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刘红梅;王小娟;吴红娟;周忠良;张香丽

关键词:结构, 过程, 结果, 临床护理教学, 满意率, 教育质量, 护理教育
摘要:[目的]探讨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4月实习的386名护生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7月—2015年4月实习的390名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进行优化的教学管理结构,比较实施前后带教老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以及两组护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和对临床护理工作教学的满意率。[结果]实施后带教老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高于实施前(P<0.05);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和对临床护理工作教学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构建教学管理体系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氯胺酮相关性泌尿系统损害病人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氯胺酮相关性泌尿系统损害病人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氯胺酮相关泌尿系统损害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及个体化护理,出院时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氯胺酮相关性泌尿系统损害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万国英;巢海潮;朱心燊;欧恬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手部按摩对局部麻醉下椎体后凸成形术术中病人疼痛、焦虑和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手部按摩对局部麻醉下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术中病人焦虑、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局部麻醉下行腰椎后凸成形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按摩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按摩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术中手部按摩,观察两组病人术中焦虑、疼痛及满意度情况。[结果]按摩组病人术中焦虑评分及疼痛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部按摩应用于局部麻醉下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术中病人中,能有效缓解病人术中焦虑,缩短疼痛持续时间。

    作者:沈蕾明;印飞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英国早期预警评分结合休克指数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英国早期预警评分(NEWS)结合休克指数(SI)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急诊抢救室收治的10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进行 NEWS评分结合 SI分层联合把控,根据评分结果对病人进行相应的早期干预。[结果]10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预警前(2.11±2.17)分,预警后(1.58±1.83)分,预警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警前 SI评分(0.85±0.28)分,预警后(0.81±0.26)分,预警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WS评分结合 SI 有利于及早识别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潜在风险,使病人能及时获得有效的临床干预。

    作者:张小红;程宝珍;秦玉荣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变更交谈方式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变更交谈方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老年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以变更交谈方式进行心理引导,出院6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测定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的得分情况。[结果]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和生活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症状自评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更交谈方式能够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能力,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

    作者:刘云凤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隔离提示图的设计及应用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隔离标识是为了预防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保护医务人员和病人的健康和安全而制作的有针对性、科学性的标准记号[1]。笔者于2013年3月到新加坡国立医院参观学习,发现国外医院的所有工作流程都采取图标的形式,直观且指导性强。因此,针对我国目前医院感染隔离流程都是文字类,指导性不强,医护人员较长时间不接触隔离病种时容易混淆、遗忘的现状,在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制作了空气、飞沫、接触3种不同隔离方法的流程提示图,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艳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对非医学类专业学生开设现场急救及灾难救援通识课程的效果评价

    [目的]对非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现场急救及灾难救援通识教育课程,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甘肃省某高校在校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开展现场急救及灾难救援选修课程,比较教育前后学生现场急救及灾难救援相关知识、救援态度及行为得分,并记录学生的上课考勤情况及教育后学生现场急救技能考核实践得分。[结果]教育前后学生的现场急救相关知识及急救态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学生心肺复苏急救术不合格率高,达55.17%。[讨论]系统、规范的教学形式对提高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相关知识和态度有积极影响,但需进一步探索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熟练度和准确性的教学方法。

    作者:田莉梅;王冬梅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老年性听力障碍病人助听器佩戴效果评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评估老年听力障碍病人助听器佩戴效果,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以指导老年听力障碍病人正确使用助听器。[方法]选取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并成功配戴助听器的40例老年性听力障碍病人,采用病人导向的听觉改善分级(COSI)和日常生活助听满意度问卷(SADL)对助听器佩戴效果及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COSI 问卷中病人想解决的5个问题依次为看电视、在户外收听、家庭聚餐、与一人对话以及电话交谈,病人佩戴助听器后3个月的改善程度和终能力高于佩戴后1个月(P<0.05);听力损失程度、佩戴时长、佩戴助听器类型为病人 SADL 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听力障碍病人佩戴助听器后听觉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助听器佩戴效果主要受听力损失程度、佩戴时长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作者:于文永;郑智英;杨捷;贾莉娜;田春艳;亓卉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模拟手指套在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产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模拟手指套在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经阴道分娩行会阴左侧切的足月妊娠产妇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会阴切开时助产人员单纯穿戴无菌手套进行全程手术操作,试验组穿戴模拟手指套进行会阴切开以及切口的缝合,比较两组产妇术后1周会阴侧切切口恢复情况、产妇暴露和感染情况。[结果]试验组会阴侧切切口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手套破损率、手套过敏率、手术刺伤率及术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产妇应用模拟手指套进行操作,可促进切口愈合,降低产妇暴露率和感染率。

    作者:李彩红;李彩芬;李小媚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解读《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印发了《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国卫医发〔2016〕64号),现对有关要点解读如下:一、起草背景护理工作是卫生计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善人民群众就医体验及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进程中,我国护士队伍建设和护理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护士队伍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截至2015年底,我国注册护士总数达到324.1万人,较2010年增长58%。每千人口护士数从2010年的1.52提高到2015年的2.36。全国医护比由2010年的1∶0.85提高到2015年为1∶1.07,长期以来医护比例倒置问题得到根本性扭转。护士队伍的学历逐步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不断提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占总数的62.5%,在日常护理工作和重大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护理服务不断改善,获得群众认可。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服务更加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广大护理工作者为群众提供专业、规范、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健康评估实践教学对高职护生评判性思维倾向的影响

    [目的]了解健康评估实践教学对5年制高职护生评判性思维倾向的影响。[方法]将我校5年制高职2009级护生按照班级的平均成绩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教学,试验组加设16节健康评估实践技能课,干预前后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对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倾向总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加强健康评估实践操作训练,适当引导护生,提升护生的评判性思维倾向。

    作者:李婷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延伸护理在下肢骨折出院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在下肢骨折出院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0例下肢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除常规出院指导外给予延伸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出院时和出院6个月后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以及出院6个月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出院6个月后,干预组病人ADL评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骨折出院病人中应用延伸护理可有效提高病人的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银凤;刘云娥;李雯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穴位按摩对乳腺癌围术期病人睡眠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对乳腺癌围术期病人睡眠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乳腺癌围术期病人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乳腺癌围术期常规护理及健康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阿森斯失眠量表(AI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结果]干预后,干预组 SAS、SDS、AI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按摩能有效改善乳腺癌围术期病人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病人睡眠质量。

    作者:刘玉慧;孙秋华;陈晓洁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肝素对氟尿嘧啶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IL 6、t PA的影响

    [目的]探讨肝素对氟尿嘧啶(5 FU)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泌 IL 6、t PA 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氟尿嘧啶组、肝素低浓度组、肝素中浓度组和肝素高浓度组,每隔24 h按照分组更换新鲜培养液,分别于孵育的第1天、第5天、第9天、第15天收集各组24 h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分析法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和白细胞介素6(IL 6)的含量。[结果]干预第5天、第9天和第15天,氟尿嘧啶组 IL 6和 t PA的浓度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所升高(P<0.05);干预第5天和第15天,高浓度肝素组 IL 6、t PA的分泌量较氟尿嘧啶组降低(P<0.05)。[结论]肝素可降低氟尿嘧啶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IL 6、t PA的分泌,对损伤后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肝素浓度以50 U/mL为宜。

    作者:陈润姣;张佳佳;王彦茹;林素兰;吴兰华;蒋睿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综合性护理在第二掌背动脉皮瓣并髂骨移植修复拇指组织缺损伴神经损伤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第二掌背动脉皮瓣并髂骨移植修复拇指组织缺损伴神经损伤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第二掌背动脉皮瓣并髂骨移植修复拇指组织缺损伴神经损伤病人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性护理,比较术前及术后14 d两组病人的疼痛、焦虑和抑郁评分,并调查出院时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术后14 d,研究组疼痛、焦虑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出院时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第二掌背动脉皮瓣并髂骨移植修复拇指组织缺损伴神经损伤病人围术期实施综合性护理,能够有效缓解病人的术后疼痛,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吕月平;乔悾;周爱萍;王燕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480例肿瘤病人膳食营养与健康调查

    [目的]了解肿瘤病人的健康饮食意识和生活行为习惯。[方法]采用病人膳食营养与健康调查问卷对湖北省某医院的148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80例病人得分67分~163分,平均104.77分,总体属青铜级标准;大多数胃癌、肠癌、肝癌、肺癌病人的饮食及行为习惯不合理。[结论]大多数肿瘤病人的饮食及行为习惯不合理,应给予针对性的膳食营养知识宣教,促进病人改变不良的饮食及行为习惯。

    作者:潘攀;陈蕾;杨娌;王惠芬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北京市留学生传染病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北京市留学生传染病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北京市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便利抽取的128名北京市外国留学生进行传染病健康素养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北京市外国留学生传染病健康素养得分为21.31分±5.52分,具备传染病健康素养的为1.6%,文化程度是北京市外国留学生传染病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论]北京市留学生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有待提高,应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外国留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作者:郭艳军;王敏;刀小斐;孙静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旋转式快速连接法在气囊压力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旋转快速连接法在建立人工气道病人气囊压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呼吸科重症监护室的47名护士分别采用直接连接法和旋转快速连接法进行气囊压力监测,比较两种方法的监测合格率和气囊压力差值。[结果]旋转快速连接法监测合格率高于直接连接法,气囊压力差值低于直接连接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旋转快速连接法进行气囊压力监测,能更有效维持气道压力在适宜范围内。

    作者:袁丽荣;李淑花;赵瑞娜;王晓丽;郝芯郦;王莉;马青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学案导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校两个平行班的115名护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接受式教学,比较教学前后两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通过访谈了解试验组学生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教学后试验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被访谈的试验组学生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评价较好。[结论]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应用于《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提高学习效果。

    作者:孙瑞;张静;胡艳红;孙鑫章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介入手术室的病原菌分布及消毒管理对策

    [目的]探讨介入手术室的病原菌分布及消毒管理对策。[方法]定期对介入手术室的物体表面、空气、医护人员手、使用的消毒液及手术室地面进行细菌学检测,分析介入手术室的病原菌分布,有针对地进行消毒管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工作环境监测指标合格率和医院感染率。[结果]分离出460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分别占77.8%,14.1%,8.0%;经过消毒管理干预后,提高了工作环境监测指标合格率,降低了医院感染率。[结论]介入手术室的病原菌主要由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构成,实施消毒管理对策能够提高介入手术室工作环境监测指标的合格率,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邹连英;文国英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4月实习的386名护生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7月—2015年4月实习的390名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进行优化的教学管理结构,比较实施前后带教老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以及两组护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和对临床护理工作教学的满意率。[结果]实施后带教老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高于实施前(P<0.05);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和对临床护理工作教学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构建教学管理体系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刘红梅;王小娟;吴红娟;周忠良;张香丽 刊期: 2016年第36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