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梅
[目的]探讨循证饮食护理改善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人低血钾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饮食护理,观察组应用循证饮食护理。[结果]两组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3周血钾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饮食护理能有效改善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人的血钾浓度。
作者:张丽君;许日波;陈细瑜;潘彩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院校合作模式的护生志愿者服务实践效果。[方法]采取院校合作模式,通过公开招募、护生自愿报名、学校动员推荐、医院选拔面试、体检、公示、录取等程序招募护生志愿者,安排到临床各科室及门诊为病人提供基础生活护理及志愿服务,院校双方共同对护生志愿者进行协调监督与管理。在护生志愿服务进行半年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护生志愿者服务所在科室的医护人员、接受过志愿服务的病人及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及护生对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的认同评价调查。[结果]志愿者服务实践活动受到医院、病人及护生的一致认同,95.0%医护人员、94.1%病人及家属对护生志愿者服务实践活动表示满意,95.30%护生认为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综合职业能力,96.31%认为志愿服务实践对自己将来的护理工作很有帮助。[结论]院校合作模式的护生志愿者服务实践促进了护生动手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培养护生专业价值观与提升专业认同,增强职业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作者:曾亚珍;肖晓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病人在进行口腔诊疗前使用消毒漱口水漱口对诊室空气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3间牙椅数量和设备一样的诊室,诊室1病人在诊疗前用李斯德林漱口水漱口,诊室2病人用高锰酸钾溶液(PP 粉)漱口水漱口,诊室3病人用清水漱口。在上午开诊前、开诊后2 h、开诊后4 h 分别对3间诊室进行空气采样,检测3组样本菌落数量的变化。[结果]开诊前3间诊室菌落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开诊后2 h、4 h 李斯德林组与 PP 粉组菌落数明显少于清水组(P <0.05)。[结论]病人进行检查或治疗前给予消毒漱口水漱口可减少口腔诊室内的细菌污染。
作者:周小燕;贺凌飞;杨慧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构建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应用德尔菲法向25名护理专家就构建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指标进行多轮函询。[结果]两轮专家函询后,专家的积极系数是88%和91%,权威系数是0.81和0.85,包括4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和49项三级指标,各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4.0,变异系数均<0.25。[结论]专家对4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和49项三级指标的积极性和权威程度较高,集中程度较好,函询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邱华丽;潘晓彦;袁群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男性尿失禁住院病人使用改良式纸尿片的效果。[方法]将116例男性尿失禁病人按入院时间分为改良纸尿片组41例、保鲜袋组37例及纸尿裤组38例,观察3组皮肤改变、泌尿系感染、护理时间等情况。[结果]改良纸尿片组病人的漏尿发生率、皮肤损伤发生率、护理时间低于保鲜袋组及纸尿裤组(P <0.05)。[结论]男性尿失禁病人使用改良纸尿片可以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解决了漏尿及皮肤损伤问题,提高病人舒适度,减少护理时间,减轻护士工作量。
作者:唐国芳;唐艳君;罗月凤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护理管理课程专科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效果及其影响。[方法]随机抽取90名5年制高职护理学生,对一般情况及专科化教学后效果评价进行调查。[结果]在经过护理管理专科化学习后,54.0%的护生对护理管理产生了兴趣,60.9%的护生对护理管理专业的归属感得以提高,促进学习。[结论]专科化护理管理课程对于护生的学习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专科化护理管理课程的学习有利于提升护生的专业认可度和职业归属感,形成正确的职业发展规划思路。
作者:彭文亮;柯盈盈;陈悦姝;梁秋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中央输液系统在 ICU 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7月 ICU 收治的前10位疾病种类且采用深静脉置管进行输液治疗的病人128例,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9例。对照组以单体输液泵为输液治疗方式,观察组以贝朗中央输液治疗系统为输液治疗方式。[结果]两组输液时间、非计划拔管及药物差错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发生2次药物配伍禁忌及2次药物剂量错误,观察组无一例发生药物配伍禁忌及药物剂量错误。[结论]中央输液治疗系统在 ICU 的应用,可以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病人的护理安全。
作者:叶碧玲;张蕾;于利 刊期: 2015年第21期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病因不明,以累及脊柱和骶髂关节为主要表现的进行性慢性炎症病理损伤性疾病,66%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晚期出现严重脊柱后凸,约1/3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预后不良[1]。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年龄多为15岁~40岁,男性多发。临床主要表现为腰骶部疼痛伴僵硬,尤其是早晨起床时感觉腰部僵硬(晨僵),活动后可缓解,晚期可并发脊柱强直畸形。随着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不断深入,特别是生物制剂的使用,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治疗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3]。然而,非药物治疗,尤其是康复运动疗法在强直性脊柱炎的运用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4,5]。在新的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指南中,运动疗法是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保持脊柱弹性、预防姿势改变、提高肌力及减轻疼痛的作用[6]。
作者:潘英华;吴丹纯;戈兰;方蘅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应用简易智能检查量表(MMSE)对神经外科护理安全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2012年—2013年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136例,其中2013年64例病人为干预组,2012年72例病人为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落实护理措施及认知功能训练或教育。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 MMSE 量表进行智能状态评定,并针对评定结果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意外事件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 MMSE 量表指导护理能降低神经外科住院病人意外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张莉红;刘敏艳;何雪浓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在骨科病房建立一套规范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护理模式。[方法]建立系统的预防 DVT 的工作流程和指引,对骨科护士进行规范培训,针对 DVT 高风险人群实施 DVT 风险评估,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通过监测腿围、小腿压痛等 DVT 形成相关症状,及时发现及预防 DVT 发生。比较实施护理模式前后 DVT 发生情况、术后 DVT 相关症状及病人遵医行为情况。[结果]实施护理模式后 DVT 发生率较实施前下降(P <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第7天腿围明显小于对照组,而掌握功能锻炼及预防深静脉血栓相关预防知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P <0.05)。[结论]骨科病房建立一套规范系统的预防 DVT 护理模式,可作为一个综合防控体系,有效预防及降低 DVT 的发生,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 DVT 预防工作指南,指导护士临床护理工作,提高专科护理质量。
作者:朱娟;卢向莉;陈玉霞;区海云 刊期: 2015年第21期
学术论文的发表情况能体现该领域的研究动态[1],为了了解2005年—2014年我国慢性病管理研究领域的研究动态,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年代分布、地域分布、机构分布、作者、来源期刊、基金类型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出近10年来慢性病管理领域的研究现状与热点,以期为今后慢性病管理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逯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更年期抑郁症是由于卵巢生理功能下降,雌激素表达水平的显著下降以及神经递质的分泌、释放和降解等过程出现异常[1,2],导致心理情绪低落、思维反应迟缓和意志行动明显减退等表现,是一种情感障碍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绝经期女性中大约有10%以上的女性病人表现出精神抑郁等临床症状[3]。为提高在医院工作的更年期女性生存质量及医疗质量,本研究对更年期女性抑郁状况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涛;周燕;谭雪敏;徐亮;陈敏;董燚;程寒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脑卒中病人入院首次 Braden 评分对其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预测价值,为制订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应用 Braden 量表及失禁相关性皮炎评估量表(IADS)对196例急性脑卒中病人进行评估。[结果]196例急性脑卒中病人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34例(17.35%),其中压疮低危人群52例,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4例;中危人群78例,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10例;高危人群66例,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20例。随着 Braden 评分降低,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明显增加(P <0.05)。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急性脑卒中病人的感知能力、潮湿度、活动能力、移动能力和营养摄取能力明显低于未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急性脑卒中病人(P <0.05)。Braden 评分中潮湿度、活动能力、移动能力和营养摄取能力得分是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影响因素(P <0.05)。ROC 曲线显示,当 Braden 评分截断值为13分时对急性脑卒中病人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具有预测价值,敏感性为86.4%,特异性为88.6%,阳性预测值为87.3%,阴性预测值为89.2%,曲线下面积为0.879(95%CI 为0.815~0.927,P =0.031)。[结论]Braden 评分能预测急性脑卒中病人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为临床护理制订预见性护理方案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陈爱妹;卢万俊;于金美;蒋燕;张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了解以教育目标分类学为指导的教学设计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2级3年制高职护理学生92人,1班46人为对照组,2班46人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教学法教学,观察组应用教育目标分类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测评,通过学习成绩的分析了解两组知识领域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观察组学生对该种教学设计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总得分率及应用、分析、创造层次的得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以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指导的教学设计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作者:许燕;焦金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了解北京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护士对结直肠手术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的知晓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北京三级甲等医院187名普外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普外科护士 FTS 护理知识得分为8.65分±3.20分,FTS 护理态度得分为66.30分±9.76分,FTS 护理行为得分为54.13分±10.27分。ICU 与普通病房、是否听说过 FTS、是否参加过专业培训的护士 FTS 护理知识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北京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护士对结直肠手术 FTS 护理知识掌握情况较差,学习态度较积极,缺少 FTS 培训。为促进 FTS 的临床展开,应加强宣传,加强专业培训,加强相关部门合作。
作者:朱晓红;张丽晓;张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中心负压吸引无声调节压力装置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应用负压封闭引流病人10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无声调节压力装置,对照组采用常规调节压力装置。比较两组装置产生噪音强弱以及病人7 d 内堵管情况。[结果]两组装置噪声测量数据及7 d 内堵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心负压吸引无声调节压力装置更利于中心负压吸引。
作者:袁飞骏;熊莉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留置胃管是普外科病人的重要治疗护理操作之一。留置胃管在起到积极治疗意义的同时也对鼻咽部黏膜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导致病人舒适度改变,甚至影响疾病的康复。99%的留置胃管病人感觉鼻咽部不适[1],对留置胃管承受困难者占32%[2]。长期留置病人常感口干舌燥、咽部疼痛、异物感、口鼻咽喉部黏膜干燥,管道的长期受压易发生局部黏膜出血、溃疡等并发症。本研究通过筛查找出长期置管病人容易发生鼻咽部黏膜损伤的时间、程度,指导护理人员在相应时间内给予综合干预措施,提高置管后病人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生理心理痛苦,提高病人耐受性,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成凯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建立中医护理操作技术难度评价体系。[方法]采用 Delphi 法对143名护理专家及临床骨干护士进行咨询,对33项中医护理操作及理疗项目进行技术难度评价。[结果]形成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及理疗项目难度系数表。[结论]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及理疗项目难度系数表使护理操作技术难度评价体系得以完善,为中医院科学统计护理工作量及有效实施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依据。
作者:董丽;王维宁;杜鑫;丁芬芳;王佳;温晓燕;樊现岗;朱利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术(tPTX+AT)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改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12月我院接受 tPTX+AT 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30例,分析病人术前、术后1 d、术后7 d 和术后30 d 血清白蛋白、血清钙、血清磷、血清碱性磷酸酶、钙磷乘积、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变化及术前和术后30 d 病人骨痛和全身瘙痒的情况。[结果]甲状旁腺切除术病人术后1 d 血清白蛋白明显下降,随后逐渐升高;术后30 d 血清白蛋白、血清钙、血清磷、钙磷乘积、血清甲状旁腺激素、血清碱性磷酸酶、骨痛和全身瘙痒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 <0.05)。[结论]甲状旁腺切除术不仅能降低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甲状旁腺激素、血清磷,还能明显改善病人营养状况,缓解骨痛、瘙痒等常见并发症。
作者:彭银燕;宋利;符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了解护生对社区实习的评价,分析实践基地建设的效果。[方法]采用社区护理实践教学评价表对完成社区护理实习护生327名进行实习内容和评价调查。[结果]基地参与护生带教老师主要有6位,护生参与的社区护理实习内容9.7项±2.0项。护生的社区护理实习评价得分为3.88分±0.48分,实习收获、带教老师素质、社区带教氛围、护理学院教学督导得分分别为3.70分±0.50分、3.90分±0.54分、3.90分±0.58分、4.05分±0.63分。护生临床实习时间、带教老师和社区承担教学的时间影响护生对教学评价。[结论]我校社区护理实践基地能基本满足教与学的需要,未来应重点加强教学内涵的建设,尤其是教师的培养。
作者:李思敏;刘素珍;倪云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