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信平台在护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徐娜;金瑞华;孟黎;刘曼玲

关键词:微信, 人文素质教育, 护生, 应用,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护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级护理学专业的2个班82名同学为观察组,组建微信群,进行基于微信的人文素质教育;选择同一年级的另2个班90名同学为对照组,进行学校常规人文教育,比较两组护生的人文素质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护生人文素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应用微信平台对护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可提高教育效果。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慎独精神在手术室护士无菌技术操作中的作用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操作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无菌操作是预防和控制手术感染的关键,手术室护士应提升自身的慎独修养和道德素质,熟练掌握专业技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作者:曾双琴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家属强化教育对糖尿病肾病病人透析间期体重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属强化教育对糖尿病肾病病人透析间期体重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透析间期体重增加相对值≥5%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病人及其家属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病人家属在病人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病人家属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属强化教育。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透析间期体重(IDWG)/干体重比值、液体摄入依从性、血压及各项血清指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病人的 IDWG/干体重比值及血压低于对照组、液体摄入依从性高于对照组、除甲状旁腺素外血清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家属实施强化教育能加强病人透析间期体重的控制,使各项指标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从而延缓疾病的发展。

    作者:祝喜鹰;刘金凤;周萃星;肖静;薛丽娜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个案管理模式在耐多药结核病病人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在耐多药结核病(MDR TB)病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5月─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 MDR TB 病人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及出院治疗;将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99例 MDR TB 病人设为观察组,由接受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对 MDR TB 病人实施个案管理,比较两组病人服药依从性、满意度、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掌握情况及痰菌阴转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服药依从性、满意度、治疗2个月、治疗6个月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得分及治疗6个月时痰菌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专业化个案管理模式可提高 MDR TB 病人的服药依从性、满意度及病人对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掌握程度,进而提高疗效,提高病人的痰菌阴转率。

    作者:肖慧林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门诊导诊的需求分析与诊疗策略

    门诊导诊人员是医院服务窗口的重要服务人员,导诊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服务质量会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就诊状态。病人在门诊导诊需求中以询问就诊地点、位置、方向居首,其次为就诊程序、检验结果、健康咨询等。门诊导诊服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心理素质以及主动服务意识,通过与病人的良好沟通以及人性化服务来帮助病人,使病人能够有序地就诊。

    作者:吴思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中药熏蒸配合如意膏外敷在治疗睑板腺囊肿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配合如意膏外敷在治疗睑板腺囊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在我院门诊就诊的50例(50只眼)睑板腺囊肿病人分为观察组26例(26只眼)与对照组24例(24只眼),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予眼部湿热敷,观察组予中药熏蒸及如意膏外敷,观察两组治疗3 d、6 d 及9 d 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3 d 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6 d 后及9 d 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中药熏蒸配合如意膏外敷能提高睑板腺囊肿的临床疗效。

    作者:蒋欣;冯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延续护理对社区脑卒中康复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期回归社区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对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康复出院的100例脑卒中病人进行追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社区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给予延续护理,分别在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评价两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改善情况,并在出院后6个月采用奈美亨延续性护理调查问卷(NCQ)调查病人对延续护理的评价。[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的自我护理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干预组病人 NCQ 评分中延续护理评价总分、随访护士的尽责度和随访护士对病人情况的熟识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延续护理能提高脑卒中康复期病人回归社区后的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孟凡嫣;王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314名临床护士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规范的营养培训课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我院314名临床护士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临床护士营养知识得分7.71分±2.59分,健康状态、年龄、护龄是影响营养知识的主要因素;营养态度得分21.37分±2.36分,营养知识、体重指数、护龄是影响营养态度的主要因素;营养行为得分33.55分±3.12分,护龄、健康状态、年龄、营养知识、营养态度是影响其营养行为的主要因素。[结论]临床护士营养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应根据其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因素制度合理、科学、可行、具体的营养培训课程。

    作者:梁芳;康凤英;赵晓燕;寇丽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临床教学路径在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教学路径在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名实习护生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临床教学路径法,比较两组护生的出科考试成绩及对带教教师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及带教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应用临床教学路径进行护理带教,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

    作者:韩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延续性护理对神经源性膀胱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神经源性膀胱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32例神经源性膀胱病人进行延续性护理,比较病人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P <0.05);与神经源性膀胱相关的主要临床症状(尿潴留、膀胱过度膨胀、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干预前(P <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改善神经源性膀胱病人的生活质量,并可减少其常见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焦雪莲;景雪萍;李晶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一种安瓿开启器的设计与应用

    护理人员在配药时,掰安瓿是每天要进行的操作。目前这一操作主要存在3个问题:①安全问题。很多临床护士,尤其是护理实习生在临床工作中都有在掰安瓿时不慎被划伤的经历。②规范问题。开启安瓿的规范操作是先用乙醇消毒,再用砂轮划开,接着再次消毒,后操作者用一块纱布掰开安瓿,但是因为用具很多且都是分散放置,操作起来较麻烦,增加了实际的工作量,因此存在部分护理人员不按规范操作的情况;③砂轮浪费问题。临床用的砂轮基本上是短圆柱形的,圆柱的边缘是较锋利的,也是用来割划安瓿颈的位置,可边缘一旦磨圆,这个砂轮的剩余部分通常就被丢掉了;其次砂轮体积小,经常丢失,极大地浪费了材料,增加了医疗成本。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安瓿开启器并应用于临床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代雅琪;陈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抑郁障碍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抑郁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80例病人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为期16周的心理干预,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 90)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 SDS 评分及 SCL 90量表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抑郁状态。

    作者:张晓莺;周萍;李文庆;林妙芬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亚甲蓝排泄试验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鼻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亚甲蓝排泄试验在确定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鼻饲量及鼻饲速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26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于受伤第3天、第8天、第15天予以亚甲蓝排泄试验,根据病人尿液变蓝的时间确定实施营养支持的方式、鼻饲量及鼻饲速度;对照组常规先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后根据胃潴留量确定鼻饲量和鼻饲速度,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胃潴留发生情况、体重、血清清蛋白及血红蛋白结果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和胃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体重、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值和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根据亚甲蓝排泄试验来确定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营养支持方式、鼻饲量及鼻饲速度,对给病人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方式、减少胃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就及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连春鸯;陈玉珍;苏桂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妇产科的护理对象比较特殊,既有需要进行妇科治疗的女性,也有需要细致关怀和照顾的孕产妇,这些病人面对疾病会产生紧张、焦虑和害羞情绪,从而影响疾病的预后及与医护人员的沟通效果。人性化护理是将细心、爱心和责任心融入到每项护理工作中,从“以病人为中心”转变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一种个体化、整体及有创造性的护理模式[1]。对于需要特殊关怀、尊重和同情的女性病人,人性化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将人性化护理服务应用于对妇产科病人的护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彦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纳米碳混悬液在甲状腺癌病人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病人术前行淋巴示踪剂纳米碳混悬液注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在超声引导下注射纳米碳混悬液于甲状腺肿物旁的腺叶组织的甲状腺癌病人为观察组,选取同期80例采取常规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病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发生声音麻痹、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例数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病人低钙血症、喉返神经损伤及手脚抽搐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纳米碳混悬液应用于甲状腺癌病人手术中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蓝素文;陈春娜;刘丽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埃博拉诊疗中心留观病区护理管理模式探讨

    对埃博拉诊疗中心留观病区的护理管理模式及运行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提出护理的关键是全方位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制定切实可行的流程、规范,合理分工、明确职责、严格防护、消毒隔离,以优良的护理技术保障护理安全。

    作者:赵孝英;李静;刘蕾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中医调护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伴便秘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医调护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伴便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7例维持血液透析伴便秘的病人并按就诊顺序随机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调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干预前后症状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大便性状、排便时间、排便频率、排便困难程度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 <0.05);观察组有腹痛、腹泻及焦虑伴随症状的病人较对照组减少(P <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中医调护方法能缓解血液透析病人的便秘情况。

    作者:黄素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四步操对预防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目的]探讨四步操对预防骨折术后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对250例骨折术后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四步操锻炼,比较锻炼前后病人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250例病人通过适时、规范、系统的四步操指导及有效护理后,无一例病人发生深静脉血栓。[结论]对骨折术后病人进行四步操锻炼,能有效预防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袁月环;李怡;钱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产科专用试管架的制作与应用

    试管架是用来放置装有血、尿等标本的试管,常用的试管架上开有多个架孔,操作者将血液标本注入试管后,将化验单卷住试管一起插入架孔中。在产科,因产妇生产过程中存在大出血风险,每个入院产妇都需要抽取交叉配血标本备用,若产妇生产过程中出现大出血需要紧急输血时,采用备用的血标本临时做交叉配血实验;但若产妇生产过程顺利,未发生大出血,则该血液标本3 d 后失效弃用。但是,将备用的血标本放于普通的试管架上存在两个问题:①为了一一对应,每个装有血液标本的试管和化验单需一起插入架孔中,当管架上插有多个试管时,每个试管对应的化验单上的产妇名字和床号是难以一眼辨认的。

    作者:石慧萍;石海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不同蓝光照射方法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间断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对足月儿、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31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并随机分为间断照射组与持续照射组,比较两组足月儿、早产儿不同干预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间断照射组早产儿血清胆红素下降水平、治疗效果高于持续照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优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

    作者:郝贵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住院病人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住院病人跌倒是医院内发生率较高的不良事件,占医院内不良事件总数的38%[1]。在国内,跌倒位列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前3位,也是65岁以上老年人首位伤害死因[2]。预防住院病人跌倒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评价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3,4],也是国际医院联合委员会评审标准的六大安全目标之一[5]。本研究通过对某三级甲等医院的跌倒事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对策,旨在为降低住院病人跌倒发生率提供参考。

    作者:周晶亮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