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英国早期预警评分结合休克指数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中的应用

张小红;程宝珍;秦玉荣

关键词:英国早期预警评分, 休克指数, 信息技术,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潜在风险
摘要:[目的]探讨英国早期预警评分(NEWS)结合休克指数(SI)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急诊抢救室收治的10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进行 NEWS评分结合 SI分层联合把控,根据评分结果对病人进行相应的早期干预。[结果]10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预警前(2.11±2.17)分,预警后(1.58±1.83)分,预警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警前 SI评分(0.85±0.28)分,预警后(0.81±0.26)分,预警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WS评分结合 SI 有利于及早识别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潜在风险,使病人能及时获得有效的临床干预。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氯胺酮相关性泌尿系统损害病人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氯胺酮相关性泌尿系统损害病人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氯胺酮相关泌尿系统损害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及个体化护理,出院时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氯胺酮相关性泌尿系统损害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万国英;巢海潮;朱心燊;欧恬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介入手术室的病原菌分布及消毒管理对策

    [目的]探讨介入手术室的病原菌分布及消毒管理对策。[方法]定期对介入手术室的物体表面、空气、医护人员手、使用的消毒液及手术室地面进行细菌学检测,分析介入手术室的病原菌分布,有针对地进行消毒管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工作环境监测指标合格率和医院感染率。[结果]分离出460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分别占77.8%,14.1%,8.0%;经过消毒管理干预后,提高了工作环境监测指标合格率,降低了医院感染率。[结论]介入手术室的病原菌主要由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构成,实施消毒管理对策能够提高介入手术室工作环境监测指标的合格率,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邹连英;文国英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个性化人文护理配合电动吸乳器在母婴分离产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个性化人文护理配合电动吸乳器在母婴分离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母婴分离的产妇200例,按住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面、规范的个性化人文护理配合电动吸乳器刺激乳房,比较两组产妇产后4d母乳量和母乳喂养例数、乳房硬度及出院4周后护理服务满意度和母乳喂养成功率和新生儿体重增长率。[结果]观察组产后4d内泌乳量、母乳喂养例数多于对照组、乳房硬度低于对照组,出院4周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人文护理配合电动吸乳器刺激乳房可以促进母婴分离产妇保持泌乳,提高产后纯母乳喂养率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沈敏;郭梅;汤珏瑶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护理研究》2016年第30卷下旬版总目次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隔离提示图的设计及应用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隔离标识是为了预防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保护医务人员和病人的健康和安全而制作的有针对性、科学性的标准记号[1]。笔者于2013年3月到新加坡国立医院参观学习,发现国外医院的所有工作流程都采取图标的形式,直观且指导性强。因此,针对我国目前医院感染隔离流程都是文字类,指导性不强,医护人员较长时间不接触隔离病种时容易混淆、遗忘的现状,在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制作了空气、飞沫、接触3种不同隔离方法的流程提示图,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艳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护理带教老师的循证护理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调查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循证护理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循证实践知信行问卷对无锡市10家医院的84名参加临床护理带教师资培训班的带教老师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循证护理总分为(104.17±21.78)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循证护理态度得分率高;职业情感、工作压力及是否学习过循证护理的课程或参加过相关培训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循证护理能力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循证护理信念较高,但实施循证实践的能力相对欠缺,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措施适度减轻带教老师的工作压力,并根据不同职业情感及培训学习情况开展培养和指导工作。

    作者:朱磊;许萍;蔡英华;牛倩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三腔PowerPICC置管在普外科中的应用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较传统的中心静脉置管(CVC)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1],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临床。它为病人的治疗提供了一条合理、有效的静脉通道,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普外科以急诊、休克病人多见,常需短时间内快速、大量补液和输血,但常用的4F和5F PICC管路因管腔内径小、承受能力低,常导致输液流速低,不能短时间内快速输注液体,也不能用于造影剂的高压注射。6 F 三腔 Power-PICC有三个导管,各腔互不相通,可同时输注不同液体及短时间内大量补液,还可进行中心静脉压的监测和造影剂的高压注射[2]。本研究将6 F 三腔 Power-PICC和7 F 三腔 CVC 应用于普外科病人中,并对其效果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国虹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痛经对某三级甲等医院经期护士生命质量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某三级甲等医院经期疼痛护士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 36)对某三级甲等医院的经期疼痛护士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护士痛经发生率为43.0%;不同职称、学历、年龄、辛辣饮食、锻炼情况、吃零食习惯、体重指数、治疗情况、睡眠时间、夜班情况护士的 HRQOL评分不同(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接受治疗情况、辛辣饮食情况、SDS评分、夜班情况、年龄是影响痛经护士HRQOL评分的主要因素。[结论]护士痛经发生率较高,部分经期疼痛护士伴有抑郁心理,整体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不容乐观。护理管理者应引导护士积极接受治疗,减少辛辣饮食和零食的摄入、重视心理疏导、加强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科学安排值班,以改善护士的生命质量。

    作者:黄孝丽;顾小红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北京市留学生传染病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北京市留学生传染病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北京市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便利抽取的128名北京市外国留学生进行传染病健康素养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北京市外国留学生传染病健康素养得分为21.31分±5.52分,具备传染病健康素养的为1.6%,文化程度是北京市外国留学生传染病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论]北京市留学生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有待提高,应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外国留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作者:郭艳军;王敏;刀小斐;孙静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英国早期预警评分结合休克指数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英国早期预警评分(NEWS)结合休克指数(SI)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急诊抢救室收治的10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进行 NEWS评分结合 SI分层联合把控,根据评分结果对病人进行相应的早期干预。[结果]10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预警前(2.11±2.17)分,预警后(1.58±1.83)分,预警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警前 SI评分(0.85±0.28)分,预警后(0.81±0.26)分,预警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WS评分结合 SI 有利于及早识别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潜在风险,使病人能及时获得有效的临床干预。

    作者:张小红;程宝珍;秦玉荣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分娩镇痛仪在减轻引产病人疼痛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使用分娩镇痛仪减轻病人引产疼痛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就诊的40例引产病人,按照引产过程中是否使用分娩镇痛仪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引产过程中使用分娩镇痛仪,对照组不使用分娩镇痛仪,比较两组引产前后疼痛程度、宫缩时间及妊娠物排出时间,并对对照组病人疼痛程度和妊娠物排出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引产后疼痛程度较对照组低,妊娠物排出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病人疼痛程度的主要因素为年龄、孕次、产次和孕周,影响病人妊娠物排出时间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孕次和产次。[结论]分娩镇痛仪用于引产过程中,可减轻病人疼痛,缩短引产时间。

    作者:朱芳琳;黄颖媛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综合性护理在第二掌背动脉皮瓣并髂骨移植修复拇指组织缺损伴神经损伤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第二掌背动脉皮瓣并髂骨移植修复拇指组织缺损伴神经损伤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第二掌背动脉皮瓣并髂骨移植修复拇指组织缺损伴神经损伤病人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性护理,比较术前及术后14 d两组病人的疼痛、焦虑和抑郁评分,并调查出院时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术后14 d,研究组疼痛、焦虑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出院时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第二掌背动脉皮瓣并髂骨移植修复拇指组织缺损伴神经损伤病人围术期实施综合性护理,能够有效缓解病人的术后疼痛,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吕月平;乔悾;周爱萍;王燕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心理护理在合并焦虑和抑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合并焦虑、抑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住院的 COPD病人90例,采用汉密顿焦虑(H AMA)、抑郁(H AMD)量表判断病人是否存在焦虑、抑郁症状,对存在焦虑、抑郁症状的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个体化心理护理,治疗1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病人的焦虑、抑郁、COPD 评估测试问卷(CAT)及改良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及肺功能和血气分析结果。[结果]90例COPD病人中,合并焦虑和/或抑郁者19例,占21.1%;治疗前后病人的焦虑、抑郁、CAT、mMRC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合并焦虑、抑郁的COPD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个体化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

    作者:齐莹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解读《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印发了《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国卫医发〔2016〕64号),现对有关要点解读如下:一、起草背景护理工作是卫生计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善人民群众就医体验及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进程中,我国护士队伍建设和护理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护士队伍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截至2015年底,我国注册护士总数达到324.1万人,较2010年增长58%。每千人口护士数从2010年的1.52提高到2015年的2.36。全国医护比由2010年的1∶0.85提高到2015年为1∶1.07,长期以来医护比例倒置问题得到根本性扭转。护士队伍的学历逐步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不断提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占总数的62.5%,在日常护理工作和重大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护理服务不断改善,获得群众认可。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服务更加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广大护理工作者为群众提供专业、规范、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480例肿瘤病人膳食营养与健康调查

    [目的]了解肿瘤病人的健康饮食意识和生活行为习惯。[方法]采用病人膳食营养与健康调查问卷对湖北省某医院的148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80例病人得分67分~163分,平均104.77分,总体属青铜级标准;大多数胃癌、肠癌、肝癌、肺癌病人的饮食及行为习惯不合理。[结论]大多数肿瘤病人的饮食及行为习惯不合理,应给予针对性的膳食营养知识宣教,促进病人改变不良的饮食及行为习惯。

    作者:潘攀;陈蕾;杨娌;王惠芬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声明

    护理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由于新的研究成果的层出不穷,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我们有必要了解治疗、护理及用药的新变化。本刊的作者和出版者根据他们可靠的科研成就提供了当今新的护理学资料。但由于人类存在着个体差异及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既往科研成果有新的认识并使之不断完善,本刊编者、出版者及任何参与本刊出版的团体在此郑重声明:本刊提供的所有资料都是经过严格的审稿程序,并符合出版标准,但在临床请在上级专业人员(主管医师,上级护师)指导下使用。对因使用本刊资料而引起的任何医疗差错和事故本刊不承担任何责任。希望读者参照其他材料来证实本刊资料的可靠性。例如,可核对将要使用的药物说明书,拟使用本刊资料时,确认本刊提供的资料是否准确及推荐的药物剂量或禁忌证有无改变,对于新药或不经常使用的药物更应如此。

    作者:护理研究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4月实习的386名护生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7月—2015年4月实习的390名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进行优化的教学管理结构,比较实施前后带教老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以及两组护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和对临床护理工作教学的满意率。[结果]实施后带教老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高于实施前(P<0.05);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和对临床护理工作教学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构建教学管理体系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刘红梅;王小娟;吴红娟;周忠良;张香丽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健康评估实践教学对高职护生评判性思维倾向的影响

    [目的]了解健康评估实践教学对5年制高职护生评判性思维倾向的影响。[方法]将我校5年制高职2009级护生按照班级的平均成绩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教学,试验组加设16节健康评估实践技能课,干预前后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对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倾向总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加强健康评估实践操作训练,适当引导护生,提升护生的评判性思维倾向。

    作者:李婷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肝素对氟尿嘧啶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IL 6、t PA的影响

    [目的]探讨肝素对氟尿嘧啶(5 FU)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泌 IL 6、t PA 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氟尿嘧啶组、肝素低浓度组、肝素中浓度组和肝素高浓度组,每隔24 h按照分组更换新鲜培养液,分别于孵育的第1天、第5天、第9天、第15天收集各组24 h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分析法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和白细胞介素6(IL 6)的含量。[结果]干预第5天、第9天和第15天,氟尿嘧啶组 IL 6和 t PA的浓度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所升高(P<0.05);干预第5天和第15天,高浓度肝素组 IL 6、t PA的分泌量较氟尿嘧啶组降低(P<0.05)。[结论]肝素可降低氟尿嘧啶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IL 6、t PA的分泌,对损伤后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肝素浓度以50 U/mL为宜。

    作者:陈润姣;张佳佳;王彦茹;林素兰;吴兰华;蒋睿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手部按摩对局部麻醉下椎体后凸成形术术中病人疼痛、焦虑和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手部按摩对局部麻醉下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术中病人焦虑、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局部麻醉下行腰椎后凸成形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按摩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按摩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术中手部按摩,观察两组病人术中焦虑、疼痛及满意度情况。[结果]按摩组病人术中焦虑评分及疼痛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部按摩应用于局部麻醉下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术中病人中,能有效缓解病人术中焦虑,缩短疼痛持续时间。

    作者:沈蕾明;印飞 刊期: 2016年第36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