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虚拟现实技术背景下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改良

李威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 情景模拟教学法, 教学改革, 护理学, 护理教育
摘要:[目的]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护理学教学过程中,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月我校3年级的护理学本科学生176人作为研究对象,以内科护理学作为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根据教学需求,将学生随机分为实验1组62人、实验2组57人和实验3组57人.实验1组学生在课堂中采取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实验2组学生将上课地点改为虚拟现实教学实验室,但教学方法仍然为讲授法.实验3组学生上课地点同样为虚拟现实教学实验室,采取改良情景模拟法进行教学.从学生本学期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感受和对知识掌握情况的自评结果两方面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1组和实验2组学生在教学内容可视化程度、模拟操作演示情况和课堂学习氛围3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3组与实验1组学生在教学内容可视化程度、模拟操作演示情况、课堂学习氛围、教学环节设置和注意力集中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2组和实验3组学生在教学环节设置、课堂学习氛围和注意力集中情况3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知识掌握情况的自评结果方面,实验1组和实验3组学生教材理论知识掌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2组、实验3组和实验1组以及实验2组和实验3组学生实践护理技能掌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背景下,采取改良情景模拟法进行护理教学,效果显著.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瑜伽锻炼对女性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瑜伽运动对2型糖尿病女性病人血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吕梁市3个社区65例2型糖尿病女性病人分为两组,观察组(n=31)病人参加5个月的集体瑜伽练习,对照组(n=34)病人给予常规糖尿病健康指导.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结果]干预5个月后,两组病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SF-36量表8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瑜伽运动能控制2型糖尿病女性病人的血糖,提高其生活质量,但需专业人员指导,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作者:赵爱华;韩爱荣;陶左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团队效能与团队关系冲突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团队效能与团队关系冲突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600名护士,采用团队效能、团队关系冲突和护士职业倦怠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理团队效能评分为41.96分士8.61分;团队关系冲突评分为20.12分±4.97分;职业倦怠评分为164.55分±41.97分;护理团队效能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与护士职业倦怠呈负相关(P<0.05);团队关系冲突评分与护士职业倦怠呈正相关(P<0.01);护士的聘用方式、护龄、护理团队效能和团队关系冲突为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护理团队效能较低,护士团队关系冲突明显,职业倦怠水平较高,医院护理管理者应从改善护理团队效能、缓解团队关系冲突入手,降低护士执业倦怠水平,保证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于明凯;张立芬;刘金花;张丽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品管圈在改善不孕症病人教育效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改善不孕症病人教育效果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4月之前在我院治疗的153例不孕症病人为实施前,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524倒不孕症病人为实施后.采用品管圈实施方法,通过设立标准化流程,规范工作步骤,优化病人教育流程,合理安排护士工作,提升护士专业理论水平.[结果]通过应用品管圈手法,不孕症病人健康教育知晓率由84.5%提高到94.2%,病人满意度由85.0%提高到95.5%.[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不孕症病人健康教育知晓率,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作者:张红梅;薛志红;高利萍;常换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肿瘤外科随访微信公众号的设计与优势分析

    [目的]提高肿瘤外科病人随访工作效率与质量.[方法]设计肿瘤外科随访微信公众号,将我的首页、随访信息录入与查询、健康科普教育、病人居家管理、视频课程、在线互动、预约与提醒作为公众号的组成版块.[结果]实现了肿瘤外科病人随访工作的数字化、实时化、精准化与人性化,有助于医护人员全面了解与掌握病人的院外治疗、护理康复情况,促进肿瘤外科诊断治疗水平的提高,确保了随访率.[结论]肿瘤外科随访微信公众号的设计可有效提高随访工作质量,减少病人不必要的来院次数,密切医护患三方关系.

    作者:车淑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延续性护理对袖状胃切除病人生活质量和减重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延续性护理对袖状胃切除术后生活质量和减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 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4例接受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治疗的肥胖症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记录病人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及减重效果的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生活质量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两组病人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及日平均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袖状胃切除术病人实施延续性护理可以有效改善病人出院后体重指数及生活质量,为开展临床延续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闯;颜哲;李玉双;郝芹;高彩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燕尾帽佩戴对医院感染发病率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护士燕尾帽佩戴对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影响,为燕尾帽佩戴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回顾分析取消佩戴燕尾帽前1年(2015年9月—2016年8月)与取消后1年(2016年9月-2017年8月)全院医院感染情况.[结果]取消佩戴燕尾帽前1年与取消后1年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72,P>0.05).脱帽前后上呼吸道、泌尿道、表浅切口、血管相关、血液部位医院感染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脱帽后下呼吸道、胃肠道部位医院感染发病率降低(P<0.05).[结论]取消燕尾帽佩戴可以更加高效地开展护理工作,且对医院感染发生率无显著性影响,医疗机构可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燕尾帽佩戴改革.

    作者:李领;王丹心;陈恒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浅析问题讨论教学在内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问题讨论教学法在内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校接受内外科护理学学习的2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学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人.对照组学生采取传统的内外科护理学教学方法进行学习,观察组采取问题讨论式教学方法进行学习,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结果]两组学生学习成绩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学生平均成绩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将问题讨论教学法应用内外科护理学的教学中,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作者:刘霞;田晓雁;王斌全;郭婧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全自动清洗消毒机集中清洗呼吸机管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全自动清洗消毒机集中清洗呼吸机管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效果.[方法]供应室使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集中清洗呼吸机管路,监测其效果,并与集中清洗前科室分散清洗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供应室全自动清洗消毒机集中清洗呼吸机管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科室分散清洗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P<0.05).[结论]供应室全自动清洗消毒机集中清洗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流程合理符合消毒供应中心规范要求,清洗消毒干燥质量优于科室分散清洗.

    作者:刘英秀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儿童急性鼻窦炎合并眶内并发症围术期的护理

    总结6例儿童急性鼻窦炎合并眶内并发疰围术期风险控制的护理安全管理经验.围术期风险控制的护理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应激性心理障碍的风险护理、降低疾病风险的安全护理、继发颅内感染风险护理、眼部症状观察及护理、长期使用抗生素并发症的预防及病人意外风险安全防范.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观察及疾病风险安全管理措施,术后患儿眼部症状明显改善,眼睑及眶周红肿逐渐消退,未再出现眼痛、鼻塞及发热症状,患儿住院期间未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患儿均顺利出院.

    作者:肖克珍;李秀雅;杨虹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我国老年人用药安全相关护理文献计量学分析

    [目的]了解我国老年人用药安全护理研究现状,为规范老年人合理用药,确保老年人用药安全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 Me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老年护理安全用药护理有关的文献.[结果]共检索出相关文献239篇,以综述为主,论著类文献较少,研究设计包含调查研究、资料回顾分析、对照研究、管理类、质性研究和案例分析;研究内容包含老年人合理安全用药措施和原则、老年人用药安全的影响因素、老年人安全用药知信行研究、药物不良反应分析等方面.[结论]我国老年人用药安全问题逐渐得到重视,但相关研究的设计和方法有待加强,应规范老年人安全用药护理研究科研设计,拓展老年人安全用药护理研究领域,同时开展循证护理研究,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老年人安全用药管理指南,保障老年人用药安全.

    作者:沈秋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护理本科生学习风格现况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调查护理本科在校生学习风格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湖北省、山东省、江苏省8所高校的1 009名护理本科生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Kolb学习风格量表和自主学习准备度量表翻译版测量护理本科生的学习风格类型及自主学习准备度情况.[结果]护理本科生学习风格构成情况为聚合型为297名(29.4%),同化型为245名(24.3%),发散型为240名(23.8%),顺应型为227名(22.5%).护理本科生学习过程得分情况:抽象概念为31.48分±7.00分,反思观察为30.74分±5.53分,主动实践为30.45分±6.52分,具体经验为27.33分±8.15分.自主学习准备度得分为148.42分±14.80分.性别、年级、毕业后打算、护理专业满意度、自主学习准备度、授课语言是护理本科生学习风格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护理本科生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其中聚合型所占比例高,顺应型所占比例低,护理本科生更多运用抽象概念来感知信息,缺少具体经验感知信息的能力.教育者可通过影响因素更直观地理解学生不同学习风格形成的原因,以便为不同学生提供合适的教学方法.

    作者:廖菁;倪平;毛靖;周雯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五心”护理结合Watson关怀理论在乳腺癌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五心”护理结合Watson人文关怀理论在乳腺癌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4月入住我院乳腺甲状腺诊疗中心的乳腺癌病人320例,将2014年3月-2015年4月入院的160例乳腺癌病人作为对照组,实施人文关怀优质护理服务工作;2015年5月-2016年4月入院的160例乳腺癌病人作为观察组,实施基于Watson人文关怀理论的“五心”护理服务.比较实施前后两组病人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比较两组实施后护士人文关怀满意度.[结果]实施后两组病人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实施后护士人文关怀满意度各条目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心”护理结合Watson人文关怀理论可以改善乳腺癌病人的癌因性疲乏,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及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

    作者:王佳;郝飞;周慧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康复病人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药物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饮食护理、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恢复情况、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恢复情况、满意度及总体并发症发生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促进支气管肺炎惠儿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3D打印教学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轮回见习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调查与分析3D打印教学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轮回见习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2013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8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人和实验组41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PBL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3D打印教学.自编调查问卷在轮回见习后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轮回见习考核成绩.[结果]两组轮回见习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教学评价结果优于对照组.[结论]3D打印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

    作者:郎雪南;王斌全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微课在口腔医学实习生职业防护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微课在口腔医学实习生医院感染与职业防护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 6年6月—2016年11月在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实习口腔专业学生11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5名.实验组采取微课教学法进行职业防护教育,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临床教学法.比较两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实验组学生对微课教学的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72.7%学生认同微课能够激发学习兴趣,81.8%学生认同微课能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72.7%学生认同微课有利于系统掌握知识,69.1%学生认同微课能够提高学习效率,78.2%学生认同微课有利于掌握重点知识.[结论]借助微课的教育能帮助提高口腔医学实习生对医院感染与职业防护知识的掌握.

    作者:张春瑾;郭三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护生人际关系调查

    [目的]探讨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护生的人际关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对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78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15名(41.4%)实习护生人际关系无困扰或困扰较少,109名(39.2%)轻度困扰,47名(16.9%)中度困扰,7名(2.5%)重度困扰.实习护生人际交往能力得分为(135.76±19.70)分,22名(7.9%)人际交往能力较好,256名(92.1%)人际交往能力欠佳.性别、学历是实习护生的人际关系困扰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学校、医院应充分考虑不同实习护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差异,加强对实习护生人际关系的培训.

    作者:汪涓;罗春梅;陈宇;邓旭;蒋小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四川省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住院病人跌倒监控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四川省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住院病人跌倒监控管理现状.[方法]采用自行拟定的四川省综合医院住院病人跌倒监控调查问卷对173所四川省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进行调查.[结果]三级医院跌倒发生率低于二级医院,各级医院跌倒监控开始时间分布在2005年-2016年,均使用评估工具进行跌倒评估,但各级医院跌倒监控机构设置、使用的跌倒评估工具、评估要求、跌倒管理督查、跌倒事件发生管理、跌倒管理预警、跌倒监控人员培训与考核、跌倒管理的质量控制等跌倒管理要求各不相同.[结论]四川省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跌倒监控的结构、过程建立无统一标准,跌倒监控的结构指标及跌倒监控过程指标要求各不相同,缺乏统一标准,不利于更好地对住院病人跌倒进行防范.

    作者:邓学学;宋锦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多项技能综合考核模式在危急症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多项技能综合考核模式在护理专科生危急症护理实践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对护生综合素质的影响.[方法]将我校2013级高职护理4个班192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3个班采用多项技能综合考核模式;对照组1个班采用传统考核模式,技能考核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考核成绩和抢救成功率的分析.[结果]实验组护生心肺复苏术的技术与非技术类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心肺复苏术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生气管插管术考核中的抗压耐挫能力、语言沟通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三角巾包扎术考核中的语言沟通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大部分护生赞同多项技能综合考核模式,且认为此模式对提高护生非技术能力有帮助.[结论]多项技能综合考核模式在护理专科生危急症护理实践教学中应用是可行的,且有助于护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裘璘;刘丽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虚拟现实技术背景下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改良

    [目的]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护理学教学过程中,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月我校3年级的护理学本科学生176人作为研究对象,以内科护理学作为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根据教学需求,将学生随机分为实验1组62人、实验2组57人和实验3组57人.实验1组学生在课堂中采取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实验2组学生将上课地点改为虚拟现实教学实验室,但教学方法仍然为讲授法.实验3组学生上课地点同样为虚拟现实教学实验室,采取改良情景模拟法进行教学.从学生本学期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感受和对知识掌握情况的自评结果两方面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1组和实验2组学生在教学内容可视化程度、模拟操作演示情况和课堂学习氛围3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3组与实验1组学生在教学内容可视化程度、模拟操作演示情况、课堂学习氛围、教学环节设置和注意力集中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2组和实验3组学生在教学环节设置、课堂学习氛围和注意力集中情况3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知识掌握情况的自评结果方面,实验1组和实验3组学生教材理论知识掌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2组、实验3组和实验1组以及实验2组和实验3组学生实践护理技能掌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背景下,采取改良情景模拟法进行护理教学,效果显著.

    作者:李威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呼和浩特市三级甲等医院儿科护士组织气氛与工作沉浸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市三级甲等医院儿科护士组织气氛与工作沉浸相关性,探讨影响儿科护士工作沉浸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护士组织气氛感知量表、工作沉浸量表对呼和浩特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323名儿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呼和浩特市三级甲等医院儿科护士组织气氛得分为2.89分±0.40分,工作沉浸得分为4.21分±0.51分,均处于中等水平,儿科护士组织气氛各个维度及总分与工作沉浸各个维度及总分均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组织气氛、收入、工作年限、学历、职称、年龄是儿科护士工作沉浸的影响因素.[结论]管理者应根据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组织气氛,提高护士工作沉浸.

    作者:聂振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