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佩莲;张莉青
压疮为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软组织溃烂坏死.炎性浸润期主要表现为受压部位因淤血而呈现紫红色,有皮下硬节或有水疱形成.
作者:田洋 刊期: 2007年第15期
老年痴呆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病人表现为认知能力下降和行为障碍,终无法生活自理[1].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药物或治疗方法,护理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缓病程发展的重要措施.笔者于2002年3月起对1例老年痴呆病人进行了为期5年的家庭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敏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提高护士健康教育质量.[方法]实验组应用健康联播的轻松快乐画面及健康知识节目,同时由专职护士进行常规病房健康教育内容,并每周2次进行分组讨论评估.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病房健康教育内容.[结果]实验组病人参与健康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所提高,健康教育的气氛活跃,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满意度均有较大提高.[结论]健康联播与病房健康教育相结合是一种佳的健康教育模式,使护患关系和谐,终达到维护和促进病人健康的目的.
作者:周远兰;吴丰果;罗送茹;周丽霞;匡庆玲;张如君 刊期: 2007年第15期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产科护理工作关系着母子的健康,工作时的任何疏忽都可能酿成严重后果,造成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张正勇 刊期: 2007年第15期
肺部感染可发生于任何手术后,但胸部手术后肺炎发生率高[1].因此,老年病人胸部外伤术后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促使病情好转,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我科2000年9月-2005年9月共行开胸手术治疗老年胸外伤病人69例.其中21例并发肺部感染,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俊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我院使用的脑外科手术薄膜是由江西3L医用制品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经环氧乙烷灭菌.除了用于神经外科手术中,还在下列手术中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卢秀英;江小芳;冯丽;李桂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静脉穿刺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护士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在临床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尤其是给老年病人进行静脉穿刺技术操作时要求较高,难度相对较大.现对影响老年病人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防范对策.
作者:韩军;孙培利 刊期: 2007年第15期
为适应现代化护理模式的需要,充分体现健康教育在护理中的重要作用,为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更好地实施健康教育,护士不仅要配合医生给病人以适当的治疗与护理,而且要结合病人的身、心、社会的需要,向病人实施健康教育,进而转变病人的健康观念和健康行为.
作者:董彩兰 刊期: 2007年第15期
住院病人常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护士要了解病人的忧虑情况,剖析病人的心理、社会生态因素及生活方式等内在的关联.根据了解的情况,做好必要的心理护理,对于促进病人的身心健康和提高护理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红玉;尹翠玲 刊期: 2007年第15期
护理人员是发生职业损伤的高危群体,相关损伤因素严重威胁她们的身心健康.消化内科护士的职业损伤及防护有其特殊性,为增强护士的职业安全,根据消化内科的专业特点,总结了消化内科护士的职业损伤因素,包括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和社会心理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相应的防护对策,主要有提高管理者和护士对职业损伤的认识,提供相关职业防护用品,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操作以及建立心理支持系统等.
作者:黄秀芹;黄崇敏;王辉娥;郑晓春 刊期: 2007年第15期
脑卒中病人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全身代谢平衡严重紊乱,主要表现为高能量代谢和高分解代谢,机体能量消耗及需求量增大.机体的正常代谢及良好的营养状况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保证.
作者:范换芳;邓原琴;李河陵;贾红芳;吴莲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静脉穿刺是临床常用的有创性护理操作技术,临床护理工作中90%以上住院病人通过静脉输注治疗疾病,尤其特殊病人在进行静脉穿刺中常遇到血管条件差、塌陷痉挛、脆性增加、血管难以充盈等问题.
作者:崔玉焕;王旭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随着社会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口腔健康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但仍有部分老年群体对口腔健康未能给予足够重视,并因此影响到生活质量.为了解老年人龋病、牙周病及口腔卫生状况,笔者成立3人小组4次到宜昌市某社区对79例60岁以上老人进行了口腔状况调查及口腔卫生宣传教育.
作者:郑金红;刘光俊;奂忠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的方法及其效果评价.[方法]将60例住院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病人给予系统化的自我管理教育,对照组以传统的教育方式为主.每例病人在教育前及教育后测试糖尿病相关知识,随访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非药物治疗依从性等情况.[结果]干预组教育后6个月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非药物治疗依从性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糖尿病自我管理系统化教育能更有效地提高病人对糖尿病的认知,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主动配合治疗,对控制血糖、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风云;李淑莲 刊期: 2007年第15期
随着我国医疗护理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流程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也开始应用到临床,而静脉输注是门诊中心注射室的主要工作,因此,笔者对静脉输注工作流程进行了规范化设计,把输注的流程管理作为注射室护理管理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两年的实践使科室品牌建设逐渐扩大,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逐渐提高,同时保证了护理质量,满足了病人的需要.现将静脉输注流程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庄桂莲;张春丽 刊期: 2007年第15期
随着国家医疗法规建设的不断加强和全民法律意识的提高,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的颁布和实施,医疗护理工作制度的逐步完善,诊疗过程日益规范.面对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如何运用法律手段保护病人和医护工作者的权益,实现安全护理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
作者:周远利;闵丽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既解决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减轻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特别是危重病人,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早用药,提高抢救成功率[1].2004年5月-2006年11月,我科对66例病人应用静脉留置针,均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芝云 刊期: 2007年第15期
流动采血车街头采血,为献血者无偿献血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由于献血人员流动性大,采血车常停放在周边环境复杂的商业区,且外采条件有限,因此对于采血护士在采血过程中如何做好自身防护、预防疾病感染,以便更好地为献血者服务,一直是血站采血工作流程中的难点.为预防和减少采血护士在采血过程中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感染,笔者对采血护士常见的职业风险及预防措施加以概述,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亦弛 刊期: 2007年第15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针对癌症病人的需求,以鼓励、支持的态度,实施以促进康复、提高生存质量为目的的健康教育,减轻了病人的心理负担,消除了病人在住院期间的恐惧心理,增强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梁青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使临床的高龄病人比例增加,老年妇女是妇科疾病的高发人群,同时病人在生理和心理、社会等各方面均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而且常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及糖尿病等疾病,手术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有着特殊的生理及心理特点.
作者:李慧卿 刊期: 200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