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晶
[目的]建立中医护理操作技术难度评价体系。[方法]采用 Delphi 法对143名护理专家及临床骨干护士进行咨询,对33项中医护理操作及理疗项目进行技术难度评价。[结果]形成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及理疗项目难度系数表。[结论]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及理疗项目难度系数表使护理操作技术难度评价体系得以完善,为中医院科学统计护理工作量及有效实施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依据。
作者:董丽;王维宁;杜鑫;丁芬芳;王佳;温晓燕;樊现岗;朱利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在 PICC 置管困难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5例 PICC 置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置管时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病人的个人喜爱在置管过程中播放音乐,使病人身心放松。观察两组病人发生置管困难及导管异位的情况。[结果]两组置管操作时间、置管成功率、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音乐疗法可减少 PICC 置管病人送管困难及导管异位,缩短置管操作时间,降低 PICC 置管并发症,提高PICC 置管的成功率和病人满意度。
作者:陈连带;黄敏清;李柳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采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和音乐放松训练对先兆流产病人进行护理干预,进而评价其对先兆流产病人负性情绪的改善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15例先兆流产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干预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和音乐放松训练,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病人干预前后 SAS 评分和终妊娠结局。[结果]两组干预后 SA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干预前后病人 SA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干预后中重度焦虑病人少于对照组,且流产和胎膜早破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渐进性放松训练有助于减轻先兆流产病人的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作者:张建艳;靳海霞;王春萍;李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循证饮食护理改善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人低血钾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饮食护理,观察组应用循证饮食护理。[结果]两组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3周血钾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饮食护理能有效改善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人的血钾浓度。
作者:张丽君;许日波;陈细瑜;潘彩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了解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选择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护士78人为调查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进行调查与测评。[结果]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护士 SCL 90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国内常模,其中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6个症状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
作者:郑娥;冯先琼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一提高三强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提升急诊病人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将“一提高三强化”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科护理工作中,比较应用前后急诊留观、急诊入院病人满意度。[结果]应用前后急诊留观、急诊入院病人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一提高三强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提高急诊病人满意度。
作者:郭建琳;赵璐;刘晋华;李青;赵利云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了解北京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护士对结直肠手术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的知晓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北京三级甲等医院187名普外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普外科护士 FTS 护理知识得分为8.65分±3.20分,FTS 护理态度得分为66.30分±9.76分,FTS 护理行为得分为54.13分±10.27分。ICU 与普通病房、是否听说过 FTS、是否参加过专业培训的护士 FTS 护理知识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北京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护士对结直肠手术 FTS 护理知识掌握情况较差,学习态度较积极,缺少 FTS 培训。为促进 FTS 的临床展开,应加强宣传,加强专业培训,加强相关部门合作。
作者:朱晓红;张丽晓;张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通过实施专案改善提高呼吸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通过现场观察和问卷调查,按照专案改善步骤对呼吸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观察统计,采取可行的干预措施,比较改善前后的手卫生依从性。[结果]实施专案改善后呼吸科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由实施前49%提高至91%。[结论]专案改善可发现临床护理中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针对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可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财香;陶胜茹;蒋妮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在骨科病房建立一套规范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护理模式。[方法]建立系统的预防 DVT 的工作流程和指引,对骨科护士进行规范培训,针对 DVT 高风险人群实施 DVT 风险评估,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通过监测腿围、小腿压痛等 DVT 形成相关症状,及时发现及预防 DVT 发生。比较实施护理模式前后 DVT 发生情况、术后 DVT 相关症状及病人遵医行为情况。[结果]实施护理模式后 DVT 发生率较实施前下降(P <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第7天腿围明显小于对照组,而掌握功能锻炼及预防深静脉血栓相关预防知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P <0.05)。[结论]骨科病房建立一套规范系统的预防 DVT 护理模式,可作为一个综合防控体系,有效预防及降低 DVT 的发生,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 DVT 预防工作指南,指导护士临床护理工作,提高专科护理质量。
作者:朱娟;卢向莉;陈玉霞;区海云 刊期: 2015年第21期
脑出血是脑血管病病人中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的一种疾病。其发生率是脑血管病的20%,病死率高达24%~81%[1]。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方法,手术过程是成功的关键,而手术前后对病人的严密观察和有效护理对手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此项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严谨、科学的护理可以大大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银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学术论文的发表情况能体现该领域的研究动态[1],为了了解2005年—2014年我国慢性病管理研究领域的研究动态,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年代分布、地域分布、机构分布、作者、来源期刊、基金类型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出近10年来慢性病管理领域的研究现状与热点,以期为今后慢性病管理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逯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对糖尿病肾病病人自护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病人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行为转变理论进行知识教育和对应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自护能力、并发症情况及血糖控制水平。[结果]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病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自护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行为转变理论能够改善糖尿病肾病病人的血糖控制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增强自护能力。
作者:郭越;秦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中央输液系统在 ICU 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7月 ICU 收治的前10位疾病种类且采用深静脉置管进行输液治疗的病人128例,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9例。对照组以单体输液泵为输液治疗方式,观察组以贝朗中央输液治疗系统为输液治疗方式。[结果]两组输液时间、非计划拔管及药物差错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发生2次药物配伍禁忌及2次药物剂量错误,观察组无一例发生药物配伍禁忌及药物剂量错误。[结论]中央输液治疗系统在 ICU 的应用,可以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病人的护理安全。
作者:叶碧玲;张蕾;于利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第三代铂类金属抗肿瘤药物奥沙利铂(L OHP)通过产生水化衍生物作用于肿瘤细胞 DNA,形成链内和链间交联,抑制其合成,具有良好的细胞毒作用和抗肿瘤活性[1]。且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奥沙利铂的肾毒性、肝毒性较顺铂明显减轻[2,3],其血液系统毒性亦明显低于卡铂,目前在临床上已逐渐取代顺铂、卡铂成为胃癌、结直肠癌化疗的一线药物[4]。
作者:张静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 Roy 适应模式对主动脉夹层瘤病人疼痛感、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 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瘤病人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Roy 适应模式护理。两组病人分别于入院当天及术后第3天应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WHO 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汉化版(WHO QOL BREF)进行疼痛感、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 VAS 评分、HAMA 评分及 HAMD 评分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 Roy 适应模式对主动脉夹层瘤病人进行护理,能有效改善病人疼痛感和负性情绪,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唐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行列。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就应培育高素质技能型助产专业人才,要求每个学生都会学习、主动学习,并将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力转化为必备的核心能力[1]。查阅文献发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不断深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研究已受到越来越多国内教育学者的关注[2]。然而在当今的助产专业教育教学中,灌输式教学依然严重,教师教得很累,学生也学得很累,教学效率不言而喻有待提高。正是基于当前的时代背景和助产专业的教育教学现状,提出了本课题研究,期望“学案”教学模式能有利于培养助产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给助产专业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模式的选择和实施时提供有益的帮助。“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的有目标、有程序的课堂学习活动方案,是教师站在引导学生自学的角度上,对教材做二次加工而编写的适合学生学习需要的文本[3],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订的,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既是教师的教案,也是学生学习的文本,是教与学佳结合的载体,也是教与学同步操作的方案。
作者:孙自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索团体辅导干预在改善大学生抑郁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大庆市两所大学1年级新生中贝克抑郁量表得分≥14分55人(1.7%)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28人和对照组27人,对照组没有采用干预方式,观察组接受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比较两组护生干预前后抑郁得分,同时采用自行编制的反馈表分析团体辅导对观察组护生的影响。[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抑郁情绪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干预前后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抑郁情绪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作者:邹路琦;尹迪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行为心理护理对后循环动脉狭窄植入术病人焦虑及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40例后循环动脉狭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均成功实施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对照组术后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术后采用行为心理护理,护理周期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焦虑、抑郁评分与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疾病认知程度的差异。[结果]两组护理前都存在明显的焦虑与抑郁,护理后焦虑与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 <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护理后症状管理、角色功能、情绪控制、医生沟通及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护理后对疾病认知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后循环动脉狭窄植入术后病人采用行为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焦虑及抑郁情况,提高病人自我效能与疾病认知程度,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滕海艳;王普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由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脑实质内的一种自发性脑血管病,一直以来都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偏瘫、意识障碍、失语、大小便失禁等症状[1]。因此,做好脑出血病人的各期护理,对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神经外科2011年3月—2013年7月收治的25例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病人,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雁霞;郭建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病因不明,以累及脊柱和骶髂关节为主要表现的进行性慢性炎症病理损伤性疾病,66%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晚期出现严重脊柱后凸,约1/3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预后不良[1]。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年龄多为15岁~40岁,男性多发。临床主要表现为腰骶部疼痛伴僵硬,尤其是早晨起床时感觉腰部僵硬(晨僵),活动后可缓解,晚期可并发脊柱强直畸形。随着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不断深入,特别是生物制剂的使用,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治疗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3]。然而,非药物治疗,尤其是康复运动疗法在强直性脊柱炎的运用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4,5]。在新的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指南中,运动疗法是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保持脊柱弹性、预防姿势改变、提高肌力及减轻疼痛的作用[6]。
作者:潘英华;吴丹纯;戈兰;方蘅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