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新形势下产科护患沟通方式

朱庆贤

关键词:形势, 产科, 为病人服务, 沟通, 心身状态, 护理质量, 护理人员, 整体护理模式, 物质生活, 医学模式, 医护人员, 信息, 文明程度, 维权意识, 提高, 人际关系, 精神生活, 健康意识, 价值观念, 护理水平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同时也伴随着医院管理观念的改变和整体护理模式的普遍实施,病人的价值观念、健康意识、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对护理质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护患矛盾日趋突出、加剧,护患纠纷的发生呈逐步上升趋势[1],这不仅使病人(家属)感到不满,也严重困扰着广大医护人员,阻碍医学进一步发展.新的医学模式要求护理人员要走进病人,走进他们的生活,这就需要沟通,沟通既可清除误解与冲突,也可促进和谐与亲密[2].沟通是遵循一系列共同规则互通信息的过程,人们通过沟通与周围的社会环境相联系.沟通是形成人际关系的手段,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时刻与病人接触,必然涉及与病人的沟通,护患沟通有助于了解病人的心身状态,向病人获取准确的信息.这是实现护士为病人服务,减轻病人身心痛苦,创造佳心身状态的需要,也是促进护患间理解与支持,提高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的需要.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留置导尿管病人尿路感染的原因与预防

    留置导尿是抢救危重休克病人、术前准备以及排尿困难者的排尿手段,是临床治疗和诊断的重要方式,是临床常用的操作之一[1].但是尿道插管易引起尿路感染,为了尽量减少尿路感染,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对导尿术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和改进,对留置导尿病人尿路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有效降低病人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孟庆霞;崔婷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剖宫产术后6个月瘢痕子宫妊娠合并胎盘植入1例的护理

    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率亦随之增加.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发生率为0.045%,是异位妊娠中为罕见的,是子宫肌层妊娠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剖宫产后瘢痕引起子宫内膜间质蜕膜缺乏或缺陷,导致受精卵在此处着床后常发生底蜕膜缺损,滋养细胞可直接侵入肌层不断生长植入,甚至穿透子宫壁[1],可致子宫破裂、腹腔内大出血,严重危及生命.我院2007年8月收治孕中期子宫瘢痕处妊娠合并胎盘植入病人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穆淑玲;任丽生;张云环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谈青少年变声期护嗓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上的变声期,充分了解青少年变声期的生理特点,掌握变声期嗓音的变化规律及科学的护嗓方法极其关键.

    作者:弓爱梅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螺旋型鼻肠管在胃贲门癌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螺旋型鼻肠管在胃贲门癌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4例病人给予鼻肠管喂养,注意调节速度、温度和浓度,遵循从少到多,由慢至快,由稀到浓的原则,连续滴注有一定间歇期的喂养方法,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并及时处理.[结果]病人能耐受肠内营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正确使用,观察并发症并及时处理,是做好鼻腔肠营养管的关键.

    作者:孙明霞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脾破裂切除术后腹腔再出血5例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脾破裂是腹腔中常见的损伤之一,行脾切除是主要治疗措施.脾切除后腹腔内大出血是手术引起的较严重并发症,如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得当,危险性极大.我院2005年-2007年以来,发现脾破裂行脾切除术后腹腔再出血5例,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巧玲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开展术前访视的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适应这种护理模式转变的需要.为了更加完善整体护理,增加术前访视成为手术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手术病人的术前访视,可以充分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了解并满足病人的需求,使病人能积极配合手术,使手术顺利进行,促进病人康复.我院自2005年开始增加手术室护士对手术病术前访视,得到病人及家属的一致好评.手术室接到手术通知单后,巡回护士在病人手术前要到病房进行访视,收集病人资料,了解病人情况及所施手术,与器械护士和护理小组共同讨论,通过与病人交谈,可给病人心理疏导,缓解术前紧张情绪,使其增加对手术的信心,配合医护工作,争取取得满意的手术结果.

    作者:任凤莲;张璠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浅谈院内感染的控制方法

    院内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感染.目前,院内感染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感染率的高低和感染个案的发生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社会信誉.我院根据各级卫生主管部门有关控制医院感染管理的有关文件精神,强化了医院内感染的控制,并实行规范化管理,不仅院内感染率下降,而且在医疗质量上也得到提高.现将经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樊谋花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妇产科临床带教的体会

    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变知识为技能的必经过程,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笔者一直从事妇产科护理工作及对护生的临床实习带教工作,逐渐积累了一些临床带教经验.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孙建华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家庭护理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乙肝)是我国感染率和发病率高的传染病,是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传染病.具有病程长、恢复慢、易反复发病等特点,长期住院治疗病人往往经济上不易承受,而家庭护理既经济合理又切实可行,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但若家庭护理工作跟不上就会延缓病情好转,甚至导致病情加重.我院家庭护士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给予针对性护理,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禹仲华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慢性肾衰竭病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家庭护理

    血液透析是肾衰竭病人应用广泛、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血液透析治疗目的是通过人工肾清除尿毒症毒素,纠正体内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来维持生命,或为肾移植创造良好的条件[1].但血液透析系不完全性肾替代疗法,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各种合并症不断增加,究其原因与病人自我护理能力较差有关,因此病人自我护理非常重要.通过帮助病人自我护理可以减少并并发症,提高其生存质量,延缓病情进展,大限度地延长病人的存活时间.本文就慢性肾衰竭病人自我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赵东家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人性化护理对病人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与病人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病人满意度的原因并探讨其对策.[方法]加强本科室护士人性化服务理念的培训,对病人发放问卷调查表,将154例我科住院病人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人性化护理可有效地改善护士的职业形象,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结论]开展以人文关怀为主的人性化护理可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闫东革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糖尿病住院病人的健康宣教

    糖尿病病人由于大多数缺乏相关的知识,导致了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糖尿病健康宣教在糖尿病综合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现将健康宣教的方法及内容报道如下.

    作者:张素珍;张阿娜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普米克令舒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期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多发于2个月至2岁婴幼儿,主要表现为下呼吸道梗阻症状,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发作性喘憋、咳嗽等.2006年10月-2007年12月我科对4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应用普米克令舒吸入治疗及护理,其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丽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中医医院门诊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措施

    医院感染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各医院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门诊工作管理不善造成的交叉感染,已成为目前医院感染的重要隐患之一[1].中医院门诊以内科疾病为多,尤以慢性病居多.病人免疫力低下,容易并发感染.中医院医院感染发生率与国内其他医院的报告无明显差异[2],但感染部位有所差异,以上呼吸道、下呼吸道、胃肠道、皮肤软组织、尿道多见,这与中医院接诊病人的特点有关.同时,中医从业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意识不强.因此,中医院预防和控制门诊医院感染就更应该进一步加强.

    作者:李国燕;姚艳绒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浅析新形势下产科护患沟通方式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同时也伴随着医院管理观念的改变和整体护理模式的普遍实施,病人的价值观念、健康意识、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对护理质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护患矛盾日趋突出、加剧,护患纠纷的发生呈逐步上升趋势[1],这不仅使病人(家属)感到不满,也严重困扰着广大医护人员,阻碍医学进一步发展.新的医学模式要求护理人员要走进病人,走进他们的生活,这就需要沟通,沟通既可清除误解与冲突,也可促进和谐与亲密[2].沟通是遵循一系列共同规则互通信息的过程,人们通过沟通与周围的社会环境相联系.沟通是形成人际关系的手段,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时刻与病人接触,必然涉及与病人的沟通,护患沟通有助于了解病人的心身状态,向病人获取准确的信息.这是实现护士为病人服务,减轻病人身心痛苦,创造佳心身状态的需要,也是促进护患间理解与支持,提高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的需要.

    作者:朱庆贤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紧急气管插管时的护理配合

    气管插管是对呼吸困难病人建立有效通气有效的方法,也是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的关键.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病情危重,常伴有其他脏器的损伤,病情变化快,插管时伴有并发症在所难免,同时插管时导致的并发症均可给紧急抢救的危重病人造成致命的后果.因此要做好气管插管前的病情评估及准备工作,插管时积极配合插管医师,可有效减少气管插管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高岩华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早产儿早期喂养的临床观察

    早产儿属高危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生活能力低下,通常在出生后入住保温箱并给予密切监护.有资料显示,加强早产儿的早期喂养可降低早产儿的病死率,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1].我院对早产儿进行早期喂养,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爱梅;杨莲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临床带教与护生人文素质培养

    医院临床带教阶段是培养护生人文素质、职业道德与职业形象的较佳时期.本文结合带教期间的一些做法和感受,对如何在临床带教中有效培养护生人文素质做了一些探讨.

    作者:肖云兰;聂爱萍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要求

    肝性脑病尚无特效疗法,应早期诊断、及时处理,通过采取全方位的护理,预防和减少肝性脑病的发生,降低病人的危险性,有效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曰英;陈珍英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对不同学历不同实习阶段的实习护生的带教体会

    临床护理教学是帮助学生将书本上所学的基础知识与临床诊断、治疗及护理病人的操作技能相结合,为护理实习学生提供把基础理论知识转移到以病人为中心的高质量护理中的媒介.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教育的后阶段,是护理实习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途径,是培养护生进行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1].临床教学的重点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应用理论,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在丰富的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发展护理理论.

    作者:李蓉花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