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 主办单位: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 国际刊号:1009-6493
  • 国内刊号:14-1272/R
  • 影响因子:1.37
  • 创刊:1987
  • 周期:旬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22-130
  • 全年订价:7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 连续6年获山西省一级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护理研究杂志   2015年21期文献
  • “一提高三强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提高急诊病人满意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一提高三强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提升急诊病人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将“一提高三强化”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科护理工作中,比较应用前后急诊留观、急诊入院病人满意度。[结果]应用前后急诊留观、急诊入院病人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一提高三强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提高急诊病人满意度。

    作者:郭建琳;赵璐;刘晋华;李青;赵利云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抑郁情绪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索团体辅导干预在改善大学生抑郁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大庆市两所大学1年级新生中贝克抑郁量表得分≥14分55人(1.7%)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28人和对照组27人,对照组没有采用干预方式,观察组接受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比较两组护生干预前后抑郁得分,同时采用自行编制的反馈表分析团体辅导对观察组护生的影响。[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抑郁情绪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干预前后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抑郁情绪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作者:邹路琦;尹迪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难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建立中医护理操作技术难度评价体系。[方法]采用 Delphi 法对143名护理专家及临床骨干护士进行咨询,对33项中医护理操作及理疗项目进行技术难度评价。[结果]形成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及理疗项目难度系数表。[结论]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及理疗项目难度系数表使护理操作技术难度评价体系得以完善,为中医院科学统计护理工作量及有效实施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依据。

    作者:董丽;王维宁;杜鑫;丁芬芳;王佳;温晓燕;樊现岗;朱利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康复运动疗法对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影响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病因不明,以累及脊柱和骶髂关节为主要表现的进行性慢性炎症病理损伤性疾病,66%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晚期出现严重脊柱后凸,约1/3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预后不良[1]。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年龄多为15岁~40岁,男性多发。临床主要表现为腰骶部疼痛伴僵硬,尤其是早晨起床时感觉腰部僵硬(晨僵),活动后可缓解,晚期可并发脊柱强直畸形。随着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不断深入,特别是生物制剂的使用,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治疗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3]。然而,非药物治疗,尤其是康复运动疗法在强直性脊柱炎的运用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4,5]。在新的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指南中,运动疗法是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保持脊柱弹性、预防姿势改变、提高肌力及减轻疼痛的作用[6]。

    作者:潘英华;吴丹纯;戈兰;方蘅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团队式管理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团队式管理是指将组织事务依性质之不同,交由各种性质的团队来参与提供意见、决定或执行组织各种事务[1]。透过团队成员互动的过程,彼此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并形成成败休戚与共的情感,以促进组织成为高效能组织的一种管理方式。我院自2011年10月成立脑科医院以来,神经外科扩展到6个普通病区、1个重症监护室及1个专科手术室,护理人员数量急剧增加,1年~2年的护士达到50%以上。我院是教学医院,常年接收本科、专科实习生及进修生带教任务,教学任务繁重。如何在教员队伍普遍年轻、专科理论知识点多的前提下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成为摆在面前的难题。为此,我科纳入了团队式管理,由笔者任教学总负责,各病区护士长及教学组长为组员成立了神经外科教学管理团队,在近3年的临床护理教学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敏宁;罗盈;孟娟;周亮;李宁;贺玉林;侯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1例腹腔妊娠活胎合并心律失常及贫血病人的护理

    腹腔妊娠指妊娠位于输卵管、卵巢及阔韧带以外的腹腔内,发生率约为1∶15000次宫内妊娠,母体死亡率为5%,胎儿存活率为0.1%[1]。腹腔妊娠是一种极罕见的异位妊娠,腹腔妊娠确诊后可经手术剖腹引出胎儿,其中对于胎盘的处理为技术要点,任意的剥离都将引起极其危险的大出血。我科于2012年11月收治1例腹腔妊娠活胎合并心律失常、中度贫血的病人,入院时病情危急、诊治困难且护理任务艰巨繁重。经过前后2次手术以及精心的护理,病人终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天睿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从护生的社区护理实习评价分析护理实践基地建设效果

    [目的]了解护生对社区实习的评价,分析实践基地建设的效果。[方法]采用社区护理实践教学评价表对完成社区护理实习护生327名进行实习内容和评价调查。[结果]基地参与护生带教老师主要有6位,护生参与的社区护理实习内容9.7项±2.0项。护生的社区护理实习评价得分为3.88分±0.48分,实习收获、带教老师素质、社区带教氛围、护理学院教学督导得分分别为3.70分±0.50分、3.90分±0.54分、3.90分±0.58分、4.05分±0.63分。护生临床实习时间、带教老师和社区承担教学的时间影响护生对教学评价。[结论]我校社区护理实践基地能基本满足教与学的需要,未来应重点加强教学内涵的建设,尤其是教师的培养。

    作者:李思敏;刘素珍;倪云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邯郸市医院更年期女性抑郁症状与血清叶酸、催乳激素的相关性研究

    更年期抑郁症是由于卵巢生理功能下降,雌激素表达水平的显著下降以及神经递质的分泌、释放和降解等过程出现异常[1,2],导致心理情绪低落、思维反应迟缓和意志行动明显减退等表现,是一种情感障碍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绝经期女性中大约有10%以上的女性病人表现出精神抑郁等临床症状[3]。为提高在医院工作的更年期女性生存质量及医疗质量,本研究对更年期女性抑郁状况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涛;周燕;谭雪敏;徐亮;陈敏;董燚;程寒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Seminar 教学法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 Seminar 教学法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级护理专业本科1班护生54名为观察组,2010级护理专业本科2班护生50名为对照组。两组护理管理学均在第3学年第2学期完成,学时、授课教师、考核方式完全相同,对照组与观察组理论教学进度一致,教学中期(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章节)对照组按照惯例制作护理人员排班表,观察组采用 Sem-inar 教学。采用考核法与问卷调查法评价教学效果,包括考试成绩、教师对护生表现的评价以及护生对 Seminar 教学法的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成绩和论文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 <0.05)。教师对观察组护生的表现评价较高,观察组护生认为在Seminar 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对文献的检索和利用能力、有助于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语言沟通能力。[结论]Seminar 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

    作者:刘巧艳;李亚玲;张雪林;朱树贞;陈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长期留置胃管病人鼻咽部损伤的筛查与防护

    留置胃管是普外科病人的重要治疗护理操作之一。留置胃管在起到积极治疗意义的同时也对鼻咽部黏膜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导致病人舒适度改变,甚至影响疾病的康复。99%的留置胃管病人感觉鼻咽部不适[1],对留置胃管承受困难者占32%[2]。长期留置病人常感口干舌燥、咽部疼痛、异物感、口鼻咽喉部黏膜干燥,管道的长期受压易发生局部黏膜出血、溃疡等并发症。本研究通过筛查找出长期置管病人容易发生鼻咽部黏膜损伤的时间、程度,指导护理人员在相应时间内给予综合干预措施,提高置管后病人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生理心理痛苦,提高病人耐受性,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成凯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行为转变理论对糖尿病肾病病人自护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对糖尿病肾病病人自护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病人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行为转变理论进行知识教育和对应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自护能力、并发症情况及血糖控制水平。[结果]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病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自护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行为转变理论能够改善糖尿病肾病病人的血糖控制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增强自护能力。

    作者:郭越;秦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以教育目标分类学为指导的教学设计的教学效果分析

    [目的]了解以教育目标分类学为指导的教学设计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2级3年制高职护理学生92人,1班46人为对照组,2班46人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教学法教学,观察组应用教育目标分类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测评,通过学习成绩的分析了解两组知识领域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观察组学生对该种教学设计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总得分率及应用、分析、创造层次的得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以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指导的教学设计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作者:许燕;焦金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骨科病房建立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模式的探索

    [目的]探讨在骨科病房建立一套规范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护理模式。[方法]建立系统的预防 DVT 的工作流程和指引,对骨科护士进行规范培训,针对 DVT 高风险人群实施 DVT 风险评估,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通过监测腿围、小腿压痛等 DVT 形成相关症状,及时发现及预防 DVT 发生。比较实施护理模式前后 DVT 发生情况、术后 DVT 相关症状及病人遵医行为情况。[结果]实施护理模式后 DVT 发生率较实施前下降(P <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第7天腿围明显小于对照组,而掌握功能锻炼及预防深静脉血栓相关预防知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P <0.05)。[结论]骨科病房建立一套规范系统的预防 DVT 护理模式,可作为一个综合防控体系,有效预防及降低 DVT 的发生,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 DVT 预防工作指南,指导护士临床护理工作,提高专科护理质量。

    作者:朱娟;卢向莉;陈玉霞;区海云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基于院校合作模式的护生志愿者服务实践与成效

    [目的]探讨院校合作模式的护生志愿者服务实践效果。[方法]采取院校合作模式,通过公开招募、护生自愿报名、学校动员推荐、医院选拔面试、体检、公示、录取等程序招募护生志愿者,安排到临床各科室及门诊为病人提供基础生活护理及志愿服务,院校双方共同对护生志愿者进行协调监督与管理。在护生志愿服务进行半年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护生志愿者服务所在科室的医护人员、接受过志愿服务的病人及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及护生对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的认同评价调查。[结果]志愿者服务实践活动受到医院、病人及护生的一致认同,95.0%医护人员、94.1%病人及家属对护生志愿者服务实践活动表示满意,95.30%护生认为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综合职业能力,96.31%认为志愿服务实践对自己将来的护理工作很有帮助。[结论]院校合作模式的护生志愿者服务实践促进了护生动手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培养护生专业价值观与提升专业认同,增强职业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作者:曾亚珍;肖晓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Roy 适应模式在主动脉夹层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 Roy 适应模式对主动脉夹层瘤病人疼痛感、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 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瘤病人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Roy 适应模式护理。两组病人分别于入院当天及术后第3天应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WHO 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汉化版(WHO QOL BREF)进行疼痛感、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 VAS 评分、HAMA 评分及 HAMD 评分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 Roy 适应模式对主动脉夹层瘤病人进行护理,能有效改善病人疼痛感和负性情绪,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唐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选择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护士78人为调查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进行调查与测评。[结果]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护士 SCL 90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国内常模,其中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6个症状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

    作者:郑娥;冯先琼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消化内镜微创治疗并发出血的特点及护理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微创治疗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跟踪调查1089例消化内镜微创治疗病人的出血发生率、出血特点、出血后的处理措施与效果。[结果]1089例病人中发生出血42例(3.9%),不同内镜治疗术式出血发生率在0.8%~12.5%,以术中即刻出血为多,延迟出血较少。绝大多数出血病人经过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中专业护士密切配合及术后严密病情观察和精心的护理止血成功。[结论]加强护士内镜微创知识与技能的专业培训,强化围术期护理是预防及减少出血并发症的重要保障。

    作者:雷巧玲;郎红娟;赵保民;崔丽;胡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脑卒中病人医院社区一体化的居家护理模式的实践

    [目的]探讨医院与社区一体化的居家护理模式。[方法]对治疗后出院的48例脑卒中病人,由我院与所属的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共同开展居家护理。[结果]实施居家护理3个月后,病人巴氏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及工具性日常生活量表(IADL)评分明显提高(P <0.01)。[结论]医院社区一体化的居家护理模式保证了医疗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实施居家护理可以改善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能力,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施巧玲;黄红美;王洪娟;王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音乐疗法在 PICC 置管困难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在 PICC 置管困难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5例 PICC 置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置管时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病人的个人喜爱在置管过程中播放音乐,使病人身心放松。观察两组病人发生置管困难及导管异位的情况。[结果]两组置管操作时间、置管成功率、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音乐疗法可减少 PICC 置管病人送管困难及导管异位,缩短置管操作时间,降低 PICC 置管并发症,提高PICC 置管的成功率和病人满意度。

    作者:陈连带;黄敏清;李柳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诊疗前使用消毒漱口水漱口对口腔诊室空气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病人在进行口腔诊疗前使用消毒漱口水漱口对诊室空气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3间牙椅数量和设备一样的诊室,诊室1病人在诊疗前用李斯德林漱口水漱口,诊室2病人用高锰酸钾溶液(PP 粉)漱口水漱口,诊室3病人用清水漱口。在上午开诊前、开诊后2 h、开诊后4 h 分别对3间诊室进行空气采样,检测3组样本菌落数量的变化。[结果]开诊前3间诊室菌落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开诊后2 h、4 h 李斯德林组与 PP 粉组菌落数明显少于清水组(P <0.05)。[结论]病人进行检查或治疗前给予消毒漱口水漱口可减少口腔诊室内的细菌污染。

    作者:周小燕;贺凌飞;杨慧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普外科护士结直肠手术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知识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北京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护士对结直肠手术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的知晓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北京三级甲等医院187名普外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普外科护士 FTS 护理知识得分为8.65分±3.20分,FTS 护理态度得分为66.30分±9.76分,FTS 护理行为得分为54.13分±10.27分。ICU 与普通病房、是否听说过 FTS、是否参加过专业培训的护士 FTS 护理知识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北京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护士对结直肠手术 FTS 护理知识掌握情况较差,学习态度较积极,缺少 FTS 培训。为促进 FTS 的临床展开,应加强宣传,加强专业培训,加强相关部门合作。

    作者:朱晓红;张丽晓;张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在脑出血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

    脑出血是脑血管病病人中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的一种疾病。其发生率是脑血管病的20%,病死率高达24%~81%[1]。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方法,手术过程是成功的关键,而手术前后对病人的严密观察和有效护理对手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此项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严谨、科学的护理可以大大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银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广东省三级甲等医院高血压病人健康状况

    [目的]了解广东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的高血压病人的健康状况,为高血压病人的自我管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高血压病人健康状况评估表对406例高血压病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高血压病人体重指数(BMI)≥24 kg/m2216例(53.2%),男性腰围≥90 cm 90例,女性腰围≥85 cm 222例;近1年血压控制情况得分1.69分±0.54分,250例(61.6%)血压不正常,16例(3.9%)血压非常不正常;心脏病发生率53.2%,脑血管病发生率21.2%;近1年用于高血压治疗的费用≥1万元占69.0%,其中≥3万元占6.4%;32例(24.9%)病人近1年在医院住院的时间≥30 d。[结论]高血压病人体重和腰围超标严重,血压控制不理想,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医疗费用高。

    作者:杨碧萍;林小云;王辉;李辉;罗文才;卓雄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中央输液治疗系统在 ICU 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中央输液系统在 ICU 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7月 ICU 收治的前10位疾病种类且采用深静脉置管进行输液治疗的病人128例,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9例。对照组以单体输液泵为输液治疗方式,观察组以贝朗中央输液治疗系统为输液治疗方式。[结果]两组输液时间、非计划拔管及药物差错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发生2次药物配伍禁忌及2次药物剂量错误,观察组无一例发生药物配伍禁忌及药物剂量错误。[结论]中央输液治疗系统在 ICU 的应用,可以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病人的护理安全。

    作者:叶碧玲;张蕾;于利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中医特色辨证施护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影响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以反复发作或持续性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要症状[1],属于中医“久痢”范畴。综合性中医护理方案配合辨证施护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有利于推动中医特色的整体护理持续发展。本研究采用中医特色治疗并给予相应的辨证施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清霞;韩玲艳;耿玉芳;凌晓燕;周鑫媛;张春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照护者康复护理技能培训对脑卒中病人出院后上肢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照护者康复护理技能培训对脑卒中病人出院后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3月神经内科普通病区初次临床诊断为脑卒中住院病人的主要照护者31人为对照组,选择我院2013年4月—7月神经内科普通病区初次临床诊断为脑卒中住院病人的主要照护者32人为观察组。对照组住院期间对照护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住院期间对照护者进行系统的上肢康复护理技能培训。比较两组照护者所照护的病人 Barthel 指数、WMFT 评分。[结果]出院后3个月两组病人 Barthel指数、WMFT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照护者康复护理技能培训能够促进脑卒中病人出院后上肢功能恢复,提高脑卒中病人出院后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刘婧桓;霍春暖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渐进性放松训练对先兆流产病人负性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采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和音乐放松训练对先兆流产病人进行护理干预,进而评价其对先兆流产病人负性情绪的改善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15例先兆流产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干预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和音乐放松训练,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病人干预前后 SAS 评分和终妊娠结局。[结果]两组干预后 SA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干预前后病人 SA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干预后中重度焦虑病人少于对照组,且流产和胎膜早破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渐进性放松训练有助于减轻先兆流产病人的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作者:张建艳;靳海霞;王春萍;李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慢性病管理研究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学术论文的发表情况能体现该领域的研究动态[1],为了了解2005年—2014年我国慢性病管理研究领域的研究动态,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年代分布、地域分布、机构分布、作者、来源期刊、基金类型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出近10年来慢性病管理领域的研究现状与热点,以期为今后慢性病管理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逯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仿真模拟培训对低年资护士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医院实训基地对低年资护士进行仿真模拟培训后对提高护士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低年资护士(工作3年以内)120名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名。对照组使用传统培训教学方法,培训教师讲授,低年资护士倾听并记录。观察组使用仿真模拟进行所有培训内容的学习。比较两组综合成绩及创造力倾向情况。[结果]两组综合成绩及创造力倾向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仿真模拟培训进一步培养了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创造性思维能力。

    作者:兰晶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呼吸机工作坊在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工作坊教学模式在护生呼吸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实习护生56人按学历层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人。观察组采用工作坊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应用调查问卷对两组教学模式进行评价。[结果]培训结束时及1个月后观察组护生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工作坊教学模式的评价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本科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高于专科组(P <0.05)。[结论]工作坊教学模式应用于护生呼吸机培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培训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计。

    作者:林彬群;方小君;朱蔚仪;李琼妹;黄敏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病人的护理与康复

    高血压脑出血是由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脑实质内的一种自发性脑血管病,一直以来都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偏瘫、意识障碍、失语、大小便失禁等症状[1]。因此,做好脑出血病人的各期护理,对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神经外科2011年3月—2013年7月收治的25例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病人,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雁霞;郭建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中药泡手足方预防奥沙利铂致周围神经毒性的效果

    第三代铂类金属抗肿瘤药物奥沙利铂(L OHP)通过产生水化衍生物作用于肿瘤细胞 DNA,形成链内和链间交联,抑制其合成,具有良好的细胞毒作用和抗肿瘤活性[1]。且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奥沙利铂的肾毒性、肝毒性较顺铂明显减轻[2,3],其血液系统毒性亦明显低于卡铂,目前在临床上已逐渐取代顺铂、卡铂成为胃癌、结直肠癌化疗的一线药物[4]。

    作者:张静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应用 MMSE 量表对神经外科护理安全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应用简易智能检查量表(MMSE)对神经外科护理安全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2012年—2013年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136例,其中2013年64例病人为干预组,2012年72例病人为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落实护理措施及认知功能训练或教育。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 MMSE 量表进行智能状态评定,并针对评定结果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意外事件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 MMSE 量表指导护理能降低神经外科住院病人意外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张莉红;刘敏艳;何雪浓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2000年-2013年我国精神科护理科研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目的]了解我国精神科护理研究现状。[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数据来源,中图分类号输入“R473.74”(精神科、神经科护理学),同时包含主题词“精神科”或“精神病”,检索2000年—2013年收录的精神科护理文献,并用文献计量学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索出符合要求的文献4566篇,文献年度变化基本呈上升状态;精神科护理核心期刊有7种;精神科护理研究者地区分布不均匀;研究论文主要以独著形式完成,合著率较低;精神科护理的核心作者群尚未建立;只有2.43%的精神科护理论文有基金资助,基金资助主要来自省市;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精神病病人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康复护理、用药护理以及意外事件管理。[结论]精神科护理科研进展较快,但文献质量不高,科研基金资助力度不足,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作者:刘风兰;刘静静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静脉留置针采血在新药Ⅰ期临床试验中的应用

    新药Ⅰ期临床试验是在严格控制下给健康受试者一定量试验药物,监测药物的血液浓度、排泄和不良反应,观察人体对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参数,为制订给药方案提供依据[1]。根据药物Ⅰ期临床试验方案要求,一般给药后1 d 内血样采集可达14次~16次,由于抽血次数频繁,采血点比较密集,并且每个采血点的采血时间都有严格要求,为减少受试者反复静脉穿刺采血的痛苦,保护受试者的血管,并提高采血时间的准确性,留置针已广泛应用于药物临床试验当中。静脉留置针于1962年问世后在欧美国家得到普遍使用,近年来在我国也广泛应用于急诊和各临床科室中[2],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易穿破血管等优点。我院自2005年成立科室以来,使用静脉留置针采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叶宇婕;赵彤芳;朱蕾蕾;李珍;元唯安;蒋健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助产专业学案教学模式探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行列。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就应培育高素质技能型助产专业人才,要求每个学生都会学习、主动学习,并将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力转化为必备的核心能力[1]。查阅文献发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不断深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研究已受到越来越多国内教育学者的关注[2]。然而在当今的助产专业教育教学中,灌输式教学依然严重,教师教得很累,学生也学得很累,教学效率不言而喻有待提高。正是基于当前的时代背景和助产专业的教育教学现状,提出了本课题研究,期望“学案”教学模式能有利于培养助产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给助产专业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模式的选择和实施时提供有益的帮助。“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的有目标、有程序的课堂学习活动方案,是教师站在引导学生自学的角度上,对教材做二次加工而编写的适合学生学习需要的文本[3],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订的,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既是教师的教案,也是学生学习的文本,是教与学佳结合的载体,也是教与学同步操作的方案。

    作者:孙自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中心负压吸引无声调节压力装置的设计及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中心负压吸引无声调节压力装置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应用负压封闭引流病人10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无声调节压力装置,对照组采用常规调节压力装置。比较两组装置产生噪音强弱以及病人7 d 内堵管情况。[结果]两组装置噪声测量数据及7 d 内堵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心负压吸引无声调节压力装置更利于中心负压吸引。

    作者:袁飞骏;熊莉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 ICU 置管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通过在 ICU 置管病人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 ICU 置管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常规护理的 ICU 置管病人336例作为对照组,以采用风险管理的 ICU 置管病人362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人的管道护理合格率及管道滑脱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气管插管、尿管、鼻饲管及静脉留置针管护理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管道滑脱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 ICU 置管病人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能提高护士管道护理水平,提高管道护理合格率,降低管道滑脱率,从而降低管道不良事件风险的发生。

    作者:李昱;倪水芹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南京市中老年人健身运动现状及健身需求调查与分析

    [目的]对南京市中老年人健身运动现状及需求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设性建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调查了南京市6个区≥45岁的344名中老年人的健身现状及需求。[结果]中老年人参加健身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强身健体,锻炼场所主要是附近广场、公园、小区空地,学习途径主要是自学、向同伴学习,62.4%的中老年人希望可以不用支付租场地、请指导员等费用。目前锻炼场地与期望锻炼场地有差异,9.5%的中老年人期望在体育场馆/健身房锻炼。[结论]南京市中老年人健身运动的目的明确,锻炼场所相对固定,且多数人对场所满意,部分中老年人有到体育场馆、健身房锻炼的需求。

    作者:杨莉;丁亚媛;蒋玲;何平;杨悦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PDCA 循环在提高体检者抽血服务满意度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 PDCA 循环在提高体检者抽血服务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3年12月在我科接受抽血服务者300名作为对照组,2014年10月—2014年12月实施 PDCA 循环后接受抽血服务者572名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电话随访调查抽血服务的满意度。观察组采用 PDCA 循环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以提高体检抽血者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抽血服务满意率、投诉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DCA 循环能够有效提高体检者对抽血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焦月新;林小兰;黄琼芳;吴伟晴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中医八段锦操对抗击埃博拉病毒国际医疗队员身心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援助塞拉利昂抗击埃博拉病毒国际医疗队员习练中医八段锦操对身心状况的作用。[方法]将41名援助塞拉利昂抗击埃博拉病毒国际医疗队员分为观察组25人和对照组16人,其中观察组每日习练八段锦操30 min,持续6周。记录两组队员的自觉症状变化情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 BEFF)对两组进行生存质量测定。[结果]观察组乏力、失眠、便秘、肌肉酸痛、烦躁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 <0.05),且观察组 QOL BEFF 量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领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国际救援医疗人员习练中医八段锦操对身心状况具有积极改善作用。

    作者:刘冰;朱云;黄顺;王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循证饮食护理改善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人低血钾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循证饮食护理改善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人低血钾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饮食护理,观察组应用循证饮食护理。[结果]两组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3周血钾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饮食护理能有效改善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人的血钾浓度。

    作者:张丽君;许日波;陈细瑜;潘彩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高职护理专科化教学模式运用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护理管理课程专科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效果及其影响。[方法]随机抽取90名5年制高职护理学生,对一般情况及专科化教学后效果评价进行调查。[结果]在经过护理管理专科化学习后,54.0%的护生对护理管理产生了兴趣,60.9%的护生对护理管理专业的归属感得以提高,促进学习。[结论]专科化护理管理课程对于护生的学习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专科化护理管理课程的学习有利于提升护生的专业认可度和职业归属感,形成正确的职业发展规划思路。

    作者:彭文亮;柯盈盈;陈悦姝;梁秋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阅读疗法对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阅读训练对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的影响,为临床康复护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某精神卫生保健院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人均继续服用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阅读训练。采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在干预前及干预后2周、4周、6周、8周分别对两组病人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病人在干预后第4周动性和交往情况、社会性活动技能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第6周和第8周日常生活能力、动性和交往情况、社会活动技能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前后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各因子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阅读疗法可以有效促进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的改善。

    作者:张秋香;薛芬;郭秋英;闫方方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构建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应用德尔菲法向25名护理专家就构建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指标进行多轮函询。[结果]两轮专家函询后,专家的积极系数是88%和91%,权威系数是0.81和0.85,包括4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和49项三级指标,各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4.0,变异系数均<0.25。[结论]专家对4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和49项三级指标的积极性和权威程度较高,集中程度较好,函询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邱华丽;潘晓彦;袁群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专案改善在提高呼吸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实施专案改善提高呼吸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通过现场观察和问卷调查,按照专案改善步骤对呼吸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观察统计,采取可行的干预措施,比较改善前后的手卫生依从性。[结果]实施专案改善后呼吸科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由实施前49%提高至91%。[结论]专案改善可发现临床护理中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针对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可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财香;陶胜茹;蒋妮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改良纸尿片在男性尿失禁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男性尿失禁住院病人使用改良式纸尿片的效果。[方法]将116例男性尿失禁病人按入院时间分为改良纸尿片组41例、保鲜袋组37例及纸尿裤组38例,观察3组皮肤改变、泌尿系感染、护理时间等情况。[结果]改良纸尿片组病人的漏尿发生率、皮肤损伤发生率、护理时间低于保鲜袋组及纸尿裤组(P <0.05)。[结论]男性尿失禁病人使用改良纸尿片可以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解决了漏尿及皮肤损伤问题,提高病人舒适度,减少护理时间,减轻护士工作量。

    作者:唐国芳;唐艳君;罗月凤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行为心理护理对后循环动脉狭窄植入术病人焦虑及抑郁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行为心理护理对后循环动脉狭窄植入术病人焦虑及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40例后循环动脉狭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均成功实施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对照组术后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术后采用行为心理护理,护理周期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焦虑、抑郁评分与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疾病认知程度的差异。[结果]两组护理前都存在明显的焦虑与抑郁,护理后焦虑与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 <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护理后症状管理、角色功能、情绪控制、医生沟通及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护理后对疾病认知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后循环动脉狭窄植入术后病人采用行为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焦虑及抑郁情况,提高病人自我效能与疾病认知程度,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滕海艳;王普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杭州市社区护士院前急救培训现状及需求调查

    [目的]了解杭州市社区护士院前急救培训的现状和社区护士对院前急救培训的需求。[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杭州市5个主城区269名社区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设调查表进行基本情况、参加院前急救培训现状、院前急救知识技能掌握及需求情况调查。[结果]89.6%调查对象在社区工作期间参加过院前急救相关培训,但参加的培训时间间隔较长。培训来源以单位组织的业务培训为主,培训师资力量以社区护士、临床护士为主,专题培训、医护合作培训是主要的培训形式,操作示范、理论讲授是主要的教学方法。社区护士自评院前急救知识技能项目掌握程度总体不高,但需求程度总体较高。[结论]杭州市社区护士院前急救培训可针对目前培训现状的不足之处做改善,并结合参考社区护士院前急救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和需求程度建立系统、规范化的社区护士院前急救培训方案。

    作者:周月;许虹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充分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透析护理,观察组在常规透析护理基础上应用行为转变理论模式。通过临床综合指标和尿素清除指标评估两组病人透析充分性。[结果]两组病人干体重、超滤量、血钾、血磷、血清白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尿素下降分数(URR%)与尿素清除指素(KT/V)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可以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认知偏差,促进自我管理,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达到充分透析的目的。

    作者:付航羽;孙亚南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甲状旁腺切除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改善的影响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术(tPTX+AT)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改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12月我院接受 tPTX+AT 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30例,分析病人术前、术后1 d、术后7 d 和术后30 d 血清白蛋白、血清钙、血清磷、血清碱性磷酸酶、钙磷乘积、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变化及术前和术后30 d 病人骨痛和全身瘙痒的情况。[结果]甲状旁腺切除术病人术后1 d 血清白蛋白明显下降,随后逐渐升高;术后30 d 血清白蛋白、血清钙、血清磷、钙磷乘积、血清甲状旁腺激素、血清碱性磷酸酶、骨痛和全身瘙痒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 <0.05)。[结论]甲状旁腺切除术不仅能降低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甲状旁腺激素、血清磷,还能明显改善病人营养状况,缓解骨痛、瘙痒等常见并发症。

    作者:彭银燕;宋利;符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简体中文版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量表的信度及效度研究

    [目的]研究简体中文版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量表(IBDQ)的信度及效度,为合理测量炎症性肠病病人的生存质量提供评估工具。[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3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或住院就诊并确诊的炎症性肠病病人90例,均第1次采用 IBDQ 进行调查,以疾病活动度指数作为对病情分期判断的标准。对克罗恩病病人采用简化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进行评估,对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采用简化结肠炎活动指数(CAI)评估病情,CDAI 或 CAI 得分<4分为疾病缓解,对缓解期的病人2周~4周后再次使用 IBDQ 进行生存质量调查,得出数据后对该量表的信度及效度进行测量。[结果]简体中文版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量表的 Cronbach’s α为0.986,4个维度 Cronbach’sα分别为肠道症状0.968、全身症状0.937、情感功能0.967、社会功能0.954。量表折半系数为0.987,各维度的折半系数分别为肠道症状0.977、全身症状0.910、情感功能0.973、社会功能0.927。量表 ICC 系数分别为肠道症状0.982、全身症状0.967、情感功能0.991、社会功能0.978。IBOQ 的内容效度采用Person 相关分析显示,内容效度较好(P <0.05)。IBDQ 可以较好区分疾病的活动期和缓解期,区分度良好。[结论]简体中文版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量表信度及效度良好,能敏感区分疾病的活动期和缓解期,适用于炎症性肠病病人生存质量的调查。

    作者:孙晋洁;孙永强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Braden 评分对急性脑卒中病人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预测价值及护理策略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脑卒中病人入院首次 Braden 评分对其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预测价值,为制订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应用 Braden 量表及失禁相关性皮炎评估量表(IADS)对196例急性脑卒中病人进行评估。[结果]196例急性脑卒中病人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34例(17.35%),其中压疮低危人群52例,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4例;中危人群78例,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10例;高危人群66例,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20例。随着 Braden 评分降低,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明显增加(P <0.05)。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急性脑卒中病人的感知能力、潮湿度、活动能力、移动能力和营养摄取能力明显低于未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急性脑卒中病人(P <0.05)。Braden 评分中潮湿度、活动能力、移动能力和营养摄取能力得分是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影响因素(P <0.05)。ROC 曲线显示,当 Braden 评分截断值为13分时对急性脑卒中病人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具有预测价值,敏感性为86.4%,特异性为88.6%,阳性预测值为87.3%,阴性预测值为89.2%,曲线下面积为0.879(95%CI 为0.815~0.927,P =0.031)。[结论]Braden 评分能预测急性脑卒中病人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为临床护理制订预见性护理方案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陈爱妹;卢万俊;于金美;蒋燕;张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