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娩镇痛仪在减轻引产病人疼痛中的应用效果

朱芳琳;黄颖媛

关键词:引产, 分娩镇痛仪, 疼痛, 引产时间,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分娩镇痛仪减轻病人引产疼痛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就诊的40例引产病人,按照引产过程中是否使用分娩镇痛仪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引产过程中使用分娩镇痛仪,对照组不使用分娩镇痛仪,比较两组引产前后疼痛程度、宫缩时间及妊娠物排出时间,并对对照组病人疼痛程度和妊娠物排出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引产后疼痛程度较对照组低,妊娠物排出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病人疼痛程度的主要因素为年龄、孕次、产次和孕周,影响病人妊娠物排出时间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孕次和产次。[结论]分娩镇痛仪用于引产过程中,可减轻病人疼痛,缩短引产时间。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监护室生命末期病人家属临床决策的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生命末期病人家属临床决策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现象学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0名ICU生命末期病人家属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结果]ICU生命末期病人家属临床决策的影响因素提炼为3个要素9个亚要素:客观因素(生存质量、病情预后、生前意愿、临终场所)、家庭因素(经济条件、家属意见是否统一)、社会文化因素(孝道观、落叶归根、死亡态度)。[结论]应从医学教育培训、医疗机构设置、医学法律指南、医疗保险体制等方面建立有效的应对机制,唤起对 ICU 临终病人生命质量的重视。

    作者:刘梦婕;周厚秀;朱京慈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学案导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校两个平行班的115名护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接受式教学,比较教学前后两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通过访谈了解试验组学生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教学后试验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被访谈的试验组学生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评价较好。[结论]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应用于《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提高学习效果。

    作者:孙瑞;张静;胡艳红;孙鑫章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模拟手指套在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产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模拟手指套在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经阴道分娩行会阴左侧切的足月妊娠产妇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会阴切开时助产人员单纯穿戴无菌手套进行全程手术操作,试验组穿戴模拟手指套进行会阴切开以及切口的缝合,比较两组产妇术后1周会阴侧切切口恢复情况、产妇暴露和感染情况。[结果]试验组会阴侧切切口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手套破损率、手套过敏率、手术刺伤率及术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产妇应用模拟手指套进行操作,可促进切口愈合,降低产妇暴露率和感染率。

    作者:李彩红;李彩芬;李小媚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健康评估实践教学对高职护生评判性思维倾向的影响

    [目的]了解健康评估实践教学对5年制高职护生评判性思维倾向的影响。[方法]将我校5年制高职2009级护生按照班级的平均成绩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教学,试验组加设16节健康评估实践技能课,干预前后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对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倾向总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加强健康评估实践操作训练,适当引导护生,提升护生的评判性思维倾向。

    作者:李婷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旋转式快速连接法在气囊压力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旋转快速连接法在建立人工气道病人气囊压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呼吸科重症监护室的47名护士分别采用直接连接法和旋转快速连接法进行气囊压力监测,比较两种方法的监测合格率和气囊压力差值。[结果]旋转快速连接法监测合格率高于直接连接法,气囊压力差值低于直接连接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旋转快速连接法进行气囊压力监测,能更有效维持气道压力在适宜范围内。

    作者:袁丽荣;李淑花;赵瑞娜;王晓丽;郝芯郦;王莉;马青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吞咽功能评估表及早期康复训练对降低老年吞咽障碍病人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评估表(GUSS)及早期康复训练对降低老年吞咽障碍病人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12月在我科住院的76例老年病人作为对照组,该组病人在入院2 h内通过入院评估单及吞咽障碍简易筛查表进行评估,对有吞咽障碍的病人进行简单的饮食指导;选择2016年1月—4月在我科住院的72例老年病人作为试验组,该组病人在入院2 h内进行入院评估和 GUSS评估,并对有吞咽障碍的病人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病人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干预4周后,试验组吞咽障碍病人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 GUSS对老年病人吞咽障碍进行早期筛查并给予早期康复训练,能有效减少病人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崔丽萍;冯晓芳;陈晓青;李月琴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护理干预对氯胺酮相关性泌尿系统损害病人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氯胺酮相关性泌尿系统损害病人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氯胺酮相关泌尿系统损害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及个体化护理,出院时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氯胺酮相关性泌尿系统损害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万国英;巢海潮;朱心燊;欧恬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延伸护理在下肢骨折出院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在下肢骨折出院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0例下肢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除常规出院指导外给予延伸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出院时和出院6个月后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以及出院6个月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出院6个月后,干预组病人ADL评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骨折出院病人中应用延伸护理可有效提高病人的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银凤;刘云娥;李雯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4月实习的386名护生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7月—2015年4月实习的390名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进行优化的教学管理结构,比较实施前后带教老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以及两组护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和对临床护理工作教学的满意率。[结果]实施后带教老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高于实施前(P<0.05);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和对临床护理工作教学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构建教学管理体系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刘红梅;王小娟;吴红娟;周忠良;张香丽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痛经对某三级甲等医院经期护士生命质量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某三级甲等医院经期疼痛护士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 36)对某三级甲等医院的经期疼痛护士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护士痛经发生率为43.0%;不同职称、学历、年龄、辛辣饮食、锻炼情况、吃零食习惯、体重指数、治疗情况、睡眠时间、夜班情况护士的 HRQOL评分不同(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接受治疗情况、辛辣饮食情况、SDS评分、夜班情况、年龄是影响痛经护士HRQOL评分的主要因素。[结论]护士痛经发生率较高,部分经期疼痛护士伴有抑郁心理,整体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不容乐观。护理管理者应引导护士积极接受治疗,减少辛辣饮食和零食的摄入、重视心理疏导、加强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科学安排值班,以改善护士的生命质量。

    作者:黄孝丽;顾小红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480例肿瘤病人膳食营养与健康调查

    [目的]了解肿瘤病人的健康饮食意识和生活行为习惯。[方法]采用病人膳食营养与健康调查问卷对湖北省某医院的148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80例病人得分67分~163分,平均104.77分,总体属青铜级标准;大多数胃癌、肠癌、肝癌、肺癌病人的饮食及行为习惯不合理。[结论]大多数肿瘤病人的饮食及行为习惯不合理,应给予针对性的膳食营养知识宣教,促进病人改变不良的饮食及行为习惯。

    作者:潘攀;陈蕾;杨娌;王惠芬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英国早期预警评分结合休克指数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英国早期预警评分(NEWS)结合休克指数(SI)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急诊抢救室收治的10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进行 NEWS评分结合 SI分层联合把控,根据评分结果对病人进行相应的早期干预。[结果]10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预警前(2.11±2.17)分,预警后(1.58±1.83)分,预警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警前 SI评分(0.85±0.28)分,预警后(0.81±0.26)分,预警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WS评分结合 SI 有利于及早识别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潜在风险,使病人能及时获得有效的临床干预。

    作者:张小红;程宝珍;秦玉荣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综合性护理在第二掌背动脉皮瓣并髂骨移植修复拇指组织缺损伴神经损伤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第二掌背动脉皮瓣并髂骨移植修复拇指组织缺损伴神经损伤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第二掌背动脉皮瓣并髂骨移植修复拇指组织缺损伴神经损伤病人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性护理,比较术前及术后14 d两组病人的疼痛、焦虑和抑郁评分,并调查出院时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术后14 d,研究组疼痛、焦虑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出院时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第二掌背动脉皮瓣并髂骨移植修复拇指组织缺损伴神经损伤病人围术期实施综合性护理,能够有效缓解病人的术后疼痛,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吕月平;乔悾;周爱萍;王燕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个性化人文护理配合电动吸乳器在母婴分离产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个性化人文护理配合电动吸乳器在母婴分离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母婴分离的产妇200例,按住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面、规范的个性化人文护理配合电动吸乳器刺激乳房,比较两组产妇产后4d母乳量和母乳喂养例数、乳房硬度及出院4周后护理服务满意度和母乳喂养成功率和新生儿体重增长率。[结果]观察组产后4d内泌乳量、母乳喂养例数多于对照组、乳房硬度低于对照组,出院4周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人文护理配合电动吸乳器刺激乳房可以促进母婴分离产妇保持泌乳,提高产后纯母乳喂养率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沈敏;郭梅;汤珏瑶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手部按摩对局部麻醉下椎体后凸成形术术中病人疼痛、焦虑和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手部按摩对局部麻醉下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术中病人焦虑、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局部麻醉下行腰椎后凸成形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按摩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按摩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术中手部按摩,观察两组病人术中焦虑、疼痛及满意度情况。[结果]按摩组病人术中焦虑评分及疼痛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部按摩应用于局部麻醉下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术中病人中,能有效缓解病人术中焦虑,缩短疼痛持续时间。

    作者:沈蕾明;印飞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肝素对氟尿嘧啶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IL 6、t PA的影响

    [目的]探讨肝素对氟尿嘧啶(5 FU)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泌 IL 6、t PA 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氟尿嘧啶组、肝素低浓度组、肝素中浓度组和肝素高浓度组,每隔24 h按照分组更换新鲜培养液,分别于孵育的第1天、第5天、第9天、第15天收集各组24 h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分析法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和白细胞介素6(IL 6)的含量。[结果]干预第5天、第9天和第15天,氟尿嘧啶组 IL 6和 t PA的浓度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所升高(P<0.05);干预第5天和第15天,高浓度肝素组 IL 6、t PA的分泌量较氟尿嘧啶组降低(P<0.05)。[结论]肝素可降低氟尿嘧啶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IL 6、t PA的分泌,对损伤后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肝素浓度以50 U/mL为宜。

    作者:陈润姣;张佳佳;王彦茹;林素兰;吴兰华;蒋睿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急诊输液室用药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急诊输液室用药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法对急诊输液室用药流程中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列出可能的失效模式,制定改进措施和行动方案,计算干预前后失效模式优先风险数,并调查干预前后护士、病人对输液室用药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失效模式优先风险数降低,病人以及护士输液用药满意度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用于改进急诊输液室用药流程,可促进输液用药安全,提高病人和护士满意度。

    作者:王海燕;李红芳;沙玲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1例给药错误不良事件

    [目的]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1例给药错误不良事件,找到发生不良事件的真因。[方法]将品管圈活动的解析步骤应用于1例给药错误不良事件的分析中,通过头脑风暴寻找原因、圈选要因、真因验证,逐层找到真因。[结果]确定未制定巡视病房的内容、护士不清楚输液泵的检查标准、输液泵未定期校验为真因。[结论]通过品管圈的解析步骤能全面、清晰地梳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便于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吴永珍;张晓红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分娩镇痛仪在减轻引产病人疼痛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使用分娩镇痛仪减轻病人引产疼痛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就诊的40例引产病人,按照引产过程中是否使用分娩镇痛仪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引产过程中使用分娩镇痛仪,对照组不使用分娩镇痛仪,比较两组引产前后疼痛程度、宫缩时间及妊娠物排出时间,并对对照组病人疼痛程度和妊娠物排出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引产后疼痛程度较对照组低,妊娠物排出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病人疼痛程度的主要因素为年龄、孕次、产次和孕周,影响病人妊娠物排出时间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孕次和产次。[结论]分娩镇痛仪用于引产过程中,可减轻病人疼痛,缩短引产时间。

    作者:朱芳琳;黄颖媛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全程管理对瘢痕子宫孕妇阴道分娩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程管理对瘢痕子宫孕妇阴道分娩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建档的符合试产条件的289例瘢痕子宫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进行门诊孕检,观察组接受瘢痕管理小组全程管理,分娩后比较两组的阴道试产率、阴道试产成功率和阴道分娩率。[结果]观察组阴道试产率、阴道试产成功率和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瘢痕子宫孕妇实施全程管理可提高瘢痕子宫孕妇的阴道试产率、阴道成功试产率和阴道分娩率。

    作者:何秀影;王子荷;姜秉芬;尹洁;张凤珍;郭辉;李青 刊期: 2016年第36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