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娥;冯先琼
[目的]探讨阅读训练对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的影响,为临床康复护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某精神卫生保健院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人均继续服用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阅读训练。采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在干预前及干预后2周、4周、6周、8周分别对两组病人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病人在干预后第4周动性和交往情况、社会性活动技能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第6周和第8周日常生活能力、动性和交往情况、社会活动技能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前后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各因子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阅读疗法可以有效促进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的改善。
作者:张秋香;薛芬;郭秋英;闫方方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研究照护者康复护理技能培训对脑卒中病人出院后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3月神经内科普通病区初次临床诊断为脑卒中住院病人的主要照护者31人为对照组,选择我院2013年4月—7月神经内科普通病区初次临床诊断为脑卒中住院病人的主要照护者32人为观察组。对照组住院期间对照护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住院期间对照护者进行系统的上肢康复护理技能培训。比较两组照护者所照护的病人 Barthel 指数、WMFT 评分。[结果]出院后3个月两组病人 Barthel指数、WMFT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照护者康复护理技能培训能够促进脑卒中病人出院后上肢功能恢复,提高脑卒中病人出院后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刘婧桓;霍春暖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了解北京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护士对结直肠手术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的知晓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北京三级甲等医院187名普外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普外科护士 FTS 护理知识得分为8.65分±3.20分,FTS 护理态度得分为66.30分±9.76分,FTS 护理行为得分为54.13分±10.27分。ICU 与普通病房、是否听说过 FTS、是否参加过专业培训的护士 FTS 护理知识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北京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护士对结直肠手术 FTS 护理知识掌握情况较差,学习态度较积极,缺少 FTS 培训。为促进 FTS 的临床展开,应加强宣传,加强专业培训,加强相关部门合作。
作者:朱晓红;张丽晓;张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研究简体中文版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量表(IBDQ)的信度及效度,为合理测量炎症性肠病病人的生存质量提供评估工具。[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3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或住院就诊并确诊的炎症性肠病病人90例,均第1次采用 IBDQ 进行调查,以疾病活动度指数作为对病情分期判断的标准。对克罗恩病病人采用简化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进行评估,对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采用简化结肠炎活动指数(CAI)评估病情,CDAI 或 CAI 得分<4分为疾病缓解,对缓解期的病人2周~4周后再次使用 IBDQ 进行生存质量调查,得出数据后对该量表的信度及效度进行测量。[结果]简体中文版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量表的 Cronbach’s α为0.986,4个维度 Cronbach’sα分别为肠道症状0.968、全身症状0.937、情感功能0.967、社会功能0.954。量表折半系数为0.987,各维度的折半系数分别为肠道症状0.977、全身症状0.910、情感功能0.973、社会功能0.927。量表 ICC 系数分别为肠道症状0.982、全身症状0.967、情感功能0.991、社会功能0.978。IBOQ 的内容效度采用Person 相关分析显示,内容效度较好(P <0.05)。IBDQ 可以较好区分疾病的活动期和缓解期,区分度良好。[结论]简体中文版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量表信度及效度良好,能敏感区分疾病的活动期和缓解期,适用于炎症性肠病病人生存质量的调查。
作者:孙晋洁;孙永强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应用简易智能检查量表(MMSE)对神经外科护理安全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2012年—2013年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136例,其中2013年64例病人为干预组,2012年72例病人为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落实护理措施及认知功能训练或教育。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 MMSE 量表进行智能状态评定,并针对评定结果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意外事件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 MMSE 量表指导护理能降低神经外科住院病人意外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张莉红;刘敏艳;何雪浓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微创治疗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跟踪调查1089例消化内镜微创治疗病人的出血发生率、出血特点、出血后的处理措施与效果。[结果]1089例病人中发生出血42例(3.9%),不同内镜治疗术式出血发生率在0.8%~12.5%,以术中即刻出血为多,延迟出血较少。绝大多数出血病人经过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中专业护士密切配合及术后严密病情观察和精心的护理止血成功。[结论]加强护士内镜微创知识与技能的专业培训,强化围术期护理是预防及减少出血并发症的重要保障。
作者:雷巧玲;郎红娟;赵保民;崔丽;胡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学术论文的发表情况能体现该领域的研究动态[1],为了了解2005年—2014年我国慢性病管理研究领域的研究动态,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年代分布、地域分布、机构分布、作者、来源期刊、基金类型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出近10年来慢性病管理领域的研究现状与热点,以期为今后慢性病管理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逯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在骨科病房建立一套规范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护理模式。[方法]建立系统的预防 DVT 的工作流程和指引,对骨科护士进行规范培训,针对 DVT 高风险人群实施 DVT 风险评估,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通过监测腿围、小腿压痛等 DVT 形成相关症状,及时发现及预防 DVT 发生。比较实施护理模式前后 DVT 发生情况、术后 DVT 相关症状及病人遵医行为情况。[结果]实施护理模式后 DVT 发生率较实施前下降(P <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第7天腿围明显小于对照组,而掌握功能锻炼及预防深静脉血栓相关预防知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P <0.05)。[结论]骨科病房建立一套规范系统的预防 DVT 护理模式,可作为一个综合防控体系,有效预防及降低 DVT 的发生,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 DVT 预防工作指南,指导护士临床护理工作,提高专科护理质量。
作者:朱娟;卢向莉;陈玉霞;区海云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护理管理课程专科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效果及其影响。[方法]随机抽取90名5年制高职护理学生,对一般情况及专科化教学后效果评价进行调查。[结果]在经过护理管理专科化学习后,54.0%的护生对护理管理产生了兴趣,60.9%的护生对护理管理专业的归属感得以提高,促进学习。[结论]专科化护理管理课程对于护生的学习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专科化护理管理课程的学习有利于提升护生的专业认可度和职业归属感,形成正确的职业发展规划思路。
作者:彭文亮;柯盈盈;陈悦姝;梁秋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腹腔妊娠指妊娠位于输卵管、卵巢及阔韧带以外的腹腔内,发生率约为1∶15000次宫内妊娠,母体死亡率为5%,胎儿存活率为0.1%[1]。腹腔妊娠是一种极罕见的异位妊娠,腹腔妊娠确诊后可经手术剖腹引出胎儿,其中对于胎盘的处理为技术要点,任意的剥离都将引起极其危险的大出血。我科于2012年11月收治1例腹腔妊娠活胎合并心律失常、中度贫血的病人,入院时病情危急、诊治困难且护理任务艰巨繁重。经过前后2次手术以及精心的护理,病人终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天睿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医院与社区一体化的居家护理模式。[方法]对治疗后出院的48例脑卒中病人,由我院与所属的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共同开展居家护理。[结果]实施居家护理3个月后,病人巴氏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及工具性日常生活量表(IADL)评分明显提高(P <0.01)。[结论]医院社区一体化的居家护理模式保证了医疗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实施居家护理可以改善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能力,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施巧玲;黄红美;王洪娟;王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更年期抑郁症是由于卵巢生理功能下降,雌激素表达水平的显著下降以及神经递质的分泌、释放和降解等过程出现异常[1,2],导致心理情绪低落、思维反应迟缓和意志行动明显减退等表现,是一种情感障碍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绝经期女性中大约有10%以上的女性病人表现出精神抑郁等临床症状[3]。为提高在医院工作的更年期女性生存质量及医疗质量,本研究对更年期女性抑郁状况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涛;周燕;谭雪敏;徐亮;陈敏;董燚;程寒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援助塞拉利昂抗击埃博拉病毒国际医疗队员习练中医八段锦操对身心状况的作用。[方法]将41名援助塞拉利昂抗击埃博拉病毒国际医疗队员分为观察组25人和对照组16人,其中观察组每日习练八段锦操30 min,持续6周。记录两组队员的自觉症状变化情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 BEFF)对两组进行生存质量测定。[结果]观察组乏力、失眠、便秘、肌肉酸痛、烦躁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 <0.05),且观察组 QOL BEFF 量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领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国际救援医疗人员习练中医八段锦操对身心状况具有积极改善作用。
作者:刘冰;朱云;黄顺;王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工作坊教学模式在护生呼吸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实习护生56人按学历层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人。观察组采用工作坊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应用调查问卷对两组教学模式进行评价。[结果]培训结束时及1个月后观察组护生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工作坊教学模式的评价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本科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高于专科组(P <0.05)。[结论]工作坊教学模式应用于护生呼吸机培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培训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计。
作者:林彬群;方小君;朱蔚仪;李琼妹;黄敏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一提高三强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提升急诊病人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将“一提高三强化”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科护理工作中,比较应用前后急诊留观、急诊入院病人满意度。[结果]应用前后急诊留观、急诊入院病人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一提高三强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提高急诊病人满意度。
作者:郭建琳;赵璐;刘晋华;李青;赵利云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行为心理护理对后循环动脉狭窄植入术病人焦虑及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40例后循环动脉狭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均成功实施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对照组术后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术后采用行为心理护理,护理周期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焦虑、抑郁评分与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疾病认知程度的差异。[结果]两组护理前都存在明显的焦虑与抑郁,护理后焦虑与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 <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护理后症状管理、角色功能、情绪控制、医生沟通及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护理后对疾病认知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后循环动脉狭窄植入术后病人采用行为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焦虑及抑郁情况,提高病人自我效能与疾病认知程度,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滕海艳;王普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由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脑实质内的一种自发性脑血管病,一直以来都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偏瘫、意识障碍、失语、大小便失禁等症状[1]。因此,做好脑出血病人的各期护理,对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神经外科2011年3月—2013年7月收治的25例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病人,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雁霞;郭建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医院实训基地对低年资护士进行仿真模拟培训后对提高护士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低年资护士(工作3年以内)120名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名。对照组使用传统培训教学方法,培训教师讲授,低年资护士倾听并记录。观察组使用仿真模拟进行所有培训内容的学习。比较两组综合成绩及创造力倾向情况。[结果]两组综合成绩及创造力倾向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仿真模拟培训进一步培养了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创造性思维能力。
作者:兰晶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研究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透析护理,观察组在常规透析护理基础上应用行为转变理论模式。通过临床综合指标和尿素清除指标评估两组病人透析充分性。[结果]两组病人干体重、超滤量、血钾、血磷、血清白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尿素下降分数(URR%)与尿素清除指素(KT/V)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可以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认知偏差,促进自我管理,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达到充分透析的目的。
作者:付航羽;孙亚南 刊期: 2015年第21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行列。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就应培育高素质技能型助产专业人才,要求每个学生都会学习、主动学习,并将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力转化为必备的核心能力[1]。查阅文献发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不断深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研究已受到越来越多国内教育学者的关注[2]。然而在当今的助产专业教育教学中,灌输式教学依然严重,教师教得很累,学生也学得很累,教学效率不言而喻有待提高。正是基于当前的时代背景和助产专业的教育教学现状,提出了本课题研究,期望“学案”教学模式能有利于培养助产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给助产专业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模式的选择和实施时提供有益的帮助。“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的有目标、有程序的课堂学习活动方案,是教师站在引导学生自学的角度上,对教材做二次加工而编写的适合学生学习需要的文本[3],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订的,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既是教师的教案,也是学生学习的文本,是教与学佳结合的载体,也是教与学同步操作的方案。
作者:孙自红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