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艳燕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在胃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79例病人随机分为 FTS 组和对照组,FTS 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消化道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应用快速康复外科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可促进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林雪梅;全小明;庞秀霏;叶增杰;符梅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传染病专科医院护士对艾滋病培训知识的需求情况,为艾滋病专科护士培训知识及培训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17名传染病专科医院护士进行艾滋病培训知识调查研究。[结果]217名传染病专科医院护士对艾滋病培训知识点需求度均较高;不同城市、不同级别传染病专科医院,不同艾滋病护理年限的护士对艾滋病培训知识需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同传染病专科医院护理人员对艾滋病培训课程知识均有需求,但侧重点不同,应根据不同的培训目标选择不同的知识模块开展培训。
作者:张林;董宁;孙美艳;李慧文;查丽俊;潘承恩;农菲;鲍美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在职护士临床护理培训现状及对培训方法、内容的需求状况,为临床护士培训创新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284名在职护士现有的在职培训形式、内容的需求及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对定期培训,护士表示非常需要和需要的占76.4%和16.2%,而对现有培训不满足和很不满足的占42.6%;院内护士培训内容需求前3位为危重症监护技术,沟通能力培养,护理理论及操作知识;培训方式倾向于新颖的案例分析及情景模拟,小组讨论及经验交流,操作示范。[结论]护士在职培训的合理规划是一项重要的命题,针对临床护士的需求甄选培训内容、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法才能切实提高培训的实效性,达到提高临床护士综合素质的目的。
作者:沈辛酉;陈文婷;朱晓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病人的护理。[方法]对76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病人给予控制总热量、用药指导、足部保健、创面清洁、坏疽的处理与护理、中西医施护、出院指导等针对性护理。[结果]痊愈68例,痊愈时间短21 d,长8个月;好转7例,因经济困难回当地继续治疗;无效1例,因突发脑出血死亡;无一例行截肢手术。[结论]全方位、及时、有效的护理,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凌香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养老机构老年人认知功能与健康状况、健康服务利用的关系。[方法]2014年2月—4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从乌鲁木齐市27所登记在册的养老机构中抽取12所养老机构的老年人296人,发放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一般情况问卷,进行现场横断面调查。[结果]老年人认知功能评分为(23±3)分,处于较低水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性别、每周运动次数、家庭月收入、家庭人口数、婚姻状况、教育水平老年人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养老机构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有年龄(75岁~84岁、≥85岁)、每周运动次数(不运动或很少运动)、文化程度、住院次数(3次/年、≥4次/年)、距离上次体检时间(从未体检过)。[结论]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对健康服务利用有一定影响,应通过健康教育改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采取措施使老年人更好地利用健康服务来促进自己的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陈艳莉;张玉凤;李慧;刘柳;刘永兵;李燕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优化产科门诊预约挂号流程。[方法]2014年1月—4月采用首迎负责制无缝隙预约挂号方法为13953例产科门诊就诊病人进行预约挂号,并对就诊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运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对门诊量进行统计。[结果]成功取号12175例(87.3%),取消预约者1025例(7.3%),预约成功未就诊者753例(5.4%),总诊疗人次和满意度呈现逐月增长趋势。[结论]流程优化与再造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增加了门诊量和工作效率,进一步完善了产科门诊预约挂号服务平台。
作者:关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海南省二级及三级综合医院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参照全国住院病人体验与满意度调查问卷,根据海南省的实际情况和研究需要,自行设计满意度调查问卷,对8所三级综合医院和19所二级综合医院住院病人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三级综合医院满意度高于二级综合医院,病人对护士长工作、护士技术、护患距离和入院宣教及护士对需要做的检查、操作及用药的说明的满意度较高,对紧急情况呼救宣教、病房环境、手术前后有关健康与疾病指导、饮食、生活护理满意度较低。[结论]第三方满意度调查,可以客观了解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的评价,便于医疗机构对自身存在薄弱环节进行持续跟踪反馈,对合理化的建议及日常问题及时改进。
作者:王青;许晨耘;杨毅军;栗晶;陈华慧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 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AD)覆膜支架植入术病人围术期相关危险因素的护理。[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9月收治的 B 型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植入术的50例病人作为观察组,经全面评估后予以整体护理干预;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 B 型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植入术的5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术后恢复情况、生存质量(SF 36)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结论]对围术期病人危险因素进行整体护理干预,有利于危险因素的控制,可减少 ICU 停留时间、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促进康复、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作者:杨莉莉;冯东杰;彭芳;郭望英;刘英;王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脑深部电刺激治疗(DBS)帕金森病(PD)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方法]对2013年4月—2013年12月实施DBS 手术的28例 PD 病人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进行总结。[结果]12例病人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42.86%,其中脑出血1例,呼吸困难3例,排异反应1例,导线外漏合并颅内积气1例,单纯颅内积气6例;除一例并发脑出血的病人术后32 d 死亡外,其余病人经积极治疗及随访逐渐好转。[结论]DBS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需加强术后观察及护理。
作者:王娟;贺慧兰;廉海平;马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操作项目之一,常因固定不牢固或无效固定等导致针头滑脱。寒冷季节,病人长时间暴露输液部位,常感觉不适。静脉穿刺完成后,临床护士常用夹板或空药盒垫于病人的掌部,再以多条胶布或绷带缠绕固定。既浪费胶布或绷带,增加输液成本,又使病人不适。为提高病人满意度,保证病人输液期间安全、舒适,自制了多功能静脉输液固定器,经250例病人临床使用,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金霞;袁美锦;冀春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微信教育对青少年颈椎病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8例青少年颈椎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微信教育结合常规康复治疗手段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手段进行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疗效、疼痛程度、颈部失能指数和病人积极度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3个月疼痛程度,干预后1个月、3个月颈部失能指数及积极度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微信教育随时随地给予病人正确的健康教育,并督促病人保持良好的习惯,有效地提高了青少年颈椎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华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在轻中型颅脑损伤病人康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72例轻中型颅脑损伤康复期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自我效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康复效果和满意度。[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抑郁指数、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可促进轻中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康复,缓解病人的负性心理,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张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微量镇痛泵在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的应用及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观察120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使用微量镇痛泵病人镇痛效果、镇痛满意度、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以及其他异常情况。[结果]全组病人术后镇痛效果良好,疼痛评分为(2.50±1.55)分;镇痛总满意率为89.2%;25例出现了恶心,5例出现呕吐,发生尿潴留6例,嗜睡5例,腹胀便秘10例。[结论]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使用微量镇痛泵镇痛效果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在术前加强相关知识的宣教,术后注意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及时采取针对性护理,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王慧萍;唐丽玫;王国芳;俞凤彬;刘松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手术病人护理微视频在高职《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1级高职护理2班、4班110人为观察组,学习手术病人护理内容时采用微视频教学方法;5班、6班110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两组授课结束后在理论成绩、操作技能、教学质量评价和学习兴趣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结论]微视频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及护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罗文平;赵惠;刘海波;张然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药痤疮散外敷配合腧穴自血疗法治疗面部痤疮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120例面部痤疮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病人,肺胃蕴热型病人在双侧肺俞及大椎穴各注射1 mL 自身静脉血;气血瘀滞型则在双侧血海、足三里穴各注射1 mL自身静脉血,每隔3 d 注射1次;每天用中药痤疮散外敷面部,同时给予面部皮肤护理、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60例病人口服罗红霉素,每次0.15 g,每日2次;外用0.1%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分别于治疗1周、2周、4周、8周、12周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第1周、第2周、第4周、第8周、第12周末的有效率分别为48.3%、78.3%、83.3%、91.7%、93.3%,对照组分别为36.7%、53.3%、65.0%、71.7%、76.7%,除第1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外,其余时间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结论]中药痤疮散外敷配合腧穴自血疗法治疗面部痤疮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钟美连;李志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比较母乳喂养与非母乳喂养产妇抑郁的发生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长春市10个社区中300例产妇。问卷内容包括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一般人口学资料表、产科资料调查表。[结果]母乳喂养与非母乳喂养产妇抑郁发生率不同,非母乳喂养产妇抑郁发生率高于母乳喂养产妇。[结论]婴儿喂养方式与母亲情绪障碍有一定关系,非母乳喂养产妇更容易产生抑郁情绪。
作者:孟微;吕晴;王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同伴支持对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体重指数(BMI)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空巢老年糖尿病病人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干预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同伴支持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干预3个月和干预6个月时自我管理行为、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比较,F 时间=51.606,P <0.01,F 交互=40.172,P <0.01;两组干预前后体重指数比较,F 时间=63.988, P <0.01,F 交互=58.586,P <0.01;干预3个月、6个月两组病人自我管理行为中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遵医嘱用药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同伴支持可以改善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情况,降低体重指数,有效提高自我管理行为。
作者:何叶;绳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内压(IAP)变异率与胃癌术后空肠营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行胃癌手术病人85例,根据病人术后24 h IAP 的变化分为 A 组(24 h IAP 增加>20%,n=28)、B 组(24 h IAP 增加-20%~20%,n =33)和 C 组(24 h IAP 增加<-20%,n=24)。比较3组病人营养指标变化以及术后通气、排便时间和空肠营养耐受性。[结果]3组术后前清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清蛋白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 A 组、B 组术后前清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清蛋白等均较 C 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术后通气、排便时间和空肠营养耐受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IAP 与病人营养耐受性呈负相关(P <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Ⅲ(ApacheⅢ)、IAP 和年龄为营养耐受性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Ⅲ和 IAP 为营养耐受性的影响因素。[结论]IAP 变异率与胃癌术后病人营养耐受性相关,营养耐受性的影响因素有 ApacheⅢ和 IAP,IAP 是评估胃癌术后空肠营养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黄育英;谷欣;桑云华;龙宏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急诊病人假性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 2)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8月高血压急诊病人,以常规治疗2 h 后 SpO 2为应变量,对部分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硝普钠输注速度(OR=18.060,P =0.006)、入院后平均动脉压(OR =3.205,P =0.013)、高血压急诊类型(OR=1.983,P =0.030)为独立危险因素,治疗2 h 后平均动脉压(MAP)下降值为独立保护因素(OR =0.099,P =0.012)。[结论]硝普钠输注速度、入院后平均动脉压、高血压急诊类型是引起低 SpO 2的危险因素,治疗2 h 后 MAP 下降值为保护因素,并据此结论提出了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李会玲;赵亚锋;李敏玲;李宁;刘小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病人胆汁细菌培养结果与病人再次住院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行PTCD 术病人的胆汁培养结果及再次入院状况。[结果]71例病人共送检127份胆汁标本,25例病人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其中2例病人出院后因胆道感染再次入院;46例病人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其中13例病人出院后因胆道感染反复住院,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0,P =0.046)。[结论]PTCD 术后病人胆汁细菌培养结果与病人再次住院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临床护理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肖书萍;熊斌;李小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