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风兰;刘静静
[目的]探讨 Roy 适应模式对主动脉夹层瘤病人疼痛感、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 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瘤病人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Roy 适应模式护理。两组病人分别于入院当天及术后第3天应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WHO 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汉化版(WHO QOL BREF)进行疼痛感、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 VAS 评分、HAMA 评分及 HAMD 评分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 Roy 适应模式对主动脉夹层瘤病人进行护理,能有效改善病人疼痛感和负性情绪,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唐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建立中医护理操作技术难度评价体系。[方法]采用 Delphi 法对143名护理专家及临床骨干护士进行咨询,对33项中医护理操作及理疗项目进行技术难度评价。[结果]形成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及理疗项目难度系数表。[结论]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及理疗项目难度系数表使护理操作技术难度评价体系得以完善,为中医院科学统计护理工作量及有效实施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依据。
作者:董丽;王维宁;杜鑫;丁芬芳;王佳;温晓燕;樊现岗;朱利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术(tPTX+AT)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改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12月我院接受 tPTX+AT 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30例,分析病人术前、术后1 d、术后7 d 和术后30 d 血清白蛋白、血清钙、血清磷、血清碱性磷酸酶、钙磷乘积、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变化及术前和术后30 d 病人骨痛和全身瘙痒的情况。[结果]甲状旁腺切除术病人术后1 d 血清白蛋白明显下降,随后逐渐升高;术后30 d 血清白蛋白、血清钙、血清磷、钙磷乘积、血清甲状旁腺激素、血清碱性磷酸酶、骨痛和全身瘙痒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 <0.05)。[结论]甲状旁腺切除术不仅能降低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甲状旁腺激素、血清磷,还能明显改善病人营养状况,缓解骨痛、瘙痒等常见并发症。
作者:彭银燕;宋利;符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了解护生对社区实习的评价,分析实践基地建设的效果。[方法]采用社区护理实践教学评价表对完成社区护理实习护生327名进行实习内容和评价调查。[结果]基地参与护生带教老师主要有6位,护生参与的社区护理实习内容9.7项±2.0项。护生的社区护理实习评价得分为3.88分±0.48分,实习收获、带教老师素质、社区带教氛围、护理学院教学督导得分分别为3.70分±0.50分、3.90分±0.54分、3.90分±0.58分、4.05分±0.63分。护生临床实习时间、带教老师和社区承担教学的时间影响护生对教学评价。[结论]我校社区护理实践基地能基本满足教与学的需要,未来应重点加强教学内涵的建设,尤其是教师的培养。
作者:李思敏;刘素珍;倪云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索团体辅导干预在改善大学生抑郁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大庆市两所大学1年级新生中贝克抑郁量表得分≥14分55人(1.7%)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28人和对照组27人,对照组没有采用干预方式,观察组接受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比较两组护生干预前后抑郁得分,同时采用自行编制的反馈表分析团体辅导对观察组护生的影响。[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抑郁情绪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干预前后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抑郁情绪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作者:邹路琦;尹迪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应用简易智能检查量表(MMSE)对神经外科护理安全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2012年—2013年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136例,其中2013年64例病人为干预组,2012年72例病人为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落实护理措施及认知功能训练或教育。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 MMSE 量表进行智能状态评定,并针对评定结果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意外事件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 MMSE 量表指导护理能降低神经外科住院病人意外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张莉红;刘敏艳;何雪浓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一提高三强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提升急诊病人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将“一提高三强化”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科护理工作中,比较应用前后急诊留观、急诊入院病人满意度。[结果]应用前后急诊留观、急诊入院病人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一提高三强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提高急诊病人满意度。
作者:郭建琳;赵璐;刘晋华;李青;赵利云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通过实施专案改善提高呼吸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通过现场观察和问卷调查,按照专案改善步骤对呼吸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观察统计,采取可行的干预措施,比较改善前后的手卫生依从性。[结果]实施专案改善后呼吸科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由实施前49%提高至91%。[结论]专案改善可发现临床护理中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针对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可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财香;陶胜茹;蒋妮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援助塞拉利昂抗击埃博拉病毒国际医疗队员习练中医八段锦操对身心状况的作用。[方法]将41名援助塞拉利昂抗击埃博拉病毒国际医疗队员分为观察组25人和对照组16人,其中观察组每日习练八段锦操30 min,持续6周。记录两组队员的自觉症状变化情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 BEFF)对两组进行生存质量测定。[结果]观察组乏力、失眠、便秘、肌肉酸痛、烦躁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 <0.05),且观察组 QOL BEFF 量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领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国际救援医疗人员习练中医八段锦操对身心状况具有积极改善作用。
作者:刘冰;朱云;黄顺;王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中央输液系统在 ICU 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7月 ICU 收治的前10位疾病种类且采用深静脉置管进行输液治疗的病人128例,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9例。对照组以单体输液泵为输液治疗方式,观察组以贝朗中央输液治疗系统为输液治疗方式。[结果]两组输液时间、非计划拔管及药物差错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发生2次药物配伍禁忌及2次药物剂量错误,观察组无一例发生药物配伍禁忌及药物剂量错误。[结论]中央输液治疗系统在 ICU 的应用,可以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病人的护理安全。
作者:叶碧玲;张蕾;于利 刊期: 2015年第21期
腹腔妊娠指妊娠位于输卵管、卵巢及阔韧带以外的腹腔内,发生率约为1∶15000次宫内妊娠,母体死亡率为5%,胎儿存活率为0.1%[1]。腹腔妊娠是一种极罕见的异位妊娠,腹腔妊娠确诊后可经手术剖腹引出胎儿,其中对于胎盘的处理为技术要点,任意的剥离都将引起极其危险的大出血。我科于2012年11月收治1例腹腔妊娠活胎合并心律失常、中度贫血的病人,入院时病情危急、诊治困难且护理任务艰巨繁重。经过前后2次手术以及精心的护理,病人终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天睿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构建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应用德尔菲法向25名护理专家就构建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指标进行多轮函询。[结果]两轮专家函询后,专家的积极系数是88%和91%,权威系数是0.81和0.85,包括4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和49项三级指标,各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4.0,变异系数均<0.25。[结论]专家对4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和49项三级指标的积极性和权威程度较高,集中程度较好,函询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邱华丽;潘晓彦;袁群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了解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选择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护士78人为调查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进行调查与测评。[结果]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护士 SCL 90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国内常模,其中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6个症状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
作者:郑娥;冯先琼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对糖尿病肾病病人自护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病人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行为转变理论进行知识教育和对应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自护能力、并发症情况及血糖控制水平。[结果]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病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自护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行为转变理论能够改善糖尿病肾病病人的血糖控制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增强自护能力。
作者:郭越;秦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学术论文的发表情况能体现该领域的研究动态[1],为了了解2005年—2014年我国慢性病管理研究领域的研究动态,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年代分布、地域分布、机构分布、作者、来源期刊、基金类型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出近10年来慢性病管理领域的研究现状与热点,以期为今后慢性病管理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逯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循证饮食护理改善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人低血钾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饮食护理,观察组应用循证饮食护理。[结果]两组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3周血钾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饮食护理能有效改善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人的血钾浓度。
作者:张丽君;许日波;陈细瑜;潘彩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脑出血是脑血管病病人中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的一种疾病。其发生率是脑血管病的20%,病死率高达24%~81%[1]。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方法,手术过程是成功的关键,而手术前后对病人的严密观察和有效护理对手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此项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严谨、科学的护理可以大大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银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了解北京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护士对结直肠手术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的知晓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北京三级甲等医院187名普外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普外科护士 FTS 护理知识得分为8.65分±3.20分,FTS 护理态度得分为66.30分±9.76分,FTS 护理行为得分为54.13分±10.27分。ICU 与普通病房、是否听说过 FTS、是否参加过专业培训的护士 FTS 护理知识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北京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护士对结直肠手术 FTS 护理知识掌握情况较差,学习态度较积极,缺少 FTS 培训。为促进 FTS 的临床展开,应加强宣传,加强专业培训,加强相关部门合作。
作者:朱晓红;张丽晓;张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了解以教育目标分类学为指导的教学设计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2级3年制高职护理学生92人,1班46人为对照组,2班46人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教学法教学,观察组应用教育目标分类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测评,通过学习成绩的分析了解两组知识领域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观察组学生对该种教学设计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总得分率及应用、分析、创造层次的得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以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指导的教学设计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作者:许燕;焦金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医院与社区一体化的居家护理模式。[方法]对治疗后出院的48例脑卒中病人,由我院与所属的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共同开展居家护理。[结果]实施居家护理3个月后,病人巴氏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及工具性日常生活量表(IADL)评分明显提高(P <0.01)。[结论]医院社区一体化的居家护理模式保证了医疗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实施居家护理可以改善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能力,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施巧玲;黄红美;王洪娟;王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