明显.
作者:褚志平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将人性化服务内容纳入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标准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5级护理专业本科学生188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4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技能考核标准,观察组采用纳入人性化服务内容的新技能考核标准,讲授内容符合新标准要求.观察并比较两组学生人性化服务情况.[结果]观察组学生人性化服务情况及临床带教老师和病人对学生技能操作服务满意度的评价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内容纳入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标准的应用效果明显.
作者:庞晓丽;王英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由于成功率高、节省时间和人力、不需要局部麻醉和缝针、不限制病人臂部活动、病人痛苦时间短等优点,临床应用日趋广泛[1].但是,在静脉置管操作时,容易出现送管困难、导管异位、导丝拔除困难、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我科在临床应用中,对置管过程中异常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晓玲 刊期: 2008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