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兰;冯莺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病人术前行淋巴示踪剂纳米碳混悬液注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在超声引导下注射纳米碳混悬液于甲状腺肿物旁的腺叶组织的甲状腺癌病人为观察组,选取同期80例采取常规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病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发生声音麻痹、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例数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病人低钙血症、喉返神经损伤及手脚抽搐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纳米碳混悬液应用于甲状腺癌病人手术中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蓝素文;陈春娜;刘丽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规范的营养培训课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我院314名临床护士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临床护士营养知识得分7.71分±2.59分,健康状态、年龄、护龄是影响营养知识的主要因素;营养态度得分21.37分±2.36分,营养知识、体重指数、护龄是影响营养态度的主要因素;营养行为得分33.55分±3.12分,护龄、健康状态、年龄、营养知识、营养态度是影响其营养行为的主要因素。[结论]临床护士营养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应根据其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因素制度合理、科学、可行、具体的营养培训课程。
作者:梁芳;康凤英;赵晓燕;寇丽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护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级护理学专业的2个班82名同学为观察组,组建微信群,进行基于微信的人文素质教育;选择同一年级的另2个班90名同学为对照组,进行学校常规人文教育,比较两组护生的人文素质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护生人文素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应用微信平台对护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可提高教育效果。
作者:徐娜;金瑞华;孟黎;刘曼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模式在产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产科分娩的816例产妇并按照出院时间分为试验组418例和对照组39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试验组应用健康管理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的复查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产妇复查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健康管理模式实施健康教育可改善产妇产后复查情况,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麻晓坤;杨秀梅;刘志英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判定法判定腹部非胃肠道手术后病人肠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腹部非胃肠道手术后病人1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69例,对照组在肛门排气后开始进少量流质饮食,观察组在听诊有正常肠鸣音2 h后即开始进少量流质饮食,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禁食时间、进食后腹围变化、胃肠不适情况、舒适度和满意度及胃肠外营养时间。[结果]两组病人进食后腹围变化和胃肠不适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禁食时间和胃肠外营养时间少于对照组,舒适度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听诊正常肠鸣音恢复后指导病人进食可提早病人进食时间,缩短胃肠外营养时间,促进病人早日恢复。
作者:罗敏;肖似兰;彭继志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中医调护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伴便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7例维持血液透析伴便秘的病人并按就诊顺序随机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调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干预前后症状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大便性状、排便时间、排便频率、排便困难程度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 <0.05);观察组有腹痛、腹泻及焦虑伴随症状的病人较对照组减少(P <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中医调护方法能缓解血液透析病人的便秘情况。
作者:黄素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了解内科护士对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436名内科护士,应用自行编制的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对不良事件的认知与态度的积极应答率为72.51%,5个维度的积极反应率分别为报告认知80.72%、执行意向79.86%、管理期望70.01%、惩罚环境68.85%、科室文化63.12%;不良事件报告执行意向的影响因素为护龄、惩罚环境、科室文化、报告认知。[结论]护士对不良事件报告的总体认知与态度较正向,建议医院在系统化安全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管理,进一步完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促进不良事件的报告行为。
作者:张庆娜;胡少华;陆彩云;吕冶芳;祁金梅;戴芬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家属强化教育对糖尿病肾病病人透析间期体重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透析间期体重增加相对值≥5%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病人及其家属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病人家属在病人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病人家属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属强化教育。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透析间期体重(IDWG)/干体重比值、液体摄入依从性、血压及各项血清指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病人的 IDWG/干体重比值及血压低于对照组、液体摄入依从性高于对照组、除甲状旁腺素外血清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家属实施强化教育能加强病人透析间期体重的控制,使各项指标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从而延缓疾病的发展。
作者:祝喜鹰;刘金凤;周萃星;肖静;薛丽娜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妇产科的护理对象比较特殊,既有需要进行妇科治疗的女性,也有需要细致关怀和照顾的孕产妇,这些病人面对疾病会产生紧张、焦虑和害羞情绪,从而影响疾病的预后及与医护人员的沟通效果。人性化护理是将细心、爱心和责任心融入到每项护理工作中,从“以病人为中心”转变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一种个体化、整体及有创造性的护理模式[1]。对于需要特殊关怀、尊重和同情的女性病人,人性化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将人性化护理服务应用于对妇产科病人的护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彦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使用遮光罩形成循环光线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早产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观察组患儿暖箱上罩遮光罩形成循环光线,比较两组早产儿体重和奶量增加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出生14 d 后体重和奶量增长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遮光罩形成循环光线可有效增加早产儿体重和摄奶量,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
作者:徐燕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常见的耳部疾病,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主要症状是耳阻塞感、听力下降、耳鸣、耳痛等。该病早期如能得到适当处理,则疗效较好,如拖延日久则可发生中耳粘连、鼓室硬化等不易恢复的病变,顽固难治,严重影响听力或继发感染而化脓,甚至有形成胆脂瘤的可能,对病人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1]。咽鼓管的作用是保持与外界气压平衡,对鼓室内气压进行调节,同时是保持耳内清洁、防御与防声的重要器官。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目的是改善病人耳鸣、耳痛等症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我院耳鼻喉科自2014年1月─4月对13例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分泌性中耳炎病人进行了精心的护理,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慧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亚甲蓝排泄试验在确定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鼻饲量及鼻饲速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26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于受伤第3天、第8天、第15天予以亚甲蓝排泄试验,根据病人尿液变蓝的时间确定实施营养支持的方式、鼻饲量及鼻饲速度;对照组常规先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后根据胃潴留量确定鼻饲量和鼻饲速度,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胃潴留发生情况、体重、血清清蛋白及血红蛋白结果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和胃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体重、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值和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根据亚甲蓝排泄试验来确定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营养支持方式、鼻饲量及鼻饲速度,对给病人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方式、减少胃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就及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连春鸯;陈玉珍;苏桂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护士角色认知、工作倦怠与共情能力的相关性。[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应用角色认知量表、Maslcah 工作倦怠量表及杰佛逊共情量表对我省6家三级甲等医院128名 ICU 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 ICU 护士角色认知、工作倦怠与共情能力的关系。[结果]ICU 护士工作倦怠中去人格化、情绪衰竭得分分别为6.42分±2.45分、23.25分±7.12分,均属中度倦怠,而个人成就感得分为32.08分±8.25分,属高度倦怠。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角色冲突、角色模糊与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呈负相关(P <0.05),而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 <0.05)。共情能力总分及各维度与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呈负相关(P <0.05),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 <0.05)。[结论]ICU 护士工作倦怠程度较严重,主要受角色认知及共情能力影响,可通过提高其角色认知能力和共情能力来改善其工作倦怠感。
作者:覃亦雯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抑郁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80例病人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为期16周的心理干预,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 90)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 SDS 评分及 SCL 90量表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抑郁状态。
作者:张晓莺;周萍;李文庆;林妙芬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护理人员在配药时,掰安瓿是每天要进行的操作。目前这一操作主要存在3个问题:①安全问题。很多临床护士,尤其是护理实习生在临床工作中都有在掰安瓿时不慎被划伤的经历。②规范问题。开启安瓿的规范操作是先用乙醇消毒,再用砂轮划开,接着再次消毒,后操作者用一块纱布掰开安瓿,但是因为用具很多且都是分散放置,操作起来较麻烦,增加了实际的工作量,因此存在部分护理人员不按规范操作的情况;③砂轮浪费问题。临床用的砂轮基本上是短圆柱形的,圆柱的边缘是较锋利的,也是用来割划安瓿颈的位置,可边缘一旦磨圆,这个砂轮的剩余部分通常就被丢掉了;其次砂轮体积小,经常丢失,极大地浪费了材料,增加了医疗成本。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安瓿开启器并应用于临床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代雅琪;陈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瑰及乳膏联合远红外线照射在晚期胃癌术后病人压疮防治中的应用效果,为晚期胃癌术后病人压疮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术后并发压疮的7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病人给予瑰及乳膏+远红外线治疗,对照组病人单纯给予瑰及乳膏治疗,比较两组病人压疮面积缩小情况、深度缩小情况、体积缩小情况、治愈时间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压疮面积、深度和体积均缩小,试验组缩小的程度、治愈时间及总体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瑰及乳膏联合远红外线照射对晚期胃癌术后病人压疮的治疗效果确切,并能缩短治愈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邹霜;王俊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老年冠心病病人他汀类药物长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冠心病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住院期间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出院后观察组继续接受延续护理服务。出院6个月后采用 Morisky 问卷调查他汀类药物服用的依从性情况。[结果]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病人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模式可以提高老年冠心病病人对疾病的认知能力、自我监测和自我防控能力,有效提高他汀类药物长期使用的依从性。
作者:王红丽 刊期: 2015年第18期
住院病人跌倒是医院内发生率较高的不良事件,占医院内不良事件总数的38%[1]。在国内,跌倒位列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前3位,也是65岁以上老年人首位伤害死因[2]。预防住院病人跌倒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评价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3,4],也是国际医院联合委员会评审标准的六大安全目标之一[5]。本研究通过对某三级甲等医院的跌倒事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对策,旨在为降低住院病人跌倒发生率提供参考。
作者:周晶亮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四步操对预防骨折术后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对250例骨折术后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四步操锻炼,比较锻炼前后病人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250例病人通过适时、规范、系统的四步操指导及有效护理后,无一例病人发生深静脉血栓。[结论]对骨折术后病人进行四步操锻炼,能有效预防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袁月环;李怡;钱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应用负反馈闭环控制管理理论对提高护理人员高危压疮防范能力的效果。[方法]应用负反馈闭环控制管理理论对参与本研究的663名护士进行干预,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比较负反馈闭环控制管理理论应用前后护士高危压疮防范措施准确率、联络护士出勤率与考核达标率情况。[结果]应用后护理人员高危压疮防范措施的准确率提高,联络护士的出勤率和考核达标率提高,与应用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负反馈闭环控制管理理论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高危压疮防范能力。
作者:陈淼;谭惠仪;叶雪梅;李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