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前护理目标干预在抢救危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中的应用

郭建军;游贵方;袁淑兰;范敏;郭志晖

关键词:危重烧伤, 延迟复苏, 超前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超前护理目标干预在抢救危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培养护士的预见性护理能力,提高延迟复苏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对2012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40例危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观察组)实施超前护理目标干预,用于休克期抢救,与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30例危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对照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器官并发症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休克期心率、抢救耗时、机械通气时间、休克纠正时间低于对照组,中心静脉压(CVP)、每小时尿量高于对照组.[结论]超前护理目标干预能降低危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抢救时间、提高危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抢救成功率.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大学一年级护生从事养老照顾意愿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养老照顾意愿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护生老年护理择业动机问卷和职业价值观量表对成都地区全日制大学一年级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分析护生职业价值观对从事养老照顾意愿的影响.[结果]大学一年级护生职业价值观总分为(127.72±12.98)分,从事养老照顾意愿总分为(43.81±6.51)分,职业价值观多个维度与从事养老照护意愿呈正相关(P<0.05或P<0.01).影响护生从事养老照护意愿的因素有成就实现、兴趣性格、职业前景.[结论]护生从事养老照护意愿较弱,积极的职业价值观有助于提高护生从事养老照顾工作的意愿,建议护理教育者应注重培养护士职业价值观,以提高从事养老照顾意愿.

    作者:毕翻;李孜孜;周翠翠;林瑶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超前护理目标干预在抢救危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前护理目标干预在抢救危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培养护士的预见性护理能力,提高延迟复苏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对2012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40例危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观察组)实施超前护理目标干预,用于休克期抢救,与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30例危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对照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器官并发症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休克期心率、抢救耗时、机械通气时间、休克纠正时间低于对照组,中心静脉压(CVP)、每小时尿量高于对照组.[结论]超前护理目标干预能降低危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抢救时间、提高危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抢救成功率.

    作者:郭建军;游贵方;袁淑兰;范敏;郭志晖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在高龄病人行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高龄病人无痛胃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及相关护理.[方法]将60例高龄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在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全身麻醉状态下行无痛胃肠镜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胃肠镜检查,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用于高龄病人行无痛胃肠镜检查可收到满意的无痛效果,且安全、舒适.

    作者:姜涛;李爱琴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延续性护理在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病人干预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在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病人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5月来院治疗的76例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予以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病人服药依从性、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及遵从医嘱服药、血尿酸水平、饮食控制、体重控制、痛风急性发作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用于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病人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病人服药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行为,提高了病人的整体生活质量.

    作者:徐文艺;邱雪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留置导尿管时机对全身麻醉苏醒期病人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手术病人术中留置导尿管的佳时机,以减轻术前病人插尿管的痛苦及复苏期不良反应,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方法]选择我科2014年6月-2015年6月120例全身麻醉术前需导尿的成年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3组,A组病人术前在病房导尿并留置尿管,B组病人在全身麻醉插管后导尿并留置尿管;C组病人在麻醉诱导期进行导尿并留置尿管.比较3组病人导尿前及导尿时的生命体征、全身麻醉复苏期躁动情况及麻醉复苏时间.[结果]麻醉诱导期留置导尿管病人在全身麻醉复苏期躁动少,尿道刺激症状轻.[结论]麻醉诱导期留置导尿管既可减少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又增加了病人的舒适感,缩短了麻醉时间,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作者:彭欣茜;张燕芬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围绝经期妇女的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围绝经期妇女的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自行设计的围绝经期妇女自我管理量表对417例围绝经期妇女进行调查.[结果]经常或总是使用激素占1.2%,经常或总是使用其他保健品、中药、推拿按摩及放松疗法或瑜伽分别占9.1%、4.3%、7.4%,经常或总是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E及钙剂者分别占14.4%、15.8%、24.5%;经常或总是食用豆制品、牛奶分别占45.8%、33.8%;自我监测率较低,均不超过40%.影响围绝经期妇女自我管理的主要因素为教育水平、户口所在地及活动情况.[结论]围绝经期妇女自我管理状况不容乐观,应针对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

    作者:李华;汪晖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3例抗NMDA受体脑炎病人的护理

    抗NMDA受体脑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脑炎,由Dalmau等[1]在2007年于此类病人体内发现了抗海马和前额叶神经细胞膜的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抗体,并提出了抗NMDA受体脑炎的诊断,具体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临床表现包括精神异常、意识障碍、异常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癫痫发作等.

    作者:宋晨;孟凡姣;刘晓颖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安神药枕对清醒状态手术病人围术期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安神药枕对缓解清醒手术病人围术期焦虑情绪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 2014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择期膝关节置换术病人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安神药枕.观察记录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焦虑评分、镇静药物用量和满意度.[结果]手术后第1天、出院当日观察组病人平均动脉压、心率低于对照组,手术当日、手术后第1天、出院当日观察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镇静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清醒手术病人围术期应用安神药枕可有效降低病人焦虑程度、减少术中镇静药物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沈莺;李洁菁;张雅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社区糖尿病病人治疗依从性与疾病认知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治疗依从性与疾病认知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糖尿病治疗依从性量表和简易疾病认知量表对扬州市3个社区共200例糖尿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7.5%的糖尿病病人治疗依从性较差,尤其在自我监测方面,治疗依从性与疾病认知呈正相关(r=0.852,P=0.007).[结论]社区糖尿病病人治疗依从性总体较差,在血糖自我监测方面有待加强,社区护士应关注这方面的健康教育,提高病人对于糖尿病的认知,从而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

    作者:徐慧文;邱爽;陈璇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抗栓小组对心房颤动病人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了解抗栓小组对提高心房颤动病人华法林抗凝知识的认知和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评估1 96例心房颤动病人对华法林抗凝知识知晓情况、服药依从性、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及达标率.成立抗栓小组,运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宣教,建立抗凝随访档案,分别在入组前、入组后1个月、入组后6个月、入组后12个月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病人对华法林抗凝知识知晓率、服药依性、INR监测率、达标率均显著改善.[结论]采用抗栓小组对心房颤动华法林抗凝治疗病人进行管理,提高了病人抗凝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INR监测率和达标率.

    作者:胡淑芬;曾秋容;裴晓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肿瘤医院临床护士身心健康调查

    [目的]了解肿瘤医院临床护士身心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全国医务工作者从业状况调查表对山西省肿瘤医院288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躯体症状评估前4位分别为疲劳、头痛或肌肉酸痛、颈椎及腰椎疾病和失眠,分别占74.7%、63.2%、39.6%和38.2%,只有5.20%的护士认为自己无自觉症状;不同护龄护士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进行锻炼的护士焦虑、强迫和抑郁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锻炼次数多的护士.[结论]提示护理管理者对工作风险大、强度大的科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当增加人力资源配置,以减轻护士工作负荷;重视低年资护士身心健康;充分发挥工会、团委等组织作用积极开展各项体育活动,缓解护士工作压力,促进身心健康.

    作者:牛巧红;栗晓坤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延续护理对产褥期产妇心理状态及健康技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产褥期产妇心理状态及健康技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观察组在出院时加入QQ群或微信群,接受延续护理服务.采用产妇心理困扰及健康技能调查问卷对两组产妇产褥期前后心理状态和健康技能进行测评.[结果]产褥期结束时观察组心理困扰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在产后保健及恢复、育婴知识、照顾婴儿能力、乳汁分泌不足、自我护理5方面心理困扰原因的报告例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各项健康技能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护理对缓解产褥期产妇心理困扰、提高产妇健康技能有积极作用.

    作者:韩静;王洪侠;王强;樊桂莲;谭迎春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西安市综合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事件调查

    [目的]了解西安市综合医院医务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现状,为进一步预防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及合理应对暴力事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4年8月 12月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15所综合医院1 398名临床一线医务工作者进行调查.[结果]有工作场所暴力经历的医务人员占67.7%,其中66.2%的医务人员有工作场所语言暴力经历,8.7%的医务人员经历过躯体攻击,2.7%的医务人员经历过性攻击;儿科医务人员工作场所暴力事件发生率为83.8%,急诊科医务人员77.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医务人员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影响因素为职称、工作科室、文化程度、医院级别;回归模型可解释总变量的19.1%(P<0.05).[结论]西安市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较高,以辱骂、威胁等语言暴力常见,对服务不满意是发生暴力的常见原因.

    作者:邹湘君;郑艳;朱金凤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流产后关爱服务在降低重复流产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流产后关爱服务(PAC)降低重复流产率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8月-11月2 677例门诊人工流产病人按照就诊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流产后给予关爱服务(PAC),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前健康指导.追踪观察人工流产后病人半年内及1年内重复流产情况.[结果]观察组半年内及1年内重复流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门诊人工流产病人实施流产后关爱服务可降低重复流产率.

    作者:邓玉环;刘爽;吴晓琼;柳晓春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高危压疮病人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高危压疮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压疮治愈出院的老年高危压疮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随访,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生活质量及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老年高危压疮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压疮发生率.

    作者:胡碧花;李慧;危香莲;黄志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认知行为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病人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远期影响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模式在肠易激综合征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64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按照随机数字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于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对两组病人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干预后6个月、9个月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IBS SSS量表中排便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9个月其他维度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有助于减轻肠易激综合征病人的负性情绪,帮助其重建生活信心,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贾悦;秦阳;陈曦;卜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PICC导管佳置管时间探讨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佳置管时间,为临床安全输液提供依据.[方法]将2014年8月 2015年8月PICC置管病人按置管时间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置管时间为预处理前7d~8d,对照组20例,置管时间为预处理前1d~2d,对两组病人预处理期间静脉炎发生率、局部症状及病人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预处理期间3度及4度静脉炎发生率、局部刺激症状及病人舒适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PICC置管的佳时间为预处理前7 d~8d,此时置入PICC导管可大大降低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由置管引起的静脉炎发生率,提高病人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期间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玲;徐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清洁间歇性导尿对神经源性膀胱病人排尿的影响

    [目的]探讨清洁间歇性导尿对神经源性膀胱病人排尿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接诊的神经源性膀胱病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清洁间歇性导尿.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变化,记录临床效果、恢复自主排尿率、感染率以及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指标(大膀脱容积、大尿道压力、充盈期逼尿肌压力及大残余尿量).[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84.00%;研究组恢复自主排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大膀胱容积、大尿道压力、充盈期逼尿肌压力及大残余尿量均有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神经源性膀胱病人实施清洁间歇性导尿,不仅可提高临床效果、提高自主排尿率,同时可改善尿流动力学指标.

    作者:李小容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护理管理者与护士的风险管理现状比较分析

    [目的]调查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与管理者风险管理认知和行为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方法]随机抽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科室护士100人,护理管理者35人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相关内容现场问卷调查.[结果]护士风险管理问卷得分排前3位的是:与交接班有关因素,与医嘱、护理记录等有关的因素,与药品有关的因素;风险管理问卷得分排在后3位的是:风险承担与风险转移、风险法律事项准备、风险预防.管理者得分排前3位的是风险法律事项准备、风险管理效果评价、风险监控;得分低的依次为风险承担、风险教育、风险评估.[结论]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理风险管理应重点培训风险处理办法及评估工具的科学应用;建立健全强制性医护人员保险机制,以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于长颖;吴燕妮;张毅;徐宏;曲晓菊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基于“病、证、体质”辨证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临床症状及护理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基于“病、证、体质”辨证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3月溃疡性结肠炎病人1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基于“病、证、体质”辨证护理干预.两组干预时间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64%)高于对照组(73.21%),主要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止泻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病、证、体质”辨证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武玉萍;皇菊莲;陈晓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